肥胖者(肥胖者在炎热的天气里容易出汗是因为某种散热方式差)
有一种营养不良叫“胖子”,营养师教你怎么补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似乎:
瘦=营养不良
胖=营养过剩
但事实上,并非面黄肌瘦、骨瘦如柴才叫营养不良,有时胖子更容易缺乏营养!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究竟又该如何补充营养呢?今天就来说一说~
胖子为何会营养不良?
— 第1步—
高热量、不均衡的饮食。
健康人的饮食中包括主食、肉蛋类、乳制品、豆制品、果蔬,只有比例均衡,营养才足够。
而胖人尽管吃得多,热量高,但饮食的比例搭配却非常不均衡,主食、零食、油炸食品等占比过大,而优质蛋白、蔬菜水果却吃很少。
导致的结果:
缺的东西依然缺
▼
不爱吃蔬果——缺维生素、膳食纤维
不爱喝牛奶——缺乏钙质
... ...
不缺的东西补过了头
▼
爱吃油炸食品——脂肪过量
爱吃甜食零食——糖过量
... ...
— 第2步—
膳食纤维缺乏、肠道菌群紊乱。
蔬菜水果中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虽不能被人体消化,但却是肠道益生菌的『粮食』。
如果蔬菜水果吃得极少,膳食纤维不足,肠道菌群也可能会紊乱...
导致的结果:
代谢异常
▼
胖人果蔬吃得很少→肠道菌群失衡→紊乱菌群帮助胖子储存更多脂肪→胖人更胖
甚者还会诱发一种叫“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状态。使人更容易把吃进去的营养转化为脂肪。
再加上像极端节食减肥、生活不规律等因素加持,这类人越缺营养越胖、越胖越缺营养,恶性循环。还易导致“三高”等慢性疾病~
最后,一个营养不良的胖子就诞生了!
营养不良的胖子怎么补?
极端的节食和过度的补充都会适得其反,这里我们主要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建议,总结了5个“1” ,来补充你缺乏的营养:
每天至少1盒牛奶
——补钙、蛋白等
专家建议:牛奶是补充钙质最为方便快捷的食物。也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肥胖者可选择脱脂或低脂奶。
《膳食指南》建议每天相当于300克奶的乳制品。
每天至少1份杂粮
——补充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
专家建议:粗杂粮可以提供更多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1份主食50克生重,可选择糙米、小米、燕麦米、黑米、红豆、荞麦、莜麦等。
每天将近1斤的蔬菜
——补充维生素、膳食纤维等
专家建议:蔬菜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控制血压、血糖和控制体重的作用。
《膳食指南》建议每天300~500克。
每天吃1个鸡蛋
——补充优质蛋白、维生素等
专家建议:鸡蛋中有非常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A、D、E等,营养价值相当高!
《膳食指南》建议每周不超过7个鸡蛋。
每周至少吃1次鱼虾
——补充优质蛋白、优质脂肪
专家建议:鱼虾属于白肉,属于优质的蛋白质,同时含有欧米伽-3脂肪酸,对大脑、心血管都有一定的益处。
《膳食指南》建议每周吃鱼280~525克。
以上这些原则,哪怕是不胖的健康人群也是适用的。想补充这些容易缺乏的营养素,我们必需要克服懒惰。
当然,实在难以做到的话,最后再教大家两个更简单的办法:
每天吃至少12种食物
适当使用复合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
来源: 京医通
我国约1.8亿成年人患有肥胖症,腹型肥胖同样需要减重
近日,由北京医卫健康公益基金会发起的“防治肥胖症,只为更健康”公益项目传出消息:我国约1.8亿成年人患有肥胖症。许多人对肥胖症的认知仍停留在“外观问题”层面,却忽视了它作为一种疾病带来的健康隐患。专家提醒市民需科学管理体重、远离健康风险。
所谓“肥胖症”,是一种以大脑为中心,由生物、遗传、社会、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疾病。作为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主要危险因素,肥胖症与超过200种疾病相关。以心血管疾病为例,超过三分之二的肥胖相关死亡是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肥胖因此常被称之为“万病之源”。
到底如何判定是否肥胖?医学界通常使用体质指数(BMI)来评估。BMI事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近日印发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在我国成年人群中,BMI达到24kg/m²且低于28kg/m²为超重,达到或超过28kg/m²为肥胖症。
指南还指出,我国人群以腹腔内脏脂肪分布较多为主要特征,较易形成腹型肥胖。腹型肥胖人群更容易发生代谢综合征,而通过测量腰围则可以简单判断是否为腹型肥胖。值得一提的是,BMI在正常范围内男性腰围大于或等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或等于85厘米,属于腹型肥胖,同样需要减重。
针对肥胖症,体重管理干预越早,获益也越大。《肥胖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4)》提出,体重管理的关口应当前移。即在体重出现上升时即起始体重管理计划,而非等到并发症的出现甚至加重。面对肥胖带来的健康威胁,可以通过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健康体检以便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同时也应当主动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及早治疗,预防肥胖可能引发的相关并发症。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李小英教授同时表示:“既往超重或肥胖的药物治疗手段十分有限。以GLP-1RA为代表的新型减重药物有望打破我国超重或肥胖患者治疗选择有限的局面,对于提高患者获益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公益项目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地铁站同步开展。项目以城市生活的核心场景——地铁为平台,旨在打破过往的认知局限,向公众科普肥胖症及其危害,倡导从体重管理开始,提升全民健康意识。该项目由诺和诺德公益支持。
来源:作者:顾泳
台湾遍地“胖军官”?台军中度肥胖者上万,“参谋总长”因此震怒
近日,在台军中掀起了一股“肥胖风”,让大家都以为台湾遍地都是“胖军官”。在网上也引起了不少热议。
据报道,台湾“军医局”最新的统计显示,在全台湾的士兵当中已有上万余人的BMI指数超过了30 ,BMI超过30者就为“中度肥胖者”。台湾士兵的身体素质标准如此低,让人不得不质疑台军的整体质量。
对此,台军的“参谋总长”陈宝余也表示很震怒,甚至萌生了将BMI超过30的士兵开除的想法。台湾防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也对此引起了高度重视,认为台军应该尽快在过渡肥胖的问题上找到解决方案。
台湾防务部门“副部长”王信龙对此也进行了解释,他表示会对体型过于肥胖者进行减重的训练,但陈宝余的说法都是媒体在胡编乱造的。他还特别提到,人的体质都是有所差异的,体重超标并不代表就存在健康问题。
岛内网友也纷纷开始在网上发出嘲笑,一些人表示台军肚子都大到瞄不准靶了吧!还有人直言原来台军的“秘密武器”是肥胖,脂肪厚的能充当防弹衣了吧。
据了解,从1月6日开始,台湾“陆军司令部”就开始对台军进行体型测量,然后为BMI不达标的士兵量身打造了一套训练方案,这套体能训练是根据美军的运动课程改编而来,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但是,由于这项运动训练课程,准备的过于仓促,被台防务部门负责人的严德发给叫停了。如今台军肥胖问题已经越发严重了,陈宝余肯定会继续推崇改良版的训练课程。
不过,台军懒散的作风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即使制定出方案解决了肥胖问题,依旧还是治标不治本的。之前台军就因作风不正,频频传出了丑闻。
在2019年,一个上校级别的台湾军官,就因醉酒后在地铁站发酒疯给公众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还与保安和警察大打出手。除此之外,在2020年6名台湾的高级军官因出入“声色场所”还点了数名女子来陪侍后被举报,虽然这些人都被给予了开除的处分,但台军这种烂泥扶不上墙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
自蔡英文上台以来,台军就频频曝出各种行径恶劣的丑闻,虽然,每次对公众承诺的是要对这类现象进行严惩,但根本没有真的对此上心。最后,都是不了了之了。连军人的作风都如此糟糕,台当局也不知道是如何对台湾进行管理的。
不少人也表示,去当台军不过是在部队度假领薪水吧。上梁不正下梁歪,台军糟糕的作风就是台当局素质很好的一个映射。只要对领导层开刀,才能让这些人有所收敛。如今,台军已经成为岛内的公害了,民众都对他们极度的反感。
台当局除了会玩“统独牌”以外,在政治上一事无成,没有对岛内民众作出任何有意义的贡献,连军队都如此散漫毫无军纪可言。真不知道他们想“独立”的自信心是从何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