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怒肥胖(易怒肥胖肚子大怎么回事)
“糖胖病”你听过吗?肥胖+糖尿病,危害加倍
糖尿病听多了,但糖胖病是个什么 ?没错,糖尿病大家相对熟悉,而“糖胖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比较陌生。
“糖胖病”实际上就是肥胖2型糖尿病,也就是在患有2型糖尿病的同时伴随体重增加,是糖尿病与肥胖并存的表现。
简单的理解公式:“糖胖病”=2型糖尿病 肥胖=患有2型糖尿病的同时伴随体重增加。这个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由外国人Sims和他的同事提出的,它的英文名称为“diabesity”,是由糖尿病(diabetes)和肥胖(obesity)两个单词所组成。
“糖胖病”主要是用以强调肥胖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联系,代表了肥胖2型糖尿病这一特殊人群。
“糖胖病”可怕么?随着现代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糖胖病”成为了一种现代流行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9年全球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排名第9,糖尿病已进入前10名死因,自2000年以来显着增加了70%。糖尿病也是导致前10名男性死亡人数增幅最大的原因,自2000年以来增加了80%。
临床上肥胖患者易合并代谢异常性疾病,比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尿酸血症等,而这些代谢异常问题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心肌梗死、脑卒中、肾病等,而其中很多疾病也恰恰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的合并症或并发症。
当肥胖 糖尿病,糖尿病病情易加重,使血糖更难控制;当肥胖 糖尿病,患者往往血压不正常且难以控制;当肥胖 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升高。
所以肥胖 糖尿病的危害,不是1 1=2,而是1 1>2!您说可怕不可怕呢?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糖胖病”?第一步:判断是否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
第二步:计算体重指数BMI及测量腰围。
腹型肥胖:男性腰围 ≥ 90 厘米或女性腰围 ≥ 85 厘米。(腹型肥胖不容忽视;特别注意“将军肚”的人士。)
符合以上两步者,就可以断定为:糖胖病。
中医怎么看“糖胖病”?按照中医相关文献报道及临床经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01脾胃湿热型:表现为食欲强,形体壮实,面红,口臭口渴,便秘尿黄,有痤疮。
02脾虚痰湿型:表现为胃口时好时坏,舌苔白厚,大便稀溏,乏力,懒言少动。
03脾肾阳虚型:表现为腹臀部胖,浮肿,畏寒肢冷,小便多,腹泻腰酸,耳鸣。
04肝郁气滞型:表现为情绪易怒,面暗身痛,睡眠差,月经不调。
以上四种类型,唐咸玉主任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更多的是脾虚痰湿兼有肝郁气滞的类型。
#家庭医生超能团##糖尿病#
不同肥胖者饮食调养重点不同
中医将肥胖分为四种类型。不同肥胖者,饮食调养重点也不一样。
脾虚湿阻型 表现为倦怠乏力、腹胀、大便溏薄。饮食方面可多吃些扁豆、赤小豆、冬瓜。
脾肾两虚型 表现为少气懒言、动而喘息、头晕畏寒。饮食忌生冷,可偏温一些,多吃点羊肉、枸杞、核桃仁。
胃热湿阻型 表现为爱吃肥甘厚味、口臭口干、大便秘结。饮食宜清淡,可常吃些白菜、萝卜、苦瓜。
气滞血瘀型 表现为烦躁易怒、口干舌燥、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这类人平时可喝点玫瑰花茶。(摘自三九健康网)
来源: 今晚报
肥胖、大肚子医案
孙某、男、43岁。常年饮食不规律,喜食肥甘厚味,近年来体重激增,身高175cm、体重260余斤。由于肚子很大、整个身体成圆球状、同事都叫他“钢子儿”。为此很是苦恼、多方求医无效来诊。但见患者大腹便便、身材敦实、脖子圆粗、其人肤色黄暗。烦躁,胸闷,头蒙、气短乏力、懒动、两肋胀满、烦躁易怒、头面似有油垢,说起话来声音高亢而喋喋不休、大便干燥、口苦口干、每天早上吐黄稠痰、目赤。舌前部少苔偏红,中后部舌苔黄厚腻、脉濡弱无力。
舌象分析:舌质暗红、苔黄腻、舌体肥厚、中间凹陷。舌质暗红、舌体肥厚属于肝郁气滞;舌苔黄腻、中间凹陷、属于脾虚湿盛、痰热互结、阻滞气机、枢机不利,经气不畅。
症属肝郁脾虚、气滞痰瘀、痰热互结
治法:和解少阳、内泻热结;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处方:大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
组成:柴胡、姜半夏、黄芩、白芍、炒枳壳、厚朴、紫苏梗、茯苓、制大黄(另包,后下),生姜、大枣(掰开,去核)。 7剂 。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分三次服。
患者反馈:症状改善明显,先后服药三个多月、配合合理饮食、加强锻炼,基本达到理想状态,现身轻体健、精神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