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倦怠肥胖(倦怠的原因)

千龙网 0
文章目录:

职业倦怠易肥胖 如何调节?

现代职场,很多人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超过一半的人身上都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专家将其称为“职业倦怠”。严重的职业倦怠就如病毒一样富有传染性,如果长期将这种情绪放任不管,最严重的情况是各种疾病随即而来。

何为职业倦怠?

是一种由工作单调机械无新意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又称“职业枯竭症”,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

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厌倦工作、不愿起床、上班迟到次数增多、处理公务时心情烦躁、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反应迟缓、遗忘率增加。

“职场倦怠”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如:引发焦虑以及由此引起的失眠;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及其交替性的便秘和腹泻;导致营养不良性消瘦及抵抗力下降;情绪烦躁导致暴饮暴食及肥胖;导致注意力涣散和记忆力下降等脑力减退;发生人际关系紧张及恋爱、婚姻、家庭问题。

自我检测:你“倦怠了”吗?

一、生活习惯出现异常倾向:

①经常担心事情没有做好,没有做完,担心一些不好的事情会发生。严重者可能会心神不宁,烦躁不安,注意力难以集中。(焦虑倾向)

②做事十分仔细,但只对细节部分非常在意,多次重复检查,但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原则性问题。(强迫倾向)

③回到家总是不想睡觉休息。(迟睡倾向)

④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处于慢性焦虑中,即一直担心自己做不好工作,一直拖到最后没有时间了,才匆匆忙忙开始做事。

第二种是完美主义心理发作,虽然一直在做工作,却一直没有办法完美地完成,所以拖到最后才做完。(拖延倾向)

⑤不想做事,对什么东西都没有兴趣,包括以前喜欢的东西。以前喜欢的事也不再想去做,无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情绪低落,不想去上班。(抑郁倾向)

二、身体不适和举止变化:

①有容易疲劳,头痛,脖颈不适,肌肉僵硬,耳鸣,目眩,肠胃不适等亚健康表现。

②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时常走神、犹豫不决、丧失幽默感等等。

③容易愤怒发火,但之后就会后悔自己的冲动行为破坏了人际关系。

④突然暴饮暴食、酗酒抽烟。还有来回踱步、坐立不安、磨牙、咬指甲等。

如果以上这些特征出现频繁,就要当心自己是不是发生了职业倦怠。

有了职业倦怠迹象怎么办?

如果察觉到自己产生了早期的职业倦怠,该如何处理?处于早期的,并不十分严重的职业倦怠状态,可以采取一些手段,进行自我缓解。重点在于和周围人加强沟通,同时要转变自己的心态,多些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肯定。

1、不要轻易给自己贴上病的标签,免徒增心理负担。

2、学会沟通,懂得“拒绝”。

3、面对批评,脸皮要“够厚”,不要将批评变成沉重的思想负担。

4、平时要多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肯定自己。

5、有压力,吃零食、做运动。

6、有怨最好不要向同事申诉,以免负面情绪传染。

7、工作遇阻,可以和至亲打打电话。

还未有职业倦怠的预防有招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心灵会在什么时候失守。对此,要在苗头冒出之前就该扼杀掉!日常的自我调节很重要。

1、每天最少运动半小时。

2、培养兴趣爱好,或学习一项技能,或掌握一种知识,可以是专业内的,也可以是专业外的,在学习中获取满足和保持对生活工作的新鲜感。

3、扩展交际圈。

4、多和身边亲近的人聊聊天,可以找一个有经验的长者当自己的人生导师。

5、每天给自己制定工作计划时间表,让工作也可以有条不紊,心情也会靓起来。

6、好好打扮自己,让自己更自信。

出现职业倦怠的3大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出现的原因有很多,但总的来说概括为三个方面:压力、斗争、传染。

压力:

越是外表光鲜,收入高的职业,同事之间的竞争越是激烈。长期加班赶工,没有足够休息,负荷过重,加上大城市物价高企等等,在工作压力和经济压力的双重重压之下,不少人会产生怨气,在怨气没有得到缓解的状态下继续迎接工作,容易恶性循环,升级为职业倦怠。

办公室一族有相对固定的工作环境和合作伙伴,职业倦怠情绪更易传染。例如,如果上司对自身的职业倦怠处理得不好,就极易将压力转嫁给下属,这样如层层叠罗汉,每一层都感到来自上一层的重压,下属也会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斗争

高智商的职场斗争也是职业倦怠的来源之一。这种职场之间的争斗往往不露痕迹,令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也更消耗人的精力,造成心理负担。而让人容易忽视的是,生理上的不适也会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引发职业倦怠。

办公室是一个密闭的工作环境,空气难以流通,容易滋生病菌,若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加上紧张的工作状态,人就容易疲惫,不良情绪更易爆发。

传染

办公室负面情绪的传播如同瘟疫一般迅速,往往一个人可以影响几十人,只要有一个员工辞职的话,很快就会牵起一个辞职小高潮,这是雇主们最不愿看到的。职业倦怠对自己、对他人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不可置之不理。

专家建议:

如果感觉到职业倦怠已经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社会功能,即对工作、生活、人际交往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工作效率严重降低,无法胜任,最好找心理医生聊聊。

心理医生会对就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帮助寻找和强化心理支持的资源。

减肥宜健脾益气、化痰除湿,几道瘦身食疗方送给你

气温回升,很多人开始制定减肥计划。中医认为肥胖的病因多为痰湿所聚,气虚所造成。有“肥人多痰”、“肥人多气虚”之说,因此中医饮食减肥多从健脾益气,化痰除湿入手,根据不同的体质合理用膳。

今天推荐几款适合减肥期间食用的食疗方。

01养生糯米饭

原料:

红豆、薏米、糯米各50g,冬瓜、黄瓜各100克。

做法:

1.将红豆及薏米用清水洗净,放进锅内蒸30分钟。

2.糯米提前泡30分钟,将糯米和冬瓜洗干净,加适量水至锅内一起蒸熟。

3.起锅后撒上黄瓜食用。

功效:

健脾利水,消肿减肥。

适用人群:

适用于脾虚湿重、容易浮肿的肥胖症患者。

02荷叶莲藕豆芽

原料:

荷叶200g,莲子50g,豆芽150g,莲藕100g,花生油、盐、水淀粉各适量。

做法:

1.把莲子、荷叶先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小火煎汤后,拣出莲子、荷叶,汤放一旁备用。

2.将鲜藕洗净,去皮,切成细丝。

3.炒锅置火上,加入少许花生油烧热,放入藕丝煸炒至7成熟,加入熟透的莲子和洗净的绿豆芽,翻炒至豆芽熟软。

4.锅中倒入莲子荷叶汤,加适量的盐调味,用水淀粉勾芡即可品尝。

功效:

健脾祛湿,瘦身,利水消肿。

适用人群:

肥胖症且伴有高脂血症和水肿者。

03黄芪党参鸡丝冬瓜汤

原料:

鸡脯肉200g,党参、黄芪各3g,冬瓜150g,盐、黄酒各适量。

做法:

1.党参黄芪泡水备用,将鸡肉冲洗后切成鸡丝,放入党参、黄芪,加一碗清水(约1000ml),用小火炖至鸡肉七成熟。

2.冬瓜去皮后切片放入汤内,加适量料酒。

3.冬瓜煮熟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

功效:

健脾补气,利水消肿,瘦身减重。

适用人群:

各型肥胖者均可食用,对倦怠食少、面部浮肿者更适宜。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金小洣

肥胖倦怠乏力头晕水肿,一身痰湿弥漫,导痰汤燥湿祛痰,行气开郁

北大医学女博士健康说原创美文第1093期

「在阅读此文之前,诚恳请您点击一下右上角关注,既方便每天早晨6:30阅读科普,又方便进行讨论和分享,还能让你更便利获得调理方案,有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支持。」

大家好,今天科普聊聊一身痰湿怎么治。

现在的人们饮食好,运动少,身体超重或肥胖的就多了。

中医认为胖人多痰湿,痰湿可随气血流注身体各处,导致各种不适。

痰湿和水饮,都是阴邪,都能阻遏气机,不过带来的症状却不一样。水饮(湿浊)通常会泛溢于胸胁、胃脘、腹部、四肢,可表现为气急气促、脘腹胀满、身体虚胖、水肿等症状,甚至湿浊可上攻心胸,导致胸闷。

而痰湿二邪合邪为患呢,多会游溢于经络、脏腑,蒙蔽清窍,导致身体沉重倦怠容易疲劳,神志不清。严重的还会痹阻心窍,厥晕等。

那该怎么治疗呢?

按照明代医家张景岳的治痰学说:

痰之为病必有所以致之者,如因风因火而生痰者,但治其风火,风火息而痰自清也。...凡痰因火动者宜治火为先,...郁痰有虚实,郁兼怒者宜抑肝邪,郁兼忧者宜培肝肺。

具体该如何治疗呢?

身体痰湿重,气机不畅,身困体乏?导痰汤,燥湿祛痰,行气开郁,痰湿去一身轻

导痰汤,源自宋代医家吴彦夔所编撰的《传信适用方》里载录的皇甫坦的方子。

导痰汤组方:半夏、天南星、枳实、陈皮、赤茯苓、生姜。

导痰汤具有燥湿祛痰、行气开郁的功效,主治痰厥证。

如果体内痰涎壅盛,胸肋痰饮壅滞,痞塞不通,则可用导痰汤调理。

导痰汤,能燥湿化痰,行气开郁。方子里没有行水渗湿利湿的中药,所以对于痰湿为害,痹阻心窍多导致的痰厥证很适合。

不难看出,相对于二陈汤,导痰汤是二陈汤去掉乌梅、甘草后,加入胆南星、枳实二药而成。

方中胆南星,药性苦寒,寒能清热,苦能造是,可以加强半夏的燥湿化痰的药力。

方中枳实可行气消痰,和陈皮一起理气化痰散结。

导痰汤方相比较于二陈汤来说,其燥湿化痰行气的药力更强,对于痰湿内阻比较重、阻遏气机不畅的痰厥证更加合适。

只要痰湿更重,不管有没有兼风邪,燥湿化痰都是不二之法。方子的精妙之处就是二陈汤加了胆南星和枳实,胆南星强化半夏的效果,枳实强化陈皮的效果,所以燥湿化痰效果更好。

不过导痰汤经常用于治疗痰湿痹阻的多囊性卵巢综合征,其他像失眠、郁证、痰湿痹阻的尿酸高痛风等也能调理。


不管你是口疮、口腔扁平苔藓,还是尿酸高痛风,都可以参与“口腔黏膜和痛风千名援助计划”,帮你解读报告,梳理一对一调理。方法很简单,只要您关注@北大医学博士单独悄悄地回复(别在评论区)我一句:我要参加,留意悄悄给你的反馈即可。#暑期创作大赛#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网络,侵删):2015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张洁硕士论文《燥湿化痰法及其代表方剂研究》。#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