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体育(肥胖体育休闲服装店)

新京报 0
文章目录:

忙着开肥胖证明应付体育中考,“小胖墩”怎么办?| 新京报快评

某中学学生在体育课上练习极限飞盘。图/新华社

“为了应付考试忙着开肥胖证明,而对孩子肥胖症状不加干预,是不负责任的。”

4月中旬,北京中考体育改革后的首次现场考试将陆续开考。据媒体报道,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闫洁说,近两周拉着孩子到医院开肥胖证明的家长频繁出现,但很多家长只在乎考试,对孩子的肥胖问题却不加重视。

无疑,这些家长就是期望通过一纸证明免去“小胖墩”的考试烦恼。根据改革后的中考体育现场考试方案,考生须从22个项目中选考4项;而包括肥胖在内的身体发育异常的考生,只需选择1项,总成绩根据该项目成绩得分进行折算。

但忙着开肥胖证明,却不重视孩子肥胖问题,显然是本末倒置了。把体育纳入中考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校、学生、家长重视体育,提升学生体质,减少“小胖墩”等问题。

如果不重视平时上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把体育中考应试化,就不能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升学生体质。

要扭转这一应试化倾向,必须改革对体育教学的评价,要重视对学校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的督导,强化对学生上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性评价,让“小胖墩”们运动起来。

允许肥胖等身体发育异常考生免考中考体育,本是出于人性化以及对体弱多病学生的公平考量。但这一免考措施,如果被个别学生和家长利用,以此为理由不参加体育锻炼,甚至托关系开免考证明,不仅有违考试公平,也消解了体育中考的初衷。

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仍是中考体育被以应试化思路对待。学校围绕中考体育测试项目,开展体育教学,学生也围绕考试来进行训练、准备,一心“免考”的学生则根本不重视体育。

据最近一次全国学生体质调查,我国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人数已达3400万。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和充足的课间活动,采取务实管用的举措,着力解决“小眼镜”“小胖墩”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显然,这就要求把体育教学落到实处。尤其是要让学校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保障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对于肥胖的学生来说,也要上好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不是“不考就不练”。

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从重视体育统一测试,转为重视对学生平时上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的评价,即实行过程性评价。

为此,北京市体育局 、北京市教委最近联合印发了《北京市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强调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体育中考等挂钩,以防制造社会焦虑。此前,北京也明确,体育中考达到良好即满分。

这些都为改革、调整中考体育评价体系,从重视结果性评价转为进行过程性评价,打下了基础。而这也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国家政策一致。

从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看,体育和劳育、美育都是适合进行过程评价的教育,重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因此,各地都应积极探索体育教学的过程性评价。

其关键在于,要保证过程性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对于学生的体育评价,应明确只要按学校规定上好体育课,参与规定时长的体育锻炼,并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就是满分。

监督学校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以及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智慧体育,进行过程化管理与评价。这就能让学校和学生摆脱应试体育,真正关注学生的体育运动过程,达到强身健体的体育教学目的。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卢茜

肥胖人群,每天这个时间运动,最健康!

编译:公子欣

胖纸们,同胞们!

咱们减肥减重离不开运动前提是要

你喜欢什么时间运动?

早上,下午,还是晚上?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近8年的时间里对3万人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晚上进行大部分体育锻炼对肥胖人群的健康益处最大

研究人员利用可穿戴设备的数据将参与者的身体活动按早上、下午或晚上进行分类,发现在下午6点到午夜之间进行大部分中度到剧烈体育运动(MVPA,会让心跳加速、喘不过气来的运动)的人,过早死亡和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最低

人们在晚上进行MVPA的频率,以3分钟或超过3分钟的短时间来衡量,似乎也比他们每天的体育活动总量更重要。这项研究于4月10日发表在《糖尿病护理》杂志上。

悉尼大学运动生理学讲师Angelo Sabag博士指出,由于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因素,大约2/3的澳大利亚人体重过重或肥胖,这使他们患心脏病、中风等主要心血管疾病和过早死亡的风险大大增加。“运动绝不是解决肥胖危机的唯一办法,但这项研究确实表明,

研究第一作者、悉尼大学Charles Perkins中心的国家心脏基金会博士后研究员Matthew Ahmadi博士也强调,研究人员专注于追踪持续3分钟或更长时间的有氧MVPA,因为之前的研究表明,与较短(非有氧)的运动相比,这种类型的运动与血糖控制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存在很强的联系。

Ahmadi博士说:“我们对跟踪的活动类型没有偏见,从快步走爬楼梯都可以,也可以包括跑步职业劳动甚至大力打扫房子等结构化运动。”

虽然是观察性的,但这项研究结果支持了作者最初的假设,即基于之前的研究,糖尿病或肥胖症患者在深夜已经出现葡萄糖不耐受,也许能够通过在晚上进行体育锻炼来抵消一些不耐受和相关并发症。

研究人员使用了英国生物样本库的数据,包括29836名40岁以上的肥胖成年人,其中2995名参与者被诊断患有2型糖尿病。根据参与者在研究开始的7天内每天24小时连续佩戴的手腕加速度计测量的有氧MVPA的大部分时间,参与者被分为早上,下午和晚上的MVPA。

然后,研究小组将健康数据联系起来,跟踪参与者7.9年的健康轨迹。在此期间,他们记录了1425例死亡,3980例心血管事件和2162例微血管功能障碍事件。

为了限制偏差,研究人员考虑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久坐时间、总MVPA、教育、药物使用和睡眠时间等差异,还排除了先前患有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参与者。

Charles Perkins中心可穿戴设备研究中心主任、该论文资深作者Emmanuel Stamatakis教授表示,可穿戴设备领域研究的复杂性为最有益于健康的活动模式提供了巨大的见解。“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来说,这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因为可穿戴设备捕获的数据使我们能够以非常高的分辨率检查身体活动模式,并准确地将发现转化为可以在医疗保健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建议。”研究人员指出,虽然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因果关系,但这项研究表明,体育锻炼的时间可能是未来肥胖和2型糖尿病管理以及一般预防性保健建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图及参考来源:

https://diabetesjournals.org/care/article/doi/10.2337/dc23-2448/154403/Timing-of-Moderate-to-Vigorous-Physical-Activity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或版权方),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墨西哥、荷兰、西班牙探索应对肥胖问题

来源:人民日报

5月1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防治肥胖日”。据世卫组织统计,全球有超过6.5亿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肥胖,另有约13亿人超重。世卫组织、世界防治肥胖联合会等呼吁各国采取措施应对这一问题,改善民众健康状况。近年来,墨西哥、荷兰、西班牙等国通过制定国家战略计划、完善诊疗标准和治疗程序等,探索应对肥胖问题带来的健康和社会挑战,鼓励民众改进生活方式,提升健康水平。

墨西哥——

推出警示标签 限制含糖饮料

在墨西哥15岁以上人群中,几乎每10人就有4人患肥胖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去年11月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肥胖人群增加导致墨西哥民众的糖尿病发病率处于高位,影响到该国16.9%的人口。

2016年,墨西哥卫生部门将肥胖症列为公共卫生紧急情况。2019年10月,墨西哥众议院投票通过法案,要求在食品包装上用八角形警示标签将不健康食品成分标出。例如,标注“过量卡路里”“过量糖”“过量饱和脂肪”“过量反式脂肪”“过量钠”等字样。这一做法收到了良好社会反馈。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认为,墨西哥高热量食品和饮料的警示标签非常实用,简洁的设计、直观的信息,让消费者了解导致超重和肥胖的具体因素。墨西哥国家公共卫生研究所测算,警示标签的广泛使用,可使墨西哥人每天的热量摄入减少37千卡。警示标签规定实施后的5年内,可避免新增130万肥胖病例,肥胖症的患病率将降低14.7%。

墨西哥社会保障研究所还专门为肥胖儿童制定了由儿科医生、内分泌学家和营养学家监督的饮食和锻炼计划。营养师指导父母为肥胖儿童选用特定热量的菜单,在确保孩子生长发育阶段所需营养的同时,减少热量摄入。从2014年开始,墨西哥政府还对含糖饮料进行征税,对巧克力、冰淇淋等高热量食品征税8%,并限制含糖饮料、糖果等广告的播出时段。

墨西哥社会各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带动民众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健康生活习惯。以首都墨西哥城为例,该市每周都会推出“让你健康”社区体育运动方案,组织“在墨西哥城,你像这样跳舞”“自行车运动”等活动,招聘专业人士带领民众参加体育活动。

荷兰——

实施行动计划 治疗预防并举

荷兰中央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荷兰20岁以上人群中的肥胖比例达16%,另有超过1/3的人群超重。总体来看,2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有一半左右跨入超重或肥胖行列,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这一比例为33%。荷兰发布的另一项调查报告显示,该国每年因超重和肥胖而造成的医疗及其他社会支出达790亿欧元。

面对肥胖问题带来的健康挑战,荷兰卫生、福利和体育部提出治疗和预防并重的方针,启动相关行动计划,以降低超重人口比例,减少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发病率。2008年,“荷兰超重伙伴”计划启动,荷兰全科医生协会、营养师协会、健康保险公司等20余家相关机构参与其中,旨在为超重和肥胖群体提供医疗、咨询等服务,制定科学减重方案。

2023年8月,荷兰政府和相关参与机构在“荷兰超重伙伴”计划框架下,发布最新一版“成人超重和肥胖指南”。根据该计划,专业人员为不同类型的超重和肥胖人群制定不同的诊疗标准、治疗程序,并对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提出预警和治疗信息。

荷兰将超重与肥胖分为5个等级,只有最严重的情况才实施手术,其他等级主要通过饮食调节、科学锻炼等方式干预。根据“荷兰超重伙伴”计划,第一年的治疗目标是减重5%到10%;第二年重在巩固治疗成果,防止体重反弹;之后还需长期观察,进行健康风险评估。

为鼓励民众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荷兰众议院近日还决定对柠檬水、果汁等含糖饮料征收消费税,从2026年开始实施。荷兰政府希望通过这些举措增强民众健康意识,降低肥胖率。

西班牙——

开展营养教育 减少儿童肥胖

欧洲新闻台网站今年年初发布的西班牙全国人口营养状况调查显示,西班牙肥胖人口比例达22%,另有31.6%的人口处于超重状态。其中,3岁至24岁的人群中,34%的人超重或肥胖;3岁至8岁的儿童群体中这一比例达40%。

另据西班牙心血管研究学会的研究报告,西班牙25岁以下人群的肥胖率持续上升,从1984年的3%上升至目前的10.3%,导致他们成年后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增加。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表示,西班牙青少年肥胖问题非常严峻,已成为整个国家的问题。

为此,西班牙政府于2022年发布了一份《减少儿童肥胖2022—2030年国家战略计划》,从促进体育运动、倡导健康饮食、加大健康生活方式宣传等6个方面,规划了200余项举措。例如,增加校内和校外体育活动时长,放学后对学生开放校园体育场所和设施,在学校加强营养和饮食健康教育等。该计划提出目标,力争到2030年将肥胖儿童数量减少25%。同时,西班牙政府对低收入家庭儿童在学校的就餐费用进行了减免,使他们可以获得更多饮食营养均衡的机会。

西班牙政府还推出了一项营养评分标签制度,将食品按其营养成分分为5个等级,并在外包装上进行明确标识,以便让民众直观了解其营养信息。2021年,西班牙政府宣布,在电视、广播和社交媒体上禁止播放针对儿童的不健康食品广告,包括甜食、饼干、高热量饮料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对健康有害的食品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