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连接(肥胖aj)

黑猫科技迷 0
文章目录:

罗技K380无线键盘在iPhone11上码字,是什么体验?

别人用罗技K380配iPad,而我用罗技K380配iPhone 11,不用怀疑,当然是贫穷让我变得精致。众所周知,黑猫的工作是运营科技自媒体,说好听点叫媒体老师,说难听点就是小编。对小编来说,最重要的生产力工具,无非就是键盘了。

对文字编辑工作来说,一个好键盘真的很重要。作为一名外设发烧友,这几年来用过的键盘,拿到街上去摆摊,可能还能卖个几百块钱。但是没有用,长年累月的电脑办公,让我开始有了一些职业病——比如肥胖、颈椎突出等问题。

我渐渐意识到,不管是机械还是薄膜,「手感」只是锦上添花,不是根本需求。对我们自由职业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方便,可以随时随地完成工作的键盘,才是最重要的。

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如果给iPhone 11买一个蓝牙键盘,平时用它来码字,再用电脑来码字,是否能满足我的需求呢?这个想法有点疯狂,但是既然iPad OS能用,iOS当然也没问题。

说干就干,前两天,我在网上下单了鼎鼎有名的罗技K380蓝牙键盘,另外买了一个手机支架,想看看iPhone11 罗技K380的组合,能不能满足我的需求。

我买的是灰色版本,简单评价一下罗技K380的外观。

出厂自带两个7号干电池,刚拆封的时候,电池电极处塞了一张纸,防止机器通电。

它采用了类似复古打字机的圆形键帽,键帽之间的缝隙较大,看上去很精致,打字准确率也还OK;

键程比较短,但是有段落感,给人的感觉「肉肉」的,噪音基本没有,比笔记本电脑上的键盘手感要好一点;

键盘有一定的弧度,放在桌面上打字的时候,手掌会有一定的悬空,我试过五个小时的连续输入,手指有点酸,不过处于可以忍受的范围。

比起机械键盘,罗技K380的手感肯定是逊色的,但是比起笔记本自带的键盘要好一些,属于勉强能用的水平。这里要重点关注的,就是罗技K380在iPhone 11上的延迟和输入体验。

麻烦的是配对过程,按照说明书,长按配对键3秒才连接上。第一次弄的时候,我忘了要长按,导致配对了很久。而且在配对过程中,iPhone 11居然搜索不到罗技K380的蓝牙信号,重启了两遍才识别到。

让我意外的是,罗技K380通过蓝牙连接iPhone 11的延迟,要比我想象中好很多,几乎和有线键盘一样快速。

试了很多云文档和输入法,最后发现,比较适合配合罗技K380使用的,无非就是WPS 百度输入法的组合。为什么不用搜狗,是因为连接罗技K380的时候,搜狗无法准确地区分英文大小写,而百度输入法可以。

还是得吐槽一下Word,哪怕我的电脑已经购买了正版office,它还得让我在iOS系统再买一次。不充钱不让编辑文档的设定,确实挺反人类的。反复权衡之后,我选择了WPS,一样能用,而且也能同步到Windows上。

整整4000个字,五篇稿子,我都是用罗技K380 iPhone11完成的。怎么说呢,我一开始担心的问题,根本不存在。6.1英寸的屏幕,已经可以当做是迷你iPad了,字体虽然不大,但是30cm的视距刚好能看清楚,用这套组合来码字不会觉得很吃力。

当然,屏幕还是越大越爽的。想要实现移动码字,还缺一样东西:鼠标。入手K380不到半天,我就对iPad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续航好,便携,系统稳定,这不就是我理想中的轻薄本?讲真的,iPad 蓝牙键盘 鼠标,替代商务笔记本绝对没问题。

我只是用iPhone 罗技K380,就已经满足了重度的码字需求。说实在的,现代人的办公需求,靠聊天软件 Word Chrome浏览器就能基本解决,iPad/ARM MacBook迟早有一天会取代笔记本电脑,而且很快。

为了罗技K380键盘能完美工作,我把电脑上的office都删了,专心用WPS来同步文档。我不能代表所有人,我只是想说,微软如果再不做点什么,未来打败office的可能不是桌面操作系统的竞品,而是iPad、iOS、安卓。

这一次的购物体验,总体来说非常满意,也让我对移动生产力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试过你就知道,这种随时随地,不用插电源的无线办公方式,体验过就再也回不去。不说了,我要去看iPad 2019的百亿补贴了,对了,还得是插卡版本。

「AGA美国肥胖指南」发布!两款GLP-1RA被推荐用于肥胖治疗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引言:近日,由美国胃肠病协会专家撰写的《美国胃肠病协会(AGA)成人肥胖药物干预临床实践指南》(AG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on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Adults With Obesity)于Gastroenterology学术期刊发布,为成人肥胖的药物治疗提供临床指导,共提出9项建议。(文末附指南下载链接)

按照降糖疗效,指南对所推荐的四种“抗肥胖药物(AOMs)”进行了排名,分别为:司美格鲁肽(2.4mg)、芬特明/托吡酯缓释制剂、利拉鲁肽(3mg)和纳洛酮缓释/安非他酮缓释制剂,对比安慰剂分别可减重10.8%、8.5%、4.8%和3.0%。

建议一:总体建议

对于超重/肥胖并伴有体重相关并发症的人群,若生活方式干预减重效果不佳,建议增加药物干预。

注意事项:AOMs一般需要长期使用,药物或干预措施的选择应基于患者的临床情况和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共病、患者的偏好、费用和治疗的可及性。

建议二:推荐司美格鲁肽(2.4mg)用于减肥治疗

对于超重/肥胖并伴有体重相关并发症的人群,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背景下给予2.4 mg司美格鲁肽治疗。

注意事项:

➤考虑到综合获益,对于大多数患者肥胖的长期治疗,2.4mg司美格鲁肽可能优先于其他获批的AOMs。

➤司美格鲁肽具有调节血糖的益处,也被批准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司美格鲁肽可能会延迟胃排空,产生恶心和呕吐的副作用。逐步剂量滴定可能有助于减轻这些副作用。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与胰腺炎和胆囊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建议三:推荐利拉鲁肽(3.0mg)用于减肥治疗

对于超重/肥胖并伴有体重相关并发症的人群,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背景下给予3.0 mg利拉鲁肽治疗。

注意事项:

➤利拉鲁肽具有糖调节作用,也被批准用于治疗T2DM。

➤利拉鲁肽可能会延迟胃排空,产生恶心和呕吐的副作用,逐步剂量滴定可能有助于减轻这些副作用。

➤利拉鲁肽与胰腺炎和胆囊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建议四:推荐芬特明/托吡酯缓释制剂用于减肥治疗

对于超重/肥胖并伴有体重相关并发症的人群,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背景下给予芬特明/托吡酯缓释制剂治疗。

注意事项:

➤因为托吡酯对治疗偏头痛是有效的,所以芬特明/托吡酯缓释制剂可能会优先用于伴有偏头痛的患者。

➤有心血管疾病史和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应避免使用该药。

➤托吡酯有致畸作用。如果使用该药,建议有生育潜力的女性进行有效避孕。

➤服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

建议五:推荐纳洛酮缓释/安非他酮缓释制剂用于减肥治疗

对于超重/肥胖并伴有体重相关并发症的人群,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背景下给予纳洛酮缓释/安非他酮缓释制剂治疗。

注意事项:

➤纳洛酮缓释/安非他酮缓释制剂可用于尝试戒烟、合并抑郁症超重/肥胖患者的肥胖治疗。

➤患有癫痫障碍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该药,有癫痫风险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本品不应与阿片类药物同时使用。

➤服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尤其是在治疗的前12周。

建议六:有关奥利司他的推荐

对于超重/肥胖并伴有体重相关并发症的人群,不建议使用奥利司他。如果患者能够接受“减肥效果较小以及胃肠道副作用”,可以适当的选择奥利司他。

注意事项:使用奥利司他的患者应该每天服用多种维生素,应含有脂溶性维生素(A、D、E、K),并与奥利司他分开服用(间隔2小时)。

建议七:有关芬特明的推荐

对于超重/肥胖并伴有体重相关并发症的人群,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背景下给予芬特明治疗。

注意事项:

➤FDA批准芬特明单药可短期使用治疗肥胖(12周)。

➤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服用本品,应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

建议八:有关安非拉酮的推荐

对于超重/肥胖并伴有体重相关并发症的人群,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背景下给予安非拉酮治疗。

注意事项:

➤FDA批准安非拉酮单药可短期使用治疗肥胖(12周)。

➤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服用本品,应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

建议九:有关Gelesis 100口服超吸收性水凝胶的推荐

建议九:对于体重指数在25~40 kg/m^2之间的成年人,建议仅在临床试验中使用Gelesis 100口服超吸收性水凝胶。

指南下载:https://guide.medlive.cn/guideline/27056

医脉通编译整理自:Eduardo Grunvald et al, AG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on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Adults With Obesity, Gastroenterology (2022). DOI: 10.1053/j.gastro.2022.08.045

【提醒】颈动脉,人体最怕堵的血管!50%中风都跟它有关

颈动脉是一个流向大脑的血液通道,如果它变窄了,大脑就可能因此缺血,引发脑卒中(又称“中风”)。

临床上统计,近半数中风都与颈动脉狭窄有关;45岁以上中风患者中,颈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达76%

《生命时报》邀请权威专家,告诉你预防颈动脉堵塞的科学方法。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佟小强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乔岩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许宏伟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副教授 赵珺

颈动脉,人体最怕堵的血管

颈动脉是比较浅显的动脉,我们自己也能摸到,颈部气管两侧跳动的地方就是颈动脉。

如果水管里有东西阻塞,水流就会不足,动脉狭窄也是这样。

从结构上来说,颈总动脉有个分叉,可以分为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当血流向上运行时,分叉的地方就更易出现冲击、旋涡,引发病变。

斑块本质上是动脉硬化的表现,病变初期,血流通道虽无障碍,但已是危险信号;当斑块慢慢长大,超过血管腔的50%以上,血流会明显受阻,发生斑块脱落、形成血栓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一旦斑块破裂出现堵塞,大脑就可能因此缺血。

  • 碎裂的碎屑随血流飘入脑中,可阻塞末梢血管,造成一小块脑组织缺血或坏死,可能出现头晕、行动困难、视物模糊等,也可能无症状。

  • 如果碎屑阻塞的血管较粗,可导致真正的脑梗死或中风出现,如头晕、昏厥、摔倒、偏瘫、说话含糊不清、一侧身体感觉异常、认知障碍、大小便失禁等。


一般来说,人老了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动脉硬化。是否需要治疗,关键要看三个指标:斑块的大小及稳定性、是否造成狭窄、狭窄程度。

临床上一般建议: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或斑块达到血管腔50%时,就需药物治疗,并严格控制危险因素。

对于颈动脉斑块伴狭窄50%以下,且无缺血性脑卒中症状,血脂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可根据个人情况考虑是否选用药物治疗。

狭窄在50%~70%之间,且有症状的患者;或狭窄超过70%,无论是否有症状,均需介入甚至要考虑手术治疗。

4个元凶加速颈动脉长斑

一般来说,颈动脉斑块在我们20岁就开始“发育”了,40岁的时候开始变得明显。下面这些坏习惯,会让颈动脉加速“长斑”。

1

盐和糖吃太多了

吃盐过量易升高血压,降低血管弹性,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建议每人每天不超过6克。用一个啤酒瓶盖(去掉胶垫),平装满一盖,即相当于5~6克盐。

长期吃糖过量,可使胰岛素分泌过多,加重胰岛细胞负担,导致胰岛素抵抗,使血管内皮受损,血管变皱,诱发动脉硬化。

2

抽烟喝酒

主动吸烟和二手烟,都会损伤血管,增加血管硬化的风险。大量饮酒会引起血压波动,诱发心肌梗死和中风。

生活中应坚决戒烟、限酒。

3

肥胖

肥胖者多伴有内分泌紊乱,且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容易发生动脉硬化。

4

不爱运动

运动不足,心脏泵血机能弱化,血液流速减慢。

多余的脂肪、胆固醇等沉积在体内,影响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弹力减弱。身体的代谢废物不能尽快排出体外,加速血管硬化和管壁增厚。

保护血管,多给生活做“减法”

忙着应酬、忙着吃喝、忙着加班熬夜,其实都是“忙着减寿”。要想保护血管,最好多给生活“做减法”。

精细食物要减量

减少热量摄入,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如红肉、动物内脏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吃太多精制大米、白面做的主食或甜食,也可能会导致血脂异常。每日主食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0~400克,其中最好有50克以上粗粮(燕麦、小米等)。

久坐不动要减少

久坐不动是引起高血脂和血管斑块的一大杀手。每周运动3~5次,每次至少30分钟,比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如果工作性质需久坐,最好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2~3分钟,伸个懒腰、动动胳膊腿。

少发脾气多睡觉

保持良好心情、避免激动急躁,能减少血管的负担。人体需要“自我恢复”,保证23点至凌晨2点的睡眠,尽量睡够7小时。

多喝白水少饮料

多喝白水可加速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还可养成喝茶的习惯,茶叶中的茶素类化合物有助调节血压,尤其是绿茶和普洱茶。但不要喝浓茶,更要少喝饮料。

来源:生命时报(ID:LT0385)

本期编辑:崔鹏、赵雅娇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