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消渴肥胖(消渴治疗)

广安门医院 0
文章目录:

警惕!“肥胖症”引发“糖胖病”——中医药防治肥胖病 系列科普之四

肥胖,又称为肥胖症,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是一种疾病。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肥胖国,肥胖人数仅次于美国。第二届中国肥胖指数公布,在过去30年里,中国的肥胖率急剧上升,导致4600万成人“肥胖”,3亿人“超重”……

广医科普中医药防治肥胖病系列科普之四——警惕!“肥胖症”引发“糖胖病”

中医学将肥胖者称为“肥人”或“肥贵人”,中医古籍《灵枢·逆肥顺瘦》中有这样的描述: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也迟。古人云:肥人多痰湿,无形之痰分布于机体四肢百骸,见之不显,闻之无声,触之柔软,形成肥胖。

痰为阴邪,湿性黏滞,可致多种疾病,故有“痰为百病之首”之说,肥胖亦是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如糖尿病、血脂异常、代谢性高血压、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又如胆囊炎、胆结石、颈腰椎病等非代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一种。

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沃土,《素问·奇病论》云:“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可见数食甘美而多肥(膏粱厚味)导致甘肥贵人(肥胖),肥胖导致脾瘅(肥胖2型糖尿病)。《素问·通评虚实论》云:“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可见脾瘅不经控制,最终会导致2型糖尿病进一步加重,以及仆击、偏枯、痿厥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中医减肥:消膏化浊,祛湿健脾

减轻体重是控制肥胖的方法,也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有效办法,2017年发表在《The Lancet》上的DiRECT一年随访结果表明,在1年内如果能减重15公斤,糖尿病症状的缓解率可达86%。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控制肥胖发展为2型糖尿病,可以通过合理膳食、加强锻炼、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方法,中医药在其中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复方中药减肥,是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

“膏者,神之油也”,膏浊是肥胖产生的病理基础,中医治疗采用消膏降浊之法,如选用小陷胸汤加减或山楂、荷叶等中药。肥胖者因长期过食肥甘或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常有饮食积滞,日久形成食郁,阻碍脾胃升降气机,中医治疗采用行气开郁之法,如选用越鞠丸加减或莱菔子、决明子、车前子等中药。对于虚胖者,脾胃虚弱,代谢功能低下,中医治疗可采用补气健脾之法,选用六君子汤或薏苡仁、山药、茯苓等中药。肥人多痰湿,中医治疗亦多采用祛湿化痰之法,选用平胃散加减或苍术、厚朴等中药。

本文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 于晓彤

内分泌科“肥胖及代谢综合征”专家出诊表

注:

1.“专题门诊”需挂“专题号”就诊;

2. “专题门诊”由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轮流出诊。

仝小林:论“肥胖”“脾瘅”辨治

【肥胖】

肥胖总括

《内经》将肥胖分为膏人、脂人、肉人。膏人是“蜘蛛型”,特征是腹型肥胖,但肚皮薄、四肢细、臀部小;脂人是“蛤蟆型”,特征是腹型肥胖,但肚皮厚、四肢粗、臀部大;肉人是肌肉发达,体重指数虽然超标,但无论是腹腔内还是皮下,脂肪都少。这三种类型肥胖,发展至代谢综合征及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依次为:膏人>脂人>肉人。

亚洲,尤其在中国,有这样一批“漏网”的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体重不超重,体重指数不高,但其体形特征为肚子大、胳膊和腿细、臀小。我们把这类人,称作“小膏人”。其患代谢综合征以及心脑血管病的可能性很大,应当引起重视。

肥胖治则

肥胖分两类,即实胖和虚胖。大吃大喝致胖为实胖,少吃少喝也胖为虚胖。实胖者,由“饮食自倍”、代谢负担过重而来;虚胖由代谢不足而来。“蛤蟆型”早期多为实胖,“蜘蛛型”多为虚胖。实胖为脾滞,虚胖为脾虚。血糖、血脂、血尿酸增高,属脾滞者,治以通腑泻浊、清热降浊、芳香化浊;属脾虚者,治以补肾益气、健脾化浊。其治迥异。

仝氏健脾瘦身汤

组成:生薏米30克、茯苓9克、山药15克。

功效:健脾利湿减肥。

主治:虚胖。表现气喘吁吁、囊囊肚腩,手脚发胀或水肿,女性多见。

辨证要点:虚胖,俗称“喝凉水也胖”,即食量不多仍胖,多为代谢能力低下。

治疗要点:①上方可每日煮粥或煎药,长期吃半年以上。②腰酸软、性欲低下加枸杞子15克。

小陷胸汤加味治疗重度肥胖案

患者,男,15岁。肥胖10年,体重148千克,身高178厘米,身体质量指数(BMI):46.71 千克/米2。舌干苔厚腻,脉沉滑数。诊断:重度肥胖。证属脾滞,治以通腑泻浊、清热化痰。予小陷胸汤加味:黄连30克,清半夏30克,瓜蒌仁30克,生山楂30克,生薏仁120克,化橘红30克,酒军15克,佛手12克。服45剂后,体重减11千克。原方酒军增至30克,加云苓120克,泽泻30克,葶苈子30克,莱菔子30克。服30剂,体重为125千克,BMI:39.45 千克/米2。上方加减治疗6个月后停药,体重减为102千克,BMI:32.19 千克/米2。

【脾瘅】

肥胖、脾瘅与消渴的关系

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体,也常为始动因素,而以肥胖为根源的肥胖2型糖尿病便归属于脾瘅范畴。若脾瘅阶段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便发展为消渴。所以肥胖发展为消渴,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即:肥胖、脾瘅、消渴。《素问·奇病论》云:“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素问》关于脾瘅的论述可以说明几点:①古代糖尿病的主体人群和现代一样,即肥胖。②肥胖→脾瘅→消渴,是肥胖2型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③脾瘅的核心病机是中满内热。④消渴是由脾瘅转化而来。因此,仅以消渴来赅括糖尿病,或对等糖尿病,都是片面的。这也正是为什么用消渴方治不了肥胖2型糖尿病的根源。

脾瘅治则

脾瘅,因饮食肥甘厚味,而致中满内热,此为壮火之由,耗损阳气。此类病人,宜少食多动,必以苦寒折其壮火。故治此病,少食即是生气,泻火即是扶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素问·奇病论》论脾瘅“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

脾瘅辨治心法

脾瘅中满内热生,肥而糖尿兼代综。

开郁清热是大法,启脾复枢治达成。

调肝启枢大柴胡,脾滞生痰小陷胸。

湿蕴肠道葛芩连,大黄黄连腑浊清。

脾虚胃滞泻心类,脾寒胃瘫唤理中。

脾瘅之前责肥胖,脾瘅不愈消渴迎。

注:脾瘅的核心病机是中满内热,开郁清热启脾为治疗之大法。脾瘅由肥胖发展而来,是肥胖转化为各种代谢性疾病的过渡阶段,涵盖了一系列代谢性疾病的前期、早期。脾瘅不愈便发展为消渴。肥胖、脾瘅、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等疾病之集合即为代谢综合征。脾瘅的治疗:若属肝胃郁热,治以大柴胡汤;脾滞痰热,治以小陷胸汤;大肠湿热,治以葛根芩连汤;胃肠实热,治以大黄黄连泻心汤;脾虚胃滞,治以泻心汤类;脾寒胃瘫(糖尿病胃轻瘫),治以理中丸合小半夏汤。

(作者:沈仕伟 刘文科 于晓彤 周毅德)

#助力高考营养餐#好吃不长胖的夏日去暑冰凉粉

吃凉粉一般是不会长胖的,虽然凉粉是用淀粉制作而成,但是热量非常低~每100克凉粉中只含有50大卡的热量,摄入体内之后,这些热量一般不会在体内堆积,不会形成肥胖现象。 而适量的吃一些凉粉可以有效的为身体补充丰富的氨基酸、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不但可以增加饱腹感,还可以为机体的代谢提供能量。而且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讲,凉粉可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暑,可以有效的预防中暑和上火

By 糖糖食味记

用料

  • 豌豆粉 100克
  • 蒜末 1勺
  • 水 700ml
  • 小葱 2棵
  • 生抽 1勺
  • 耗油 1小勺
  • 醋 1勺
  • 辣椒油 2勺
  • 花椒油 少许
  • 耗油 1小勺
  • 花生碎 1勺
  • 盐 适量

做法步骤

1、准备一杯豌豆粉倒入容器内

2、再倒入2杯水,搅拌均匀

3、锅内放入5杯水,水开后倒入准备好的豌豆糊

4、煮至起泡呈透明状之后,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容器内

5、准备调料汁,放入1.5勺生抽、1勺醋、小半勺耗油、1勺蒜末、2勺辣椒油、少许花椒油

6、凉透的凉粉脱模,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7、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料汁,再放入1勺花生碎、1小把葱花

8、拌匀之后就可以开动啦

豌豆粉的营养功效

豌豆性味甘,微寒。具有补中益气,解毒利用的功效。适用于小便不畅,下腹胀满,消渴,妇人乳闭等症。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