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甚大(肥胖导致的症状)

高偲茗医生 0
文章目录:

作为21世纪“死亡五重奏”之一的肥胖,你知道多少?

“我体重140斤”。

“我体重160斤”。

“我体重150斤”,我很胖。

是不是会听到身边的女性朋友经常这样忧心忡忡地表达着对自身体重的不满。总感觉自己太胖,恨不得割去二三十斤的肉以解心头之患。为什么很多女性在乎自己的体重,是爱美吗?

当然不是。除去“爱美”之外,健康是最重要的因素。肥胖像刺客一样,成为了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与艾滋病、吸毒、酗酒并列为世界四大医学社会问题,而且医学界已把肥胖和肥胖所引起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称为“死亡五重奏”。

据统计,2020年全球肥胖症患病人数达12.11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5.62%,且比例逐年攀升。其中,2020年我国肥胖症患病人数达2.20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5.56%,占全球肥胖症患病人数的18.15%。

什么是肥胖?我们算不算肥胖,自己算不算2.20亿人其中的一员?

简单地说肥胖就是体内脂肪过度堆积,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其中脂肪过度堆积又分:皮下脂肪堆积和内脏脂肪堆积。

有些朋友自认为“胖”,但他体重是正常、体质指数是正常的,这就不能诊为肥胖,只是自身思想感官上的“肥胖”。

而有些朋友体重只是超出正常范围,但没有达到成为“肥胖”的程度。

而有些朋友是确确实实的胖。

而更有些朋友看着瘦,体重却超标,我们称他们为“藏肉”的一类人。“藏肉”是一种技能吗?不是,其实他们是内脏脂肪多于皮下脂肪,也就是“内在的肥胖”。

左图:皮下脂肪堆积 右图:内脏脂肪堆积

那么,除去文字定义外,最准确定义肥胖的标准是什么?

定义肥胖的金标准就是——BMI(体质指数):体重÷身高的平方(体重单位:Kg、身高单位:米)。

例如:身高180cm。体重200斤。体重指数:100公斤÷1.8米÷1.8米。BMI值约等于30。

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体重指数界限值,即体重指数在25.0~29.9为超重,大于等于30为肥胖。

而在我国,根据国人体质,BMI值“24”为超重的界限,BMI“28”为肥胖的界限;即在我国,BMI值大于28就可称为“肥胖”。

所以,屏幕前的你可以计算一下,自己算不算肥胖,是不是2.20亿人其中的一员!

我们为什么会肥胖、为什么会变胖?

身边肯定会碰到这样一类人,无论他吃什么或者吃多少,就是不胖。而有些人明明吃得很少,也注意含有脂肪、碳水少的食物,但身体就是发胖,常常会自嘲“喝口水都长肉”。这是因为他们的基础代谢率(BMR)下降,没有前者的基础代谢旺盛。

还有其他常见的因素:缺少有氧运动、不合理饮食。

另外、激素因素也是导致肥胖的原因之一。

人体中的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影响体内脂肪代谢和转化,使得脂肪在体内堆积,从而导致肥胖。

归根结底,是我们的运动减少了,饮食增加了,基础代谢率降低导致我们越来越胖!

基础代谢率

那么,作为“死亡五重奏”之一的肥胖,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危害?

肥胖作为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它不仅体现在体型上的改变,让人产生自卑、忧郁、焦虑等心理疾病,还会因为体重的增加,导致全身性的乏力、疲劳、气喘、活动苦难、关节和下肢疼痛等器质性改变。

另外,严重肥胖者的抵抗能力下降,甚至显著缩短寿命,现代医学研究揭示,肥胖者比体重正常者寿命短5~20岁。

1.造成多系统的危害:

循环系统:心脏病:脂质斑块会在动脉目堆积,久之就会使动脉变窄,最终造成栓塞,引起心脏病发作或心力衰竭。

消化系统:脂肪肝。

内分泌系统:代谢综合征。

生殖系统:男性不育。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

2.大大增加患癌率。

食管癌:肥胖患者是体重正常者的2-4倍。

胃癌:肥胖患者是体重正常者的2倍。

肝癌:肥胖患者是体重正常者的2倍。男性患者更显著。

胰腺癌:肥胖患者是体重正常者的1.5倍。

结直肠癌:肥胖患者比体重正常者风险增加30%。

乳腺癌:肥胖女性患者比体重正常女性风险增加20--40%。

子宫内膜癌:肥胖女性患者是体重正常女性的2-4倍。

肥胖危害甚大,我们该如何预防和减重呢?

想要预防肥胖,只有遵循这六个字:管住嘴,迈开腿!

管住嘴:不是不吃而是少吃。

1.减少能量食物——即减主食:主食的量控制到之前的一半,并在主食内增加含有膳食纤维的粗粮(如黑米、糙米等)。

2.脂肪含量少的肉类:如鸡胸肉(脂肪含量5%)、瘦羊肉(脂肪含量3.9%)、瘦牛肉(脂肪含量2.3%)。

迈开腿:多做有氧运动。

1.有氧运动前可以先来20分钟的无氧运动,消化体内的糖分,然后在有氧运动进入快速减脂状态。

2.每周固定时间,最少保持每周三天进行有氧运动。

如果控制饮食、有氧运动都无法坚持或无法达到减重目的,只有使用“终极武器”:减重手术(袖状胃切除术)。它不同于“减脂术”。而是将胃切除大部分,目的就是减少饮食量。

袖状胃切除示意图

写在最后:

减少肥胖,是维持自身健康的一个重要举措,如果你正处在肥胖期,请立马行动起来,控制饮食和有氧运动一起开始,做一个健康的中国人,你不知道,在你瘦下来以后会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最后以一张图结束,给你运动的动力!

(文字中所有的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天目Tech+饱腹感从何而来?香港浸会大学团队研究助力肥胖症治疗

“少吃多动”被减肥人士奉为圭臬。但减少饮食摄入量,并非易事。

2月18日凌晨,香港浸会大学的王凱亮、曾肇添和卞兆祥带领团队在线发表于《自然—代谢》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饱腹感的产生机制。这有助于开发出治疗肥胖症的新手段,帮助肥胖者控制体重。

饱腹感是一种不想继续吃东西的感觉。当人进食到一定程度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增多,就会刺激下丘脑中的饱腹中枢,让人产生饱腹感。

对肥胖症患者而言,由于失去了饱腹感,他们很难改变饮食习惯,依靠“少吃”减少体重。

然而,肥胖危害甚大,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使得肥胖症患者运动能力下降,还会让他们更易患上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肥胖正在成为一个公共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有近20亿人超重或肥胖,每年因超重或肥胖导致的死亡高达280万。

如何才能帮助肥胖症患者更好地减轻体重?找到一个专门控制体重的因子,让他们在进食后,及时产生饱腹感,无疑是个好对策。

为此,香港浸会大学的王凱亮、曾肇添和卞兆祥带领团队建立了患有肥胖症的小鼠模型。他们用富含45%脂肪的饮食喂养小鼠,以模拟人类的超重状况。

经过观察、研究,科研团队发现,相较于正常小鼠,在肥胖小鼠的脑区里,膜1型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更强。这种蛋白酶能在小鼠进食高脂肪食物后,调控大脑,让它们感觉不到“饱”。

具体来说,这种蛋白酶会从大脑神经元表面剪断GFRAL蛋白。由于失去了GFRAL蛋白这种受体,GDF15蛋白无法与其结合,向神经元传导饱腹信号。

这意味着,这种蛋白酶越活跃,越可能让肥胖小鼠感觉不到“饱”。这会让它们不知节制地进食,进而使得体重持续增加。

为了探索这种蛋白酶治疗肥胖症的潜力,科研人员采取了基因和药物干预两种方法进行测试。

他们发现,如果利用转基因技术,让小鼠失去这种蛋白酶,它们便能抵抗高脂肪饮食引起的肥胖症。同样,对这种蛋白酶进行药物干预,肥胖小鼠的食物摄入量、葡萄糖耐量和体重在内的代谢参数均得到明显改善。

可以说,这项研究为治疗肥胖及其相关疾病提供了一个革命性的新策略。

法国180斤大码模特,身高170,健身凸显好身材

相信现在可能会有一部分朋友了解过大码模特,但是至于深入了解却并没有。在绝大多数人的思想里,他们认为的模特依然是那些骨瘦如柴的女生。

其实早在国外一些国家大码模特已经变得炙手可热,而且,每一位大码模特他们身价都不菲。

他们并不是顺利的成为一名大码模特,在这之前也可能会经历过人生的低谷期,毕竟很多人对于肥胖身材的女生总是不是很友好。

生活中因为肥胖被人嘲笑的例子比比皆是,有的人因此而产生了心理问题,每天处于自卑的状态当中。

有些人顺利的走出了低谷,有的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因为自己的身材而成为一名大码模特。

今天我们来介绍的这位也是一名大码模特,她是来自于法国,体重180斤,身高170厘米。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大多数人看一个体重的胖瘦,他们可能会忽略一个人的身高。

抛开身高谈体重,这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公平的,例如,如果一个人的体重在150斤,他的身高有180厘米以上,那么这个体重就是合适的,并没有所谓的肥胖一说。

就好比今天我们介绍的这位大码模特,她的身高170厘米,虽然体重180斤,属于超重状态,但是,单纯的从照片上看,似乎根本没有达到180斤的样子,反而像140斤左右。

视觉与实际体重相差甚大,主要是因为平日里健身的关系。是健身让她的身材曲线保持如此完美,是健身凸显了良好的身材。

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几组,能够帮助女性朋友维持好的身材曲线,拥有好的身材比例的方法。

第一,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在健身过程中主要是接触哪些动作。健身过程中所能运用到的主要包括无氧训练跟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主要是帮助减肥塑形,而无氧运动主要是帮助肌肉生长。

第二,有氧运动建议多做游泳练习或者是跑步。无论是游泳或者是跑步,都必须保持时间至少在半个小时以上,这样才能够达到燃脂塑形的目的。

第三,无氧运动建议多做一些力量训练,可以到健身房,也可以在家进行徒手健身。具体选择哪种方式,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与时间安排来决定。

无论是选择到健身房,还是在家里,最重要的事都要坚持运动,不能半途而废。

很多人都知道健身能够帮助塑形体,但是真正做到的却不是很多,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坚持下去的恒心与毅力。

因此,想要拥有好的身材,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一个人的心态与意志力。如果让你健身的话,你能否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