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高考(太胖的话,会影响高考嘛?)

i宿迁 0
文章目录:

2024年高考体检收尾 近视和肥胖增多

距离2024年高考还有三个多月时间,眼下,高考体检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高三学生们的身体状况怎么样,与往年相比,暴露了哪些不健康的信号?

在泽达学院高考体检点,学生们依次排队进行视力、血压、外科、耳鼻喉等项目的检查,过程全部实行无纸化体检,考生通过刷条形码将信息录入平台,医生实时将体检结果录入平台,直接输入到省考试院的系统,整个检查过程快速有序。

本次高考体检涉及宿城区、宿豫区总共20多所学校,19533名考生,从3月1日开始,持续半个月时间。体检项目涉及内科、外科,内科包括心肺听诊,肝脾触诊,外科包含身高、体重、肢体功能以及皮肤是否存在疤痕、纹身,或是耳鼻喉、口腔是否存在异常。

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体检主检曹坤跃说:“眼科最关注的是两块,第一个是视力,第二个就是有没有色觉异常,包括色盲色弱,这两块对于一些学校来说是特别重视的。”

从体检结果来看,学生们不健康的情况多是肥胖和近视问题,尤其是肥胖导致的高血压增多。这些健康问题不仅可能影响学生的高考表现,更可能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未来发展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家长和学校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加强体育锻炼,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

北京近九成高考生视力不良 成人超重肥胖问题突出

央视网消息:昨天(12月11日),北京市体检中心等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2018年度体检统计报告》。《报告》显示,北京市青少年视力不良问题、成人超重肥胖问题依旧突出。

此次《报告》涵盖2018年度北京市专项体检57万人和健康体检414万人的体检数据。

青少年方面,在2018年中高考体检异常指标检出率中,排在前五位的为视力不良、身高不足、肥胖、超重、体重过轻。其中,青少年视力不良问题突出,中考体检视力不良检出率为81.07%、高考体检视力不良检出率为89.46%。

在人群健康体检方面,分析显示,检出率排名靠前的为血脂异常、超重和脂肪肝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的高危因素。男性的异常指标检出率排名前三位是血脂异常、超重肥胖、脂肪肝;女性的异常指标检出率排名前三位是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血脂异常。

高考前过度“加强营养” 17岁高三学生患上脂肪肝

记者 卫未 通讯员 罗瑶

高考季马上到了,莘莘学子们踌躇满志,正在做最后的冲刺。家长们也是倾其所有,从生活、饮食上不遗余力的支持,各种进补食疗方法也成了家长共同探讨的热门话题。近日,在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肝病门诊,17岁高三学生被确诊脂肪肝,母亲张女士向专家咨询孩子要高考,脂肪肝该怎么治,营养该怎么补充。

正在读高三的杨同学身高1.7米,体重195斤,因此经常被亲戚朋友喊“小胖子”。上个月,在高考体检中查出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体检未通过,其母亲张女士焦急万分,带着孩子到武汉市第六医院肝病门诊就诊。

经过血常规、B超、无创肝脏硬度检测等系列检查,杨同学确诊患有脂肪肝。张女士告诉医生,儿子一直胃口很好,尤其喜欢吃甜食、炸鸡汉堡等荤腥油腻的食物。进入高三以来学业加重,经常在书桌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很少出门锻炼。“尤其现在面临高考,在饮食上不断给她加强营养,导致体重持续上升。”

在专家的指导下,杨同学开始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同时结合饮食、运动、药物等达到减脂目的,尽快恢复健康身体。

该院消化二科主任陈兰介绍,近日已连续接诊两名高三的肥胖型脂肪肝青少年,都是因为高考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对入学有影响而特意求治。

陈兰主任分析,生活不规律、缺乏锻炼、熬夜、饮食高脂化等都是孩子发生脂肪肝的因素。对于即将高考的考生来说,适量的营养补给是很重要的,但不能过度进补,甚至打破饮食规律,比如学习到半夜还加肉食类的夜宵等。含有高热量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加上长时间缺乏运动,就会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陈兰主任建议家长一定要合理搭配孩子的饮食,特别在中高考之类节点时刻,各类“进补”“加强营养”一定要有序有度,定时定量。除了饮食,每天适量的运动和一个良好的作息规划也都是必不可少的。建议肥胖、糖尿病、脂肪肝家族史等人群,要定期检查肝功能、肝脏B超、肝脏硬度检测等,一旦出现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肝区不适等症状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