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平衡(胖瘦均衡)
预防肥胖的关键是保持能量平衡
肥胖不仅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是一种慢性疾病,还是许多慢性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在5月10日“2023年健康体重大会”上,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业务一部主任方旭东给出了减肥“三个合适”的建议。
一是合适的目标,减肥应该将目标设定在合理范围内,更多关注体脂率的变化;二是合适的方法,每个人适合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要根据身体状况、工作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运动方式,比如不建议大体重的人一上来就采取很激烈的运动,不建议上夜班工作到很晚的人起来晨跑等,同时注重有氧和力量训练结合;三是合适的执行,减重不是最难的,更希望减重后继续保持健康体重。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合计为50.7%,已超过半数。同时,我国6~17岁儿童超重肥胖率为19%,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肥胖率为10.4%。
关于公众关注的糖与肥胖的相关话题,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预防肥胖的关键是保持能量平衡。此外,糖只是影响体重的因素之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人每日添加糖的摄入量应小于50克,最好在25克以下。“如果控制在这个水平,还发生肥胖,那就要从其他膳食因素找答案。”
有些无糖食品虽然用甜味剂代替了糖,但还是会产生热量。钟凯提醒公众,控制体重无捷径,吃多了就需要多动,公众应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记者姬薇)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预防肥胖的关键是保持能量平衡
肥胖不仅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是一种慢性疾病,还是许多慢性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在5月10日“2023年健康体重大会”上,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业务一部主任方旭东给出了减肥“三个合适”的建议。
一是合适的目标,减肥应该将目标设定在合理范围内,更多关注体脂率的变化;二是合适的方法,每个人适合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要根据身体状况、工作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运动方式,比如不建议大体重的人一上来就采取很激烈的运动,不建议上夜班工作到很晚的人起来晨跑等,同时注重有氧和力量训练结合;三是合适的执行,减重不是最难的,更希望减重后继续保持健康体重。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合计为50.7%,已超过半数。同时,我国6~17岁儿童超重肥胖率为19%,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肥胖率为10.4%。
关于公众关注的糖与肥胖的相关话题,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预防肥胖的关键是保持能量平衡。此外,糖只是影响体重的因素之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人每日添加糖的摄入量应小于50克,最好在25克以下。“如果控制在这个水平,还发生肥胖,那就要从其他膳食因素找答案。”
有些无糖食品虽然用甜味剂代替了糖,但还是会产生热量。钟凯提醒公众,控制体重无捷径,吃多了就需要多动,公众应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记者姬薇)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科学控体重 吃动要平衡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发病率呈井喷态势增长。我国成年人肥胖的患病率为16.4%,作为肥胖后备军的超重人群的患病率高达34.3%。随着肥胖发病率的增长,肥胖的危害也日益凸显出来,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把肥胖列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要进行长期的健康管理。天津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李春君提示,肥胖病因复杂,需要综合管理,减肥神药不存在,减肥秘诀也没有。减肥主要依赖于科学的饮食、合理的运动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少人天天将减肥挂在嘴上,没有具体的目标,想起来饿几天或是锻炼锻炼,瘦了几斤,之后又我行我素,体重逐渐上升,最终减肥失败。减肥需要持久作战,制定切合实际的具体目标,逐步完成。合理的减重速度每周减重0.5~1公斤,根据目标制订能够长期执行的减肥计划,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减肥。
控制饮食是减肥最重要的手段。但极度节食不仅不能减肥成功,反而会增加减肥的难度甚至反弹。饥饿让身体经历饥荒,身体很快会下调基础代谢率,让吃到的食物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一味的节食把身体调成了“节能灯泡”,当你管不住嘴的时候,体重就会很快反弹。减肥成功主要取决于热量摄入和消耗的负平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原有饮食热量的基础上减少300~500千卡。做到三餐规律,两餐之间加2~3两水果。饮食上遵循三多三少原则,多吃优质蛋白、蔬菜和全谷杂粮,少吃高油、高盐和高糖食物。为了确保身体健康,食物结构要合理,食物种类多样化,食物颜色多样化。
运动减肥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首先从打破久坐开始,40分钟起来活动5分钟。其次,有意识地增加日常活动,通过多走动,加快走路的速度,能动则动,养成活跃的生活方式。最后,形成有规律的运动,包括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相结合。建议每周至少5天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累计150分钟以上。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如跑步、游泳、快步走,并保持持续的运动习惯。力量训练可增加肌肉,促进基础代谢的增加,力量训练选择随处可做的靠墙静蹲、立位俯卧撑等。
压力过大会导致食欲增加和体重上升,学会减少压力、放松身心也是减肥的重要一环。调整好心态,合理分配好自己精力,制订一个长期合理的减肥计划。夜间23时至凌晨3时睡眠中会分泌瘦素,增加代谢和减少饥饿感,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减肥。(记者刘波)
来源: 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