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防晒(胖丁防晒)
过度防晒,真的会危害健康吗?
超大帽檐的遮阳帽、冰袖、防晒脸基尼三件套你都入齐了吗?618满减就在眼前,想必很多仙女的购物车里多少躺着一两件准备下单的硬核防晒单品。随着夏日一起到来的还有越来越晒的太阳,哪个护肤达人能不重视防晒呢?经过多年媒体和品牌的教育,还有明星们的言传身教,大家对防晒的重视程度可以说已经处于全球最为领先的地位。从早年间明星带货的大檐遮阳帽,到海滩上几乎人“首”一个的“脸基尼”,再到这两年越来越长越来越密实的全身防晒衣,各类遮阳单品几乎保住了每一寸肌肤都可以不受阳光侵害。
当年惊讶了井宝的娜扎防晒补涂术
最近张钧甯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防晒装备
跟着明星学习防晒、保护皮肤似乎没什么不对,随着防晒装备一年比一年升级,认出防晒n件套下的“真身”难度攀升。一丝阳光都晒不到的防晒策略确实无懈可击,但对于“防晒过度”的质疑也越来越高涨,人类真的可以一点日光都不见吗?
图说:养蜂人,是你吗?
其实严格防晒的原因很复杂,对白皙肌肤的审美偏好、害怕日光造成的光老化、不被烈日灼伤等,也有一些人存在日光性皮炎等不得不严格防晒的疾病。而且时至今日,无论是皮肤科专家或者是健康专家,对于防晒的必要性是有共识的。防晒也是个人的选择,无论是严防死守还是坦然拥抱阳光,说到底都没有对错之分。我们今天只是就“过度防晒”这个话题展开讨论,“过度”对于健康的影响在哪儿?如果就是想“过度防晒”,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先说说我们为什么需要阳光
● 日光带来维生素D
首先必须要说到阳光和维生素D之间的关系。晒太阳是刺激人体合成维生素D最简单的方法,大家都对于这一概念并不陌生,而维生素D有利于钙在身体的吸收,特别有利于使钙沉积在骨骼上,对于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骨折,都有很大的好处。另外,维生素D也对抗抑郁、减少肿瘤形成、减少心脑血管风险甚至减少新冠发病率都有帮助,甚至很多都市人普遍存在的脱发、睡眠问题都与维D缺乏相关。现代都市人因为生活方式的变化,户外时间非常少,如果不额外补充维生素D的话,很容易出现维D缺乏,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人都缺维D。这种缺乏现象在纬度较高的地区以及秋冬季更为严重。
● 晒晒太阳不发胖
爱丁堡大学和南安普顿大学的研究人员让高脂饮食的小白鼠暴露在紫外线光谱中,发现紫外线可以有效的控制体重增长和控制二型糖尿病的症状。此外,当阳光照射皮肤时,人体产生的维生素D3会使大脑分泌一种名叫血清素的激素,从而让人愉悦放松,并增加饱腹感。因此阳光亲密接触可以帮助抵制对食物的渴望和暴食的冲动。
● 晒太阳睡得好
《临床睡眠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比起工位不在窗边的人,工位靠窗的人每晚要多睡46分钟。而其中原因就是靠窗办公的人接触到的阳光是那些没有窗户办公环境的人的两倍多。这就是光线对人体分泌的褪黑素的影响,而褪黑素就是调节人体生物钟的一个重要激素。当人在一天中更早、更多地接触明亮光线,能帮助身体对夜晚的到来更敏锐,到了晚间也就能更快启动入睡模式。而相反的,白天光照不足、夜间光照过多,就会延迟生物钟,抑制褪黑素的分泌、降低晚上想睡觉的欲望。不过这里更多是关于白天的日照时间,就算是防晒了也不影响其效果——除非是你为了躲避阳光一直缩在黑屋子里。
● 保护心血管
晒太阳时,阳光中的红外线可以使人体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晒太阳获得的充足维生素D可以调节血压,预防心脏病、心力衰竭和中风。
● 远离抑郁
在充足的日照下人体肾上腺素、甲状腺素以及性腺素分泌都会有所提升,可以有效改善情绪低落、精神抑郁等不良心理。
但是防晒依然是必要的
我们离不开日光,少量的紫外线也对我们大有裨益,但紫外线太多又的确对我们身体会有损害,该怎么最大化获得阳光的益处呢?根据你的日常防晒习惯来找到相应的对策吧!
● 如果你可以接受一些阳光照射
其实,要获得身体需要的维生素D,也不需要太长的日晒时间。对于正常人来说,只要一周3次,每次在11-15点的阳光下日晒5~30分钟,就可以产生足够的维生素D。同时还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1.皮肤有足够的裸露面积考虑到我们对于面部美容的需求最高,四肢、后背和头顶是理想的日晒位置
2.在阳光下足够的暴露肌肤涂防晒霜、穿防晒衣会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关于涂抹了防晒霜之后日晒如何影响维生素D的生成,目前还没有定论,有一些初步的研究表明用了防晒霜之后依旧可以产生一些维D)
3.日晒强度(空气污染、低纬度、阴天都会降低日晒的效率)日晒过于强烈的夏季,可以避开正午,选择中度日晒强度的上午和下午时段。在晒太阳时段,至少要在面部涂抹SPF30/PA 的防晒霜,它可以在室外保护你的面部肌肤。而此时让四肢完全接触阳光,既不会担心面部受到紫外线的伤害,又能保证与阳光的接触面积。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想在室内晒太阳,记得打开玻璃窗,否则玻璃会削弱紫外线强度,使效果打折。
● 如果你完全受不了日光直射
如果你晒了太阳之后会出现日光性皮炎等问题,抑或是你仅仅是因为不想被晒而采取最严苛的防晒方式,成为传说中的“过度防晒”者,那么你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维生素D的缺乏。建议你每天补充600国际单位的维D,如果已经在检测中发现你是维D缺乏者,那更要跟随医生的建议合理补充。特别提醒的是,就算是不完全躲避阳光的人,在阳光比较缺乏的季节或者地区,或者是衣物包裹严实的寒冷时节,日晒很难达到理想时长,还是建议口服维D做为补充剂。
防晒霜怎么选?
这几年流行硬防晒,催生了诸多防晒衣、防晒雨伞、防晒袖的流行,不过也有很多不喜欢防晒装备的款式/包裹性的人,并且也不太可能全天都穿着“恐怖分子”一样的全包装备,那么还是需要借助防晒霜来保护皮肤。在夏季,通常10点以后太阳就变得格外“毒辣”,可以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在室内庇荫,但经过早上的日晒后,也别忘了补涂防晒。如果是整日户外活动,最好选用SPF30以上的广谱防晒,并且每两小时补涂一次。有一个普遍的误区是,倍数越高的防晒时间越久,但SPF(Sun Protection Factor)后面跟着的数字的意思是,在完全按照指示涂抹防晒霜的前提下,与不涂抹防晒霜的时间相比,太阳UVB射线使皮肤变红需要多长时间。也就是说,如果正确使用SPF30的产品,这个时间会比不使用防晒霜的时间长30倍。皮肤癌基金会的研究中也指出:“SPF30允许大约3%的UVB射线照射皮肤。SPF50允许大约2%的UVB通过。”皮肤癌基金会建议在任何长时间的户外活动中使用SPF30或更高的防水广谱防晒霜。无论SPF值如何,重要的是在出门前30分钟涂抹一盎司(也就是常说的一元硬币等量)防晒霜,然后每两小时或游泳或出汗后立即重新涂抹一次。即使是阴天,高达80%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到达地球,在阴天不加保护会导致皮肤损伤。
长时间的户外活动为避免皮肤被紫外线灼伤,还是需要防晒霜 物理防晒(防晒衣、帽子)的协同作用,才可以放心尽情享受阳光。说到防晒霜的选择,防晒效果好、肤感舒适是大家普遍的追求,我们找到了几位业内专家,为大家找到了适合不同场景的防晒单品,直接抄作业吧!
@清华护肤学长王植:成分博主的优质国货之选
玉泽清爽倍护防晒乳SPF42 PA ¥186/50ml
适合场景:日常通勤
防水防汗能力:中等
肤感:轻乳质地,比较滋润,不泛白
适合肤质:干皮、混干皮
是否需要卸妆:洁面乳即可卸
推荐理由:选择了三种大分子(>500Da)防晒剂减少透皮吸收,相较普通化学防晒更安全,敏感肌也可以放心用。
绽妍小蓝盾SPF50 PA ¥228/50g
适合场景:日常通勤 轻微出汗的户外运动
防水防汗能力:中等偏上
肤感:刚上脸是偏厚的乳霜状,有一些泛白,成膜以后,会相对自然一些
适合肤质:干皮、混干皮、混油皮
是否需要卸妆:建议卸妆
推荐理由:纯物理防晒体系,即便是刚做完医美项目的朋友,也可以安心使用,另外,配方中添加了3重植油 5重透明质酸 3重植萃,补水舒缓修护,很适合敏感肌同学。
9 3/4沁爽轻薄防晒乳 SPF50 PA 浴后SPF50 ¥99/45ml
适合场景:日常通勤 所有户外运动
防水防汗能力:较强
肤感:一抹化水,刚上脸会泛油光,成膜以后,会哑光一点,油皮建议扑一层散粉
适合肤质:干皮、混干皮、混油皮、油皮
是否需要卸妆:一定要卸
推荐理由:浴前SPF67,40分钟洗浴后,依然有SPF50,防水耐汗,适合上山下海等极端情况,不过在户外还是建议2小时补涂一次。
@尼可:爱潜水的护肤达人的海边防晒之选
Avène 自然倍护修颜防晒霜 SPF50 PA ¥268/50ml
适合场景:海边户外运动,潜水、冲浪
防水防汗能力:较强
肤感:纯物理防晒,比较厚
是否需要卸妆:一定要卸
推荐理由:厚且不易脱落,卸掉都需要一定时间,日常使用会有一点难以接受,但海边潜水用非常适合。
Anessa 金灿倍护防晒乳 SPF50 PA ¥218/60ml
适合场景:长时间户外运动、补涂
防水防汗能力:较强
肤感:有一层油膜,舒适度不错
是否需要卸妆:一定要卸
推荐理由:舒适度会好很多,是上水后补涂的好物,尤其是遇水则强的特点,格外令人安心。
IPSA 水润高倍防晒乳SPF50 PA 浴后SPF49 ¥235/30ml
适合场景:户外运动、补涂
防水防汗能力:较强
肤感:不拔干,也比较清爽
是否需要卸妆:洁面乳即可卸
推荐理由:防晒红晒伤,适合在水边或者大量出汗的运动时涂抹,脸和身体都可用,就是用得太快了。
@陈白羊:时尚博主的妆前防晒之选
Lancôme 轻透水漾防晒乳SPF50 PA ¥490/30ml
适合场景:有户外活动还需要美美上妆的场合
防水防汗能力:日常防汗
肤感:很贴肤,不泛油光
是否需要卸妆:需要卸妆
推荐理由:三重防晒伤、晒老和晒黑,质地超级水容易推开,后续上妆不会觉得厚重或是搓泥。
夏日防晒别太狠,缺乏维D会发胖
夏天到了,爱美的女生们关注的主题无疑就是:减肥、美白、防晒,可你知道吗?这三者之间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矛盾呢。
关于美白防晒和减肥,有三个事实就摆在这里了。
一是,人体所需90%的维生素D来自日光照射的紫外线,防晒霜SPF15能阻隔93%的紫外线,SPF50能阻隔98%的紫外线;二是,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九成的国人缺乏维生素D;三是,多项国际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D将导致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疾病。
维生素D为什么会和肥胖扯上关系?日常防晒会不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这还真值得说道说道。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的来源有通过食物摄入和人体皮肤合成两种途径,但食物只占据10%,人体所需90%的维生素D是内源性维生素D,来源于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过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转变而成。
人体内的维生素D存在三种活性形式,其中25羟基维生素D3是血液中维生素D的主要循环形式,也是临床上确定人体维生素D水平的最佳指标。近年对我国北京、上海地区人群抽样测定25羟基维生素D3的调查显示,近九成的人存在维生素D水平缺乏(低于50 nmol /ml)或不足(低于75 nmol /ml)。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中国居民的维生素D日摄入量是400IU/d,65岁以上的老人是600IU/d。维生素D的合成,需要295-300nm的UVB,而日照时间长短将直接影响到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量。肤色较深的人,因为皮肤中起保护作用的黑色素较多,需要更长的日照时间;而皮肤娇嫩的人,为了避免晒伤,则应该减少日照时间。根据美国的相关研究,将皮肤晒至微微发红的情况下,人体会合成2万IU的维生素D,而皮肤发红已经是晒伤的早期表现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往日的经验,将每天晒太阳的时间控制在将皮肤晒红所需时间的一半,就可以在保证皮肤健康的情况下得到足够的维生素D。
以北京地区所在纬度为例,在白天日光充足的时候(上午10点至下午14点),暴露1/4的体表皮肤,也就是起码暴露脸部、颈部、手部、双侧手臂和双腿、双脚的皮肤,每周2~3次,每次20分钟左右,就可以达到人体所需维生素D含量。需要注意的是,室内靠窗位置的阳光并不能等同于室外,因为阳光透过玻璃会阻隔大部分有用波段295-300nm的UVB;空气污染、雾霾等也会导致紫外线穿透能力减低。另外,使用防晒霜的情况下,SPF15能阻隔93%的紫外线,SPF50能阻隔98%的紫外线。
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有助于骨骼生长、发育和血液中的钙盐在骨骼上的沉积。通过各种健康宣传,大家都建立了基本的意识,补钙也要补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关。但其实维生素D的作用还不止如此。根据多项国际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D将导致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疾病,目前欧美国家已经将维生素D检测纳入了常规体检项目,足以见得对其的重视程度。目前研究提示,肥胖人群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而通过补充维生素D制剂,可以改善肥胖人群的体脂量和脂肪分布,一定程度上减低对人体危害巨大的内脏脂肪含量,有利于减轻体重。因维生素D显著的脂溶、疏水特性,可以参与调解脂肪细胞的合成与分解,在脂肪细胞形成的过程中,抑制前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对预防肥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另外,人体内天然的“减肥药”——瘦素的合成,也必须依靠维生素D。瘦素是人体内控制食欲食量的激素,分泌瘦素可以使人产生饱腹感、抑制进食行为,缺乏瘦素,会使人产生持续的不可控的饥饿感、食欲旺盛、大量进食,最终导致肥胖。
所以,爱美的小仙女们一定要注意了,不要顾此失彼,一边是防晒美白,一边是充足的维生素D,两边还要平衡才是。那么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缺乏维生素D呢?请前往医院抽血检查,测试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正常人25羟基维生素D3应大于75 nmol /ml。如果出现25羟基维生素D3降低,不明确每日日晒量是否足以补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维生素D制剂,每日补充400IU维生素D,可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升高7~12 nmol/ml。那么补充维生素D过量会不会中毒呢?美国研究表明,每日补充维生素D低于10000 IU/d,通常不会导致中毒,由于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可以在人体内蓄积,所以口服补充时建议定期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夏日防晒别太狠,缺乏维D会发胖
夏天到了,爱美的女生们关注的主题无疑就是:减肥、美白、防晒,可你知道吗?这三者之间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矛盾呢。
关于美白防晒和减肥,有三个事实就摆在这里了。
一是,人体所需90%的维生素D来自日光照射的紫外线,防晒霜SPF15能阻隔93%的紫外线,SPF50能阻隔98%的紫外线;二是,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九成的国人缺乏维生素D;三是,多项国际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D将导致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疾病。
维生素D为什么会和肥胖扯上关系?日常防晒会不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这还真值得说道说道。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的来源有通过食物摄入和人体皮肤合成两种途径,但食物只占据10%,人体所需90%的维生素D是内源性维生素D,来源于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过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转变而成。
人体内的维生素D存在三种活性形式,其中25羟基维生素D3是血液中维生素D的主要循环形式,也是临床上确定人体维生素D水平的最佳指标。近年对我国北京、上海地区人群抽样测定25羟基维生素D3的调查显示,近九成的人存在维生素D水平缺乏(低于50 nmol /ml)或不足(低于75 nmol /ml)。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中国居民的维生素D日摄入量是400IU/d,65岁以上的老人是600IU/d。维生素D的合成,需要295-300nm的UVB,而日照时间长短将直接影响到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量。肤色较深的人,因为皮肤中起保护作用的黑色素较多,需要更长的日照时间;而皮肤娇嫩的人,为了避免晒伤,则应该减少日照时间。根据美国的相关研究,将皮肤晒至微微发红的情况下,人体会合成2万IU的维生素D,而皮肤发红已经是晒伤的早期表现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往日的经验,将每天晒太阳的时间控制在将皮肤晒红所需时间的一半,就可以在保证皮肤健康的情况下得到足够的维生素D。
以北京地区所在纬度为例,在白天日光充足的时候(上午10点至下午14点),暴露1/4的体表皮肤,也就是起码暴露脸部、颈部、手部、双侧手臂和双腿、双脚的皮肤,每周2~3次,每次20分钟左右,就可以达到人体所需维生素D含量。需要注意的是,室内靠窗位置的阳光并不能等同于室外,因为阳光透过玻璃会阻隔大部分有用波段295-300nm的UVB;空气污染、雾霾等也会导致紫外线穿透能力减低。另外,使用防晒霜的情况下,SPF15能阻隔93%的紫外线,SPF50能阻隔98%的紫外线。
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有助于骨骼生长、发育和血液中的钙盐在骨骼上的沉积。通过各种健康宣传,大家都建立了基本的意识,补钙也要补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关。但其实维生素D的作用还不止如此。根据多项国际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D将导致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疾病,目前欧美国家已经将维生素D检测纳入了常规体检项目,足以见得对其的重视程度。目前研究提示,肥胖人群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而通过补充维生素D制剂,可以改善肥胖人群的体脂量和脂肪分布,一定程度上减低对人体危害巨大的内脏脂肪含量,有利于减轻体重。因维生素D显著的脂溶、疏水特性,可以参与调解脂肪细胞的合成与分解,在脂肪细胞形成的过程中,抑制前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对预防肥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另外,人体内天然的“减肥药”——瘦素的合成,也必须依靠维生素D。瘦素是人体内控制食欲食量的激素,分泌瘦素可以使人产生饱腹感、抑制进食行为,缺乏瘦素,会使人产生持续的不可控的饥饿感、食欲旺盛、大量进食,最终导致肥胖。
所以,爱美的小仙女们一定要注意了,不要顾此失彼,一边是防晒美白,一边是充足的维生素D,两边还要平衡才是。那么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缺乏维生素D呢?请前往医院抽血检查,测试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正常人25羟基维生素D3应大于75 nmol /ml。如果出现25羟基维生素D3降低,不明确每日日晒量是否足以补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维生素D制剂,每日补充400IU维生素D,可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升高7~12 nmol/ml。那么补充维生素D过量会不会中毒呢?美国研究表明,每日补充维生素D低于10000 IU/d,通常不会导致中毒,由于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可以在人体内蓄积,所以口服补充时建议定期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文/付煜(北京朝阳医院西院内分泌科)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国,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起来。温馨提示:以上为科普百分百网上阅读所浏览内容,转载分享只为知识传播和学习宣传,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意见建议,请私信留言,我们会及时处理。欢迎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