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分享肥胖(关于肥胖症的视频)

营养和医学 0
文章目录:

我们能战胜肥胖吗?纪立农教授分享肥胖诊断、分级和管理新框架

以下文章来源于医学界肥胖频道 ,作者MSHK

战胜肥胖,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整理:MSHK

审核:纪立农教授

近年来,中国人群身体质量指数(BMI)水平逐年增加,按中国肥胖症诊断标准[超重定义为BMI 24~27.9kg/m2,肥胖定义为BMI>28kg/m2),至2018年我国超重和肥胖症患病率已达到50.7%[1]。超重/肥胖除了与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存在相关性,也是2019年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的主要危险因素,由此可见,加强体重管理刻不容缓。

在2024年京医论坛——北京老年内分泌研讨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就“我们能战胜肥胖吗?”为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汇总其重点内容,以飨读者。

肥胖患病率逐年增加,成因复杂

纪立农教授指出,全球人群的BMI中位数逐年上升,早在2014年,美国的BMI中位数已超25kg/m2。中国人群也不例外,2004年至2014年,BMI分布逐渐向右偏移,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将达到65.3%[2]。同时,超重/肥胖症相关的医疗费用也会相应增加。肥胖快速增长的趋势给我国公共卫生及临床医疗体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图1 2024-2014期间中国人群BMI分布的变化

图2 预估2030年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患病率(%)和超重/肥胖引起的医疗费用[2]

2023年10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的主席建议[3]中指出心血管-肾脏-代谢(CKM)综合征的源头是肥胖。肥胖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息息相关。由此可见,肥胖的危害巨大,想要解决肥胖问题,先要了解肥胖的病因,我国肥胖人群众多,原因是什么呢?

纪立农教授分享,中国人群肥胖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系统动力因素、环境驱动因素和个体危险因素。

  • 系统动力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社会文化、行政管理与政策。
  • 环境驱动因素:包括城市化、城市规划与建筑环境、食品系统与环境。
  • 个体危险因素:包括遗传易感性、宫内暴露、早期生活经历、膳食习惯、营养、体育锻炼、社会心理因素、致胖因子、收入等。

图3 中国人群肥胖的决定因素[4]

总之,肥胖的成因较为复杂,不仅仅与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锻炼等个人因素有关,还包括社会和环境等因素。因此,解决肥胖问题,如果只从一个角度着手,可能不会有很好的成效。

减重目的多样,策略有两种

肥胖是有社会心理属性的代谢性疾病,患者控制体重的目的涉及多方面因素。

  • 社会、文化因素驱动的对瘦身的追求:很多人的实际需求,不可忽视。
  • 改善肥胖的症状:①能量摄入方面,如暴食症、过度渴望、饱腹感降低或饱足感减弱、对食物的过度关注和对食物的痴迷;②身体健康方面,如身体不稳定、协调性差、疲劳、呼吸困难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
  • 改善肥胖的并发症:如代谢性疾病、心肾代谢综合征、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肿瘤、生物物理性疾病和认知和心理社会性疾病等。

因此,纪立农教授提出,控制肥胖有两种策略,各有利弊。其一,诊断肥胖并降低肥胖者的体重,该策略医疗负担重,往往需要临床试验去验证有效性和安全性,且不具备普适性,只能在少数人群中实施。其二,左移全人群的体重中位数/平均水平,该策略需要全社会努力,资源消耗巨大,需要通过流行病学监测证实有效性,且在更大人群中显现出较小的体重改善效果,但可能对全人群的健康水平有更大改进作用。

针对第二条策略,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印发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旨在倡导和推进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切实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

科学研究成果如何落实到临床实践?新框架来帮忙

纪立农教授提到,国际肥胖相关组织正在讨论将高体重分成两个时期:其一为临床前肥胖,其特征是存在脂肪堆积过多,但其他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仍然保持正常;其二为临床肥胖,其特征在于由于过度和/或异常的脂肪堆积,导致组织、器官和个体的功能发生改变。

患有临床前肥胖的人群应接受基于科学的健康咨询和健康指导,并在必要时获得公平的护理,以降低个人发展为临床肥胖以及其他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和状况的风险。患有临床肥胖的人群应当获得全面的护理和基于证据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代谢手术等,旨在改善(或在可能的情况下缓解)肥胖的临床表现,并防止进展至终末器官损伤。

生活方式干预是所有减重策略的基础,在短期内可以明显改善体重,但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反弹。减重药物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新选择,在临床试验中,新型减重药物已显示出明显的减重疗效、代谢的获益、对心肾的保护作用及良好的安全特性。

那么,如何把科学研究成果落实到临床实践呢?纪立农教授分享了成人肥胖诊断、分级和管理的新框架。

腰围身高比值:WtHR

图4 成人肥胖诊断、分级和管理的新框架[5]

首先,诊断肥胖需要人体测量和临床证据两方面的数据,BMI>30kg/m2或BMI>25kg/m2且WtHR≥0.5加上临床疾病、功能障碍、精神/心理障碍或并发症才能诊断为肥胖。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级,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小结

目前,肥胖的防控策略主要包括诊断肥胖并降低肥胖者的体重和左移全人群的体重中位数/平均水平。改善肥胖症状、预防并发症需要社会支持,同时也需要相关研究人员积极开发新型减重药物,将研究成果落实到临床实践。虽然新型减肥药物是抗击肥胖武器库中的重要补充,但绝不能让它们分散注意力或资源,而无法采取更广泛的整体方法预防肥胖和提供对个人的支持。

专家简介

纪立农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86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1993-1998年在哈佛大学Joslin糖尿病中心学习和工作

中国药促会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血管代谢联盟共同主席,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 中国肥胖联盟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预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北京医学会理事,北京市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顾问,国际糖尿病联盟亚洲西太平洋地区(IDF-WPR)糖尿病政策组成员

曾任第一届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会长,第二届中国老年保健研究会内分泌与代谢病分会主任委员,第四届北京市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六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围手术期医学会第一任会长,国际糖尿病联盟副主席,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平洋区(IDF-WPR)主席

担任中国糖尿病杂志主编,中华糖尿病杂志顾问,Journal of Diabetes Investigation 执行编委,Diabetes care,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Journal of Diabetes,MetabolismDiabetes Technology and therapeutics等期刊编委,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2020-2023年), 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3-2024)。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4, 40(7) : 545-564.

[2]Wang Y, et al.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1 Jul;9(7):446-461.

[3]Ndumele CE, et al. Circulation, 2023, 148(20): 1606-1635.

[4]Pan XF,et al.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2021;9;373-392.

[5]Busetto L, et al. Nat Med.2024 Sep;30(9):2395-2399.

英国5名肥胖女人分享成功瘦身秘诀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13日报道,曾经病态肥胖的女人们日前向人们分享了她们成功减肥的秘诀。她们均成功减掉约7石( 约44.5公斤)重量,令人叹服。

女性病态肥胖是指她们的体重比标准体重还要重100磅(约等于45.4千克),属于这种情况的英国人多达100万。对大多数人来说,减肥似乎并不容易,但是也有一些减肥成功,下面这5个英国女人就是这样。

56岁的凯利•亨德森是一名辅助教师,与丈夫加雷斯生活在汉普郡。她以前体重高达275磅(约124.7公斤),然而目前,她的体重已减至163磅(约73.9公斤)。凯利用10个月时间成功减掉112磅(约50.8公斤)。凯利说道:“坐飞机需要超宽安全带以及由于超重而不能游玩游乐场的娱乐设施,病态肥胖给我带来最大的困扰就是这些令人羞耻的瞬间。从大学开始我就因体重就纠结,虽然尝试了各种各样的饮食计划,但都以失败告终。”

后来,凯利按照LighterLight饮食计划减肥,并参加了每周小组。该小组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帮助人们了解自己行为方式背后的原因。就这样,她的体重稳步下降,每月都能减重1石(约6.4公斤)。到2015年7月,凯利成功地从30码减到了16-18码,她现在对自己的身材非常满意。

艾美•英伯,36岁,是一名来自英国斯托克的药房学习和发展顾问。她以前体重为266磅(约120.7公斤),目前体重161磅(约73公斤)。她在4年内减掉了105磅(约47.6公斤)。艾美经常以吃东西来排解无聊和孤独,以致身体尺寸在4年之内达到了22码。但她对此不以为然,直到她被叫“肥妈”才决心减肥。

艾美尝试了许多饮食计划但并没有坚持下来。经过一次手术,她吃了半个月流食,之后又渐渐恢复到吃糊状食物,体重便一点一点下降。直到2015年才终于恢复到她的目标体重。现在,她正常饮食,但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像之前那样暴饮暴食了。

马里•斯蒂芬斯,47岁,个人助理,她与丈夫戴劳住在伍尔弗汉普顿附近。她之前体重268磅(约121.6公斤),目前体重155磅(约70.3公斤),三年内减重114磅(约51.7公斤)。马里说道:“一旦开始工作社交、暴饮暴食,我就会肥胖起来。尤其是结婚生子后,体重更是直线上升。婚姻破裂后,我就靠吃东西来安慰自己,每天能吃4个巧克力棒。”

马里觉得她是因为胖所以没人爱,因为胖所以是无用之人。直到遇到现在的丈夫戴劳,才让她决心减肥。她开始忌生冷、忌薯片、忌巧克力,甚至拿称去称量所有食物的重量。三年后,她终于达到了目标体重。

吉玛•亚当斯,一名公务员,和两岁的儿子约瑟夫住在康沃尔。她从261磅(约119.8公斤)成功瘦身至155磅(约70.3公斤),狂甩106磅(约48公斤)。

2011年,由于宫外孕失去孩子的吉玛决心参加伦敦马拉松。从不运动的她需要积极地做些事情来转移失去孩子的痛苦。虽然2013年10月,她体重瘦到12石(约76.2公斤),但怀了第二任丈夫的孩子之后,她体重又回升到17石(约107.9公斤)。由于儿子是过敏体质,吉玛为了不影响儿子的健康,坚持母乳喂养,并调节自己的饮食,避免奶类、谷类和麸质。2015年2月,她的体重又降回到10.5石(约66.7公斤)。

特蕾西•李约瑟,32岁,从事零售业,和丈夫彼得及4岁的儿子伊森居住在普利茅斯。她以前体重261磅(约118.4公斤),目前体重161磅(约73公斤),在两年内减掉了45.4公斤。特雷西表示:“减肥的原因主要是我不想做一个胖妈妈。我真的想要自然分娩,但由于超重,必须剖腹产,这让我十分难过。”

特蕾西因大学时喝酒、吃垃圾食品而导致体重激增。为了婚礼,她参加了苗条世界(Slimming World),成功瘦身6英石(约38.1公斤)。但由于长时间工作,她又胖了起来。2013年1月,她重新加入苗条世界,第一周就瘦了8磅(约3.6公斤),重燃减肥信心。两年后,她减掉7石(约44.5公斤)重量,过上了她想要的生活。(实习编译:田文卓 审稿:郭思佚)

身体过度肥胖,分享一个狠方法

节食减肥,你根本瘦不下来,不仅无法坚持,还会使代谢越来越差,

还有网上一些减肥产品更不靠谱。想健康的瘦下来,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中成药,

如果你有下半身肥胖、腹部肥胖、胸闷气短、身体乏力、面色暗沉、腹部胀满等症状,

可以尝试小柴胡颗粒

这个中成药能够疏肝和胃,解表散热。同时配合麻仁润肠丸,可以润肠通便,缓解脘腹胀满和大便秘结等问题。

!!!但请注意,任何药物都应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盲目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