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公婆肥胖(婆婆嫌媳妇胖)

荆楚网 0
文章目录:

六旬婆婆腹部逐渐变大,原来是长了巨大卵巢囊肿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余功志)近日,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妇产科成功完成一例高龄患者巨大卵巢囊肿切除术,为患者解决了“大”问题。

69岁的王婆婆家住汉阳,两年前她发现自己的肚子慢慢变大,以为是岁月留下的肥胖,所以并未在意。但婆婆尝试调整饮食、积极减肥后腹部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日渐膨大,同时,频繁的腹胀让她心生疑惑,最终王婆婆来到了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寻求帮助。

妇产科主任王中显亲切接待了王婆婆,并耐心询问病史。经过详细的检查发现,患者这两年腹部逐渐增大原因是盆腔内长了一个巨大的肿瘤,其尺寸达到了惊人的16cm×14cm,几乎与一个足球一般大小。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个肿物有可能发生扭转,严重时会导致卵巢坏死、血栓形成,甚至可能引发休克,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面对这一诊断结果,王中显建议患者立刻住院接受手术治疗。

患者入院后,为了确保手术安全,王中显组织超声影像科、麻醉科和病理科等多位专家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MDT)。

在排除手术禁忌并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后,王中显带领微创手术团队为患者实施了腹腔镜盆腔包块切除术。2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王中显和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成功将王婆婆卵巢内的巨大囊肿剥离剔除。术后6小时,王婆婆已经能够少量进食并下床活动,各项生命体征保持平稳,无并发症,最终的病理检查结果也显示为良性囊肿。术后第五天,患者恢复状况良好,顺利出院。

【科普】

什么是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是妇科领域的一种常见疾病,可以出现在任何年龄段的女性中,但育龄期女性尤为多见。大多数卵巢囊肿呈现良性,且通常无特异性表现。

卵巢囊肿形成的原因

1、遗传因素:据统计,约有20%—25%的卵巢肿瘤患者存在家族遗传背景。

2、内分泌因素:卵巢作为排卵和分泌性腺激素的重要器官,当其内分泌系统功能出现异常,导致过量雄激素产生时,可能引发囊肿的形成。

3、生活方式因素:长时间的心理压力以及不良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可能促使生理性卵巢囊肿或真性肿物的发生。

4、激素摄入因素:食物的污染、植物生长激素的使用、家禽饲养中加入的瘦肉精类激素饲料,以及滥用丰乳、减肥、延缓衰老等含有激素的药物和补品,都为卵巢肿瘤的发生提供了温床,并使其呈现年轻化趋势。

卵巢囊肿的症状

随着囊肿体积的增大,可能会出现下腹部不适、坠胀感。体积更大的囊肿则可能导致下腹部疼痛、腰骶酸痛和压迫感。若囊肿破裂则会引发下腹部剧痛、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等严重急性症状。此外,月经紊乱、下腹不适、压迫感、尿频、肛门下坠感以及大便不畅等也可能是卵巢囊肿的预警信号。成年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B超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囊肿并进行干预和治疗。当出现以上信号或感觉不适时,应尽早寻求医疗帮助,不要讳疾忌医。

卵巢囊肿的治疗

对于囊肿直径小于5厘米且无肿瘤证据的情况,一般会采用密切随访观察的方式,患者需每3—6个月进行一次B超复查,并依情况调整后续的检查间隔时间。而当囊肿直径大于5厘米时,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在手术方式上,腹腔镜微创手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若囊肿过大或存在恶性可能时,则可能需要通过开腹手术来治疗。

69岁婆婆腹部逐渐变大,原是卵巢长了巨大囊肿

极目新闻记者 王晨曦

通讯员 贝兰 余功志

六旬婆婆腹部肿大,去医院检查发现卵巢有个巨大囊肿,近日,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妇产科医生为她切除囊肿,解决了“大”难题,目前婆婆恢复状态良好,已经出院。

69岁的王婆婆(化姓)发现自己的肚子慢慢变大,以为是年纪大了发胖,在尝试调整饮食、积极减肥后,她的肚子反而越来越大,同时还出现频繁腹胀,最终王婆婆来到了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就诊。

该院妇产科主任王中显通过详细影像学检查发现,老人的盆腔内长了一个16厘米×14厘米的巨大肿瘤,直径几乎有碗口那么大。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个肿物有可能发生扭转,严重时会导致卵巢坏死、血栓形成,甚至可能引发休克,有生命危险。

手术中(通讯员供图)

老人入院后,王中显组织超声影像科、麻醉科、病理科等多位专家联合会诊,在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后,王中显带领微创手术团队为老人进行腹腔镜盆腔包块切除术。2个小时的手术,王中显团队将王婆婆卵巢内的巨大囊肿剥离剔除。术后6小时,王婆婆能够少量进食并下床活动,各项生命体征保持平稳,没有并发症,最终的病理检查结果也为良性囊肿。1月23日,患者恢复状况良好,顺利出院。

王中显介绍,卵巢囊肿是妇科领域的一种常见疾病,可以出现在任何年龄段的女性中,但育龄期女性尤为多见。大多数卵巢囊肿呈现良性,且通常无特异性表现,随着囊肿体积的增大,可能会出现下腹部不适、坠胀感等。他提醒,成年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B超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囊肿并进行干预和治疗。当感觉不适时,应尽早寻求医疗帮助,不要讳疾忌医。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公婆60多岁,退休金加起来10000,每天吃饭却不超过30元

文 / 莫欣欣

图 / 头条图库

这几年,我没再给父母买衣服了。

因为我发现,我给他们买的衣服,他们舍不得穿,一直挂在衣柜里。平时,他们平时穿的,都是在市场两边店铺,淘来的便宜服装。

父母退休金低,加起来不过4000,我能理解他们生活节俭,买便宜的衣服,吃便宜的肉菜,每个月生活费也不过1500元。

可是,当我发现,我月入过万的公婆,竟过着更节俭的生活,我就觉得不可思议。

01

公公58年生人,今年66岁,婆婆59年生人,今年65岁。公公退休前是小学老师,每月退休金7000多,婆婆退休前在是幼儿园老师,退休金3000多,他俩都有完善的医疗保障,又只有老公这么一个儿子,平时也不用帮衬我们,公婆两边父母也已不在人世,完全没有经济负担。

每月10000出头,完全由自己支配开销,在我看来,已经是笔巨款。

可是,我却发现,公婆两个人的生活,节俭得不行,每月开销基本在2000以内,能攒下8000多。我一直好奇,他们攒下来的钱,到底要补贴谁呢?

上个星期,我们单位发了一些水果和年货,里面还有10斤樱桃。

樱桃不耐放,而且家里的冰箱小,我最近也囤了不少过年吃的东西。于是,我下班之后,把樱桃一分为二,拿了一半,直接送去给公公婆婆。

快过年了,天气又不好,我想他们大概率会在家,没打招呼直接送过去了。公公开门的时候,婆婆正在吃饭,看我到来,一脸诧异,停下碗筷,问:“回来吃饭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都没给你们准备什么菜,我去弄点。孩子呢?”说罢,站起来要往厨房走。

我赶紧摆摆手,说:“妈,不用准备,我不是回来吃饭的,我拿点樱桃给你们就回去。孩子她爸爸送她去兴趣班了。”

公公看我手上拿了一大袋樱桃,说:“你们吃,你们吃,我不太爱吃水果,你妈平时也就喜欢吃点香蕉苹果,孩子喜欢吃,拿回去让她多吃点吧。

02

我的公公婆婆一直是付出型的父母。

以前我怀孕的时候,孩子评估属于生长受限高风险,按胎龄算,她的体重一直偏低。孕晚期,为了孩子能多长点,出生时能长到6斤,家里常买牛羊肉,我每天要吃上半斤肉。

那时候,婆婆退休了,每天晚上过来帮忙做饭,公公下班过来一起吃。可是,公公婆婆总是把牛羊肉让给我和老公吃,婆婆只夹一块,公公夹两块,叫他们吃,他们就说,他们喜欢吃猪肉,吃不吃牛羊都无所谓。公公因为晚上喜欢喝两口小酒,总是吃到最后,往往我和老公都吃饱了,他才动筷子,多夹两块我们吃剩的牛羊肉。

我喜欢吃瑞士卷,怕反式脂肪不健康,只挑动物奶油和添加剂少的买,价格往往也贵一点。我买一盒瑞士卷,给婆婆,她总是不吃,说不喜欢;给公公,他也不要,让我和老公吃。我开始以为他们不喜欢吃,后来,我自己学着网上的方法做了一些,公公婆婆知道我自己做的,不花什么钱,一人吃了两块。

我才知道,他们不吃,是因为觉得贵,舍不得吃,想留给我们吃。

有了前面的相处,我知道,要说服他们拿下东西,就得扯上两个因素:便宜、不浪费。

于是,我跟他们说:“樱桃是单位发的,不要钱,而且这东西不耐放,一周就得吃完,我们三口吃不完,坏掉扔了,那就浪费了。”

说罢,我把樱桃往餐桌一放。这才留意到,餐桌上,公婆一人一碗面条,还有一碗西红柿鸡蛋卤子。

03

我知道公婆节俭,没想到节俭成这样。

为了省点水费,他们总是把水龙头稍稍拧开一点,让水一滴一滴地滴下来,拿桶装起来冲马桶、拖地。他们说,这样接水,水表不会转。不仅如此,洗完菜的水,还留着浇花。我当时就想,公婆老两口每月1万出头的退休金,也不至于为了几十块的水费,节约成这样。

今天突然来一趟,竟然发现他们连吃,都这么节约。

我回家跟老公说了这件事。公婆都60多岁了,不差钱,也不用补贴我们,再不好好享受生活,以后牙口不好,身体不好,也享受不动了。再说,要健康长寿,不说过得奢侈,平时起码肉蛋奶均衡吧。婆婆有糖尿病,需要吃药控制,公公腰腹肥胖,他们又喜欢吃面吃,饭也吃得多,碳水吃太多,肉蛋奶蔬菜吃得少,终究对他们健康状况不太好。

没想到,老公早就知道这件事。他说,如果我们不回去吃饭,公婆平时自己吃,就吃一个炖菜,不外乎白菜、粉丝、土豆、茄子、豆角、五花肉,除了五花肉固定,其他选两样一起炖。以前还不喝牛奶,也是他这四五年每月固定给他们买两箱,他们才养成喝牛奶的习惯的。早餐一般吃白粥、馒头配鸡蛋,或者昨晚的剩饭,加上鸡蛋、葱花做炒饭。就连公公喝的白酒,也是几块钱一大瓶。有一次,他跟公婆聊,婆婆说他们平时一天吃饭,不超过30元。

04

我和老公结婚8年,房、车、女儿都有了,工作稳定,收入也还够花销,还略有剩余,平时也不用公婆补贴。

公公婆婆没有父母、儿女要负担,也没有外债要还。他们一不缺钱,二都这把年纪了,更应该好好享受生活,把钱都花在自己身上。可是,他们舍不吃、舍不得花,我作为儿媳也不好说什么,只好让老公去跟他们说,让他们对自己好一点,首先吃好,才能身体好。

我也知道,像我们父母这代50、60后,都很节约。但是,现在经济好了,起码吃方面,可以均衡一点,提高一下生活开销。

前两天,我跟我妈吐槽,我公婆退休金这么高,吃穿用度还这么节俭,也不用补贴我们,每个月攒下8000块,一年差不多攒10万,都不知道要补贴谁?

我妈却把我批评了一顿,说,我们50年代出生的人,是穷怕了,苦怕了,所以才一生节俭勤劳!我们做父母的钱,将来都是你们的,你们的钱却不是我们的。你们如果有困难,我们做父母的,一定会全力帮助。但是,我们老人有困难,不到万不得已,不愿向你们开口,能自己解决的话,绝不告诉你们。

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知道其他50后父母,是不是也这样子?

#我来唠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