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依旧(肥胖无比)
广东肥胖率低,但庞大人口基数决定了肥胖人口依然庞大
我国国民的肥胖、超重率开始不断攀升,但以广东为代表的华南F3(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则以肥胖率低引发关注。“诚然,广东的肥胖率确实要远低于北方高油、高热饮食的兄弟省份。但我们的人口基数异常庞大,肥胖、超重人士的绝对数据并不少。”著名肥胖代谢病外科专家、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杨景哥在出席第一届广东省肥胖代谢病管理大会时向南都记者表示,肥胖干预已经从以往的单打独斗进入到了多学科参与下的集群式管理3.0时代。
据悉,本次在广州召开的大会由广东省医院协会主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旨在汇聚全国肥胖代谢病领域的精英力量,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开幕式由大会主席、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杨景哥主持。
广东肥胖率低
但肥胖人士的绝对数量不少
饮食生活习惯的变化,加上国民经济的快速进步带来的食品物资可获得性增强,我国的肥胖、超重问题也日益凸显。根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肥胖率为16.4%,超重率为34.3%,预计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可能达到65.3%。肥胖已成为我国公众健康面临的重大挑战。但前不久,一条“广东肥胖率全国倒数第一”的新闻刷屏。岭南地区的炎热湿润加上广东饮食方面低油低热,喜食蔬果的特点,确实在控制体重方面有着先天优势。“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广东省人口基数庞大,是目前我国唯一常住人口过亿的省份,肥胖、超重率虽低于北方兄弟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但绝对患者数量并不少。”杨景哥表示,具体到临床实践中,肥胖门诊的诊疗量并不少,需要开展减重手术干预的也不在少数。
本次大会为肥胖代谢管理同行搭建学习交流与合作共赢的平台,群策群力,共同推动新理论、新技术的持续发展,为加强肥胖代谢病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交出“广东答卷”。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陈莹在大会开幕式环节指出。而大学党委医学工作部会盘活多方资源,加强对肥胖代谢病管理事业的全方位支持,积极与兄弟院校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减重代谢外科事业的发展。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郭军也表示,医院获评“减重代谢外科全国示范单位”称号,成为华南地区唯一获此荣誉的医疗机构,期望与广大同行共同推动大湾区相关学科发展,彰显侨校、侨院的精神与力量。
本次会议邀请省内外诸多著名专家针对“医院管理与学科建设、标准化肥胖代谢病综合诊疗中心建设、新形势下的个案管理工作、减重外科热点话题、减重外科与减重药物协同关系、中医·营养·运动·心理与减重”6大主题进行了专题演讲,这些演讲不仅传递了前沿的学术信息,也激发了与会者对肥胖代谢病管理领域的深入思考与创新灵感。
此外,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大会精心设置了青年论坛和个案管理两个分会场。青年论坛为年轻医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与同行的思想碰撞中不断成长;而个案管理分会场则聚焦于减重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为个案管理师们提供了一个分享经验、学习新知的宝贵平台。
内科药物丰富了减重方案
但超级肥胖等人群依然首选手术
这几年,肥胖和代谢性疾病问题日益加剧,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也对整个社会的医疗资源和经济负担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为了应对变化,“广东省医院协会减重代谢外科专业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广东省医院协会肥胖代谢病分会”。
就在上个月,我国批准了第二款减重药品暨“网红”药物诺合盈,通过为期5个月的递增式剂量注射,能够帮助肥胖人士甩掉约17%的冗余脂肪。该药物的获批上市,在丰富了临床减重方案的同时,也势必给减重外科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但该减重药物也并非包打天下的灵丹妙药,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比如部分患者可能会增加胰腺炎、胆囊炎发病风险,有相关病史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甲状腺结节患者同样应慎用此药,避免潜在的风险。“而且,研究表示,一部分人群对该药物的敏感性差,减重效果并不明显。”
杨景哥表示,正式更名为“广东省医院协会肥胖代谢病分会”,正是要将肥胖干预工作打造成一套组合拳似的集体作战,通过吸引包含内科在内的不同学科专家参与,多学科融合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还将极大地提高减重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率先开始了新的尝试,倾力打造肥胖诊疗3.0模式。“按照传统肥胖诊疗模式,胖友看完减重门诊之后,还需要去运动医学中心等门诊治疗其他问题。这是肥胖诊疗1.0模式的弊端,以减重外科或营养科等单一科室完全主导。部分医院的肥胖诊疗进入2.0模式,由单一科室带领再根据实际转诊或组织多学科MDT,患者仍然面临诊疗流程繁琐的困境,不得不奔走于多个科室之间。”
杨景哥表示,医院新近揭牌的“一站式”多学科综合减重门诊属于肥胖诊疗的3.0模式。在该门诊中,从挂号、分诊、多学科诊疗、身体成分分析、抽血检查、支付,都在诊间完成,肥胖患者可享受全方位、一站式的诊疗服务。该中心以“多学科协作 个性化诊疗”为核心特色,整合了减重代谢外科、内分泌科、营养科、中医科、儿科等多个紧密科室,并联合心内科、运动医学科、精神医学科、康复科、睡眠医学中心、内镜中心等多个相关学科,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对于轻度肥胖患者,中心可能推荐营养科专家制定的个性化饮食调整计划,并辅以精神医学科的专业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调整心态,轻松减重。而对于中重度肥胖患者,则联合多学科进行深入的代谢评估,考虑采取减重手术作为长期有效的干预措施。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张灿城 伍振鹏
10人减肥9人复胖!中国科学家攻克肥胖源头,3个月养成躺瘦体质
花1个月贴上的“膘”,可能要用3年来甩掉。
互联网上,一直流传着“每逢佳节胖三斤”这一名言,每到春节长假,#假期长胖#、#复胖#等词条都会毫不意外地登上热搜。网友们纷纷哀嚎在经历1年地狱般的减重后,却又在短短半个月内“肿”了起来,就连狂甩100斤的贾玲,都没能坚持到下一个“春节档”。
事实上,这并不全是假期“吃吃喝喝”的错。研究表明,大约80%-95%减重成功的人在1-5年内会出现体重反弹的现象,且这和减重后是否暴饮暴食无关。
也就是说,不管在假期有没有“管住嘴”,都有超过8成的人会出现“复胖”的情况。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一项临床分析发现,肥胖导致的细胞变化在志愿者成功减重2年后依然存在,而肥胖小鼠在成功减重后,脂肪细胞依然会更多更快地吸收脂肪和糖,让小鼠迅速复胖。
难道一旦胖过,这辈子就定型了吗?科学家们显然预判了我们的想法,紧接着开始研究“胖人”为什么会落下“胖根”。
研究者们通过测量小鼠减重前后的多项肥胖相关指标后发现,胰岛素敏感性、瘦素水平、空腹血糖等指标在减重后均恢复正常,但其中一项重要指标——脂肪细胞的代谢基因,却持续保持异常。
(脂肪细胞的代谢基因在减重后持续异常)
这也许解释了复胖率高达80%的原因:身体的代谢功能在肥胖时遭到改变,就算靠节食、运动瘦了下来,没有恢复代谢功能也是“白搭”。甚至大火的司美格鲁肽等GLP-1激动剂,也都只是抑制食欲,无法改善代谢水平。
好在,科学家们贴心地表示:别急,还有得救。针对代谢问题,比利时鲁汶大学团队发现,通过补充一种人体内天然存在的菌种——AKK菌(嗜粘蛋白阿克曼氏菌),32名超重/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提升42.42%、总胆固醇降低8.68%,各项肥胖相关代谢指标也显著改善,且均没有出现副作用。
更令研究人员欣喜的是,所有受试者的平均腰围缩小1.6cm、臀围缩小2.6cm、平均体重减轻2.27kg。细究发现,AKK以“调节肠道菌群,激活人体天然GLP-1分泌”为底层作用机制,并通过其携带的一种特殊P9蛋白加速棕色脂肪燃烧放热,达到“躺瘦”目的。
也就是说,AKK菌既区别于司美单纯抑制食欲的方式,还可以改善人体代谢功能、减少复胖概率,直接了当达到减重目的。
由此,AKK菌便顶着“瘦子菌”的称号,丝滑“入职”代谢减重市场。
考虑到中国人肠道AKK定植率远低于欧美人种(平均仅48.8%),新锐生科平台时光派联合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绍兴)组建的研究团队,通过走访中国百位长寿健康家庭成员,最终筛选并培育出了更适合国人体质的“AKK001”。2023年底,在突破厌氧培养技术难点后,又顺利实现了AKK001菌株的商业化落地。
经第三方实验证实,连续3个月口服AKK001后,受试者肠道内GLP-1水平提升132%,脂肪量平均减少16%,且肠道定植率与留存时间均高于同类菌株。
基于上述领先优势,香港企业TimeShop把握先机,率先成为时光派首个原料合作方,推出口服版AKK001并顺利入驻京东、Lazada等平台后,不到半年便吸引10万余用户关注。
除经由京东等线上渠道拓展影响力外,口服版AKK001更通过国际美容展、亚洲第五届健康论坛等大型线下活动扩大触达面,并登陆香港TimeShop尖沙咀线下店铺,不断走向国际化。
(AKK001亮相亚太美容展,引发海内外参会者关注)
2024年底,时光派方面传出重磅消息,AKK001年产20吨项目顺利投产。负责人表示,其成本有望再次下调,未来或可覆盖150万人的减重需求。
据《柳叶刀》统计,2022年全球肥胖人口已超过10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八分之一。其中,中国18岁以上成人超重/肥胖率高达50.7%,意味着超过一半的国人正受到体重困扰。
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有关肥胖/减重的底层逻辑与作用机制正被一一揭示,而以AKK菌在内的改善代谢、实现根源减重的科研成果势必将不断涌现,助推数亿肥胖人群走出阴影。
然而,大健康行业专家也警示:减重的根本目的是塑造更健康的身体,虽然目前AKK001等新兴成果极大程度上规避了减重副作用,但规律运动、健康饮食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仍然是长期保持健康的良方。
肥胖也是种病,怎样防治?专家来支招
2024年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5月8日,株洲市中心医院举行多学科联合义诊,促进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有效预防和治疗。
株洲市中心医院肝胆胰中心、代谢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等科室有关专家现场坐诊,为市民提供营养指导和减重咨询;营养师、运动治疗师现场支招,教大家如何科学有效减重;现场还有免费测量身高、体重、血糖、血压,无创肝纤维化检测,人体成分分析等项目。
肥胖作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专家提醒,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还会造成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多囊卵巢不孕不育、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甚至会引起猝死。此次义诊,旨在让大家了解什么是肥胖,如何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方法正确进行治疗,让更多群众知晓健康的重要性。
“我们每年都会举办相关的健康宣教,让更多的老百姓知道肥胖是一种疾病,需要提前进行预防和治疗。”株洲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肝胆胰中心主任唐才喜介绍。
如何如何防治肥胖?专家建议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日常饮食、生活习惯规律
要知道,导致肥胖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体摄入的热量远远超过消耗的热量。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控制热量的摄入。比如在保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限制每日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养成食物的合理搭配以及科学饮食的习惯,包括进食时间、次数以及进食速度等科学性。
二、及时补充水分
及时补充水分,能够很好地促进血液循环以及提高基础代谢。
不仅能提高脂肪的燃烧率,同时还可以让身体变得易瘦。每天喝温热的水在2升左右,既能够有饱腹感,还可以限制饮食和改善代谢。
无论是否在减肥瘦身期间,每天多喝温热的白开水,还能够起到美容护肤的效果。但是要注意,一次性不能够喝得过多,饮水的时候可以分次慢饮。
三、定制一份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
每天运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定制适合的运动方式。在刚开始的时候,运动量不要太大,可以慢慢地循序渐进提升训练强度,同时要做到每天坚持。
四、保持作息规律,以及睡眠时间充足
睡眠不够会导致皮质醇的增加,进而导致人体无法很好利用血液中的糖分,继而导致脂肪的储存以及肌肉的消耗。
保质保量的睡眠能促进肌肉高效生长。同时,人在熬夜后还会触及食欲相关激素,从而会偏向于渴望吃高热量的饮食,同时还会失去人体宝贵的肌肉,让人进入易胖体质。
管住嘴,迈开腿,睡好觉,依然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法宝。只有健康饮食、合理运动,才能收获健康。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
来源: 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