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肥胖(胃病 肥胖)
胃痛胃胀、食欲下降,你收到胃求救的信号了吗?
健康焦点:
近年来,胃病在人群中发生的概率越来越高,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消化内科专家指出,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针对性的预防相当重要,及早发现胃病是防止恶化的关键。
仪兴医院邵先和主任讲解
胃病恶化的症状有哪些?
上腹部饱胀不适
有一种说不清的模糊状闷胀感,往往不知是什么原因引起,通过饮食调节效果不理想。
上腹部疼痛
开始为间歇性隐痛,逐渐加重且较持久。疼痛虽可忍受,但不易缓解或短时间缓解后又再次出现。
食欲下降、消化不良
食欲下降,继而对自己原来喜爱的食物,也不感兴趣,更换菜谱后效果仍欠佳,有的伴反酸、嗳气或消化不良。
黑色大便
常易误认为胃溃疡出血,而且出血量小时不易引起注意,有此表现者在早期胃癌患者中占50%左右。
消瘦、乏力
患者常感全身乏力,提不起精神,短时间体重迅速下降,2-3个月内可下降3-5公斤。
慢性胃病疼痛规律改变
如以前空腹痛或进食后痛的规律性明显,近期规律性消失,或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现效果欠佳。
你是胃病高危人群吗?
40岁以上的人
40岁以上的胃癌患者占胃癌总人数的 96%以上。
重口味的人
习惯吃高盐、腌制、烟熏、特别烫的食物,或进食新鲜蔬菜较少者。
生活习惯不好的人
比如长期吸烟、饮酒,不爱运动,肥胖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
幽门螺杆菌是被全世界公认胃癌的头号致癌因子。
胃有问题的人
有胃癌癌前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做过胃部手术的人。
家族有肿瘤疾病史的人
在直系亲属中,有得过消化系统肿瘤,其得胃癌的几率就会更高。
有相关疾病的人
比如恶性贫血,因为恶性贫血患者常常有萎缩性胃炎。
*对于以上高危人群更应定期胃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防止胃病恶化。
建议
以下人群应早做胃镜检查
1.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应做胃镜检查。
2.40岁以上的人如果从未做过胃镜,即使幽门螺杆菌阴性,也应该去检查一次。
3.如果第一次检查没问题,自己也没症状,此后可 3~5 年复查1次胃镜。
4.有家族肿瘤疾病史的人,要比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提前10年左右,比如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为45岁,那么35岁就应做第一次胃镜检查。
5.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应每 1~2 年复查 1 次胃镜。
《新闻夜航》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17岁高中生“肠胃炎”一周,体重增加30斤!竟是这病惹的祸
来源:钱江晚报
一个17岁的中学生捂着肚子喊痛,
你首先想到的是?
高二少年超超(化名)前不久“肠胃炎”,在社区卫生院挂了三天盐水,不仅没见好转,腿都“挂”肿了,体重还增加了30斤。这奇怪的“肠胃炎”最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现出原形,竟是肾病综合征,为啥肾病会导致腹痛?为啥小小年纪就得了肾病?
17岁高中生“肠胃炎”一周
挂水到腿肿还未好转
17岁的超超是杭州某中学高二学生。前不久,超超在体育课后觉得肚子隐隐作痛,刚开始以为是运动后喝了冰饮料导致的肠胃不适,便没当回事。直到第二天起床准备上学,腹痛还未好转,超超便跟妈妈说了。
“平时早饭要按时吃,不要经常买饮料喝,那都是添加剂,渴了就多喝热水。”超超妈妈下意识地认为超超这是胃痛,伴着唠叨,给超超塞了几颗胃药到书包里。
在学校里,超超吃了胃药后腹痛并未好转并且变得更加严重,便打电话给超超妈妈,妈妈带着超超到了社区卫生院。
卫生院觉得超超很有可能是肠胃炎导致的腹痛,便开了三天护胃、止痛的盐水。
“妈,我还是觉得肚子痛,并且我洗澡的时候发现我两条腿肿起来了。”三天盐水挂完后的当天晚上,超超捂着肚子还是喊痛,为此,超超妈妈带着儿子驱车前往浙大一院。
几个关键症状抓“病因”
最终竟是这个器官出问题
“医生,我儿子肚子痛快一周了,盐水挂得腿都肿了还是不见好。”浙大一院急诊科医生对超超做了一系列检查当下就排除了急腹症,所谓急腹症就是指腹腔内、盆腔和腹膜后组织和脏器发生了急剧的病理变化,从而产生以腹部为主要的症状。最常见的急腹症有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溃疡性急性穿孔等疾病。
“喂,肾脏病中心吗?急诊外科诊间有个17岁的高中生患者主诉腹痛,并且腿肿、阴囊肿,血肌酐高,急诊CT显示肠道胰腺水肿,请帮忙过来看看。”急诊科医生拿到超超的血液报告后,立即给肾脏病中心当晚值班的
二唤医生周静怡副主任医师打了电话,周静怡副主任医师立即赶到急诊科。
“血白蛋白15g/L,血肌酐110umol/L。”看到这个指标的周静怡副主任医师皱起了眉头,“除了肚子痛和肿,有没有其他的变化?”超超和妈妈被问得一头雾水,表示好像没什么,“比如最近体重有没有增加很多?小便里有没有泡泡?嘴巴干不干?”
“哦!都有都有哎!”这时,刚好超超的急诊尿常规结果出来显示尿蛋白 。
“您孩子这个肚子痛不是肠胃炎,而是肾病综合征。”听到这里的超超妈妈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一直强调自己儿子平时身体健康并且年纪轻轻怎么会有肾病。
周静怡副主任医师耐心解释,肾脏原本是排除毒素的器官,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肾脏发生了病变,在排除毒素的同时,大量人体有用白蛋白也从小便流失,临床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而一旦血液中的白蛋白变少,血液里的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随之也会流失到组织间隙,比较常出现在下垂部位比如下肢、阴囊,也可以出现肠道、胰腺等水肿,有部分年轻病人会因为胃肠道水肿痉挛出现腹痛,这时就很容易被当做胃肠疾病以及胰腺炎诊治,超超就是这样的情况。
警惕这种肾病疾病很有迷惑性
不及时治疗很危险
“超超需要立即住院治疗。”周静怡副主任医师表示,超超目前血肌酐已经升高,存在急性肾损伤,并且需警惕因血液浓缩、血白蛋白降低而增加的血栓风险。
超超当即被收住在浙大一院肾脏病中心程军主任医师医疗组。程军主任医师表示,青少年肾病综合征有时确实有较强的迷惑性,他们临床上见过不少像超超一样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因为腹痛、胰腺水肿经常被当做胃肠疾病或者胰腺炎进行治疗。
但至于超超为什么年轻轻轻就得了肾病综合征,程军主任医师表示肾病综合征病因太复杂,目前还不清楚。
“肾病综合征需要及时治疗,尤其在出现急性肾损伤的情况下,要及时识别急性肾损伤原因。像超超这个患者,口干、血压低,明显容量不足,所以虽然他水肿非常严重,体重比平常增加了将近30斤,也不能盲目利尿,反而要先补液扩容。”程军主任医师表示,除了急性肾损伤之外,肾病综合征还易发生血栓栓塞,超超入院后出现了胸闷、一过性氧饱和度下降的疑似肺栓塞情况。
经过及时治疗,超超的肾功能在入院三天内就恢复正常,体重在入院十天内下降14公斤,恢复到接近病前水平,复查血白蛋白回升、尿白蛋白减少。“虽然肾病综合征不是一个明确的疾病诊断,大部分情况下需要行肾穿刺活检来明确具体疾病分类,从而指导治疗。但对于超超这种起病急骤、激素治疗效果显著的青少年患者,从专业角度和家属意愿考虑,可以暂时不做。根据经验基本可以判断他是一种叫微小病变型肾病的毛病。
如果从一开始治疗效果不好,或者后面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那么就会强烈建议患者做个肾穿明确一下了。”程军主任医师嘱咐超超出院后继续服药,定期复查。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胡枭峰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子宸
中药减肥疗效快 但是适合你吗?
中药减肥从益气、健脾、祛痰、化湿、活血、利水、温阳等方法入手,调理人体脏腑功能,促进内分泌,使身体气血运行通畅,加速新陈代谢,并及时将积聚于体内的多余水份、代谢废物和毒素排除,从而达到减肥瘦身美容的目的。
常见的中药减肥草药:
清热型:主要是针对年轻群体,由于年轻群体的应酬多,且饮食油腻,压力大等原因导致了脂肪积聚,从而导致肥胖,容易口苦口臭,易饥饿,小便偏黄,容易便秘等,在这种情况下满,除了消脂、利尿之外,最重要的是清热。
清热型的减肥中药主要是:决明子跟绿茶,决明子性微寒,可以降血脂跟降血压,同时还有通便的效果,如果是血压高同时又便秘的患者最好不过,但是由于决明子性寒,容易拉肚子、胃痛的人就不适合。绿茶本身就具有消除体内脂肪的作用,还可以消食,同时具有抗癌的作用,是不可多得的饮品。
健脾型:有些肥胖者是因为脾脏不好的原因,一直都瘦不下来;如果把脾脏调理好的话就可以促进代谢,自然身体也就瘦下来了。
健脾型的食用药材主要是:薏仁、黄耆跟茯苓。薏仁性温,本身的减脂效果不快,所以多半都是搭配其他药材一起食用;黄耆并没有减脂的作用,但是因为健脾型的人群则可以通过食用黄耆达到补气的作用,可以加快代谢,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茯苓味甘性平又利尿,可以降血糖,补气,增强免疫力。
理气型:最主要是要疏通气的运行,然而使其顺畅的系统在肝,“肝郁则侮脾”,自然也就胖起来了,主要是以年轻的女性居多,心情郁结,胸闷,肚子胀气,月经不调等症状。
理气型的食用药材主要是:陈皮跟玫瑰花,陈皮可以帮助消化、祛痰、理气等功效,但是单独用来减肥的作用效果不强,主要是理气,气通顺,自然肥胖也会跑掉;玫瑰花可以理气,最主要的是副作用不大,减肥还需要搭配其他的药材一起食用效果更佳。
滋阴型:主要是老年人容易肥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阴血不足,所以在补血的过程中还需要活血来辅助,才可以更健康。
滋阴型的食用药材主要是:何首乌和丹参;何首乌可以降低血脂,同时还有补血的功效,对老年人肥胖来说疗效非常好;丹参有轻微补血的作用,但是它最主要的作用是活血,有降低胆固醇跟降血脂的功效,可以改善内循环。
上面的这些药材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食用,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一种减肥方法或者食材,亦或者药物,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减肥药物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身体虚弱的肥胖者或者在药物减肥上面是不可以尝试的,比如说9类高危人群
1、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家族成员;
2、结缔组织病患者;
3、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4、有服用减肥药史的患者;
5、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及亲属;
6、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
7、有门脉高压的患者;
8、长期接触有毒化学品的人群;
9、慢性静脉血栓栓塞病史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