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吐痰(胖人痰多是什么回事?)

中医孙彦琴 0
文章目录:

5年以上的高血压,都是痰在作祟!中医一招清理老顽固,血压稳住

今天这篇我想和你聊一聊,中医怎样应对5年以上的顽固性高血压。

首先我们先搞清楚,什么样的朋友算得上是顽固高血压,以下几点,我写出来,你来对照看看。

1. 高血压5年以上的

2. 一天不吃降压药血压就会飙升的

3. 试过3种降压药以上,血压依然不稳定的

4. 血压能控制,但是却无法抑制并发症,整日浑身难受的

5. 本身有冠心病,肝肾等疾病,血压也是一直高的

以上几种朋友,都属于是顽固型高血压,像这样的高血压,其实是最常见的,它发展的重要病机就是饮食失调,脾胃损伤,水谷精微无以运化,酿湿生痰。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就变成了高血压。

像这种情况的朋友,头晕、头重如蒙、倦怠、胸闷,痰多,形体比较肥胖,一般呢,看舌苔都是浊腻的,与痰浊密切相关。所以,针对顽固型高血压定当从健脾化痰湿入手。

道理我就不多说了。咱们先来看一则真实的医案故事。

46岁的李女士。已经患有20多年的高血压病史。

最开始的是她在产后,出现了高血压。用过4种降压药,感觉志之标,不能治其本,就是最近一年的血压突然特别不理想。高压高的时候能到200以上,家里人吓坏了,找到这里,倒要看看中医有没有方法。

刻诊,见李女士的低压是105,高压是190,她表示:头痛、还伴有胸闷、胸痛,脸色泛红,嘴巴干,平常容易生气。

再观察,发现脉细滑,舌苔是薄腻,舌体发黄。

了解过后,但见——

夏枯草,黄芩(炒),半夏(竹沥制),胆南星,泽泻,海藻,僵蚕(炙),汉防己,天仙藤,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知母,栀子(炒黑)。

一周后,头痛,胸闷有了明显减轻,高压降到了150,低压在95左右。但嘴巴干等这些情况还没有解决,于是在原方上,再加入玄参,鸡血藤。

1个月后,表示身体诸多缓解,现在仅是偶尔还有脸色泛红。血压稳定,高压140,低压86,整个人感觉舒服多了。

这便是整个医案的经过。

这里的道理,我要讲一下,李女士的问题,主要就是痰火内盛。

但有一点,大家不了解,为什么仅仅是痰火导致的高血压,怎么会如此顽固? 让李女士饱受20多年的折磨。这里的关键点,其实就是一个“痰”字!

所以方里用半夏、胆南星,首先清痰热,用以化痰。而夏枯草、栀子、黄芩去火。泽泻具有利水清热,海藻具有利水而消痰,僵蚕熄风而化痰,诸药合用,李女士体内的痰火之邪得到解决,高血压自然也有了改善。

总而言之吧,你记住,对于顽固高血压来说,痰火内盛,算是比较多见的一个病因。它和传统意义上的肝阳上亢等,完全不同,所以,这么多年,我也在不停学习研究,为的就是让自己在临床上更灵活。

今天咱们就说这么多吧,提醒一下,本文的方法,用量仅适合文中这位朋友,中医讲究一人一方,你如果有此类困惑,欢迎来说说,可以帮你调理辩证。

张仲景流传千年的“减肥方”两味药 消除大肚子,帮你解决痰湿肥胖

大家好,我是沈医生,身体肥胖,肚子大?怎么减都减不下去?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张仲景传下来的“减肥方”,专门消灭大肚腩,解决痰湿肥胖体质!

体型肥胖,并且有大肚腩,怎么减也减不下去,各种减肥方法都不管用,生活中还总觉得胸口发闷,动不动就要咳嗽吐痰,容易犯困,觉得四肢困重,不想动,伸出舌头一看,舌头胖大,周围还有齿痕,大便质地发软,总黏在马桶上冲不下去,如果你是这种情况,那想减肥很简单!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减肥不是让你直接“掉肉”,而且通过调节身体的代谢功能,让吃下去的食物充分消化、吸收、排泄。

再说简单点,就是脾虚导致痰湿大,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人都喜欢吃些肥甘油腻的食物,并且还喜欢喝酒,脾胃可以运化体内水湿,而这种行为极易伤害脾胃,就会导致水湿凝聚成痰湿,痰湿最喜欢的地方就是腹部

因此最开始出现的是大肚腩,后期久坐不动,就会发展为全身肥胖,这种人想要有效的减肥,就需要除痰湿,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个张仲景所创的减肥方,只有简单两味药,就可祛湿除痰,消灭大肚腩,那就是枳术汤。

枳术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主心下坚,大如盘,而心下指的就是我们的肚子,所以此方主要针对的就是大肚腩,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方子。

首先枳实,此药入脾胃经,可以破气消积,化痰散痞,在此方中枳实为一员猛将,可以通畅全身痰湿肿满,将身体各处,尤其是脾胃腹部中的痰湿排出体外;

白术同入脾胃经,此药可以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我们都知道,气可以推动津液流动,此药可助脾增强运化水湿的能力,使痰湿无法生成,断大肚腩生成的根本。

虽然此方只有两味药,但却攻补兼施,当我们脾胃好了,痰湿清除干净了,减肥自然是轻轻松松的事情了,但需要注意,此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还要配合上我们运动,这样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

痰湿体质肥胖的人,推荐一味中成药

1、二陈丸是祛湿妙药。

昨天小郎中说过,痰和湿都是水液代谢的产物,湿气在身体里呆时间长了,越来越浓稠,就会变成痰。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房间里有一滩水,最好的方法就是打开窗户通风,风能胜湿,能把湿气带走,如果这时候仍然窗户大门紧闭,屋里越闷越热,这潭水就会变得浑浊浓稠。


所以,小郎中说痰属于更为顽固的水湿,而二陈汤连陈年老痰,粘痰都能摆平,小小的湿气对二陈丸来说自然不在话下。
2、二陈汤是咳嗽,咳痰,老慢支,哮喘的克星。

很多老年人存在老慢支,哮喘的情况,一出气喉咙里就会发出类似于拉风箱的声音,这时候大部分人会买一些消炎药,化痰,清肺的药,每天大把大把的吃也不见什么效果,为什么呢?

中医讲“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不把痰湿的来源堵住,单纯清肺是没用的。二陈丸中的半夏专化各种有形无形之痰,茯苓和陈皮健脾祛湿,标本兼治,不但能把肺里的顽痰粘痰清理掉,还能强壮脾胃,脾胃运化了,就不会产生那些湿啊,痰啊。
3、满脸油腻,头发出油的人快用二陈丸。

有的人特别爱出油,刚洗完脸一会功夫,又出了厚厚的一层,看上去油光满面,头发也是一缕一缕的好像刚被油浸泡过一样,头上和脸上的油加起来几乎可以炒一盘菜了。


人的头面部是阳明经所经过的地方,阳明经有两个,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中医讲“有诸内必行于外”,如果胃和大肠干净,人的脸面就干净、清爽,如果胃肠的降浊不好,里面的痰湿排不出去,就会顺着阳明经上泛到头面,所以有的人即便头发天天洗也无济于事,脸上更是油光闪闪跟镜子一样,这时候用二陈丸来肃清胃肠里面的痰浊,胃肠干净了,脸上自然也就干净,清爽。

4、二陈丸可以搞定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

胃里的水湿、痰饮太多了,堵住了正常往下走的通道,胃肯定难受,就会想方设法把这些东西排出来,怎么办呢?既然往下走不动,就只能往上走了,这时候胃气就会上逆,就会恶心、呕吐。
二陈丸不但可以化痰,还能打通胃气下行的通路,胃里没有了痰湿,下行的通路顺畅了,人也就舒服了。


5、喉咙粘腻不舒服二陈丸可以解决。

有的人总感觉喉咙里不清爽,闲着没事总想清清嗓子,清完之后接着吐出一口白痰,当时觉得嗓子舒服一点,用不了多久嗓子里又不舒服,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一直在这样不停清嗓子,不停吐痰中度过,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这种情况也是痰饮上泛的表现,用降浊化痰的二陈丸再合适不过了。


6、反复发作的慢性咽炎也可以用二陈丸。

慢性咽炎中医叫“梅核气”,说白了就是像梅子大小的痰核和气结糅合在一起,堵在了喉咙处,咳也咳不出来,吐也吐不出去,这种情况用二陈丸加小柴胡疗效显著,小柴胡疏肝理气,把气结揉开,二陈丸化痰的同时还能让气机往下走,一直走到大肠,最后从大便排出去。
7、二陈丸还能消脂肪瘤。

痰分很多种,有形之痰、无形之痰还有已经形成一定气候的痰核,脂肪瘤表面上看是一团肉疙瘩,其实是痰湿堵在那里,《丹溪心法》里记载,人身中有结核,不痛不红,不作脓,痰注也。相当于说的脂肪瘤,治法是化痰散结,二陈汤里的半夏,是散结的一把好手,它能把凝聚成块的脂肪瘤打散,最后跟茯苓,陈皮通力协作,把这些妨碍身体健康的坏家伙通通赶出去。


8、虚不受补或者一吃补药就上火的人,可以用二陈丸开路。

现在的人很注重养生,经常会买一些阿胶、人参、黄芪、当归之类的大补之品来调理身体,可是很多人用了以后不但没有达到补益的效果,反而越补越虚,越补越上火,为什么呢?

因为身体里已经堆满了垃圾,这些垃圾就像拦路虎一样,把营养物质拦在那里,这些东西到不了该去的地方,就郁在那里,就会化热化火,对于现代人来说,最大的垃圾就是痰湿,用二陈丸把痰湿去掉,再进补就事半功倍了。


9、有一种失眠,跟痰多有关系。

痰在身体里,时间长了会郁而化火,扰动心神,让心神无法安安静静在房子里待着,这时候单纯用安神助眠的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在用安神药的同时再配合化痰的二陈丸效果就比较明了了。
10、身体里有各种包块,化痰是首要。

身体里的各种结节,增生,囊肿,甚至肿瘤,都和痰脱不了干系。《丹溪心法》记载: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


除了痰湿,还有淤血以及情志方面的因素,这些病理产物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就形成了各种包块,如果你够细心的话,你会发现所有消灭包块的方子里,都能看到半夏,陈皮的身影。

11、二陈丸是最靠谱的减肥药。

什么人容易变胖呢?爱吃肉的人,缺乏运动的人,吃了太多的肥甘厚味,又不爱运动,这些代谢废物就会变成痰湿堆积在身体里,越积越多,这时候人看上去就大腹便便,很明显的虚胖那种,很多人用二陈丸减肥其实减得就是痰湿,用二陈丸减肥不但能甩掉一身的痰湿,让身体更健康,而且还不容易反弹哦!
二陈丸的妙用还有很多很多,不管何种妙用,总归跟痰脱不了干系,换句话说,只要是跟痰跟湿相关的疾病,二陈丸都能摆平。
二陈丸的药性总体偏温,更适用于寒痰,表现为痰稀色白,白腻苔;如果是粘稠的黄痰,舌苔黄腻,说明身体里有热,在服用二陈丸同时,配上清湿热的二妙丸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