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牙齿(肥胖牙齿脱落)
胖人容易牙不好
来源:人民健康网
肥胖和牙周炎是美国最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发现,这两种慢性病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
凯斯西储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口腔颌面医学与诊断科学教授安德烈斯·平托对已有大量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后发现,相同人群在不同时期的体重指数、腰围和体脂百分比上升,患牙周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安德烈斯·平托解释称,身体中化学物质的变化会影响新陈代谢,进而引发炎症。牙周病容易找上更容易发炎的患者,这些人也更容易肥胖。研究结论发表在《英国牙科杂志》上。
该研究为医务工作者制定牙周病治疗方案时提供了有用信息。口腔保健医生需要注意牙周炎患者是否肥胖,提醒病人保持健康的体重和良好的口腔卫生。如果成功减掉体重,牙周炎也有望得到好转。 (郭 亮)
两岁孩子满嘴小黑牙,牙科医生:罪魁祸首是果汁,家人后悔莫及
文|菁妈
01
武汉有个小孩叫萌萌,出生之后家人是非常的疼爱,放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谣零零计划#
孩子已经一岁了,因为牙齿不太好,不怎么爱吃水果,家人担心他营养不够,就每天把各式各样的水果榨成果汁给萌萌喝,萌萌也非常喜欢喝,每次都喝完!
结果到了孩子两岁多乳牙全部长出来,奶奶却发现孩子的乳牙全部是黑漆漆的,满嘴的小黑牙,赶紧带着孩子去看牙科医生。
武汉第一医院口腔科主任荣刚医生看到萌萌的满嘴小黑牙都惊呆了,孩子才两岁多牙齿就全部龋坏了,这样的案例也实属少见。
02
了解到萌萌的饮食习惯就找到了罪魁祸首,就是奶奶每天给孩子喝的果汁。
因为果汁是比较黏稠的,而且是甜的,就容易粘在孩子小小的乳牙上面,而牙齿里面本身会有细菌,这些细菌平时如果没有更多的食物,它就没有这么快繁殖。
但是经常给孩子喝果汁,果汁上面的糖分就成为细菌最好的养分,导致牙齿里面的细菌很快地繁殖。
牙齿里面的牙斑菌快速繁殖,导致口腔里面的pH值变低,偏酸性,酸性的环境就会腐蚀孩子的牙齿,导致孩子的牙齿变成小黑牙。
奶奶听了荣主任的话真是后悔莫及,还只以为孩子牙齿不太好,给孩子喝点果汁补充营养,谁知道恰得其反。
要知道孩子的乳牙要到13岁甚至14岁才换完,如果孩子在两岁多就已经满口的龋齿,那么直接会影响孩子将近10年的饮食。
孩子牙齿不好,咀嚼能力变差,就会吃不下过多的食物,直接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禁忌一:尽量避免让孩子喝果汁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孩子在一岁之前不要喝果汁,孩子一岁到四岁,每天喝果汁的量也要控制在120毫升。
因为果汁里面的果糖会变成游离糖,而且孩子喝果汁也要比吃水果能吃得下更多的水果,导致摄入的果糖过多,影响到孩子的牙齿健康,还容易导致孩子肥胖。
禁忌二:水果不要代替蔬菜
最新的《中国7-24月龄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建议孩子在7~12个月,每天吃25~100克的水果,孩子1~2岁每天吃50~150克的水果。
也就是说如果是苹果稍微大一点的一个都快一斤了,那么只能吃1/4。
因为孩子除了吃水果之外还要吃蔬菜,蔬菜里面的维生素和水果的维生素是不一样的,而且蔬菜里面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热量又比较低,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对孩子的牙齿健康是大有帮助的。
禁忌三:起床就给孩子吃水果
有些家长起床的时候懒得给孩子做早餐,就直接给孩子吃水果。
事实上,我们孩子在起床的时候胃酸分泌比较多,如果给孩子吃水果,水果里面的果酸会刺激孩子的胃肠,会导致孩子等下不愿意吃饭。
所以建议水果是饭后或者两餐之间吃会更好。
禁忌四:第1种辅食给孩子添加水果
2022版《中国7-24月龄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里面明确地指出,孩子的第1种辅食是肉泥,肝泥,或者说是高铁的米粉。
但是不建议吃水果泥,为什么呢?
因为水果的口感比较好,如果孩子一开始吃就吃酸酸甜甜的水果,就会容易导致孩子挑剔,他不愿意吃比较清淡的米粉,或者是肉泥,肝泥这些食物。
而且水果中的蛋白质以及铁含量是非常低的,要知道孩子在刚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他是急需要补铁,而水果不能给孩子补铁。
禁忌五:过敏的水果大胆地给孩子吃
每年荔枝芒果上市的季节儿科医生都很忙,因为有些家长在给孩子吃水果的时候不注意,就随便给孩子吃。
而荔枝,芒果是比较容易过敏的,水果一旦孩子过敏危险的话,可能会引起喉头水肿,危及孩子的生命安全。
所以水果虽好,但是家长也不要胡乱给孩子吃。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为何多数宝宝会有龋齿?原因主要有3点,全和妈妈不当喂养有关
龋齿对孩子发育影响大,一岁前七种行为会伤娃的牙齿,家长要避免
摄糖过多不仅伤害牙齿 而且易加重近视、加速衰老
2017年12月20日,连云港市海州开发区一家糖果生产企业,工人在生产线上加紧生产各式出口海外的糖果。(耿玉和/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有人说,“生活太苦,我们需要吃点甜的来安慰自己”。吃糖的确能使人的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感到愉快。然而,稍不留神,我们所摄入的糖分就有可能远超人体每日所需糖分的最高水平,危害健康。那么,摄糖过多都会造成哪些危害呢?
1.容易伤害牙齿。经常吃糖会为口腔中的细菌提供良好的繁殖空间,当细菌与糖分接触后,易造成牙齿、牙缝、口腔中的酸性成分增加,易引起龋齿和口腔疾病。
2.增加近视风险。人体摄入含糖量过高的食物或饮料,会导致血糖增高,相应地会使得人体自身的体液渗透压降低,同时眼球内的房水渗透到晶状体内,易引起晶状体变形,使眼睛屈光度增高,从而导致近视的发生或加重;另一方面,糖属酸性物质,食用过量会使体内碱性物质消耗过多。钙、铬等微量元素属碱性物质,如果因过度消耗而大量减少的话,也会促发或加重近视。
3.引起肥胖。目前已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含糖饮料可以导致体重增加,这也是人们将“肥胖元凶”指向糖类的最强有力的原因。这类饮料中的含糖量非常高,如一罐335毫升的可乐,含糖量就达到了37克左右。
4.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长期大量吃糖引发肥胖后,或可引起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据瑞士专家研究的“1900~1968年食糖消耗量与心脏病的关系”显示,冠心病的死亡率与食糖的消耗量呈正相关。
5.加速衰老。经常吃甜食会导致人体过早老化并使皮肤受到损伤,这种现象在女性月经期间尤为突出。吃糖过多会导致葡萄糖分子与胶原蛋白中的蛋白质粘合起来,这种黏性会把皮肤粘连在一起,形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易导致皮肤中的弹性纤维变得僵硬,形成皱纹和斑点。这种情况在35岁后发展尤为迅速。(孔颖)
本文由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张建全进行科学性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