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缴税(肥胖税收取成功)
胖子需要缴纳肥胖税?呼吸也要缴税?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说到缴税的种类,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等等,但是这些税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权威,一本正经。
所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们经常和各种各样的恶水打交道,但是这五种税您听过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那些“奇葩”税种!
英国的肥胖税。听到这个税种,大家的而第一反应是不是,肥胖人群需要多缴纳税?其实肥胖税主要是针对高脂肪高能量食品和产品,对这些产品增收的税。
这个税的起源就是因为在欧洲国家,饮食方式多以吃油炸食品,喝可乐,以及含糖量高的碳酸饮料,对牛奶及奶制品依赖等等,非健康饮食方式大大增加了肥胖人群的范围,肥胖对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国外出台的肥胖税,主要是对高脂、高糖、高盐、高卡路里的非健康饮食增收肥胖税。
委内瑞拉的呼吸税。委内瑞拉的迈克蒂亚机场以“保护乘客的健康”为说辞,在机场大楼安装空调系统,通过臭氧为乘客们提供空气净化服务,从而开设了呼吸税,飞机票主要就是包括机建费,燃油费等等,现在还征收“呼吸费”,确实有些让人瞠目结舌。
韩国的单身税。大家看到这个税,第一反应是不是单身狗税,哈哈哈,还真有这个意思,在韩国新税制下,未婚者不能享受一些税收减免政策,就比如说:年薪大概3000万韩元(约17万人民币)的未婚劳动者,就需要已婚者多交17.325万韩元(约1000左右人民币)的税金,所以这个税说是“单身税”,也是一点不为过的。
日本的帅哥税。这个话题,小编也很感兴趣,谁不喜欢看帅哥呢?长得帅需要单独缴税?在日本,就有“帅哥税”,这个税的目的主要是解决丑男结婚难的问题。
将颜值高的帅哥的所得税提高,将颜值不太高的人所得税减少一至两成,目前日本的最高所得税征收率为40%,不过按照发起人森永的提案,以后高收入的帅哥可能需要缴纳缴纳80%的所得税。
比利时的改名税。名字是父母给的,长大后对名字有要求,可以改名,在我们的户籍地派出所办理就可以。但是在比利时,如果父母给孩子改名字,还需要交一笔200比利时法郎的“改名税”。
以上的五种税,您了解了吗?
更多阅读:胖子需要缴纳肥胖税?呼吸也要缴税?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征完“糖税”开征“零食税”,英国和肥胖“杠”上了
近日,英国首相约翰逊首席食品安全顾问亨利·丁布尔比向政府提交一份报告,建议英国开征世界首个“零食税”,主要针对含盐和含糖的食品征税。报告称,这一税收每年将为英国增加34亿英镑收入。按照英国本土5600万人口计算,这意味着每个人的食品账单金额每年将增加60英镑,一个四口之家的年食品开支将增加240英镑。
图说:英国自2018年起已对软饮料征收糖税。图片来源:欧洲时报网
据欧洲时报网报道,这项提议由约翰逊的首席食品安全顾问、莱昂快餐连锁创始人亨利·丁布尔比发布。 报告中,亨利提到, 超过45岁的人一半患有与饮食有关的健康问题,这给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带来了无法忍受的压力。“不良饮食每年在英国造成64000人死亡,经济损失740亿英镑。”报告建议, 议对批发销售用于加工食品或餐饮企业征收3英镑/公斤的新糖税,和6英镑/公斤的新盐税。 这些收入部分可用于改善贫困社区人们的饮食和改善学校的食品教育,包括资助一些健康饮食的课程等。
其实,早在2018年英国就已经开始对软饮料征收糖税,而开征糖税的初衷也是出于健康考虑。当年一项健康调查显示,英国有60%的人口超重,三分之一小学生毕业时超重或肥胖,患Ⅱ型糖尿病的儿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专家建议将肥胖列为疾病。糖分作为肥胖的强力助攻,成为英国政府“打击”的对象。
由于英国人约有1/4的糖分是从软饮料中摄入的, 为此,英国 从2018年4月起对含糖饮料开征糖税,希望此举能减少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具体税率为: 每百毫升含糖量5克以上的饮料,每公升征收0.18英镑糖税;对于每百毫升含糖量8克以上的饮料,每公升征收0.24英镑的糖税。 在征收“糖税”前,英国政府给这些软饮料行业2年时间,允许他们重新调整配方。
政策公布后,许多品牌的软饮料都为了少缴税而更改了配方。但也有几家著名品牌表示不会降低饮料中的含糖量,因为大部分消费者还是喜欢其“经典配方”。
除了英国外, 全球已经有30余个国家征收“糖税”。挪威是世界上较早开征“糖税”的国家,其也是肥胖率较低的国家之一;墨西哥从2014年初开始征收“糖税”,一年后含糖饮料的销售量减少了6%。法国在2012年对含糖饮料开始征税后,第一年软饮料销售量下降,但第二年便恢复到了征税前的水平,税收似乎没有产生如期的抑制作用。
面对此次英国酝酿的“零食税”,机构和网友们反对声一片。英国 食品和饮料联合会首席科学官凯特·哈利维尔表示:“盐和糖税最终让食物和饮料变得更加昂贵,会影响那些已经在努力维持生计的家庭。”一些食品加工企业也表示,在多年的成本压力之后,企业利润率已经非常低,“任何进一步的成本都只能以更高的食品价格转嫁给消费者。”而网友们的提问更一针见血: “为什么不反过来降低健康食品的价格呢?”
新民晚报记者 梅璎迪
喝饮料都要交税了?英国开始征“糖税” 爱吃甜凭啥要多交税?
当地时间6日开始,英国政府正式对含糖饮料征收“糖税”,希望能遏制英国日益增加的儿童肥胖和二型糖尿病。根据规定,如果每100毫升含有8克以上糖分,需缴税每升24便士,约合2.13元人民币。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官方报告称,按照标准,11岁儿童每天摄入的糖分最多30克。现在英国儿童和青少年摄入的糖分是标准量的3倍,成年人在摄入糖分方面几乎和儿童一样糟糕。消费者减少对甜食的摄入,每年可以节省15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283亿元)的医疗资金,并且拯救8万人的生命。
“糖税”从提出之后一直饱受争议。有人质疑,含糖饮料只要摄入适量,对人体其实没有严重危害,政府对这样的产品征税,是“保姆国家”的行为,干涉了人们的选择自由。
英国财政部发言人回应称:“这项税收的目的是督促生产商采用更加健康的原料,避免儿童摄入过多糖分。如果生产商修改了配方,就不用缴纳这笔税了。”
在英国之外,已经有5个国家对高糖食品或饮料征税,并有效减少了碳酸饮料的消费量。法国2012年最先实施这一政策。墨西哥2013年也开始在全国推行,第一年碳酸饮料的销量就减少了6%。据英国《金融时报》称,墨西哥的社会活动人士正在游说政府将含糖饮料税翻倍,因为软饮销量在最初的下降之后,出现了回升态势。
丹麦实施高糖税15个月后就放弃了,因为此举使该国消费者到德国和瑞典买饮料,导致丹麦损失了大笔增值税。
饮料中到底有多少糖?
以一块重量为4.5克的方糖来计算,一罐355毫升可乐(原产国美国)里所含的糖分是39克,相当于8块半的方糖;一罐355毫升芬达(原产国美国)葡萄味汽水里所含的糖分是48克,相当于10块半的方糖;一罐355毫升雪碧(原产国美国)里所含的糖分是38克,不到8块半的方糖;一瓶500毫升茉莉清茶(产地中国)所含的糖分是21克,等于4块半方糖;一瓶450毫升草莓味果粒奶优(产地中国)所含的糖分是30克,等于不到7块方糖。
也就是说,按照美国心脏协会(AHA)关于2岁至18岁的青少年儿童每天摄入的糖不应该超过25克的建议,喝半罐芬达所摄入的糖分就已经超标。
饮料为何会这么甜?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饮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是配料中原有的碳水化合物和添加的含糖甜味剂的总和。包括了淀粉、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等所有人体能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品种。如果是含乳饮料,碳水化合物中就包括了乳糖。如果是果菜汁,则包括水果蔬菜原本含有的蔗糖、果糖和葡萄糖。
一般来说,淡甜饮料的糖含量是4%到5%,而正常甜度饮料的糖含量是8%到11%。也就是说,如果一瓶饮料的容量是500毫升,那么对于淡甜饮料而言,里面所含的糖就是25克糖,对于正常甜度的饮料而言,所含的糖就是50克。而50克糖的热量是200千卡能量,相当于大半碗米饭。
能提供能量的只有碳水化合物(淀粉和糖)、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类东西。符合零能量要求的饮料其实很多,除了矿泉水之外,不少不含糖的茶类饮料,都是零能量。因为它们没有糖,没有淀粉,没有脂肪,蛋白质含量也微乎其微。
糖饮料的真实隐患
糖、饮料和糖尿病,事情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我们从一瓶含糖饮料在人体中的游历说起。饮料下肚之后,饮料中的成分参与了身体的代谢。其中的水分在转了一圈之后被排出去了,而里面的色素和香精等也是人体不需要的东西。不过,饮料中的糖分留在了体内,它们有些被吸收进入了血液增高了血糖,有些进入了肝脏被储存起来。
但事情并不是如此简单,饮料里面的糖分等进入人体后是会产生热量的。比如,市面上常见的一瓶瓶装饮料大致600毫升,而两瓶600毫升左右的饮料就大约等于2.5两主食提供的热量。
一个成年人每日需要摄入1000~2000ml水,如果这些水全被饮料代替,那么可以计算一下子摄取了多少热量。另外,特别麻烦的是,饮料不像固体食物那样具有饱腹机制。
如果您下午4点饮用了含糖饮料,您可能不会减少晚餐进食量。由此可以推出,留在您身体内的热量就多了。热量常超过所需要的标准,肥胖、糖尿病自然接踵而来。因此,可以说,直接导致糖尿病的是热量超标,糖和甜饮料只是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