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国标(肥胖参考标准)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网红冰淇淋哪款易吃胖?实测来了

潮湿闷热的天气,来个冰淇淋或者雪糕清凉一下,简直再爽不过了!但吃了真的会长胖吗?对此,上海市消保委对包括钟薛高、大白兔在内的16款网红冷饮做了比较试验,测试发现,食用一份冷饮常需要慢跑3-5公里才能消耗掉摄入的热量。

1款样品脂肪含量标示误差很大

本次测试中,16款样品的脂肪含量实测值为3.7g/100g-23.3g/100,16款样品的脂肪实测值与营养标签标示值之比在61%-186%之间。一款标称为“索菲亚原巧 香草口味巧克力脆皮冰淇淋”的样品脂肪含量实测值为23.3g/100g,为标示值的186%,不符合国标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上营养成分含量允许的误差范围要求。

16款网红冷饮样品的脂肪含量测试结果

如果按照单支/盒的脂肪含量来看,最低为1.7g,最高为25g。国标中的脂肪营养素参考值(NRV)为≤60g(可以理解为成人一日所需要的量),本次测试结果中脂肪含量最高的样品,因为净含量多,如果一次食用一盒,相当于一顿饭的脂肪摄入。

食用大盒冷饮易导致糖摄入过量

从健康饮食的角度讲,过度摄入添加糖的食品,会增加龋齿风险,同时还可能带来肥胖或体重增加的风险。本次测试中,16款样品的总糖含量实测值为13.2g/100g-24.5g/100g。

如果按照单支/盒的总糖含量来看,最低为4g,最高为37.3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本次测试结果中总糖含量最高的样品,因为净含量多,如果一次食用一盒,摄入的总糖接近一天的推荐量。

食用一份冷饮常需要慢跑3-5公里才能消耗掉

本次测试中,16款样品的能量实测值介于574-1568KJ/100g之间,与营养标签标示值之比在88%-177%之间。标称为“索菲亚原巧 香草口味巧克力脆皮冰淇淋”的样品能量实测值为1524KJ/100g,为标示值的177%,不符合国标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上营养成分含量允许的误差范围要求。

如果按照慢跑1公里能消化60Kcal(1Kcal相当于4.184KJ)计算,16款样品每食用一支/盒,需要慢跑1.1-7.2公里才能消耗掉,其中12款样品需要慢跑3-5公里才能消耗掉。

消费提醒:适量食用,关注成分表和配料表

消费者在选购和食用冷饮时需要注意什么?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提醒,冷饮不同类型的产品口感会有差异。雪糕和冰淇淋都有清型和组合型,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含有颗粒或块状辅料(如巧克力、饼坯)。冰淇淋按照乳脂含量差异又可以分为全乳脂、半乳脂和植脂型(主体部分乳脂质量分数分别是8%以上、大于等于2.2%、低于2.2%)。一般而言,清型雪糕和清型全乳脂冰淇淋味道更加浓纯。

消保委表示,一些冷饮为了保持质地和口感,可能含有较多的脂肪和糖。可以查看营养成分表中的脂肪、能量等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即占每日推荐摄入量的比例),留意产品净含量,控制食用量。虽然糖不是强制标示的营养成分,但配料表中糖类的原料名称和排列位置,以及碳水化合物的标示值可以大致反映糖的含量。

配料表中列出的原料是按照所加入量递减排列,不同原料调配出来的产品即使类型相同,口感、营养、价格也会有差异,消费者可以按需选择。

另外,冷饮虽爽,还需适量食用,避免引发肠胃炎等疾病,特别是脾胃虚弱者不可贪食。不建议在正餐后立即食用冷饮,这样容易引发胃肠炎等疾病。也不建议运动后立即食用冷饮,这样可能会导致血管迅速收缩,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等疾病。

新闻晨报周到记者 潘文

来源: 新闻晨报

今起正式实施的“史上最严”奶粉新国标到底“严”在哪儿?

在经历了两年过渡期后,2月22日,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国标”正式实施。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的奶粉新国标对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营养素含量最小、最大限值进行了修订和补充等,让营养物质的添加更符合国内婴幼儿的需求。而对于奶粉行业来说,也将淘汰一批小品牌产品。

奶粉新国标正式实施

部分小品牌面临淘汰

2021年3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50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6-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21) 。

奶粉新国标颁布后设置了过渡期,2月22日,共计三项营养与特膳食品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正式实施。根据新国标,2023年2月22日后生产的婴配奶粉必须重新取得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审评中心的注册。截至2月15日,已有31家乳企旗下112个品牌的316个配方获得新国标注册。

不过,北青报记者也注意到,目前通过新国标二次注册的中小奶粉品牌相对较少。今日(2月22日)正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后生产的婴配奶粉必须已经取得二次注册,而此前生产的奶粉可以销售至产品保质期结束。

业内人士预测,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将迎来配方注册后的第二轮调整。海通国际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指出,2023年2月新国标二次注册制实施后,将出清部分无法通过新国标的品牌,预计无法通过新国标的厂商约占中国市场的10%-15%份额,对应160到240亿元的销售额。

不过,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经过奶粉注册制后,我国奶粉行业前十家企业占比高达80%左右,集中度非常高。这次新国标实施后,估计会淘汰掉一些小品牌,市场容量在10亿到20亿左右。

“史上最严”奶粉新国标

到底“严”在哪儿?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与此前的2010版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相比,新国标对营养素的规定更严格,将原有的《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分为《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与《幼儿配方食品》2个标准。

其中,新国标主要调整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乳糖等含量要求,具体增加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要求,并明确限制蔗糖在婴儿和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添加。如蛋白质指标,考虑到婴幼儿早期蛋白质摄入过多易增加肥胖风险,新国标下调了6-12月龄和12-36月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蛋白质指标,其中二段奶粉从0.7-1.2g/100KJ调整到0.43-0.84g/100KJ,三段奶粉从0.7-1.2g/100KJ调整到0.43-0.96g/100KJ,并提升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要求。

新国标还将婴儿和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的胆碱从可选择成分调整为必需成分,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的锰和硒从可选择成分调整为必需成分;增加了豆基产品中对铁、锌、磷含量的单独规定;提出了如果生产企业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添加菌种,产品中的活菌数应大于或等于106CFU/克(毫升)等具体要求。

此外,旧国标中对奶粉中添加的很多维生素没有设置上限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的量较多也不违反标准。但新国标对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设定了部分指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旧国标产品加大力度促销

行业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

有业内人士表示,新国标对奶粉营养元素添加量的精准性、营养元素完整性等方面要求更加明确,对婴儿配方食品企业的原料选购、供应链、生产工艺、研发和生产的稳定性能等提出更高要求,也将使行业准入门槛再次提高。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此次奶粉新国标让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婴配奶粉更适合国人的营养需求。

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研究员赖建强曾介绍,奶粉“新国标”是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的成果,最重要的特点是增加了“中国方案”,营养值的设置是基于中国母乳的研究成果。

此外,北青报记者也注意到,由于旧国标商品可以销售至保质期结束,不少奶粉企业也在抓紧促销旧国标商品。如启赋蕴淳3段在同一电商平台的价格,新国标产品(810克)促销价389元/罐,而旧国标产品(780克)促销价为339元/罐。

宋亮表示,此前国内奶粉价格战打得非常惨烈,新国标推出以后,会促进奶粉价盘稳定,企业供货稳价,对行业健康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符合新国标的产品品质会更好,也会推动企业进一步朝着技术储备、科研创新的方向发展。此外,新国标公布后,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通过配方注册的时间差距不是很大,也体现了我国进一步推动奶粉行业公平竞争的氛围。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樊宏伟

7个习惯可能是导致肥胖的“元凶”,现在改还来得及

曾经网上有人调侃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除了“容易胖”。的确,肥胖太常见了,甚至已经成了困扰现代人的主要疾病之一。

而众多的研究证明,肥胖是“万病之源”,三高、冠心病、脂肪肝、癌症等多种疾病都与它相关。甚至有研究发现,超重可能缩短预期寿命,20-30岁时严重肥胖的人,预期寿命可能会缩短10年

但更令很多人苦恼的是:自己明明也没怎么吃高脂高糖的食物,为什么还是一年比一年胖?

一、不被重视的7件小事

竟也可能是长胖“元凶”

其实,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也可能是你变胖的“推手”!

1、长期不吃早饭

现代人普遍睡得晚,早上起不来是常事,早餐也就干脆放弃了,特别是周末。但不吃早餐可能让你“越饿越胖”。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习惯性不吃早饭的人,肥胖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4倍

首先,不吃早饭带来的饥饿感,更容易渴求高热量食物,导致中午、晚上食量增加,全天热量摄入过多,更易肥胖。

其次,早餐消耗的热量比其它两餐更多,而且能明显提高代谢率。如果不吃早餐,热量需求被分摊到中、晚餐上,代谢效率相对较差,也更容易发胖。

【建议】早餐必不可少,7~9点进食较好!一般早餐热量和营养素摄入最好能占到一天总摄入量的30~40%

而优质早餐应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素,如:面包 牛奶 新鲜蔬果。

2、喜欢重口味饮食

重甜、重盐、重辣、重油等重口味食物能带来更大的味觉刺激,因此深受人们喜爱,特别是红油火锅、奶油甜品等。

但糖、油摄入过多,都会转化成脂肪堆积在体内;重盐、重辣等刺激会让人胃口大开,吃得更多,也就更容易肥胖了。

2014年发表在《中华疾病控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饮食偏辣、偏咸者出现超重、肥胖的可能性分别是不吃辣、咸淡适中者的1.41倍和1.31倍

【建议】日常饮食要做到“三减”:减油、减盐、减糖,每人每天摄油量不宜超过25g,摄盐量不宜超过5g,添加糖摄入量不宜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提示:一些饼干、糕点,即便吃起来不油不甜,但也可能加了不少油盐糖,注意观察配料表。

3、吃饭顺序不对

吃饭顺序不合理,也容易增加肥胖几率。实验表明,就餐时先吃米饭等碳水化合物,餐后血糖会陡然升高; 一口菜一口饭混着吃,虽然餐后血糖略有降低,但存在明显峰值。

而血糖升得太快、太高时,胰岛素大量分泌,更容易产生饥饿感,多余的糖分还易转化成脂肪囤积,增加肥胖、三高风险。

比较合理的吃饭顺序应该是:先喝汤(清淡的汤),再吃肉类和蔬菜,最后吃碳水化合物。这样一来,餐后血糖更平缓,最高值也相对理想,不容易长胖。

4、经常吃饭太快

有些人吃一顿饭10分钟就搞定了,但很多实验结果都表明,吃饭速度快的人群比吃饭慢的人群患肥胖症的风险增加2.15倍!这是因为:

一方面,大脑接收到“我吃饱了”的信号大概要20分钟左右,如果吃饭太快,大脑来不及收到信号,就会继续进食,等感觉到饱的时候,往往吃撑了。

另一方面,快速进食会让体内血糖的升高速度增快,胰岛素分泌增多,多余的糖分被转化为脂肪存于体内,更容易发胖。

【建议】吃饭宜细嚼慢咽,不仅有助于控制食量,还能减轻胃部负担。一般建议早餐用时15~20分钟,中、晚餐用时30分钟左右

5、“无糖食品”不节制

不少人认为“无糖食品”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不易长胖。但其实未必。

首先,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每100ml或100g食品中含糖≤0.5g就可以称为无糖食品。也就是说,无糖食品也可能含有蔗糖等,只不过比较少

其次,即便没有额外添加蔗糖,也可能含有阿斯巴甜、安赛蜜、甜蜜素等甜味剂。有研究发现:它们也会促进胰岛素分泌,引起血糖升高,过量摄入增加肥胖风险。

更何况,“无糖食品”也含有碳水化合物,吃多了都会胖。

【建议】无论是不是低糖、无糖食品,都应适量食用。害怕长胖或血糖升高的人,可适当选择天然代糖,比如赤藓糖醇,既可以改善口感,又不会被肠道内的酶代谢而升高血糖。

6、长期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不仅会降低基础代谢率,还会增加饥饿素(促进食欲)、减少瘦素(抑制饥饿)的分泌,从而让人吃得更多,更渴望高热量饮食。

同时,睡眠不足的人精神状态也比较差,身体疲惫就更不想运动,就更容易长胖了。

有研究发现,平均每天睡6小时的人比睡7小时的人体重增加得多;而相较于每晚睡眠不足5小时的人,睡7~9小时的人发生腹部肥胖的风险降低28%~35%

【建议】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睡前不要玩手机,以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长和良好的睡眠质量。而周末补觉要适度,睡得太多也会减少能量消耗,易增加肥胖风险。

7、习惯开灯睡觉

有些人睡觉时喜欢开着灯,觉得更有安全感,却也可能促进肥胖。

2019年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内科杂志》上的研究表示,夜晚睡觉时暴露在人造光下的女性,肥胖的风险比没有灯光暴露者高19%

这是因为有光线刺激时,视网膜会向大脑里的生物钟发出信号,提醒松果腺减少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影响睡眠。时间久了,肥胖的几率就更高了。所以,晚上睡觉还是关着灯比较好。

二、秋冬季节气温低

相对更容易长胖

经常称体重的人可能会发现,一进入秋冬季,体重秤上的数字就蹭蹭蹭地往上涨,你以为是衣服越穿越多造成的,其实可能是秋冬季本来就更容易长胖,因为:

1、脂肪合成加快、分解减慢

脂肪有减少体内热量散失、防止外界热量侵入的作用,从而帮助保持体温恒定。秋冬季节气温降低,为了维持正常体温,人体会本能地储存更多的脂肪来抵御寒冷。

此时,人体脂肪合成速度比平时快2~4倍,分解速度却低于平时的10%。如此一来,脂肪合成多于代谢,就容易造成脂肪囤积,进而导致肥胖。

2、喜欢趁热吃

天气一冷,大家都想吃点热乎的,但食物的温度,尤其是淀粉类食物,对消化吸收有重要影响。

热的淀粉类食物更容易被消化吸收,进食后很快就会从胃部排出,造成饱腹感下降,饿得相对比较快。因此,人们往往会摄入更多的食物,体重就更容易上升了。

而淀粉类食物放凉后会产生抗性淀粉,这是一种膳食纤维,相对不易被消化吸收,饱腹感更强,吃得少了就不容易长胖。

3、吃得多,动得少

天气寒冷时,为了维持体温,身体需要补充更多热能;而且天冷会促使胃酸分泌,让人胃口大开,吃得更多。

另一方面,温度下降,人的惰性开始滋生,越来越不愿意运动,只想窝在床上或者沙发上。吃得多动得少,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变成脂肪囤积起来。

三、减肥越早越好

4招助你轻松瘦

很多人长胖往往会先胖肚子,这是因为腹部的肌肉对脂肪的抗拒能力较弱。但一旦变成“大肚子”,就很可能导致内脏脂肪过多,进而影响脏腑功能,危害更大。

《JAMA network open》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越早减肥,死亡风险降低越多。因此减肥刻不容缓。少吃多动是减肥的必要条件,而结合一些减肥“窍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高蛋白减肥食谱

减肥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控制饮食,即控制全天热量摄入。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陈伟曾在节目中分享了一种高蛋白减肥食谱,让150斤的姚女士在两三个月减重42斤,而且脂肪减少、肌肉增多。有需要者,可以参考一下。

【高蛋白减肥食谱】

早餐:“小三样”,即蛋白粉 膳食纤维 复合维生素,具体的食用量得根据男女体重而定,可咨询营养师。

午餐:小红 小黄 小绿,即2两红瘦肉 4两薯类(大约1个土豆) 半斤蔬菜;

晚餐:小白 小黄 小绿,即比中午稍多的白肉或豆制品 4两薯类(大约1个土豆) 半斤蔬菜。

2、“燃脂菌”:益生菌

研究发现,肥胖与肠道菌群有关。厚壁菌属(胖菌)多的人容易胖,分支杆支菌属(瘦菌,如:乳杆菌)多的人容易瘦。

所以,建议日常适当增加酸奶、泡菜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补充肠道益生菌,有助于减肥。

3、“燃脂肚”:腹式呼吸

人体的呼吸方式有两种: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其中,腹式呼吸法能辅助燃脂减肥。这是因为吸气时膈肌下移;呼气时膈肌上移,相当于我们在锻炼膈肌,在呼吸的同时也能帮助消耗热量。

【腹式呼吸动作要领】吸气时肚子鼓起来,呼气时肚子缩回去,速度放缓,每分钟6次左右。

4、山楂玉米须饮

中老年人常见的向心型肥胖,与饮食过多、过于油腻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有关。针对这种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医内科李贻奎主任医师给出了一款代茶饮——山楂玉米须饮

【方法】取山楂10g、玉米须2g,热水冲泡即可饮用,能健胃消食、化湿,辅助改善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