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尿甜(肥胖多尿)
尿液引来一群蚂蚁!尿液甜真的是糖尿病?这些冷知识该早知道
不知道各位小时候有没有尿尿完后,蠢萌蠢萌的低头看看自己的尿液!?
近日,一位26岁男子因为尿液引来一群蚂蚁,多了疑心,自己品尝后因为有甜味去医院检查,而这一查,却被确诊为糖尿病。
的确,这种警觉糖尿病的方式的确不多见。在此,奉劝各位,切勿模仿,毕竟尿液中还有其他不利于身体的有害细菌存在。
我想很多人看到这,可能真的会疑惑:
糖尿病患者的尿一定会是甜的吗?
其实,我们都知道肾脏是泌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尿液甜不甜必定会和肾脏有关。
肾脏功能没问题的情况下,对尿液中的葡萄糖吸收、过滤就没问题,若肾脏出现问题,葡萄糖不被吸收或过滤,尿液中就会含有糖分。
也就是说,尿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大小,尿液是否甜和肾脏有密切关系,而肾脏功能正常与否,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也可能是其他的疾病引起。
因此,尿是不是甜,尿中的糖分高低不是判断一个人患有糖尿病的指标。
糖尿病还有哪些冷知识我们常人不知道,但可以加强我们提高糖尿病的意识?
今天小康医生就带大家了解下,相信你了解完这些,日后可以成功避开糖尿病的各种误区。
1、糖尿病的症状不仅仅是三多一少
从高中生物课上大家就了解到了糖尿病的症状有三多一少,即饮水量、吃饭量以及尿液量增多,但同时伴随体重减少。
所以在判定糖尿病的时候,不少人会把三多一少当成其唯一的标准。但孰不知,糖尿病的症状可不仅仅只有三多一少,在糖尿病的发病过程当中,还容易引发患者的肢体麻木和皮肤瘙痒,甚至一些脚部的溃疡和眼睛功能的下降,都可能是糖尿病的预兆。
所以在判定糖尿病的时候,千万不要再紧紧的依靠三多一少这样的标准来进行对照了。只有经过综合的考量之后,才能够更精准的把握糖尿病的病发信号。
2、瘦人也可能会患上糖尿病
在大众的认知当中,似乎只有肥胖的人才会患上糖尿病,而那些身材比较苗条甚至是瘦弱的人则不会被糖尿病所盯上。其实这种认知也是错误的,肥胖因素确实容易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身体比较瘦弱的人就不会患上糖尿病。
对于一些体质较差的人来说,没有办法对营养物质进行有效的吸收,再加上平时过度的节食就会导致体重的大幅度下降。
但这个时候他们也可能会出现胰岛功能的降低,由此而引发胰岛素分泌水平较低的问题,进而导致血糖的不断上升。
所以对于这一部分瘦子来说,也容易成为糖尿病的目标。基于此,大家在判定糖尿病的发展情况时,千万不要再通过体型的变化来盲目确认了。
3、糖尿病并不是一种必然的遗传疾病
糖尿病确实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但是其遗传性并不是100%的。
很多人就会陷入到这样的一个误区当中,认为糖尿病主要是由遗传因素所导致的,如果父母患上糖尿病的话,势必会导致下一代患上该病,这样就会越想越恐慌。
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都会遗传给下一代,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的做好血糖的监测。就能够有效的降低糖尿病的发病概率,这个时候是不需要过多的担心遗传因素影响的。
4、血糖高并不一定是糖尿病
很多人在认定糖尿病的时候也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只要测出来血糖超标的话,就一定是糖尿病,但却不知道血糖和我们的饮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我们摄入一些高糖食物时,吃完饭去测血糖,就会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这个时候并不意味着自己患上了糖尿病。
总的来说,对于糖尿病这种病症,想要确诊自己是否患上了这种疾病,首先做的就是利用相关的检查来加以确认。
千万不要仅凭着血糖高,就判断自己患了糖尿病。在对糖尿病这一问题进行处置的时候,也需要遵从专业医生的意见,不要自己想当然地加以应对,这样很有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的方向发展。
广州一小伙尝了一下尿液,发现是“甜”的
自己舔自己的尿液?!
看到这句话
大家是不是觉得DV君是在开玩笑
其实想想也感觉有点假
但是
现实中真的有人这么做了
前不久
广州一个26岁的小伙子
就好奇地试了一下自己的尿液
结果有了惊人发现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
说到自己尝尿液
小林表示之前有一次回老家
在外面小便后
无意中发现自己的尿液
居然引来了一群大大小小的蚂蚁
引来蚂蚁?
小林觉得
是不是自己的尿有问题
于是便用嘴巴“亲测”了一下
“比绿茶那种甜还甜。”
尿液是甜的?
大家可能没办法理解了吧!
原来
小林是一名程序员
工作后一日三餐基本都是靠外卖
还很喜欢喝各种甜饮料
体重也是“水涨船高”,涨到了180斤
在发现自己有“甜尿”情况后
他来到医院检查
被医生确诊为:糖尿病
“吃了一段时间药,还以为好了恢复正常血糖了,就停药了。”
不过停药没多久
逐渐消瘦的小林在家测了个血糖
数值高达18mmol/l
甚至一度出现血糖极度升高
引起的酮症酸中毒
还被送进了ICU抢救
在连续两三天24小时的输液后
小林病情有所好转
但肥胖和终身吃药让自己很困扰
医生建议他减重
经过减重手术
小林体重、血糖等指标慢慢恢复正常
已经治愈出院了
紧急提醒!
长期不当的高糖高碳水高脂饮食
不仅会导致体重增加
而且还会引发一系列疾病问题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
脂肪肝、高尿酸等
还是那句话啦
“劳逸结合,健康饮食,适当运动”
毕竟身体是自己的
没有健康身体,赚再多钱都没用
另外
那些碳酸饮料就少喝点吧~
渴了就喝白开水
既省钱,又对身体好啊
大家说对吗?
来源: 广东公共DV现场
26岁程序员尿液引来一群蚂蚁,医生:吃糖多,并不是“罪魁祸首”
“多亏了这群小蚂蚁!”26岁程序员小林说,自己在老家屋后小便,发现一大群蚂蚁围着尿液吸食,感觉好奇,自己就用手指沾了点舔了一口,感觉味道比饮料还甜,心里咯噔一下:会不会是身体出了啥毛病?去医院检查后弄清楚了。
原来因为工作关系,小林喜欢点外卖、喝饮料、坐着不动,体重一度飙升到180斤。期间有段时间小林感觉经常性乏力,体重减轻,他以为是自己太过劳累,也没当回事,还是经常点外卖、喝饮料、熬夜,直到确诊是糖尿病,如当头一棒,把他整个人都震蒙了。
糖尿病虽然会导致尿液变甜,但吃糖多并不是“罪魁祸首”
糖尿病会导致尿液变甜,因此好多人认为吃糖多了,尿液才变甜的。其实不是这样的。健康人群偶尔摄入过量的糖分,血糖也会短暂升高,但尿液不会变甜。部分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也不会变甜,那是因为糖分经过肾脏的代谢吸收,正常情况下,不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只有浓度超过肾脏吸收代谢的最大值时,过多的糖分才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从科学角度来说,糖尿病是基础代谢性疾病,即胰岛素活性下降,功能降低,无法保证糖正常代谢,从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导致身体水、电解质 酸碱平衡失调,久而久之,胰岛素会彻底丧失对糖分的代谢功能。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担心一个问题,是不是被诊断为糖尿病,就必须终身服药或打胰岛素?世界上哪有那么绝对的事情,是否终身服药或者打胰岛素,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
糖尿病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预防期,此时患者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这类人很容易患上糖尿病,但还没有患上,只是身体有明显的糖尿病明显症状。这类人群包括有糖尿病家族史、精神压力过大、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健康、喜食甜食、不爱运动、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变者等。
对于这类人群来说,不需要服用降糖药物,最好的治疗手段是运动和饮食干涉,譬如生活规律、健康饮食、体育锻炼、减肥及保持快乐情绪。
第二阶段是糖尿病早期,已被确诊,但不是很严重,身体还能分泌胰岛素,只是血糖有点高。这一阶段重点是预防并发症,控制血糖,忌讳因为血糖高身体没感觉,服用药物不规律,导致血糖忽高忽低。这一阶段需要坚持服药,定时监控血糖,并定期去医院复查。如果吃药效果不明显,或者身体分泌胰岛素功能严重减弱,就需要定时打胰岛素,维持身体血糖平衡。
第三阶段是糖尿病并发期及中晚期,此时患者不但要终身服药,还要定时打胰岛素,预防并发症是这一阶段的重中之重。
糖尿病对身体危害很大,是百病之源,可以引起视网膜脱落、糖尿病肾病变、中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危及生命安全。糖尿病到了第二阶段,一旦确诊,只能控制,无法根治,大部分患者需要终身服药打胰岛素,因此,糖尿病又被称为是“不死的癌症”。
以前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富贵病,如今,糖尿病呈低龄化发展,这和年轻人喜欢宅、熬夜、饮食不健康、肥胖等有很大关系。好在现在医学发达,医生可以根据病人身体情况,进行微创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手术,帮助年轻患者节食减肥,减轻肾脏负担,恢复健康体态,从而减少或控制糖尿病的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