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肉粒(肥胖长肉疙瘩)

上观新闻 0
文章目录:

老年朋友注意了!身上长的“小肉粒”都是什么?千万别抠

人到老年,皮肤也像其他器官一样,逐渐衰退和老化,总是会长出一些奇怪的“小肉粒”。不痛不痒,但奇丑无比,常出现在我们的颈部、前胸等部位,密密麻麻让人不适,它们到底是什么?

小小“皮赘”惹人恼

在这些小肉粒中,最常见的就是“皮赘”。医学上,又把它称为“软垂疣”或“软纤维瘤”,是人正常皮肤形成的小增生组织。

它们有多种多样的外观,本质上的差别不大,共同点就是摸起来比较软、一颗颗的比较分散、都是向外生长。

它们的出现常与这4种原因有关:

皮肤老化:大约50%的成人会出现皮赘,年龄越大,发生皮赘的可能性越大。

肥胖:超重人群、糖尿病人群更有可能发生皮赘。

孕期:年轻女性出现皮赘,多与怀孕有关,往往在生完孩子后又慢慢消退。

过度摩擦:日常生活中,衣服、首饰摩擦也可能刺激皮赘生成。

这些皮赘不是严重的问题,不会传染、一般也不会癌变。有些人身上的小肉粒越来越多,就像被传染了一样,其实这还是因为皮肤老化,并非传染所致。

注意:长这样的“肉粒”要小心

有一种与皮赘外观相似的小肉粒名为“丝状疣”。

它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皮肤增生,属于寻常疣的一种,具有传染性,最好就医处理。

它大多表面十分粗糙,局部皮肤有细长的丝状突起,顶端角化,摸起来比较硬、有细小颗粒。

如果大家无法自行分辨,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耽搁,尽快到医院找皮肤科医生确诊。

老人出现这些皮肤问题不要怕

1、老年斑

这是最常见的老年皮肤病,皮肤上可见大大小小的黄褐色斑点,常见于日光暴露处,如面部、手背、前臂、颈部,一般不隆起,不痛不痒,不需要治疗处理。

2、老年性白斑

身上散在的像米粒或豆的横断面大小的小白斑,不疼不痒,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但不长大,别误认为是白癜风,也不需要治疗。

3、老年性血管瘤

皮肤上长出针头大小至小米粒大小的鲜红色隆起于皮面的小红点,虽不痛不痒,可是随着年龄增大,小红点会增多,不用害怕,碰破了会出血,一般也不用治疗。

去除小肉粒可不能这么做

错误一:用手抠掉

一般人在看到小肉瘤时,就想上手抠掉。

但这是个很不好的习惯,经常抠,反而会增加皮肤炎症甚至一些恶性皮肤疾病的风险。

错误二:用剪刀剪

家中的剪刀未经消毒容易发生感染,剪后留下的创口也会留下感染隐患。

错误三:用头发丝或者棉线结扎

结扎的原理通过阻断对皮赘的供血使其自行坏死、脱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结扎不紧,会有血流进入其中,就不会引起缺血坏死,反而会引起组织水肿,出现皮肤炎症反应。

由于这些小肉粒大多都不会自己消失,如果您实在厌烦它们,不妨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做局部冷冻、电烧、激光等处理。

资料:养生中国

编辑:俞晓静

身上长出的“小肉粒”会癌变吗?看到这样的“小肉粒”要小心!

有些人在某天照镜子时或不经意触摸时,会发现脖子上长了一些凸起的“小肉粒”,有时候腋下也有,手感软软的,呈圆形或口袋状。虽然它们不疼不痒,但看着碍眼、摸着别扭,让人心情不佳。

清华大学附属长庚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赵邑表示,这些“小肉粒”其实是皮赘,医学术语为“软垂疣”或“软纤维瘤”,是人正常皮肤形成的小增生组织,无害,没有传染性。

很多人发现,出现了皮赘后,身上越来越多,就像被传染了一样。的确这种越来越多的情况很常见,但大部分是皮肤老化的结果,而并非传染所致。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图

身上为什么会长“小肉粒”?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吴良才表示,皮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好发于颈部及腋下。一般表现为多发性皱纹状小丘疹,肤色或浅褐色,质地柔软。

普遍认为这是一种皮肤老化的表现,就和我们长皱纹、长老年斑性质差不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年轻人长得少、老年人长得多。

然而还有学者认为本病为反应性增生,某些病例可能与局部轻微损伤有关;有些研究认为,是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一种皮肤标志,因此肥胖的老人会更为多见;还有人认为这是肠息肉的一种皮肤标志。

哪些人容易长“小肉粒”?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于潮表示,皮赘多发生在皮肤褶皱以及经常摩擦的部位,比如颈部、腋下、乳房下方、腹股沟等处。一般孕妇、老人比较容易长,胖一点的人长的概率也比较大。

这些小肉粒出现在身上的方式也有区别,有的单独出现,根细头大,柔软、肤色带蒂的赘生物,类似于倒置的“灯泡”,直径能达到1厘米;有的成群结队出现,柔软淡褐色,个头小。

“小肉粒”会癌变吗?

多位皮肤科医生均表示,皮赘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不用担心会癌变。

什么样的“小肉粒”需要除掉?

赵邑表示,皮赘通常不需要治疗。但是,如果因为发炎感到疼痛,或者是出于影响美观的考虑,可以选择进行治疗。

目前,皮肤科治疗皮赘的方法有几种:液氮冷冻去除皮赘、激光或电干燥法烧掉皮赘、用手术剪剪掉皮赘等。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要根据患者意愿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尝试自行剪掉和拽掉皮赘,也不要自行用线绑扎,意图“扎死”皮赘,否则会有出血及感染风险。就算这样做了没有异常,去除某个皮赘后,相同区域或其他区域也可能出现新皮赘。所以,如果要解决皮赘问题,建议咨询医院专科医生给予处理。

转自:健康时报公众号

来源: 工人日报

老年朋友注意了!身上长的“小肉粒”都是什么?千万别抠

人到老年,皮肤也像其他器官一样,逐渐衰退和老化,总是会长出一些奇怪的“小肉粒”。

不痛不痒,但但奇丑无比,常出现在我们的颈部、前胸等部位,密密麻麻让人不适,它们到底是什么?

小小“皮赘”惹人恼

在这些小肉粒中,最常见的就是“皮赘”。

医学上,又把它称为“软垂疣”或“软纤维瘤”,是人正常皮肤形成的小增生组织。

它们有多种多样的外观,本质上的差别不大,共同点就是摸起来比较软、一颗颗的比较分散、都是向外生长。

它们的出现常与这4种原因有关:

皮肤老化:大约50%的成人会出现皮赘,年龄越大,发生皮赘的可能性越大。

肥胖:超重人群、糖尿病人群更有可能发生皮赘。

孕期:年轻女性出现皮赘,多与怀孕有关,往往在生完孩子后又慢慢消退。

过度摩擦:日常生活中,衣服、首饰摩擦也可能刺激皮赘生成。

这些皮赘不是严重的问题,不会传染、一般也不会癌变。

有些人身上的小肉粒越来越多,就像被传染了一样,其实这还是因为皮肤老化,并非传染所致。

注意:长这样的“肉粒”要小心

有一种与皮赘外观相似的小肉粒名为“丝状疣”。

它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皮肤增生,属于寻常疣的一种,具有传染性,最好就医处理。

它大多表面十分粗糙,局部皮肤有细长的丝状突起,顶端角化,摸起来比较硬、有细小颗粒。

如果大家无法自行分辨,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耽搁,尽快到医院找皮肤科医生确诊。

老人出现这些皮肤问题不要怕

1

老年斑

这是最常见的老年皮肤病,皮肤上可见大大小小的黄褐色斑点,常见于日光暴露处,如面部、手背、前臂、颈部,一般不隆起,不痛不痒,不需要治疗处理。

2

老年性白斑

身上散在的像米粒或豆的横断面大小的小白斑,不疼不痒,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但不长大,别误认为是白癜风,也不需要治疗。

3

老年性血管瘤

皮肤上长出针头大小至小米粒大小的鲜红色隆起于皮面的小红点,虽不痛不痒,可是随年龄增大,小红点会增多,不用害怕,但碰破了会出血,一般也不用治疗。

去除小肉粒可不能这么做!

1

错误一:用手抠掉

一般人在看到小肉瘤时,就想上手抠掉。

但这是个很不好的习惯,经常抠,反而会增加皮肤炎症甚至一些恶性皮肤疾病的风险。

2

错误二:用剪刀剪

家中的剪刀未经消毒容易发生感染,剪后留下的创口也会留下感染隐患。

3

错误三:用头发丝或者棉线结扎

结扎的原理通过阻断对皮赘的供血使其自行坏死、脱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结扎不紧,会有血流进入其中,就不会引起缺血坏死,反而会引起组织水肿,出现皮肤炎症反应。

由于这些小肉粒大多都不会自己消失,如果您实在厌烦它们,不妨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做局部冷冻、电烧、激光等处理。

文字来源:养生中国综合自中国中医药报、腾讯医典、科普中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