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娃(肥胖的娃娃能吃鸡肉嘛)
孩子胖胖的,是好事吗?
每日“蝌”普
2024年9月25日 星期三
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小孩子胖哪叫胖啊”“小时候胖不用减肥,以后长大了自然就会瘦了”。很多家长都认为把孩子养得白白胖胖的是一件好事儿,看起来不仅萌,还跟年画娃娃一样有“福气”。但是事实上,孩子过度肥胖可不是什么好事!
01
肥胖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据估算,我国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人数已超过3400万。儿童期肥胖,其实比成人肥胖危害更大!
血管硬得早。一项研究显示,肥胖青少年的动脉血管,在十多岁时就已经开始变得僵硬。
易患脂肪肝。首都儿科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对1500名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肥胖儿童中脂肪肝的检出率达10.2%,是正常体重儿童的51倍,严重肥胖儿童中的检出率则高达40%以上。
性早熟。超重和肥胖是诱发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而性早熟的一大危害是孩子提前终止长个,结果导致成年身高较矮,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给孩子的心理发育、升学、就业和婚姻等带来很多不良影响。
02
哪些因素造成儿童肥胖?
肥胖具有遗传性。儿童发生肥胖的几率受父母身体形态的高度影响,研究发现父母一方肥胖其后代发胖风险是父母体重正常的4.25倍(母亲肥胖)和2.54倍(父亲肥胖),父母均肥胖,则儿童肥胖风险增加10.44倍。
不良饮食习惯。儿童爱喝的奶茶、碳酸饮料,爱吃的薯片、西式快餐,不爱吃水果、蔬菜、粗粮等都是导致肥胖的原因。
运动量少。看电视、玩手机、刷短视频及打游戏时间加重等都侵占了儿童的运动时间,而长时间的静坐会使能量代谢减缓,加速了脂肪堆积,从而导致肥胖发生。
对肥胖的错误认知。多数家长在喂养孩子的时候总是带着“胖点好”“能吃是福”的观念让孩子多吃,能量摄入过多;过分顺从、溺爱孩子,只做孩子爱吃的食物,导致营养不均衡等,都会加大儿童肥胖的风险。
03
如何预防儿童肥胖?
儿童要均衡膳食,保证食物多样化,营养素摄入充足。增加全谷物、深色蔬菜和新鲜水果摄入,增加豆类及其制品、低脂奶类及其制品、水产品类摄入。减少煎、炸等烹调方式,控制油、盐、糖摄入少喝含糖饮料,减少外出就餐。食不过量,达到能量平衡。
适量运动,减少静坐时间。加强体育锻炼,保证锻炼时间与强度,培养儿童青少年运动兴趣,使其掌握1至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经常锻炼习惯,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电脑,保证睡眠。
吃动平衡,保持体重适宜增长。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和体型认知,正确认识体重的合理增长以及青春期体型变化。通过合理饮食和积极运动,预防超重肥胖。
END
转自:中国青年报、江西卫生健康、健康天津
来源: 蝌蚪五线谱
警惕儿童肥胖,守护孩子健康
近年来,儿童肥胖问题日益严重,它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一大隐患。肥胖不仅影响孩子的体型,更重要的是,它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给孩子的成长路上增加不必要的负担。本期节目一起关注儿童肥胖问题,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上线大医生:陈瑞敏
福州市第一总医院 儿童专科院区
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 福州市儿童医学中心
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 二级主任医师 教授 博导
本期话题:防治儿童肥胖,拒绝负重前行
我国儿童肥胖的现状
数据显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率为7.9%,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另有数据显示,目前有约19%的6至17岁青少年面临超重和肥胖问题。这表明儿童肥胖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儿童肥胖的健康危害
心血管健康问题:肥胖儿童更容易出现高血压、高胆固醇和心血管疾病。肥胖会增加心脏的负担,长期下去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下降。
内分泌和代谢问题:肥胖儿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加。肥胖还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增加未来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呼吸系统疾病:肥胖可能导致睡眠呼吸暂停、哮喘等呼吸问题。由于体重过重,胸肺部的压力增加,可能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
关节问题:过重的体重会给关节带来额外负担,尤其是膝关节和踝关节,可能导致关节疼痛和早期关节炎。
肝脏问题:肥胖儿童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增加。
心理健康问题
肥胖儿童可能因体型问题受到同龄人的嘲笑或歧视,这不仅会导致他们产生自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还可能引发社交障碍,使他们在与人交往中感到孤立并缺乏自信。这些问题进而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因为心理健康问题以及体重的限制,他们可能难以自如地参与某些活动或运动。
此外,儿童时期的肥胖还可能对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可能延续到成年,对他们的整体健康状况造成长期威胁。
儿童单纯肥胖和病理性肥胖
发病原因
单纯性肥胖:主要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过度营养、运动不足、行为偏差等,导致全身脂肪组织普遍过度增生和堆积。这种肥胖通常排除了由单基因遗传病和机体原有疾病所引起的病理性肥胖。
病理性肥胖:主要是由某种疾病引起的肥胖。这些疾病可能包括柯兴氏综合征、甲状腺机能减退性肥胖、肝炎后肥胖等。此外,药物副作用(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也可能导致病理性肥胖。
临床表现
单纯性肥胖:患儿食欲旺盛,食量大,偏爱淀粉、油脂类食品,懒于活动。外表呈肥胖高大,体重超过同龄儿,且身高和骨龄也可能超过同龄儿。皮下脂肪分布均匀,以面颊、肩部、胸乳部及腹壁脂肪积累显著。
病理性肥胖:临床表现因具体疾病而异。例如,柯兴氏综合征可能导致脸、脖子和身体肥大,但四肢脂肪不多;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肥胖和粘液型水肿等。
并发症
单纯性肥胖:严重肥胖者可能出现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等并发症,但通常不会伴随其他疾病表现。
病理性肥胖:可能伴随原发病的相关并发症,如柯兴氏综合征可能伴随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伴随粘液性水肿、智力低下等。
儿童肥胖该咋办
针对儿童肥胖问题,应该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进行干预,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从而减少肥胖带来的健康风险;对于严重肥胖的儿童或者病理肥胖性肥胖的儿童,还应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来源: FM1036福建新闻广播
肥胖症诊疗指南发布!孩子超重怎么办?如何科学帮孩子减肥?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指南》指出,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成年人的肥胖症患病率达16.4%。在6~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分别为11.1%和7.9%。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分别为6.8%和3.6%。
那么,体重超重会对青少年造成哪些身心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帮助青少年控制肥胖、减轻体重呢?
青少年体重超重不利于身心成长
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赵艳君表示,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糖尿病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9倍和2.7倍。如果肥胖从儿童期持续到成年,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体重正常人群的4.3倍。另外,肥胖儿童的神经内分泌调控机制紊乱,导致青春期性成熟提前,通常比其他儿童早2~3年,而性激素水平的升高,会使骨骼成熟加快、骨骺提前闭合,导致青春期儿童身高的增长量减少。
医生介绍,青少年体重超重不仅会合并多种疾病,还会对心理造成很大影响。
儿童青少年减重与成人减肥有区别
医生介绍,儿童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减重时既要达到减少体脂的目标,同时也要保证摄入均衡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一些成年人常用的减肥法,如轻断食、碳循环等减肥法是不适合儿童减重的。
赵艳君表示,儿童减重需要在保证三餐规律的基础上,合理控制食物摄入的总量,保证孩子每天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的食物;此外,在两餐中间,如果孩子感到饥饿时,加餐应优选低脂奶制品或新鲜蔬果等能量密度低、饱腹感强的食物,而要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
肥胖儿童减重切忌盲目使用减肥药物、食品或饮品,更不要采用极端减重方法追求短期内迅速瘦身,这有可能导致儿童青少年内分泌失调;骨骼发育受损;智力发育受限。有条件的,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体重管理更加安全有效。
如果家中有肥胖儿童要进行有效的减重控制,当家长的切忌盲目使用减肥药物,也不要简单粗暴地减少孩子的食品或饮品,更不能采用极端方法追求短期效果。特别是对于合并有基础疾病或体重过于肥胖的儿童青少年来说,一定要寻求医院和医学专家的帮助,并在专家指导下制定科学的减重方案。
帮孩子减重,家长可以做这些
管住嘴、迈开腿,这是减重的不二法则。
推荐地中海式饮食
“地中海式饮食”是指有利于健康的,简单、清淡以及富含营养的饮食。这种特殊的饮食结构强调多吃蔬菜、水果、鱼、海鲜、豆类、坚果类食物,其次是谷类,并且烹饪时要用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来代替动物油(含饱和脂肪酸),尤其提倡用橄榄油。
摄入食物量要科学
应做到吃饭八分饱;
提高鱼类、蔬菜、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量;
零食提供的能量不超过每天总能量的10%;
晚上9点以后尽可能不进食。
减重过程中,建议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膳食能量在正常需要量的基础上减少20%左右。
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对身体机能的调控很重要。人在睡眠中,体内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儿童最好的睡眠时间是在晚上8点半到早上6点。
切忌极端节食和减肥药
孩子减肥其实就是父母教育孩子的一个缩影。家长在帮助孩子减肥的时候,一定不能急功近利,切忌让孩子进行极端的节食和服用减肥药物。要告诉孩子追求健康体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天坚持一点点,效果会慢慢显现。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减肥,更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锻炼孩子的意志,对于孩子的学业、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极端的饮食限制会给儿童造成心理上的压抑,有时也会引起孩子对减重的抵触。因此,只要合理调整肥胖儿童的饮食,配合科学运动,就能取得又减肥又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良好效果。
帮孩子找到喜欢的运动
有的家长发愁,我家孩子没有可以坚持的运动项目,老是半途而废,怎么减重呢?这就需要家长帮孩子选择一项他喜欢的运动。
在为孩子寻找合适的运动项目时,不要那么机械,你的孩子会对很多运动感兴趣,没必要为他们设定具体目标。孩子喜欢的运动就能变成玩乐,孩子就会愿意坚持。如果被父母勉强则很难长久坚持下去。
在寻找适合孩子运动的项目时,也要考虑年龄和身体特点等因素。如果孩子愿意参加社区或学校里的运动兴趣小组,也是不错的增强运动兴趣的方式,如果具备良好的硬件和技术指导就更好了。
本文综合 | 央视新闻、央视一套、中国教育报
图片设计 | 李下惠
来源: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