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广东肥胖子(广东最胖的女人)

南方都市报 0
文章目录:

广东肥胖率低,但庞大人口基数决定了肥胖人口依然庞大

我国国民的肥胖、超重率开始不断攀升,但以广东为代表的华南F3(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则以肥胖率低引发关注。“诚然,广东的肥胖率确实要远低于北方高油、高热饮食的兄弟省份。但我们的人口基数异常庞大,肥胖、超重人士的绝对数据并不少。”著名肥胖代谢病外科专家、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杨景哥在出席第一届广东省肥胖代谢病管理大会时向南都记者表示,肥胖干预已经从以往的单打独斗进入到了多学科参与下的集群式管理3.0时代。

据悉,本次在广州召开的大会由广东省医院协会主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旨在汇聚全国肥胖代谢病领域的精英力量,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开幕式由大会主席、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杨景哥主持。

广东肥胖率低

但肥胖人士的绝对数量不少

饮食生活习惯的变化,加上国民经济的快速进步带来的食品物资可获得性增强,我国的肥胖、超重问题也日益凸显。根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肥胖率为16.4%,超重率为34.3%,预计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可能达到65.3%。肥胖已成为我国公众健康面临的重大挑战。但前不久,一条“广东肥胖率全国倒数第一”的新闻刷屏。岭南地区的炎热湿润加上广东饮食方面低油低热,喜食蔬果的特点,确实在控制体重方面有着先天优势。“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广东省人口基数庞大,是目前我国唯一常住人口过亿的省份,肥胖、超重率虽低于北方兄弟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但绝对患者数量并不少。”杨景哥表示,具体到临床实践中,肥胖门诊的诊疗量并不少,需要开展减重手术干预的也不在少数。

本次大会为肥胖代谢管理同行搭建学习交流与合作共赢的平台,群策群力,共同推动新理论、新技术的持续发展,为加强肥胖代谢病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交出“广东答卷”。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陈莹在大会开幕式环节指出。而大学党委医学工作部会盘活多方资源,加强对肥胖代谢病管理事业的全方位支持,积极与兄弟院校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减重代谢外科事业的发展。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郭军也表示,医院获评“减重代谢外科全国示范单位”称号,成为华南地区唯一获此荣誉的医疗机构,期望与广大同行共同推动大湾区相关学科发展,彰显侨校、侨院的精神与力量。

本次会议邀请省内外诸多著名专家针对“医院管理与学科建设、标准化肥胖代谢病综合诊疗中心建设、新形势下的个案管理工作、减重外科热点话题、减重外科与减重药物协同关系、中医·营养·运动·心理与减重”6大主题进行了专题演讲,这些演讲不仅传递了前沿的学术信息,也激发了与会者对肥胖代谢病管理领域的深入思考与创新灵感。

此外,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大会精心设置了青年论坛和个案管理两个分会场。青年论坛为年轻医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与同行的思想碰撞中不断成长;而个案管理分会场则聚焦于减重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为个案管理师们提供了一个分享经验、学习新知的宝贵平台。

内科药物丰富了减重方案

但超级肥胖等人群依然首选手术

这几年,肥胖和代谢性疾病问题日益加剧,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也对整个社会的医疗资源和经济负担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为了应对变化,“广东省医院协会减重代谢外科专业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广东省医院协会肥胖代谢病分会”。

就在上个月,我国批准了第二款减重药品暨“网红”药物诺合盈,通过为期5个月的递增式剂量注射,能够帮助肥胖人士甩掉约17%的冗余脂肪。该药物的获批上市,在丰富了临床减重方案的同时,也势必给减重外科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但该减重药物也并非包打天下的灵丹妙药,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比如部分患者可能会增加胰腺炎、胆囊炎发病风险,有相关病史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甲状腺结节患者同样应慎用此药,避免潜在的风险。而且,研究表示,一部分人群对该药物的敏感性差,减重效果并不明显。

杨景哥表示,正式更名为“广东省医院协会肥胖代谢病分会”,正是要将肥胖干预工作打造成一套组合拳似的集体作战,通过吸引包含内科在内的不同学科专家参与,多学科融合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还将极大地提高减重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率先开始了新的尝试,倾力打造肥胖诊疗3.0模式。“按照传统肥胖诊疗模式,胖友看完减重门诊之后,还需要去运动医学中心等门诊治疗其他问题。这是肥胖诊疗1.0模式的弊端,以减重外科或营养科等单一科室完全主导。部分医院的肥胖诊疗进入2.0模式,由单一科室带领再根据实际转诊或组织多学科MDT,患者仍然面临诊疗流程繁琐的困境,不得不奔走于多个科室之间。”

杨景哥表示,医院新近揭牌的“一站式”多学科综合减重门诊属于肥胖诊疗的3.0模式。在该门诊中,从挂号、分诊、多学科诊疗、身体成分分析、抽血检查、支付,都在诊间完成,肥胖患者可享受全方位、一站式的诊疗服务。该中心以“多学科协作 个性化诊疗”为核心特色,整合了减重代谢外科、内分泌科、营养科、中医科、儿科等多个紧密科室,并联合心内科、运动医学科、精神医学科、康复科、睡眠医学中心、内镜中心等多个相关学科,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对于轻度肥胖患者,中心可能推荐营养科专家制定的个性化饮食调整计划,并辅以精神医学科的专业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调整心态,轻松减重。而对于中重度肥胖患者,则联合多学科进行深入的代谢评估,考虑采取减重手术作为长期有效的干预措施。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张灿城 伍振鹏

江门首胖尹金花,一顿饭吃一锅米,丈夫不敢同床:怕睡着后醒不来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

她身高仅1米5,体重却高达356斤。

一顿吃一锅大米,坐坏了家里30多个凳子。

所有人都嘲笑她以后肯定找不到婆家,

然而她却找到了一个“完美丈夫”。

婚后丈夫陪她一起减肥,结果却越减越肥?

明明饮食合理,也坚持运动,

还每天都在喝中药,为何反而越来越胖?

无奈之下, 只好去医院做切胃手术,

然而正当她最绝望的时候,丈夫却消失不见。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今的她瘦下来了吗?

和丈夫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被一场车祸改变命运

1987年,尹金花出生于广东江门的一个普通家庭。

小时候的她其实和同龄人没什么差别,

但在她12岁那年,

突如其来的一场意外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她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惨遭车祸,

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一直是昏迷状态,

医生说她很有可能再也不会醒过来。

听到这个消息后,她的家人几乎崩溃,

虽然家境贫困,金花的父亲还嗜赌如命,

但母亲仍然没有放弃,她坚信女儿能醒过来。

一个月后,金花竟真的奇迹般醒来。

由于身体受伤,

很长一段时间她只能在病床上度过,

母亲心疼她,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

金花胃口也出奇地好,每天刚吃完饭不久就喊饿。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车祸带来的伤痛渐渐痊愈,

但金花却胖了30多斤。

父母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大问题,

只要身体健康,胖点也无所谓,能吃是福。

但当金花返校后,却遭到了同学无情的嘲笑,

她突然多了很多绰号:“死肥猪”“大胖妞”,

金花原本是一个活泼快乐的小女孩,

但从这件事之后变得十分自卑。

她也曾想过减肥,变回原来的样子,

可她的食欲却越来越不受控,饭量越来越大,

哪顿吃得少一些,她便感到身体疲软无力,

做什么事儿都提不起劲来。

母亲见状也有些担忧,她猜想,

这或许就是车祸留下的后遗症,是正常现象,

于是也没再多想。

在金花15岁那年,

她本就摇摇欲坠的家庭彻底破碎,

父亲抛下他们,带着所有家底离开了。

而母亲也因病重离开了人世。

金花和妹妹突然间就没有了依靠,

只能相互扶持着继续生活下去。

后来她便辍学打工,

巨大的生活压力让她的食欲越来越难以控制,

每当心情不好时便暴饮暴食,

20岁那年,她的体重已经达到180斤。

当身边邻居都在嘲笑她找不到婆家时,

180斤的金花却收获了美满姻缘。

遇见爱情,婚后越来越胖

那时金花在菜市场摆摊卖水果,

廖伟东是一名送货工。

他第一眼看见金花就对她一见钟情,

觉得这个姑娘非常可爱善良。

于是便时常去水果摊旁和金花唠嗑解闷。

金花并没有多想,她觉得自己身材肥胖,

没有人会看上她,于是便一直把廖伟东当朋友看待。

可突然有一天廖伟东突然向她表白,

金花突然就羞红了脸,感到十分诧异。

廖伟东看穿了金花内心的窘迫和自卑,

他表示自己并不嫌弃,以后愿意陪她一起减肥。

两人便开始了甜蜜的爱情。

2012年,这对幸福的情侣踏进了婚姻殿堂。

婚后的金花就更不在意形象管理了,

在丈夫的宠爱和照顾下,她的体重日益飙升,

结婚仅两年,体重已经上升到356斤。

她一顿可以吃一锅大米饭,

一个人仅一个礼拜就能吃10斤大米。

而且饭后还能喝一桶2.5L的可乐。

实在是饭量惊人。

即使这样,廖伟东也并没有嫌弃妻子,

他心疼妻子由于身材肥胖在外摆摊不易,

于是便不再让她工作,回家养身体。

像他婚前承诺的那样,

他一直在为金花制定减肥计划,

合理饮食,坚持运动,还带她看医生。

金花表面上都遵从他的计划,

但减肥却一点儿成效都没有。

原来,她总是在背着丈夫偷吃,

每次节食后比原来的饭量还要大。

家里的凳子被她坐坏了三十多把,

她庞大的身躯几乎占据了整个床,

无奈之下,丈夫只能与她分床睡。

时间久了,两人的感情也受到了影响。

因为金花的身体很难受孕,

而廖伟东很想有一个自己的孩子。

可即便这样,廖伟东依然没有选择离开她,

他把金花看做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为帮助妻子减肥,他开始求助媒体。

减肥成功,丈夫却去世

2016年,暨大附一院在网上看到金花的事迹,

决定为她提供帮助,

像她这种程度的肥胖,已经不能只靠节食运动,

医生建议她切一部分胃。

那么,如果要进行手术,

金花必须先改掉之前暴饮暴食的习惯,

每天只能吃固定分量的营养餐。

可这点儿饭对金花来说还不够塞牙缝儿的,

她经常饿得情绪崩溃大哭起来。

一开始丈夫还在旁边开解和安慰她,

后来却不见踪影。

金花以为丈夫抛弃了她,非常难过,

几天后得知真相,她泪如雨下。

原来丈夫是去打工为她赚手术费用。

看到丈夫这么辛苦,金花终于下定决心减肥。

她告诉自己,无论有多苦,这次一定要坚持下来。

幸运的是,这次切胃手术非常成功,

而金花也凭借坚强的毅力,短短10个月就瘦了200多斤。

出院之后,很多人见到她都大吃一惊,

现在的金花跟以前简直判若两人。

从前的她由于肥胖几乎不能做任何运动,

家里的家务活都是由丈夫来做。

而如今她将所有的家务都包揽,

每天都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

从前她很难买到合适的衣服,

因为自卑从来都不敢去逛街买衣服。

而如今她终于可以买很多漂亮衣服,

她感叹原来瘦下来生活如此美好。

2017年,在金花和丈夫结婚5周年纪念日那天,

两人去补拍了婚纱照。

照片上的她笑容灿烂,满脸幸福。

可好景不长,

2021年,丈夫廖伟东因肺癌去世。

金花痛哭不已,这辈子丈夫为她付出太多,

如果没有他就没有如今的自己。

可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丈夫的爱勇敢生活。

结语

廖伟东和金花是对平凡的夫妻,但他们的爱情故事却打动了无数人。

也激励着很多“胖友”努力减肥,收获新的人生。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搜狐:江门第一胖尹金花:体重356斤,吃饭得抱着电饭锅,后来怎样了?

网易:1.45米,356斤,她一顿饭吃一锅米,丈夫不敢同床:怕睡了醒不来

搜狐:她曾是“江门第一胖”!减重230多斤的她,如今成为“励志姐”!

网易:她是“广东第一胖”,1顿1锅米,丈夫不敢同床:怕睡着了醒不来!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广东肥胖率虽低 患者绝对数量不少

我国国民的肥胖、超重率开始不断攀升,但以广东为代表的华南F3(广东、广西、海南)三省份则以肥胖率低引发关注。“诚然,广东的肥胖率确实要远低于北方高油、高热饮食的兄弟省份。但我们的人口基数异常庞大,肥胖、超重人士的绝对数据并不少。”著名肥胖代谢病外科专家、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杨景哥在出席第一届广东省肥胖代谢病管理大会时向南都记者表示,肥胖干预已经从以往的单打独斗进入到多学科参与下的集群式管理3.0时代。

据悉,本次在广州召开的大会由广东省医院协会主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旨在汇聚全国肥胖代谢病领域的精英力量,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开幕式由大会主席、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杨景哥主持。

现 象

广东肥胖率全国倒数第一 但肥胖门诊诊疗量并不少

饮食生活习惯的变化,加上国民经济的快速进步带来的食品物资可获得性增强,我国的肥胖、超重问题也日益凸显。根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肥胖率为16.4%,超重率为34.3%,预计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可能达到65.3%。肥胖已成为我国公众健康面临的重大挑战。但前不久,一条“广东肥胖率全国倒数第一”的新闻刷屏。岭南地区的炎热潮湿加上广东饮食方面低油低热、喜食蔬果的特点,确实在控制体重方面有着先天优势。“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广东省人口基数庞大,是目前我国唯一常住人口过亿的省份,肥胖、超重率虽低于北方兄弟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但绝对患者数量并不少。”杨景哥表示,具体到临床实践中,肥胖门诊的诊疗量并不少,需要开展减重手术干预的也不在少数。

本次大会为肥胖代谢管理同行搭建学习交流与合作共赢的平台,群策群力,共同推动新理论、新技术的持续发展,为加强肥胖代谢病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交出“广东答卷”。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陈莹在大会开幕式环节指出,暨大党委医学工作部会盘活多方资源,加强对肥胖代谢病管理事业的全方位支持,积极与兄弟院校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减重代谢外科事业的发展。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郭军也表示,医院获评“减重代谢外科全国示范单位”称号,成为华南地区唯一获此荣誉的医疗机构,期望与广大同行共同推动大湾区相关学科发展,彰显侨校、侨院的精神与力量。

本次会议邀请省内外诸多著名专家针对“医院管理与学科建设、标准化肥胖代谢病综合诊疗中心建设、新形势下的个案管理工作、减重外科热点话题、减重外科与减重药物协同关系、中医·营养·运动·心理与减重”6大主题进行了专题演讲,这些演讲不仅传递了前沿的学术信息,也激发了与会者对肥胖代谢病管理领域的深入思考与创新灵感。

此外,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大会精心设置了青年论坛和个案管理两个分会场。青年论坛为年轻医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与同行的思想碰撞中不断成长;而个案管理分会场则聚焦于减重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为个案管理师们提供了一个分享经验、学习新知的宝贵平台。

治 疗

内科药物丰富了减重方案 超级肥胖人群仍首选手术

这几年,肥胖和代谢性疾病问题日益加剧,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重大影响,也对整个社会的医疗资源和经济负担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为了应对变化,“广东省医院协会减重代谢外科专业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广东省医院协会肥胖代谢病分会”。

就在上个月,我国批准了第二款减重药品暨“网红”药物诺合盈,通过为期5个月的递增式剂量注射,能够帮助肥胖人士甩掉约17%的冗余脂肪。该药物的获批上市,在丰富了临床减重方案的同时,也势必给减重外科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但该减重药物也并非包打天下的灵丹妙药,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比如部分患者可能会增加胰腺炎、胆囊炎发病风险,有相关病史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甲状腺结节患者同样应慎用此药,避免潜在的风险。“而且研究表示,一部分人群对该药物的敏感性差,减重效果并不明显。”

杨景哥表示,正式更名为“广东省医院协会肥胖代谢病分会”,正是要将肥胖干预工作打造成一套组合拳似的集体作战,通过吸引包含内科在内的不同学科专家参与,多学科融合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还将极大地提高减重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率先开始了新的尝试,倾力打造肥胖诊疗3.0模式。“按照传统肥胖诊疗模式,胖友看完减重门诊之后,还需要去运动医学中心等门诊治疗其他问题。这是肥胖诊疗1.0模式的弊端,以减重外科或营养科等单一科室完全主导。部分医院的肥胖诊疗进入2.0模式,由单一科室带领再根据实际转诊或组织多学科MDT,患者仍然面临诊疗流程繁琐的困境,不得不奔走于多个科室之间。”

杨景哥表示,医院新近揭牌的“一站式”多学科综合减重门诊属于肥胖诊疗的3.0模式。在该门诊中,挂号、分诊、多学科诊疗、身体成分分析、抽血检查、支付,都在诊间完成,肥胖患者可享受全方位、一站式的诊疗服务。该中心以“多学科协作 个性化诊疗”为核心特色,整合了减重代谢外科、内分泌科、营养科、中医科、儿科等多个紧密科室,并联合心内科、运动医学科、精神医学科、康复科、睡眠医学中心、内镜中心等多个相关学科,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对于轻度肥胖患者,中心可能推荐营养科专家制定的个性化饮食调整计划,并辅以精神医学科的专业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调整心态,轻松减重。而对于中重度肥胖患者,则联合多学科进行深入的代谢评估,考虑采取减重手术作为长期有效的干预措施。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张灿城 伍振鹏

制图:黄亚岚(奇域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