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图女士(肥胖照片)

极目新闻 0
文章目录:

180斤胖女孩自信拍写真走红:喜欢唐朝的审美,不要被外界眼光裹挟

极目新闻记者 丁伟

180斤的体重,自信的笑容,江苏南京张女士的一套写真走红网络。3月28日,张女士告诉极目新闻(报料邮箱:jimu1701@163.com)记者,她在一家肖像馆上班,拍这组写真是想给胖女孩们带去自信。

3月28日,“180斤女孩拍写真美哭网友”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照片里的女孩身材丰满,时而开心大笑,时而眨眼搞怪,又时而调皮地对着镜头比个耶。

28日上午,江苏南京一家肖像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照片中的女孩是她的同事,已在此工作半年有余,这套写真于近期拍摄。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照片中的女孩张女士,她说自己是来自山东泰安的“00后”,身高168厘米,体重180斤。她在肖像馆上班,发现虽然每天来店里拍写真的客人很多,但胖女孩几乎没有,于是自己拍下这组写真,初衷就是想给胖女孩们带去自信,“想让你们知道,你们也会闪闪发光,可以自信地做自己。”

张女士称,她把自己的写真发到网上后,网友的评价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她认为,胖和瘦只是简单的身材表达,无论怎么都免不了受到他人的评论,“女孩子还是不要被外界的眼光裹挟,只要健康,每一种美都有价值。我们要接纳每个时间段的自己,坦然地做自己,自信地记录自己。我们可以成为任何想成为的样子。”

张女士还告诉记者,她比较喜欢唐朝的审美,打算找时间去西安或者洛阳拍一套唐朝风格的美照。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为什么说“微胖女人”才最美?看对比图就知道,珠圆玉润太显贵气

在如今这个“以瘦为美”社会,无论是有着上镜需求的明星还是生活中的普通女性,都在严苛自己,少吃几口饭,多走几步路……

受这种单一且畸形的审美观影响,多少女孩子仿佛还生在饥荒年代,明明对食物十分的渴求却还是永远逼自己处于一个吃不饱的状态。

而本期,我们就要告诉大家,一个女人的美丽真的不完全取决于体重!甚至在我看来,在大众的审美眼光下,微胖的女人才是真正最美的女人!不信?你就接着往下看。

一、男明星的畸形审美,影响了多少正常女人?

1、好女不过百,太荒谬

在第一次听到“好女不过百”的言论时,我的内心简直大受震撼,极其荒谬且不公平!你说,一个一米五几的女生,体重不过百斤,那我肯定无话可说。但假设一个一米六几、一米七几的女生,你让人家体重不过百斤,是想人家瘦成骷髅架子吗?!

尤其是某些女粉众多的男明星,在我看来,他们已经不是在裹小脚了,而是被“裹小脑”了。明明是自己身体孱弱抱不动女星,却还要推卸责任、洗脑女性……说别人体重太重之前,也不先看看自己身上的肚腩多么显眼。

2、排骨胸、蚂蚁腰,太畸形

正是由于男明星这种不靠谱的言论,女明星们也被迫一瘦再瘦。你看,部分女明星为了追求极致的瘦,直接发展成了极端的身材比例,如排骨胸、蚂蚁腰等。

这种审美趋势不仅不健康,还给无数喜欢她们的粉丝们传递出一种扭曲的价值观,让许多小女生都陷入了自我怀疑和焦虑之中,甚至不惜采用极端手段来追求所谓的“完美身材”。

二、不要被单一审美所桎梏,要学会欣赏多元美

1、为什么说“微胖女人”才最美?看对比图就懂

①珠圆玉润,尽显和谐自然之美

其实大家也发现了,在畸形审美下,已经很难看到像以前邱淑贞、林青霞一样的大美女了。就单看下面两张图片:

那种珠圆玉润的和谐美,紧致的皮肤饱满又充满弹性,身体线条流畅自然。这种不刻意追求瘦削,自然而健康的美,现在的娱乐圈中还说得上几个?

②贵气由内至外,散发独特美丽

都说以前的港星大气明媚,那是因为微胖的女人本身就会给人一种温婉、贵气的感觉。不信你看下面景甜和董洁的对比图,是多么的明显!

不要忘了,董洁以前可也是靠冷清秋的美貌而出名。可如今你看,在珠圆玉润的景甜的对比之下,董洁直接像个村妇一样,又黑又土。

③软软香香,健康才是最主要的因素

只能说,女明星真的为了维持身材真的很不容易。不要看她们表面光鲜亮丽,但其实身体健康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

比如说长期不吃碳水导致脱发、掉发,饮食量过少导致口臭、便秘等等……为什么我们说微胖的女人才是最美?那是因为微胖的女人往往意味着更好的健康状况。

适量的脂肪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必要的能量和保护,减少因过瘦而引发的健康问题。

不仅如此,微胖女人的肌肤也往往比瘦削之人的更加柔软细腻,仿佛散发出香甜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

2、微胖女人的魅力,不是排骨精们能够比拟的

①前凸后翘,凹凸有致

还记得精英律师里的小助理栗娜吗?朱珠的这个角色简直将微胖女人的魅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动图更加明显,微胖女人身材前凸后翘、凹凸有致,走起路来摇曳生姿。这种美不仅更符合人类的审美本能,也更能展现出女性的柔美和性感。

②自信从容,气质非凡

没想到吧?天仙刘亦菲竟然也有被诟病身材的一天。就在她最近结束的新剧——《玫瑰的故事》里,一组泳装照曾让她被无数网友苛责腰不够细,腿太粗……如下图所示,这样的身材都能被挑剔,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不过,好在刘亦菲从不会过分的在意外界的审美与眼光,总是大大方方的做自己,既从容又自信。

我想,可能正是这种自信的气质,才能让她在每次娱乐圈大合照里脱颖而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所在吧!

3、微胖不是肥胖,这3点区别要搞清楚

关于微胖,其实也一直没有个具体定义,很多女性认为自己是微胖,但在别人眼里却是一个妥妥的瘦子;但也有女性也称自己只是微胖,但在别人看来,已经达到了肥胖的标准了……

①BMI值上的区别

如果你自己也分不清微胖与肥胖的界限,那么可以从体脂率上面来看。微胖通常指的是体重略高于标准范围但体脂率仍在健康范围内的状态;而肥胖则是指体重严重超标、已经影响到健康的状态。

②体态与曲线的区别

而肉眼上能够明显区分的就是我们的身材曲线和体态了。微胖不似肥胖,会因脂肪堆积过多而显得臃肿、缺乏曲线美。相反,微胖女人的肉肉往往分布均匀,体态也是匀称和谐、曲线优美。

③健康与生活方式的区别

最主要的是,微胖女人通常拥有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而肥胖者则可能因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而导致体重失控、健康状况恶化。

三、适合微胖女人的穿搭,得体又性感

很多衣服其实只有微胖的体型才能撑得起来,所以说,微胖女人也可以在穿搭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的。以下是一些适合微胖女人的穿搭建议:

1、选择合身而非紧身

大部分微胖女性都知道,不能穿过于宽松的衣物,否则会胖上加胖,显宽显臃肿。但其实过紧的衣服也不适宜微胖女生穿。

微胖身材过于火辣,衣着过紧很容易显得曲线感太强,即使什么都没露,也会有种暴露的感觉。所以,建议微胖的女人尽量选择那些既能够贴合身体线条,却又不紧绷束缚的服装,才会更得体优雅。

2、利用v领和延长线

我不说,谁能看得出来下图的女生有140斤?这就充分说明了穿搭技巧的实用之处。众所周知,微胖女生很容易就会踏入显胖显臃肿的穿搭误区,所以学会一定的显瘦技巧也很重要。

比如说,V领设计能够拉长颈部线条,使上半身看起来更加修长。同时,选择具有垂直延长线设计的衣物,如连衣裙的纵向褶皱、裤子的直筒剪裁等,也能够有效地拉长身形,减少横向膨胀感。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平衡微胖身材的比例,还能使整体看起来更加协调。

3、适度露肤,增加氧气感

对于微胖女生来说,包裹感太强的衣服反而会暴露身材和体型缺点。所以适度地露出肌肤,如选择无袖或露肩上衣,以及短裙或方领裙等,能够增加我们造型的轻盈感和氧气感,减少厚重感。但需要注意的是,露肤要适度,避免过于暴露或选择不合适的部位露肤,以免适得其反。

4、强调腰线,放大优势

腰线是女性身材的关键所在,对于微胖女人来说更是如此。建议多选择高腰设计的裤装或裙装,能够有效地提升腰线位置,拉长下半身比例,使身材看起来更加高挑。

5、利用配饰,增强氛围感

对于微胖女人来说,合适的配饰不仅能够有效转移人们的视线焦点,同时还能增加我们整体的美女氛围感。例如,选择小巧精致的耳环、项链或手表等首饰,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到上半身;不过,配饰的选择要适量适度,避免过于繁琐或堆砌过多而显得杂乱无章。

结语:

综上所述,“微胖女人”同样能展现出独特的美丽和魅力。我们应该摒弃单一的审美观念,学会欣赏和尊重每一种美。无论是哪种身材类型的女性,只要保持健康、自信、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都能成为最美的自己。

好了,本期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

声明:文章皆在传递正能量与美学剖析,无任何负面引导!想解锁更多的穿搭思路,想通过妆造让自己变得更减龄和气质,别忘了点个关注,我们会分享给你们~图片源自网络,如侵权联系必删除!

杨贵妃究竟有多胖?赵飞燕究竟有多瘦?756年7月15日杨玉环自缢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杨贵妃究竟有多胖?赵飞燕究竟有多瘦?756年7月15日:马蒐驿之变:唐朝哗变士兵杀杨国忠,逼迫唐玄宗赐杨贵妃自缢。

大家都听过环肥燕瘦。

对于赵飞燕的瘦,历史上有明确记载。

舞蹈家赵飞燕自创了掌上舞,也叫作掌中舞,也就是在舞伴手掌中跳舞。

今天我国有一种杂技,叫做“肩上芭蕾”,也就是女舞者站在男舞者的肩膀上跳舞。

大家看的赏心悦目,却不知道这对舞者或者说杂技演员都已经五十多岁,他们是夫妻。

正常来说,杂技演员到了这个年龄因为体力和身体柔韧性下降,是不能再表演了。

那么,为什么这对“高龄”演员仍然活跃在舞台上?

实在是这个“肩上芭蕾”的难度太大。

电视台曾经采访男舞者魏葆华,询问“肩上芭蕾”的练习难度如何?他苦笑着脱下衣服,大家顿时看到全身到处都是淤青。

即便是普通人认为承受力最好的肩膀和后背,也必须垫上多层胶合板才能保证魏葆华不会受伤,保证女舞者吴正丹能够站立。

即便如此,一旦吴正丹不小心踩到丈夫的锁骨,就可能导致骨折,踩到斜方肌、三角肌都可能导致肌肉严重受伤。

即便练了一辈子杂技、技术如火纯青,吴正丹为了保护丈夫,需要严格将体重控制在90斤以下。

吴正丹曾这么说:如何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表演状态?很难!我需要精准地把自己的体重控制在90斤以内。我只要稍微重那么一丁点,魏老师就举不动我,我们有可能完成不了那些高难的动作。尤其是肩上、头上那些技术动作,我的重量一压到那,如果胖了一点点,就像身上绑了一个沙袋一样,很重、很累,脚底下就迈不动步了,那种感觉是很微妙的。

吴正丹又感慨:体重涉及动作的安全性。因为年龄所限,我们的能力也会下降,所以要怎么把动作完成好,就要管住自己、控制自己、加强训练,才有可能延续自己的艺术生命。

说来说去,除了练习以外,吴正丹需要将体重控制在90斤以下。

而吴正丹可不是矮小的女人,她的身高有1米69,常年将体重保持在80多斤可不容易。

上面扯了这么多,萨沙要说什么?

如果吴正丹女士80多斤只能跳肩上芭蕾,那么赵飞燕姐姐要在掌上跳舞,体重恐怕只有六七十斤。

而赵飞燕能够成为顶级舞者,又成为皇后,身高不可能太低,保守估计也有1米6左右。

身高1米6的女人才六七十斤,显然体重严重不足。

很有名的网红冯提莫,她的公开体重是77斤。然而,冯提莫妹子身高只有1米5,一说还不到这个高度。

对比一下,足可见赵飞燕的瘦削程度。

所以环肥燕瘦的燕瘦,可是货真价实的瘦。

那么,杨玉环究竟有多胖呢?

历史上有很多种说法,萨沙比较相信的是这一种:杨玉环身高164厘米,体重69公斤,138斤。

根据今天的标准,年轻女性身高1米64,标准体重应该是56到57公斤,也就是超过112斤到114斤。

杨玉环体重高出标准26斤,肯定是比较胖了,但也不是非常肥胖。

那么问题来了,胖乎乎的杨玉环为什么还会被唐玄宗宠爱?

其实,古代中国人大多喜欢胖一点的女人,不喜欢很瘦弱的女人。

有个老电影叫作《牧马人》,牛犇饰演的好心牧民,替丛珊饰演的逃荒四川女孩找个婆家。

奇怪的是,在我们看来,丛珊饰演的这个女孩颇有些姿色,似乎不难找男人。

没想到,牛犇找了很多家都没有成功,最终只能介绍给朱时茂饰演的摘帽右派,后者在当年是社会最底层。

为啥?

很简单,电影中说的很清楚,这些家庭嫌弃丛珊太瘦了,身上没有肉。

其实,这种观念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在小说《红楼梦》中,很少有人会欣赏林黛玉的瘦弱美,反而会认为是一种病态。

相反,大家比较喜欢丰硕的薛宝钗,连贾宝玉也有一定的爱慕之情,喜欢宝钗的丰满肌肤。

书上这么说: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她,少不得褪了下来。宝钗生得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她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宝钗见他怔了,自己倒不好意思的,丢下串子,回身才要走,只见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手帕子笑呢。

古代中国大多朝代,贵族和民间大多喜欢丰硕微胖的女人。

考古发现的汉代画像和陶俑中,除了少数专业的舞女以外,贵族妇女乃至宫女,大多体态健硕。

如南阳汉画馆中的侍女,体态已经不只是微胖,而是肥胖了。

河南新密打虎亭二号汉墓主人是弘农郡太守张德夫人,壁画有一幅是宴客图。其中不仅仅张德夫人体态丰满,来赴宴的官员女眷也大多胖乎乎的。

总之,汉代女人可不是以瘦为美。

到了,魏晋南北朝就有一定变化,虽然民间仍然喜欢胖一些的女人,贵族老爷们却开始病态的减肥生涯。

比如晋代大富豪石崇将沉香碾成粉撒在床上,让家中姬妾在其上行走。若床上没有痕迹则赐珍珠,若有痕迹则令其减肥,故时人相戏曰:“尔非细骨轻躯,那得百琲真珠。”

不仅仅贵族妇女要瘦弱,男人也不能肥胖,要千方百计减肥。

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就是在变胖后绝食减肥,结果突然暴毙。

需要说明的是,士大夫和贵族阶层崇尚瘦弱,仅仅局限于南朝汉人地盘。

在北朝胡人统治地区,仍然只喜欢胖女人。

当时北方战乱,胡人士兵四处劫掠妇女。这些胡人往往会选择体态丰满的女人,认为她们身体健康,有旺盛的生育能力和劳动力。像林黛玉那样瘦弱的女孩会被认为体弱或者多病,胡人士兵直接一刀砍死并不掠走。

隋唐时代,宫廷中有大量鲜卑贵族,自然保留了一些胡人的审美观。到了唐朝中后期,贵族妇女完全是以胖为美。

大家注意,这里的胖是偏高,而不是肥胖,还没有到喜欢当年贾玲的地步。

同时,可不是你胖了就有人喜欢,还要女人胖又有些姿色。

至于胖美女有很多苦恼,比如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就说杨玉环因为偏胖“素有肉体,至夏苦热”,“使恃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

翻译一下就是,杨玉环比较胖,夏天就会感到很热,也容易出汗,拼命扇扇子也没用。

杨玉环虽胖,却有着完美的五官和皮肤,尤其肤色非常白皙。

白居易《长恨歌》称赞杨玉环:“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所谓凝脂就是凝冻了的油脂,光滑且白润,就像白玉一样,形容杨玉环有着绝好的皮肤。

到了宋代以后,礼教盛行,妇女的肥胖往往同隐含的淫荡联系起来。小说中的淫妇只要是少妇而不是闺女,几乎都是丰满型。

随着缠足的盛行,妇女的活动能力受到很大影响,身体越来越差,想要肥胖自然困难。

于是,宋代贵族阶层开始崇尚弱不禁风的瘦弱女性。

辛弃疾诗:“淡黄弓样鞋儿小,腰肢只怕风吹倒。”

随后元明清大体如此,不过只局限于上流社会。这几个朝代的中产阶级和底层民众,仍然喜欢胖一些的女孩子。

为啥?

中国古代的老百姓,吃肉是很少的!

小说《儒林外史》有些情节很有意思,记载了无数的大小酒宴。

所谓的名士们平时标榜高风亮节,对吃饭却很有兴趣,基本有酒宴就会参加。

为啥?即便是明清时代,老百姓吃肉仍然不容易。

底层平民根本吃不上什么肉,只能常年素食。

范进中了秀才,在乡下可是大事,他的岳父胡屠夫也只是带着一副猪大肠和一瓶酒来庆贺。

席间,胡屠夫还说,范家三口包括他的女儿,这几十年来都是吃小菜饭,猪油都没碰过几次。

什么叫做小菜饭?就是米饭加上一些简单的蔬菜,放在今天就是减肥餐。

为啥?买不起肉。

书中刚开始,周进被山东兖州府汶上县薛家集聘请为私塾先生。周进是城里人,山东人又重视教育,尊重老师,因此乡下孩子家长们办了很风光的接风宴。

能够有钱聘请私塾老师的乡下家庭,至少也是富农或者小地主,经济条件是不错的。

于是,这个接风宴就是乡下档次最高级别的酒宴了,大家看看是什么:随即每桌摆上八九个碗,乃是猪头肉、公鸡、鲤鱼、肚、肺、肝、肠之类。叫一声“请!”一齐举箸,却如风卷残云一般,早去了一半。看那周先生时,一箸也不曾下。

这段写的很生动。

所谓乡下顶级酒宴,正经的肉类不过是猪头肉、公鸡、鲤鱼这三个菜。众所周知,猪头肉是比较差的肉类,同鲤鱼一样被古人认为是“发物”,吃了对身体不好,所以肉价低廉。

唯一上了台面的菜,恐怕就是公鸡了,其他那些猪内脏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肉菜。

即便是这种宴席,众人也是如饿狼扑食一样猛吃。

他们虽然是比较殷实的务农家庭,平时家里很少吃肉,才会有如此表现。

普通乡民如此,那么有些身份的人呢?

书中有个马二先生,是正儿八经的选家,类似于今天考研导师,专门编一些考试辅导教材。

马二先生的收入不低,算是中产阶级,他也很喜欢吃肉。

书中这么写:说着,蘧家仆人捧出饭来。果是家常肴馔,一碗炖鸭,一碗煮鸡,一尾鱼,一大碗煨的稀烂的猪肉。马二先生食量颇高,举起箸来向蘧公孙道“你我知己相逢,不做客套。这鱼且不必动,倒是肉好。”当下吃了四碗饭,将一大碗烂肉吃得干干净净。里面听见,又添出一碗来;连汤都吃完了。

为啥?

以马二先生的收入,是不能随便吃肉的,只有去蘧蘧公孙这种大官僚后代家庭做客,才能这么猛吃:说着,坊里捧出马二先生的饭来,一碗熝青菜,两个小菜碟。马二先生道“这没菜的饭,不好留先生用,奈何?”蘧公孙道“这个何妨?但我晓得长兄先生也是吃不惯素饭的,我这里带的有银子。”忙取出一块来,叫店主人家的二汉买了一碗熟肉来。

萨沙写了这么多,到底要说什么?

很简单,女人想要胖一些,不但要吃足够多的粮食,更要多吃肉。

大家就想一想,毛泽东时代社会上有几个胖子?尤其未成年人中有几个胖小子?学校里面一个班上也看不到一个。

而今天,中国未成年人中,女孩肥胖率为7.7%,也就是差不多十个里面就有一个小胖妞。

男孩的肥胖率更是达到15.2%,六个里面就有一个了。

为啥?

说到底,还是今天吃得好,孩子吃肉多。

在古代中国,普通老百姓只能勉强糊口,填饱肚子尚且不容易,哪里谈得上吃肉。

换句话说,贫家女孩就算想方设法要胖一些,也是没有可能的。

像范进家里这样天天吃米饭和青菜,每天吃一整锅也别想变胖。

如果女孩或者妇女体态偏胖,唯一解释是这个家庭非富即贵,家里比较殷实,才能让女眷变胖。

换句话说,胖女孩、胖女人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大家看看清代末期皇宫中女眷照片,会发现颇有一些胖子。

比如清末四大太妃之一中,只有瑾妃留下了照片。她是珍妃的姐姐,活到了1924年。

瑾妃中年时期非常肥胖,同贾玲差不多,晚年身体不好才变瘦了一些。

我们再看看满清旗人贵族和重臣女眷留下的照片,大多也是比较丰满的,很少有瘦削类型。

比如顺郡王妃、那桐令夫人、那亲王妃、毓朗夫人、庆亲王世嗣妃等等都是偏胖的。

这些人养尊处优,饮食很好,才能变胖。

以瑾妃为例,每天的饮食标准很高。

据档案记载,宣统二年九月份,溥仪、隆裕太后及四位妃子六口人,按分例“共吃猪肉一万四千六百四十二斤”,此外另有额外添加的菜肴,包括:3万1844斤肉、814斤猪油、4786只鸡鸭……共计用银1万4794两。

也就是说,1910年9月份,紫禁城里的六位“主子”,吃掉了差不多5万斤肉。

我们看看慈禧太后的标准,据信修明《老太监的回忆》一书披露,慈禧的“每日分例”如下:

每日用盘肉五十斤(即猪肘子)、猪一口、羊一只、鸡鸭二只。新细米二升、黄老米(即紫米)五合、江米三升、粳米面三斤、白面十五斤,荞麦面一斤、麦子粉一斤、豌豆三合、芝麻一合五勺。白糖二斤一两五钱、盆糖八两、蜂蜜八两。核桃仁四两、松仁二钱,枸杞四两、干枣十两。香油三斤十两、鸡蛋二十个、面筋一斤八两、豆腐二斤;粉锅渣一斤、甜酱二斤十二两、清酱二两、醋五两、鲜菜十五斤。秋季,要备茄子二十个、黄瓜二十条。

这一“分例”自然也只是一个最低供应标准,慈禧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时给自己加料。以果品一项为例,按照“分例”,慈禧每天的供应标准是“核桃仁四两、松仁二钱,枸杞四两、干枣十两”,但实际供应情况,往往是该标准的十倍、百倍。据档案记载,光绪元年二月二十九日至三月二十八日,长春宫的太监共给慈禧传用了如下果品:

平均下来,慈禧每天的果品供应是:25个苹果、3.7斤片枣、2.5斤山里红,1斤桃仁、红黑枣各1.7两,栗子3.3两,核桃13.3个。这么多果品,慈禧自然是吃不完的,剩下的或赐给身边的宫女太监,或直接就浪费掉了。

说来说去,女人能够胖,就是家庭拥有较多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