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药物肥胖(药物肥胖停药会恢复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专家提示:科学看待肥胖 治疗药物与减重手术

近期,包括GLP-1受体激动剂在内的多种肥胖治疗药物在我国获批或即将面市,引发公众广泛关注。对此,医学专家提示,生活方式管理是体重管理的基石,要科学谨慎、分级分类看待肥胖治疗药物与减重手术。

这是记者17日从在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肥胖大会上获得的消息。

“多数超重肥胖是不良生活方式所导致的,根本的解决方法是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来使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建议,大众应树立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来实现体重控制的理念。

中国肥胖大会主席、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张忠涛表示,确实有部分患者经过自身反复努力,体重控制仍不理想,并面临多种超重肥胖带来的并发症。因此,在亟需控制糖尿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肥胖相关并发症,出于治疗和管理目的的特殊情况下,可以把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药物、手术、中西医结合治疗结合在一起,从而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近年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看到一些高血压病人服用多种降压药物后仍控制不好,越来越多年轻、肥胖的心力衰竭病人收到病房里来。这是因为,不解决好超重和肥胖问题,这些心血管疾病是难以控制好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宇清说。

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张宇清表示,实现预防在前,减少心脑血管等疾病发病率,要从根源上解决肥胖这一危险因素。

记者 顾天成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专家提示:科学谨慎看待肥胖治疗药物与减重手术

近期,包括GLP-1受体激动剂在内的多种肥胖治疗药物在我国获批或即将面市,引发公众广泛关注。对此,医学专家提示,生活方式管理是体重管理的基石,要科学谨慎、分级分类看待肥胖治疗药物与减重手术。

这是记者17日从在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肥胖大会上获得的消息。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国家药监局批准了哪五种药用于肥胖患者的减重治疗?有哪些副作用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五种药物用于成年原发性肥胖症患者的减重治疗,这些药物包括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及替尔泊肽。

一、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五种治疗肥胖的药

1、奥利司他

  • 适应症:奥利司他是一种脂肪酶抑制剂,适用于超重或肥胖症患者的减重治疗。
  • 临床应用:通过抑制胃肠道的脂肪酶,减少对膳食中甘油三酯的吸收,促进脂肪从肠道排出体外。建议餐时或餐后一小时内口服,每日三次,每次推荐口服剂量120mg。
  • 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包括脂肪泻、大便次数增多、胃肠排气增多等。

2、利拉鲁肽

  • 适应症:作为GLP-1 RA的长效制剂,适用于通过减少能量摄入使体重降低的效果。
  • 临床应用:作用于下丘脑,增加饱食信号,减少饥饿信号;同时作用于胃肠道,延缓胃排空,减少胃酸分泌。一天一次皮下注射,用于成人减重最高剂量为每日3.0mg。
  • 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腹痛等。

3、贝那鲁肽

  • 适应症:作为GLP-1 RA的短效制剂,通过增加饱腹感、延缓胃排空达到减轻体重的作用。
  • 临床应用:用于减重的剂量为每次0.2mg,每日三次皮下注射。
  • 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其他在研究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还包括头晕、头痛、非严重低血糖事件、注射部分反应等。

4、司美格鲁肽

  • 适应症:作为GLP-1 RA的长效制剂,适用于降低饥饿感,增加饱腹感,降低能量摄入,改善饮食控制实现减重。
  • 临床应用:起始剂量为0.25mg每周一次皮下注射,维持剂量为2.4mg或1.7mg每周一次。
  • 副作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系统疾病,包括恶心、腹泻、便秘、呕吐等。

5、替尔泊肽

  • 适应症:针对GLP-1受体和GIP受体的双靶点激动剂,适用于在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基础上,体重指数(BMI)符合以下要求的成人的长期体重管理:≥28 kg/m²(肥胖),或≥24 kg/m²(超重)并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
  • 临床应用:推荐起始剂量为2.5mg,皮下注射,每周一次,最大给药剂量为15mg,皮下注射,每周一次。
  • 副作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腹痛、消化不良等。

二、五种减重药物的相互比较

  • 减重效果:根据临床试验数据,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显示出较其他药物更显著的减重效果。替尔泊肽在临床试验中显示,根据使用剂量不同,去除安慰剂效应后的体重下降幅度为11.9%-17.8%,减重幅度达到5%以上的患者比例为85%-91%。
  • 副作用:所有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均为胃肠道反应,但具体副作用的类型和发生率可能有所不同。
  • 用药方式:奥利司他为口服,而其他药物均为皮下注射,其中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提供了每周注射一次的便利用药方式。
  • 减重的机制:奥利司他是一种脂肪酶抑制剂;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是GLP-1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是针对GLP-1受体和GIP受体的双靶点激动剂。

三、减重药物的潜在副作用有哪些?

  1. 胃肠道反应:这是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腹泻、呕吐、便秘、腹痛、腹胀和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状。这些副作用通常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
  2. 营养素不足:体重快速下降可能会导致营养素不足引起的脱发、骨量减少、贫血等问题。
  3. 月经紊乱:在一些女性中,可能会出现月经紊乱的情况。
  4. 胆囊问题:一些研究发现减重药物可能影响胆囊,导致使用者出现胆囊炎、胆汁淤积等情况。
  5. 心理健康问题:司美格鲁肽使用者的心理健康可能会受到影响,可能出现抑郁、焦虑、双相情感障碍等心理问题。
  6. 急性胰腺炎和胰腺癌风险:关于GLP-1类药物的使用与急性胰腺炎、胰腺癌之间相关性的争论仍在继续,尽管目前的研究尚未发现贝那鲁肽具有这些风险。
  7. 注射部位反应:对于需要皮下注射的减重药物,可能会有注射部位的反应,如皮肤瘙痒或不适。
  8. 其他潜在风险:包括心脏病、高血压、头痛、失眠等,这些副作用可能与减肥药中的化学成分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这些副作用,且副作用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在使用减重药物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进行健康监测以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