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白酒对肥胖(白酒与肥胖)

文明河南 0
文章目录:

大量饮酒,增内脏脂肪

这段时间,“酱香拿铁”火出圈,不少人热议“美酒加咖啡,一杯再一杯”。那么,饮酒多了伤身体怎么办?近期,一项基于美国多种族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分析表明,大量饮酒和酗酒与内脏脂肪堆积有关,与心包和肝脏脂肪堆积的关联最强,其次是肌间、内脏、皮下脂肪堆积。

01 饮酒量大,肚子会变大

该研究一共纳入近7千名受试者,其平均年龄62.1岁,47.2%为女士,其中6734人接受胸部CT检查(检测心包脂肪量和肝脏脂肪),1934人接受腹部CT检查(检测皮下、肌间、内脏脂肪面积)。

分析显示,饮酒量与内脏脂肪堆积呈J型曲线关联,少量(每天<1杯)和中量(每天1~2杯)饮酒者的脂肪堆积风险最低,而大量饮酒(每天>2杯)和酗酒(过去一个月内一次饮酒≥5杯)者的脂肪堆积风险显著增加。

与终生不饮酒者相比,大量饮酒者的心包脂肪、肝脏脂肪、内脏脂肪、肌间脂肪均显著增加,但皮下脂肪较低。

此前,中国慢性前瞻性研究就发现,不管每周只有1天饮酒,还是天天饮酒,就饮用频率而言,任何频率饮酒者“肚子大”的比例均较高。其中每周有3~5天饮酒的人,全身胖风险较高,“肚子大”风险最高。其中“肚子大”风险在男士增加23%,在女士增加13%。研究者指出,这可能是因为酒精会增加体内脂肪的积聚、改变肝脏类固醇代谢,从而导致腹型肥胖。

02 饮酒伤脑,增房颤、高血压、癌症等风险

饮酒是诸多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一项美国研究发现,即使少到中量饮酒也会伤脑,与脑容量减少有关。而且,饮酒越多伤害越甚。以一位50岁者为例,每日饮酒1个单位(约半杯啤酒)到两个单位(568毫升啤酒或一杯葡萄酒),对大脑的影响就如衰老2年。

《自然》子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饮酒除了引起房颤复发,还会引起新发房颤。研究发现,饮酒量增加会导致房颤发病率增加。尤其是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急性饮酒与房颤住院之间的关联最大。研究者称,饮酒已成为房颤的重要危险因素。

一项来自韩国的研究发现,喝酒时脸红(面部潮红)与否及变化,与高血压风险也有明显关联。该研究显示,以前喝酒不脸红但现在脸红的人,高血压风险明显高于其他人,即便少量喝酒也如此。

已经有大量证据证实,饮酒会导致多种癌症。酒精和酒精饮料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Ⅰ类致癌物,即确定对人体致癌。发表在《柳叶刀》子刊上的一项全球性研究再次证实,即便少量饮酒也会致癌,喝得越多,风险越高。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分析还显示,中国男性饮酒危害很大,与61种疾病的风险显著升高有关,且呈剂量反应性相关。

03 任何时候戒酒都有益

根据《柳叶刀》一项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结果,世界心脏联盟指出饮酒没有“安全量”。世界心脏联盟指出,即使是少量饮酒,也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包括冠心病、中风、心衰、高血压、心肌病、房颤和动脉瘤。“适度饮酒可降低心血管病风险”的说法不成立。“每天一口酒,活到九十九”的说法也是谎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研究证实,即便是少量饮酒也危害健康。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也发布声明称,少量饮酒也会增加癌症风险。

因此,彻底戒酒十分必要。一项来自韩国的全国性研究表明,对于大量饮酒者(每天酒精摄入量男士>60克、女士>40克),只要彻底戒酒才能降低房颤风险,仅减少饮酒量不会降低房颤风险。

只要想戒酒什么时候都不算太晚,只要戒了酒就能减慢酒精对人体的损伤速度。有研究报道35岁之前是戒酒的最佳年龄。因为35岁之前人体的代谢机能都比较高,对酒精的代谢能力尚比较强,能够抵抗住一部分酒精的损害。其实,任何时候戒酒多不晚,35岁之后戒酒也可以减少酒精对人体的损害程度加深。因此,为了健康请放下手中的酒杯,任何时候戒酒都对健康有益。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记者 || 燕声

编辑 || 颜红波

喝2两白酒,相当于吃2碗白米饭!假期,怎样才能不变胖?

“每次长假我都兴奋得不行,疯玩、熬夜、食欲旺盛,宵夜、小零食全都安排上。但节后一上称,就是EMO的开始。”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门诊的一位患者这样说道。

要想健康度假,饮食和运动应该如何安排?

喝白酒太容易胖

红酒相对健康

中秋佳节,阖家团圆,难免要小酌几杯。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主任叶艳彬提醒,酒的热量,要比大家想象中的高得多。

由上表中可以看出,许多中国居民喜欢饮用的白酒,热量竟高达298Kcal/100ml。也就是说,2两白酒的热量,相当于3两半(2大碗)白米饭。而酒精度越高的白酒,热量也就越高。

一眼望去,啤酒热量似乎比较低——43Kcal/100ml。

“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在‘耍流氓’。”叶艳彬表示,一次性喝500-1000ml啤酒的大有人在,总热量加起来也不低了。

总体来看,如果一定要喝酒,适量喝1-2两红酒更加合适,尤其红酒中还含有一定的酚类、维生素等具有抗氧化效用的成分,相对其他酒来说健康一些。

合理搭配饮食

远离痛风、高脂血症

海鲜深受许多人的喜爱,特别是“秋风起虾蟹肥”的中秋时节。

叶艳彬称,大部分海鲜富含优质蛋白,但过量摄入会增加诱发痛风的风险,建议尽量少或适量进食贝壳类、虾蟹、沙丁鱼、凤尾鱼等,每周总量不超500-1000克为宜,并尽量采用蒸、煮的烹饪方式,切勿饮用汤汁。

此外,建议尽量选择外表呈现金属色的鱼进行食用,因为这类鱼中鸟嘌呤比例较高。研究显示,鸟嘌呤并不具有改变血尿酸水平的作用,同时这类鱼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肉类方面,叶艳彬建议,每天摄入总量不超过200克(四两)。如果进食了较多海鲜,还需相应减少肉类的摄入量。

除了在饭桌上大快朵颐,茶余饭后小零食不离手也是许多人的日常写照。

叶艳彬称,从控制热量和油脂摄入的角度看,每日坚果类食用量应不超过35g,哪怕是节日稍微放纵下,也不建议超过50g。特别是一大包500g的瓜子,一两天就嗑完,更是万万使不得。

假期馋嘴的时候怎么办?建议选择下图中一些低热量水果进行食用,每日摄入总量应不超过350g:

看懂营养成分表

控制摄入总量

叶艳彬表示,真的特别想吃零食、但又不想长胖的时候,学会看食品包装上的标签和营养成分表,控制摄入量是关键。

比如一包芝士夹心饼干(100克)的营养成分表:

如图可见,如果一口气吃完这一包饼干,那么除了主餐以外,就会额外摄入2216千焦(530Kcal)热量,需要慢跑几乎1个小时才能消耗掉。在正常吃三餐且没有加强运动的情况下,就容易长胖。

叶艳彬表示,吃月饼、饮料、零食,以及沙拉酱、番茄酱等各种酱料前,建议都先看一看营养成分表,有助于更加科学地选择食物和安排运动计划。

每天适量运动

步行不少于6000步

很多人都困惑,每天到底需要运动消耗多少热量,才能保持身材。

“按照大部分人的饮食习惯,临床上认为需要消耗每日饮食摄入热量的15%才可以。”叶艳彬说,如果无法自行估算运动该消耗的热量,可以采用每日消耗240-360Kcal的常规推荐值。当然,如果假期饮食比较放纵,建议可以适当增加至400-600Kcal/天。

具体运动安排方面,建议中等强度有氧与无氧运动结合,且每日步行不少于6000步,既高效减脂、消耗热量,同时增加基础代谢率和避免肌肉流失。

有氧运动方面,建议每天进行半小时左右,运动时间不要过于分散,单次运动维持30分钟以上且心率120-130次/分,才能让身体真正进入快速燃脂状态。

无氧运动则建议假期隔天1次,总共进行3-4次。可使用哑铃、水瓶、弹力带、各种抗阻运动器械,或学习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课程等。

南方 记者 陈伊纯

通讯员 李旸 郑露

【作者】 陈伊纯

广东健康头条

1瓶白酒等于13瓶啤酒?喝白酒比喝啤酒伤害大,这是真的吗?

最近老刘有些郁闷,自己前两天的体检中,查出了“酒精性脂肪肝”。

“我看你以后还敢喝酒吗,再喝你就搬出去住吧!”想着老婆拿着体检报告抱怨的样子,那也是为了自己好,纵使老刘再怎么想喝酒,也只能忍住。

但是好巧不巧,老刘的朋友正好约他今晚去喝酒。“我就不去了吧,老是喝酒都喝出酒精肝了。”老刘婉拒道。“没事!”朋友却拍着胸脯打包票:“咱们这次去喝啤酒,我听说13瓶啤酒才抵得上一瓶白酒,喝一点没事的。”

1瓶白酒等于13瓶啤酒,酒精肝真的能喝啤酒吗?

不少酒友可能和老刘一样,或因为疾病,或因为家庭因素,处于“限酒”的状态,但想着啤酒酒精度低,喝一些应该不碍事?

我们以常见的白酒和啤酒规格进行对比后可以发现,一瓶500ml的白酒,酒精度数在45度左右,也就是300ml左右的酒精量;而啤酒是使用啤酒花和麦芽汁发酵的,酒精浓度低很多,大约在4度/500ml,大约在20ml的酒精量。这样换算下来,说1瓶白酒约等于13瓶啤酒,好像的确差不多。

但是,这并不代表酒精肝患者能放心喝啤酒:

一方面,啤酒虽然酒精较少,但也意味着酒友在喝的时候容易“把持不住”,平时一杯白酒的量,可能三五瓶啤酒就下肚了,摄入的酒精量其实变化不大,仍然会对酒精肝的恢复造成严重的阻碍。

另一方面,啤酒喝太多,也会给肠胃增加消化负担,而肝脏同属于消化系统一部分,负担增加对于酒精肝的恢复自然是不利的。

即便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喝啤酒比喝白酒危害小”,本身就是错误的认知。经常喝啤酒,也有有非酒精隐患存在。

啤酒危害不止酒精,3个隐患不能忽视

啤酒中的嘌呤含量较高

这应该是最广为人知的,啤酒在麦芽发酵的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嘌呤成分,经常喝啤酒的人,嘌呤摄入量高,出现高尿酸症状的风险也会提高,甚至有可能出现痛风的症状。

胃黏膜受损

啤酒和白酒一个显著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气泡,啤酒为了刺激的口感,会加入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的来源是二氧化碳。

长期饮用啤酒,大量的二氧化碳涨在肚子里,导致胃壁张力增加,胃黏膜受损的风险就会提高,胃黏膜受损是胃出血,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前兆,一定要引起重视。

肥胖

别小看一罐小小的啤酒,因为啤酒花和小麦的淀粉发酵,它的热量是很高的,500ml含有大约160卡的热量。长期饮用啤酒,肥胖的概率也会变高,从而引起高血压,高血糖等各类代谢疾病,例如“啤酒肚”一类的腹部脂肪堆积症状,也与长期饮用啤酒存在关联。

由此可见,虽然啤酒比白酒的酒精含量更少,但并不能代表喝啤酒就健康。同样地,白酒也是如此,无论怎样的酒,都要以少喝,限喝为主,切勿过量饮用为好。根据不同的酒类,衡量合适的饮酒量。

白酒和啤酒,每天分别喝多少比较合适?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酒精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1类致癌物,无论喝多少都是对身体有害的。但是考虑到很多酒友并不能做到滴酒不沾,退而求其次,每日饮酒需要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在通常情况下,建议成年男性每日饮用酒精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换算到白酒和啤酒上来,也就相当于1两到1.5两白酒,一罐啤酒(500ml)左右的量。而对于心血管病患者,肝病患者,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则要严格禁酒,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爽快,而丢掉了身体健康。

另外,还有很多酒友一时兴起,喜欢将白酒和啤酒混起来喝,觉得这样做酒量大,这样做的危害是什么?

扩展:白酒和啤酒混起来喝,会给身体带来怎样的伤害?

啤酒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会加速酒精的吸收。

一方面,白酒和2啤酒混起来喝,一方面更容易喝醉,醉酒的状态更严重,出现意外的可能性会提高。

另一方面,酒精的吸收效率增加,也会导致酒精对人体的毒性提高,对肝脏和血管造成的伤害也会更大。因此,非常不推荐大家将两者混合饮用。

综上所述,虽然单从酒精量上来看,一瓶白酒的确约等于13瓶啤酒,但这并不代表啤酒的伤害更少,抛开酒精不谈,过量饮用啤酒存在很多其他隐患。无论喝什么样的酒,都要以“少”为主,尽量少喝,甚至是不喝,才是真正为身体健康着想。

参考资料:

[1]:《长期喝啤酒有什么危害?喝了白酒再喝啤酒,会怎么样?》知乎日报,2020-7-14

[2]:《1瓶白酒=13瓶啤酒?白酒和啤酒,竟有这么多差距_》河南财经,2021-10-8

[3]帕丽, 马小春. 浅谈白酒营养成分和危害成分的分析[J].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1, 3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