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会乳腺(肥胖会乳腺发育吗)
警惕!当肥胖遇上乳腺:是引发疾病的 “危险组合”
在当今社会
肥胖已经成为全球健康的一大隐患
而除了我们熟知的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问题
肥胖与乳腺疾病的关系
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
乳腺健康和体重管理息息相关
今天
我们来聊一聊
肥胖是如何影响乳腺健康的
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危害
肥胖是如何影响乳腺健康的?
脂肪组织的特殊性:额外的“雌激素工厂”
女性体内的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但脂肪组织也能够合成雌激素,尤其在绝经后,脂肪组织成为主要的雌激素来源。
• 肥胖女性体内的脂肪较多,导致雌激素水平升高,长期暴露在高雌激素的环境下,会刺激乳腺细胞异常增殖。
• 这与乳腺增生、乳腺良性肿块,甚至乳腺癌的发生息息相关。
肥胖导致体内慢性炎症
肥胖不仅仅是体重增加,它还是一种慢性炎症状态。过多的脂肪组织会分泌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这些炎症因子可能促进乳腺细胞的不正常分化和增殖,增加乳腺疾病风险。
胰岛素抵抗与乳腺健康
肥胖还容易导致胰岛素抵抗,引发高胰岛素血症。过高的胰岛素水平会通过刺激细胞生长和抑制细胞凋亡,加速乳腺细胞的异常增殖,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肥胖与乳腺疾病的具体关联
肥胖与乳腺癌
肥胖,尤其是绝经后女性的肥胖,是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 绝经后女性:随着卵巢功能衰退,脂肪组织成为主要的雌激素来源。如果女性体重超标,体内雌激素水平会明显升高,促进雌激素依赖型乳腺癌的发生。
• 肥胖与复发风险:对于已经患乳腺癌的患者,肥胖也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增加复发和死亡风险。
肥胖与乳腺良性疾病
肥胖女性发生乳腺增生、乳腺囊性病变和乳腺纤维腺瘤的概率更高。特别是乳腺增生症,长期存在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肥胖与乳腺脂肪坏死
肥胖女性的乳腺组织中脂肪含量较高,容易出现乳腺脂肪坏死,表现为乳房局部肿块、疼痛,甚至会被误诊为肿瘤,增加患者的不安和就医负担。
肥胖与乳腺健康的危害
1. 乳腺癌风险显著增加
• 数据显示,绝经后肥胖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女性的1.5~2倍。
• 肥胖导致的激素水平紊乱和炎症状态,是乳腺癌发生的重要诱因。
2. 治疗难度增加
肥胖患者进行乳腺癌手术时,可能面临手术难度增加、麻醉风险加大、术后伤口感染或愈合不良等问题。
同时,化疗剂量的选择和药物代谢也可能受到肥胖的影响,导致治疗效果降低。
3. 预后不佳
肥胖不仅增加乳腺癌的发生风险,还会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复发率。研究发现,肥胖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复发率更高,预后相对较差。
4. 心理健康受影响
肥胖常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特别是当乳腺疾病发生时,身心健康的双重打击会加重心理负担。
保护乳腺健康,从体重管理开始
1
保持健康的体重
• 坚持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摄入。
• 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的摄入,帮助控制体重。
• 规律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保持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2
定期进行乳腺筛查
肥胖女性尤其需要定期乳腺检查,包括乳腺超声和钼靶检查,早期发现异常变化。
3
避免久坐、保持活跃
久坐不动是肥胖的重要原因,也不利于乳腺健康。每天站立或走动一段时间,有助于提高代谢率。
4
关注整体健康
控制体重的同时,注意调节激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慢性炎症状态。
专家提醒:
乳腺健康与体重管理的关系密不可分,它们如同生命线上的两个重要节点,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体重的失控和过度肥胖,无疑为乳腺健康埋下了隐患,就像是一颗颗潜在的“定时炸弹”。因此,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预防乳腺疾病、提升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通过常规的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等方法,体重仍然没有下降或持续上升,建议寻求医学干预,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目前已有研究证明,肥胖是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体重人群高1~1.5倍。体重超标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的失衡,这种失衡可能会扰乱正常的生理机能,从而为乳腺疾病埋下隐患。因此,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重,不仅关乎外表的美观,更是预防乳腺疾病、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它对于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保持活力和幸福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肥胖女性,更容易发生乳腺癌?医生科普:要知道,锻炼身体很重要
根据2020年的数据,乳腺癌已经成为了全球性健康的主要危害疾病,可以说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了。
以前人们总觉得肺癌和肝癌患者特别多,但其实,乳腺癌患者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肺癌和肝癌患者。
根据以前的研究,家族遗传一直被视为乳腺癌最常见的发病因素。
乳腺癌患者的直系亲属中,如果已经发现过乳腺癌的病例,那么患有乳腺癌的风险就会增高4倍。
但是乳腺癌相关的风险因素只有遗传这一种吗?肯定不是。
任何一种癌症的影响因素,都是多种多样的,乳腺癌也不例外。
在诸多因素当中,有一种是特别常见的,也是在我们身边潜伏已久的,那就是肥胖。
难道肥胖真的会导致乳腺癌?具体情况是怎么样呢?
查找一些相关文献,我们@康复Therapy今天就一起来谈一下,肥胖和乳腺癌的相关性。
一、肥胖就会发生乳腺癌?首先明确一点,肥胖和乳腺癌是有相关性的,但并不是说只要是肥胖就一定发生乳腺癌。
国外已经有很多研究结果发现类似的问题了,有研究表明25%~33%的乳腺癌患者和身体活动不足,以及肥胖超重是严重相关的。
在2012年的一项慢性病疾病负担评估报告显示,全球乳腺癌患者中,有10%和身体活动不足相关。
另外对于绝经后妇女来说,不经常锻炼身体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会增高25%左右。
要知道,身体活动不足就会导致肥胖,而肥胖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在英国就有一项临床实验,发现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35的女性,就会增高58%发生浸润性肺癌的风险。
我国也有学者得出过类似的报道,发现超重肥胖的妇女患有三阴性乳腺癌的风险是正常体重的2.96倍。
而且肥胖或者超重的女性,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特别需要经常锻炼和运动使自己的体重达到正常水平,这对预防乳腺癌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既然上面已经提到了肥胖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而且减少运动和运动量不足也是乳腺癌的影响因素。
那么该怎么锻炼?锻炼对乳腺癌到底有没有用呢?
有一项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的女性如果进行6个月的行为干预,发现体重降低10%,就会使乳房组织和血型中的乳腺癌发病相关标志物发生有利的变化。
在一项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数据中显示,如果保持正常体重,每年就可以避免13,000例乳腺癌的发生。
特别是长期的中等强度以上的身体活动,可以有效地减少脂肪含量,并且降低雌激素的循环水平,进而改善胰岛素耐受以及拮抗炎症因子。
总之,这些方面都会减少乳腺癌的发生。
即使没有达到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低强度的运动,同样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的发病。
比如在绝经之后,每周步行至少7个小时,就会比每周步行3个小时的人,减少14%发病风险。
绝经前后的妇女每周都应该进行身体活动,无论是低强度的还是中等强度的,这都会对预防乳腺癌非常有益。
一般来说如果想保持运动的话,每周运动时间最好保持在150分钟以上,当然这150分钟绝对不是在一天内完成,而是应该分配到3~5天内。
虽然很多人没有办法,一次做30分钟运动,但是即使是短时间的体育活动,每天运动的时间加在一起,达到30分钟也是可以的。
中等强度的运动,指运动的时候会达到最大心率50%~70%的运动,比如快走、打太极拳、打乒乓球,这些都可以。
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是非常多的,其中肥胖因素一直被大家所忽视,但这可以说是最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因为肥胖不单纯是导致乳腺癌的元凶,更是很多身体疾病的罪魁祸首,比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脂肪肝。
如果可以减轻体重5%~15%,就会有效地改善血压血脂以及血糖的异常,甚至会降低慢性病的花费风险。
无论是为了乳腺癌还是为了其他慢性疾病,都可以通过运动和减肥有效预防,何乐而不为呢?
@头条健康#哆咔医生超能团##谣谣零计划##乳腺癌#
39岁「脑出血」的反思?医生:请正确看待「降压药」的不良反应
据说,维生素D和新冠肺炎感染有关?医生辟谣:放下手中的药瓶吧
19岁姑娘屁股上破块皮,住院70天。医生:别拿小伤口不当回事
宝宝很胖,“满月脸”是什么情况?医生:一起看看库欣综合症
女人的坏情绪都“印”在乳房上?想要预防乳腺癌,先做好4件事
阿彩今年32岁,平时生活也还算健康,但就是老生气,在家看老公孩子一个不顺眼,就会大声训斥,发脾气,还总跟婆婆吵架。而在外面,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不敢跟人吵,就生闷气,把坏情绪都往心底压。别人都说阿彩看起来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不知道的还以为每个人都欠她的。
上周阿彩身体不舒服,心气不顺,胸闷得慌,于是到医院检查,发现乳腺内长了好几个乳腺结节,还有乳腺增生。
阿彩瞬间很紧张:“怎么乳腺会突然有这么多毛病?会不会发展成乳腺癌?”
医生安慰阿彩:“乳腺结节癌变几率非常小。但是你要多注意情绪控制。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凡事要看开点,坏情绪其实很伤身,要学会调节心态,少与人计较,才能保护自己的乳腺健康。”
网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似乎妇科疾病与情绪关系密切,还有人说乳腺癌都是被“气”出来的,那么,其中到底有没有关联呢?
近年来,乳腺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主要与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常见的诱发乳腺疾病的因素有超重和肥胖、缺乏运动、抽烟酗酒、饮食不健康、长期熬夜、情绪不良等。
有人说,乳腺疾病都是被气出来的。那么,生气真的会气出乳腺癌吗?北京朝阳医院乳腺外科李杰医生解释,生气的确有可能诱发乳腺疾病。情绪波动大、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等,会影响女性体内的雌激素的分泌,使雌激素水平不稳定,导致乳腺增生,造成乳腺疼痛。
但是注意,情绪变化并不会直接造成乳腺癌,除非是极端的情绪变化“唤醒”了体内的癌症基因,才可能造成细胞癌变。
临床数据显示,多数乳腺癌病例发病前长期处于劣性刺激导致的抑郁状态。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作为应激原,会对人造成精神刺激而引起应激反应,当这些反应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身心疾病以致肿瘤的发生,尤其是女性乳腺癌。
因此,对于容易生气、焦虑、抑郁的女性来说,一定要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才能降低乳腺疾病的风险,远离乳腺癌。
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最新的全球癌症数据,其中,乳腺癌新增人数达226万,肺癌为220万,乳腺癌正式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
除了坏情绪长期刺激,可能诱发癌症外,乳腺癌还与喜欢吃甜食、家族遗传、晚婚晚育、无哺乳史或哺乳时间较短、频繁流产、长期大量使用外源性雌激素等原因有关。
提醒,以下5类女性或更容易被乳腺癌“盯上”:
- 1、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
癌症具有遗传易感性,乳腺癌也是如此。数据显示,约有5%-10%的乳腺癌是遗传性乳腺癌,主要与BRCA1/BRCA2基因突变有关。欧美研究数据表明,BRCA1/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乳腺癌发病风险比一般人高出10-20倍。因此,有乳腺癌、卵巢癌家族史的女性,属于乳腺癌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筛查,做好预防工作。
- 2、长期高糖饮食的女性
女性都喜欢吃甜食,但是吃多了难免会给身体带来不良的影响。美国布法罗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经常饮用含糖饮料会增加全因死亡风险。每周喝含糖饮料5次以上的女性,全因死亡风险和乳腺癌死亡风险分别比很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的女性高62%和85%。
研究人员指出,含糖饮料和乳腺癌之间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关联,是因为过量摄入糖时,多余的糖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导致肥胖,而肥胖会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 3、营养过剩的女性
高脂、高糖、高热量饮食,同时缺乏运动,会导致营养过剩,容易引起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的时候,全身的激素水平变化很大,既会增加促炎物质的产生,又会抑制免疫反应,从而增加一系列疾病的发生风险,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乳腺癌、胰腺癌、食道癌、结直肠癌等癌症。
- 4、长期大量使用外源性雌激素的女性
外源性雌激素也是乳腺癌的“杀手”之一,外源性雌激素是指来自外界补充的雌激素,主要包括含有高雌激素的食物、人工合成用药雌激素、农药、工业化学物质。常见的有蜂王浆、雪蛤、高丽参等补品和保健品,以及女性常用的护肤品、化妆品等。研究发现,外源性雌激素容易被人体吸收,储存在脂肪组织中,还可以通过内分泌干扰途径机制,诱发乳腺癌。
- 5、长期熬夜的女性
研究发现,上夜班的女性更容易得乳腺癌,因为夜间的灯光一方面会抑制褪黑素的形成,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加速癌细胞的生长;另一方面会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使内分泌失调,影响激素的分泌,从而增加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三、乳腺癌“看得见、摸得着”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在90%以上,到了晚期就降到了25%左右。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提高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大科主任陈前军教授表示,乳腺癌是可防可治的,关键是及时发现乳腺癌的异常症状。
那么,乳腺癌主要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呢?陈前军总结了6个字:看得见、摸得着。
看得见,主要是观察乳房的状态,如果乳房皮肤表面或者乳头出现酒窝状的凹陷,乳头异常红肿、出血、破溃等,应提高警惕,进行排查。
摸得着,主要是用手触摸乳房或腋窝有没有肿块或结节,如果出现了肿块或结节,而且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就要小心了,可能与乳腺癌有关,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
预防乳腺癌,要牢记下面4句话:
1、高危人群早筛查
乳腺癌有较高的遗传风险,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来说,从40岁开始就应该进行乳腺超声和乳腺X线检查。此外,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以下、绝经年龄超过55岁、有乳腺活检史或乳腺良性疾病手术史等乳腺癌高危人群来说,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和乳腺X线检查。非乳腺癌高危人群也不能忽视定期体检,应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
2、管住嘴,迈开腿
不抽烟、不喝酒,少喝含糖饮料,减少高脂、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要乱补充雌激素,还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合理的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
3、乳房别乱按
不要乱按摩乳房,按摩并不能疏通经络,防治乳腺疾病,反而有可能刺激病灶,加速癌细胞的转移扩散。而且,去美容院按摩乳房时使用的精油,成分不明,反而可能会影响体内雌激素的分泌,导致内分泌失调,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4、心怀要宽大
情绪不好,真能要命,预防乳腺癌,心态要放宽,不要有怨气,不要生闷气,不要发怒气,不要去赌气,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情绪。
现代生活压力很大,我们难免会陷入不良情绪的漩涡,但一定要及时走出来,不要和自己过不去。毕竟经常生气,情绪波动大,会给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2021生机大会##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
[1]《乳腺疾病都是给气出来的?》.北京青年报.2021-12-03
[2]《“看得见,摸得着”六字箴言早期发现乳腺癌》.广州日报.2021-04-21
[3]《WHAT?初潮早 、绝经晚的人都要小心乳腺癌?!》.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9-06-1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