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钙性肥胖(胖还缺钙)
涨知识!肥胖跟钙摄入不足有关!
钙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常量营养素,它不仅是构成骨骼组织的主要矿物质成分,而且在机体各种生理和生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还发现,膳食中的钙摄入与肥胖发生有关。日常膳食中钙的摄入量达到推荐量后,不仅可维持骨骼中矿物质含量和骨密度,而且还可通过与钙代谢相关的内分泌系统来调节机体的正常体脂和体重,对肥胖者降低体重和体脂也有帮助。
我国肥胖人群和钙摄入不足有关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人群肥胖和超重的发展趋势已非常严重,与此相应的是,我国居民膳食中脂肪摄入过高、钙和某些维生素摄入严重不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华医院近年对上海郊区3534例6~14岁学生饮食、日常行为与体格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与体重正常组的学生相比,超重和肥胖组的学生每日牛奶(包括酸奶)摄入量低,不吃牛奶或每周只吃1次牛奶的比例高。
另外一项针对753名在校小学生的研究显示,随着每日单位体重钙摄入量的升高,体重、体质指数、体脂含量、腰围,肥胖度和血压均相应降低。
由此可见,肥胖、超重人群和钙摄入不足有关。
补钙有助减肥
既然肥胖、超重和钙摄入不足有关,那么增加钙摄入量是否可以帮助减肥呢?
美国科学家近年曾经报道一项研究,将34位接受饮食控制的肥胖者随机分成酸奶组和对照组,两组总能量摄入相同,通过12周的干预后显示酸奶组的体脂减少和腰围减小明显高于对照组。此研究结果显示,在肥胖人群的饮食控制中,以酸奶替换其他相同能量的食物有助于体脂和中心脂肪的有效消耗。由此可见,在饮食控制干预时,高钙饮食更有利于减少脂肪,而高乳钙饮食的此种效应将更大。
另一项持续两年的研究发现,除了体育锻炼因素外,每天补钙多的年轻妇女,与膳食中缺钙的妇女相比,更不容易发胖。其中减肥效果最明显的人群是,每天摄入能量低于7560千焦(1800千卡)的妇女,平均摄入钙1000毫克,平均减重2.5千克,而摄入钙700毫克的妇女,仅减重0.9千克。
针对目前我国肥胖和超重发生率的不断上升和膳食钙严重摄入不足的情况,参照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我国提出在饮食和运动干预的基础上需注意膳食钙的补充,而乳类是膳食钙最丰富和最好的来源,当膳食钙的摄入不能满足需要量时,应该给予适量钙剂补充。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钙元素摄入量,儿童为800毫克,青春期为1000毫克,成人期又回到800毫克。
精彩推荐
日常生活中肥胖对小孩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大家说夸奖小孩的时候,都喜欢用白白胖胖这个词来形容小孩的健康,大人们养小孩也喜欢养成白白胖胖的样子,全身的胶原蛋白,看起来就十分的可爱,所以大人们总是喜欢把小孩养的大胖,但其实胖胖的小孩并不是那么的健康。
肥胖一直是我们的一大病痛,很多人为了减肥付出了很多,而不计较外在的形象,就单说肥胖,它就可以引起很多疾病,比如说高血脂,冠心病,心脏受压等等,这些疾病都会因为太过肥胖而造成,而且人长大后变得很胖与小时候喂养的白白胖胖有很大的联系。
要说小时候很胖长大了还是很胖是不一定的,但是概率还是很高的,如果你小时候很胖,那么长大后变得比同龄人胖的概率为百分之二十,胖胖的小孩长大后很胖的风险是平常人的十六倍以上,所以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要太过注重营养。
肥胖对小孩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1、如果小孩子过于肥胖,很容易会引起缺钙,因为脂肪过多,钙质被用来结合于脂肪而不能用于形成骨骼。而且过胖的小孩会比正常的小孩玩一段时间学会走路,因为身体过于肥重,小孩子没有足够的支持力站起来,所以会晚时间学会走路。
2、太过肥胖的小孩,智力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会比同龄的人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有所减弱。而且过于肥胖会影响身体的美观,从而使小孩子有一种心理上的自卑,使小孩变得很孤僻,不愿意接触其他人,也会变得不合群。而且肥胖的人大多长大后也无法脱离肥胖,在长大后形成心脏疾病的概率也会变得更高,为以后的健康埋下了很大的风险。
3、肥胖不仅对小孩的心脏有影响,也会引起脂肪肝,呼吸道困难乃至消化系统也会出现疾病,免疫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我们不应该盲目的对小孩进行营养的喂养,不能什么都给小孩吃,避免一些油多,盐多的食物很容易造成肥胖,小孩子白白胖胖并不是健康的标准,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对小孩进行健康的喂养才能良好的成长。
胖人补钙更困难?可能与这个因素有关
#健康过五一##头条营养家##健康科普排位赛#
维生素D在钙的吸收和代谢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维生素D缺乏在肥胖人群中很普遍。肥胖导致的“缺钙”,与维生素D的缺乏密切相关。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于肥胖人群来说,维生素D被身体中的脂肪束缚住了,更不容易被人体利用!
一项科学研究表明:肥胖人群的脂肪细胞和糖尿病人群存在胰岛素抵抗的脂肪细胞,其β-肾上腺素受体的含量都显著减少。
当异常的脂肪细胞接受到维生素D的释放信号时,便不再敏感,导致维生素D的动员失败。同时,也更不容易把维生素D3转化成25(OH)D3的活性形式。
也就是说,肥胖人群吸收维生素D3没有问题,但是动员和活化维生素D3出现了问题。
这项科学研究指出,对于缺乏维生素D的肥胖人群来说,直接补充25(OH)D3就比补充维生素D3和日晒更有效。
直接补充25(OH)D3还可以刺激VDR的表达,更利于人体对维生素D的利用。
左图为体重正常个体,25(OH)D和VD3效果差不多,右图为肥胖人群,25(OH)D效果更好。
这篇文章带给我们营养师的启示是:在对存在维生素D3缺乏的肥胖和糖尿病人群进行营养干预时,使用阿尔法骨化醇(25(OH)D3)效果可能优于维生素D3补剂。
如果同时进行减重干预,要考虑到维生素D和其他脂溶性物质释放对人体钙代谢,及其他物质代谢的影响。
所以,减重不能过快!进行脂溶性营养素补充时要注意检测血清水平,及时调整剂量以免中毒。
参考文献:
Di Nisio A, De Toni L, Sabovic I, et al. Impaired Release of Vitamin D in Dysfunctional Adipose Tissue: New Cues on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in Obesity.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7;102(7):2564–2574. doi:10.1210/jc.2016-3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