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肥胖(超级肥胖小马宝莉)
多学科团队挑战超高BMI,成功为超级肥胖患者减重
才27岁体重却高达400斤,BMI超70,小伙子因过度肥胖患上十余种疾病……当体重成为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专家团队伸出了援手,多学科团队成功为他实施了微创减重手术,让他从405斤的沉重负担中解脱,手术后短短一个月体重降至309斤。
康先生(左)和他的手术医生
27岁小伙子405斤,十余种合并疾病
“我现在体重已经降到300斤了,还在不断下降中!”11月7日,康先生(化姓)通过连线向为他进行手术的中山一院胃肠外科中心谭进富副主任医师报喜。除了体型变瘦,他的精神面貌也比第一次走进减重门诊时好了很多,当时他的体重405斤,别说走路,就连说话都会气喘,晚上睡眠质量差,以至于白天随时都会打瞌睡。
此外,因为肥胖,康先生还患上了十余种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肾病(G1A2期)、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高血压病1级(极高危)、代谢综合征、高尿酸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酒精性脂肪肝(重度)、胆囊结石(多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功能不全等。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肥胖?康先生分析说,自己并没有肥胖的家族史,小时候也并不胖。但从事餐饮行业后,每天饮食不规律,养成了下班后吃宵夜、喝酒的习惯后,体重就呈直线上升。这期间他曾尝试了多种减肥方法,成效均不佳,有些减肥产品短时间有效果,但后期反弹得厉害。最后,不得已他只好求助医生的帮助,想通过手术来减重。
先减重再手术,变成“婴儿胃”
谭进富为康先生组织了一场多学科会诊,内分泌科廖志红教授、刘娟教授,及心内科、呼吸科、麻醉科医师共同为患者制定减重方案。经专家讨论后,决定先采用药物治疗进行预减重和预康复,把一部分体重降下来后再进行手术,以降低手术风险。
在康先生进行药物减重期间,内分泌科医务人员也对他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进行观察和干预。“我们帮助他改变进食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后吃碳水化合物,并减少高油高糖食物的摄入,替换为粗粮的摄入。我们还提醒他要改掉熬夜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维持正常的激素分泌节律,同时增加运动量,提高能量消耗,减少体重。”刘娟教授介绍,科学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于他手术后做好体重管理,预防反弹也大有帮助。
手术中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排除手术禁忌症后,康先生于日前接受了微创减重手术,谭进富团队通过腹壁上的几个小孔便顺利完成了手术。手术中见腹腔内大量脂肪堆积,大网膜肥厚,重度脂肪肝。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手术后的胃部容积只有原来的10%,约为100毫升至120毫升,相当于两个月大婴儿的胃部容积,这样康先生的饭量则会大幅下降。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及家人的陪伴下,康先生术后康复很顺利,已顺利出院回到家中。手术后一个月对其进行随访时,他的体重已下降至309斤,此后仍会继续下降。
据介绍,这是中山一院完成的术前BMI最高(BMI大于70)的微创减重手术,标志着医院在减重手术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做完减重手术仍然要坚持定期复查
谭进富介绍,对于肥胖患者,减重手术只是为患者成功减重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是减重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术后仍然要坚持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控制好饮食,适量运动,定期复查,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减重效果。对于青少年减重手术后患者,由于生长发育的需要,术后定期复查并适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助力青少年的正常发育。
文 | 记者 陈辉 通讯员 章智琦图 | 受访者提供
专家谈肥胖:是病需就医、治疗没有“一招鲜”
肥胖问题困扰不少民众,但很多人对其认知有误解。许多人低估其对健康的严重威胁。有不少人认为,只有极度肥胖才会产生健康危害,轻度或中度肥胖无伤大雅。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曲伸教授10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肥胖是一种病,必须进行医学干预。其次,肥胖的轻重,要根据是否代谢异常来判断。第三,肥胖的治疗没有绝招,没有一招鲜,必须采用各种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
据悉,近期,世界肥胖联盟发布了《2024年世界肥胖报告》。该报告预测,到2035年全球将有近33亿成年人受到超重和肥胖的威胁,高BMI(超重 肥胖)的成年人比例将从2020年的42%增加到2035年的超过54%,5岁至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患病率达到39%。中国的超重或肥胖情况也不容乐观。
据悉,从科学角度来看,肥胖症其实是一种以大脑为中心,由生物、遗传、社会、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疾病。正常情况下,大脑中的“饥饿中枢”和“饱中枢”处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一旦平衡出现异常,“饥饿中枢”的作用将明显增强,人体就会产生强烈的饥饿感,从而食欲大增,而非简单的仅靠意志力就能控制住进食的渴望。
曲伸教授表示,根据临床经验及病因,他把胖子分为红(高代谢型肥胖)、白(代谢正常型肥胖)、黑(炎症代谢型肥胖)、黄(低代谢型肥胖)四种。能吃、能喝、有高血压,一喝酒脸红红的,能喊、能叫的是“红胖子”,他们代谢旺盛,吸收非常好。“红胖子”将来最容易得高血压。“我们和美国有关机构合作研究已经证实了这类肥胖患者的存在。”他说。
黑胖子一般很有劲,像鲁智深一样,能吃能干。很多美国橄榄球运动员都是黑胖子。现在年轻的黑胖子比较多,表现为脖子发黑、女孩子月经不正常、毛发增多、肌肉多,脂肪也多。
黄胖子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一胖就胖肚子,有气无力、甲减、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代谢率降低,喝西北风也胖,一胖就出病。
代谢健康性肥胖者被称为白胖子,他们体重指数超标,但白白胖胖的,皮肤弹性好。医学名词就叫正常代谢性肥胖,就是代谢没有问题。
这四种类型肥胖患者治疗方法完全不一样。对黄胖子,医生会帮其提升激素水平,代谢率高了,自然而然会瘦下来了。黑胖子,减重比较难,必须降低体内的胰岛素水平。红胖子时常出现大便干燥,肠道通畅以后才能减重。而对于白胖子,一般不能轻易减重,否则会导致月经不正常、没力气,需要预防持续性发胖。
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容易发胖,有的人怎么吃也不胖?“不同的基因构成决定了身体的代谢类型,从而影响体重。心理因素和部分药物的使用也会导致体重的增加。”曲伸教授告诉记者,有的人胰岛素水平很高,就特别爱吃。有的人感觉永远吃不饱,这和中枢调控有关。这位专家透露,其现在正在研究肥胖的中枢调控机制,并发现:每个人从出生开始,脑子就有一个“调定点”,设定该长多少体重。有的人可能注定会胖到100公斤,大脑才认为“够了”。
曲伸教授说,虽然人一辈子会长成什么体形大概率由先天决定,但是,如果有人很自律,对疾病的认识超前,或许能控制不增加到原定体重;但是如果任之为之,在原定基础上发胖,那会很严重。这位专家表示,因此,大家所说的“超级肥胖”,就是源于此。
对于更年期女性发福现象,曲伸教授直言,更年期女性最大的问题是向心性肥胖,更年期的替代治疗(常指:激素替代疗法)或是一个减重好办法。“我们说的‘替代治疗’其实很复杂,并不是单纯的雌激素替代治疗,缺钙、缺维生素D,都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他指出,“对于更年期女性,调整内分泌紊乱,获能避免体形就发生剧烈改变;开展针对性治疗,应减少其腹内脂肪和脂肪肝,肠通了、肝通了,腰围就不会增加了。”曲伸教授说。
“减重一定要从全方位出发。”曲伸教授表示,“我一直认为肥胖不能‘一招鲜’。”对于社会上流行的生酮饮食、低卡路里饮食、16 8饮食等“减肥方法”,这位专家认为,都是“赶时髦”。他直言,营养治疗是第一步。曲伸教授表示,因为肥胖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糖尿病发病率、肿瘤发病率变高令人担心。但是瘦了以后,骨质疏松引起的死亡更多,所以千万不要减重过度:该减的减,不该减的不能乱减。大规模研究发现了“U形曲线”:体重指数小于18.5的人全因死亡率,远远高于体重指数在25-30者。全因死亡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种原因导致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人口数之比。
许多肥胖症患者为了减重可能采取快速却不健康的方法,如极端节食或过度运动,其实这些方法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他指出,应该采用各种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个体化治疗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发病原因对症治疗,尤其肥胖症合并相关心血管等疾病的患者,通常伴随慢性生理或心理障碍,需要接受多学科综合护理或多种药物治疗,不单以减重为目标,还应涉及肥胖相关危险因素和并发症。(记者陈静)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成功完成分期减重手术治疗超级肥胖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2日讯(通讯员 邹恒 陈楷)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胆胰代谢外科为一位“老病友”,来自湖南娄底的谢女士完成了二期减重手术。
谢女士2020年因为重度肥胖慕名来到湘雅二医院寻求刘威教授团队的帮助。当时经过检查后,谢女士体重达360斤,BMI高达67.7 Kg/m2,属于超级肥胖,并出现了肥胖相关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更加严重的是重度肥胖已经严重影响到谢女士的呼吸功能,生活已完全不能自理,当时她被诊断为“2型呼吸衰竭”因而转入呼吸内科ICU抢救。
经过呼吸ICU的精心治疗,谢女士的身体状况得到缓解,刘威教授团队采用简单快速的腹腔镜袖状胃切除为谢女士进行了减重手术,手术后第三天顺利出院。此后谢女士体重迅速下降,半年就瘦了90斤,1年后减轻了120斤,体重下降至240斤。通过复查,谢女士手术前的呼吸衰竭、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症也随着体重下降完全消失,谢女士感慨道:“感谢刘威教授让我得到了重生,能瘦下来摆脱一身的病症是我做梦都想做到的事。”
此后谢女士无论增加运动量还是调整饮食,体重都未再继续下降,始终维持在240斤左右。谢女士考虑虽然第一次手术已经帮助自己减轻了120多斤体重,摆脱了呼吸机,治好了“三高”,但是目前的体重仍不能满足她重新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要求,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无法有效的进一步减重,所以她再次来到刘威门诊寻求帮助。
刘威向谢女士介绍了减重修正手术的相关知识,其实减重手术最经典的术式就是上世纪60年代诞生的胃旁路手术,这个术式不仅缩小了胃,还旷置了一段小肠,减少了食物的吸收,也改变了胃肠道激素,其减重效果显著,但是该术式比较复杂,对于超级肥胖以及手术耐受力不佳的人群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21世纪初出现了袖状胃切除手术,超级肥胖合并各种疾病的患者通过这个简单和相对安全的手术先减去一部分体重,健康情况和手术耐受力改善后,如果体重整体下降不够满意,再行胃旁路手术进一步达到理想的减重和治疗疾病的效果,谢女士就属于这种情况。经过相关知识的介绍,谢女士说道,“刘威教授给我做的第一次手术那么成功,第二次修正手术肯定会帮我再次完成完美蜕变。”
近日,刘威教授团队又为谢女士进行了二期减重修正手术,即精准腹腔镜胃旁路手术(RYGB)(如下示意图)。术后谢女士第一天便少量饮水及下床活动,第三天顺利出院。此次手术后谢女士体重将会继续下降,有望降至标准体重左右,健康状况也将进一步改善。
据刘威介绍,减重修正手术是指初次手术后减重效果不佳或出现严重并发症而再次行同种或其他代谢手术,以期达到治疗肥胖和相关代谢疾病的手术。肥胖症和代谢病外科治疗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医生经验、术式选择、手术规范程度、病人术后接受饮食指导的依从性等,因且术后可出现手术效果不好的情况,如减重不足、代谢疾病不缓解甚至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等,由此产生了减重手术术后的修正手术,以弥补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初次手术。减重修正手术的适应证包括,减肥效果不佳,多余体质量减少百分比15%)患者;需要再次手术干预的手术并发症,如严重的胃食管反流、低血糖、营养不良等患者;相关代谢疾病复发患者等。减重修正手术在各方面会较初次手术难度增大,如病人腹腔解剖结构变复杂、粘连,病人心理负担较重等因素均可影响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湘雅二医院胆胰和代谢外科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减重手术的团队之一,已开展减重手术超过2000台,除了娴熟的手术技术外,一直坚持多学科团队诊疗,注重医患沟通与人文关怀,遵从循证医学原则及实现个体化治疗,将精准减重理念贯穿于术前评估与指导、术式规划、手术操作和术后管理等外科治疗全过程。湘雅二医院作为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所在单位,通过内分泌科、代谢外科、营养科、呼吸内科、心内科和麻醉科等多个学科的综合诊疗,为合并诸如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主动脉夹层、冠心病、重症胰腺炎、肝硬化、尿毒症等严重疾病的肥胖患者制定最佳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管理方案,使众多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患者安全顺利的渡过手术,重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