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零卡肥胖(0卡会胖吗)

上观新闻 0
文章目录:

喝那些标注“零卡零糖”的饮料就不会胖吗?

4月10日,某饮料品牌发布致歉声明称,其乳茶产品的产品标示和宣传中没有说明“0蔗糖”与“0糖”的区别,容易引发误解,将进行修正升级。有网友表示:我的肥肉不接受道歉!

近些年来,在科学观念普及的影响下,不少人认识到过多食用糖的危害,比如会导致肥胖、衰老等,无糖产品精准地捕获了年轻人既想健康又不舍美味的心态。从2019年开始,各类无糖饮料层出不穷,各种新兴饮料品牌因为主打无糖而在市场上迅速有了一席之地。

然而,专家观点表示:市面上标称“零卡零糖”的饮料,甜味大多来自甜味剂,其热量比高糖分饮料低。

无糖食品真的无糖吗?

对于既想吃甜食又想减肥还想养生的人来说,“无糖饼干”“无糖蛋糕”“无糖酸奶”“无糖奶茶”等一系列食品,的确是个好选择。但是在选择之前,也不要想当然,产品包装上的“无糖”或许并不是你想象中的“无糖”。

按照国际惯例,无糖食品是指不含食糖,即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和淀粉糖(葡萄糖、麦芽糖和果糖)的甜食品,且需使用含有食糖属性的食糖替代品。根据我国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无糖食品要求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食品中的糖是不可能完全去除的,因此,无糖食品中的“无糖”只意味着其中的含糖量不超过规定的标准。

0糖0卡饮料真的不会发胖吗?

无糖并不意味着不甜,而是把各种代糖当作甜味剂来满足口感。

根据国家标准,脂肪和糖每100毫升含量低于或等于0.5克,即可标注“零脂”“零糖”,每100毫升饮料能量低于或等于17千焦(4卡)即可标注“零卡”。所以即便是“0糖0脂0卡”饮料,也不等于完全不含糖、没有热量。

无糖食品的关键在于不添加蔗糖,但不要因为标记了“无糖”就随意摄入。有些无糖食品被食用后,依然存在升血糖、高热量等问题。比如,无糖饼干、无糖蛋糕的原料是淀粉,且在制作过程添加了牛奶、鸡蛋和大量油脂。人食用之后,其中的淀粉和油脂会逐步代谢转化成小分子的葡萄糖,血糖自然会随之升高。此外,奶茶杯上的“无糖”只能代表它没有额外加糖,但组成奶茶的各种配料本身就含有糖分。

如何选择无糖食品?

①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无糖食品,相对而言,正规厂家制作规范,投料也比较准。

②看配料表,不仅要看有无蔗糖含量,还要考虑食物本身是否含糖。如前所述,无糖糕点是用淀粉做成的,而淀粉本质就是糖,在人体内可分解为葡萄糖。

③有的食品虽然标注了“无蔗糖”,但配料表上标有白砂糖或葡萄糖。其实,蔗糖和白砂糖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还有的标注有“糊精”“麦芽糖”“淀粉糖浆”“玉米糖浆”等,均是糖类。大家要注意甄别,不要被商家的文字游戏所误导。

总之,选择无糖食品时,一定要注意食品标签上注明的内容,搞清楚营养指标所代表的意义。优先选择添加糖醇类的天然糖类替代品及功能性低聚糖的食物,尽量少选含有“糖精”“甜蜜素”“甜菊糖”等甜味剂的产品。

甜味剂对人体是否安全?

近来比较火的“0卡糖”食品,其实就是添加了赤藓糖醇、甜菊糖苷等甜味剂。

大量摄入甜味剂有可能造成人体肠道菌群结构和组成改变,引起腹胀或腹泻。有研究发现,长期大量食用含有甜味剂的食物可以引起小鼠葡萄糖耐受性降低,导致血糖升高,长此以往还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甚至导致糖尿病和肥胖症。

任何一种食品添加剂在批准使用前都要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正规厂家生产的添加甜味剂的食品,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但是部分高倍甜味剂,如糖精、甜蜜素、甜菊糖等的食用安全性在国际上仍有争议,建议尽量减少摄入。

编辑 /孙超慧

资料/ 未央健康

喝那些标注“零卡零糖”饮料就不会胖吗?专家这样说

4月10日,国内饮料品牌元气森林发布致歉声明称,其乳茶产品的产品标示和宣传中没有说明“0蔗糖”与“0糖”的区别,容易引发误解,将进行修正升级;4月11日晚间,#元气森林因宣传0蔗糖致歉#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有网友表示:我的肥肉不接受道歉!

元气森林官网截图

近些年来,在科学观念普及的影响下,不少人认识到过多食用糖的危害,比如会导致肥胖、衰老等,无糖产品精准地捕获了年轻人既想健康又不舍美味的心态。从2019年开始,各类无糖饮料层出不穷,新兴饮料品牌元气森林因为主打无糖而在市场上迅速有了一席之地。

然而,据央视新闻微博援引专家观点表示:市面上标称“零卡零糖”的饮料,甜味大多来自甜味剂,其热量比高糖分饮料低。

无糖食品真的无糖吗?

对于既想吃甜食又想减肥还想养生的人来说,“无糖饼干”、“无糖蛋糕”、“无糖酸奶”、“无糖奶茶”等一系列食品,的确是个好选择。但是在选择之前,也不要想当然,产品包装上的“无糖”或许并不是你想象中的“无糖”。

按照国际惯例,无糖食品是指不含食糖,即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和淀粉糖(葡萄糖、麦芽糖和果糖)的甜食品,且需使用含有食糖属性的食糖替代品。根据我国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无糖食品要求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食品中的糖是不可能完全去除的,因此,无糖食品中的“无糖”只意味着其中的含糖量不超过规定的标准。

0糖0卡饮料真的不会发胖吗?

无糖并不意味着不甜,而是把各种代糖当作甜味剂来满足口感。

根据国家标准,脂肪和糖每100毫升含量低于或等于0.5克,即可标注“零脂”“零糖”,每100毫升饮料能量低于或等于17千焦(4卡)即可标注“零卡”。所以即便是“0糖0脂0卡”饮料,也不等于完全不含糖、没有热量。

无糖食品的关键在于不添加蔗糖,但不要因为标记了“无糖”就随意摄入。有些无糖食品被食用后,依然存在升血糖、高热量等问题。比如,无糖饼干、无糖蛋糕的原料是淀粉,且在制作过程添加了牛奶、鸡蛋和大量油脂。人食用之后,其中的淀粉和油脂会逐步代谢转化成小分子的葡萄糖,血糖自然会随之升高。此外,奶茶杯上的“无糖”只能代表它没有额外加糖,但组成奶茶的各种配料本身就含有糖分。

如何选择无糖食品?

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无糖食品,相对而言,正规厂家制作规范,投料也比较准。

看配料表,不仅要看有无蔗糖含量,还要考虑食物本身是否含糖。如前所述,无糖糕点是用淀粉做成的,而淀粉本质就是糖,在人体内可分解为葡萄糖。

有的食品虽然标注了“无蔗糖”,但配料表上标有白砂糖或葡萄糖。其实,蔗糖和白砂糖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还有的标注有“糊精”“麦芽糖”“淀粉糖浆”“玉米糖浆”等,均是糖类。大家要注意甄别,不要被商家的文字游戏所误导。

总之,选择无糖食品时,一定要注意食品标签上注明的内容,搞清楚营养指标所代表的意义。优先选择添加糖醇类的天然糖类替代品及功能性低聚糖的食物,尽量少选含有“糖精”“甜蜜素”“甜菊糖”等甜味剂的产品。

甜味剂对人体是否安全?

近来比较火的“0卡糖”食品,其实就是添加了赤藓糖醇、甜菊糖苷等甜味剂。

大量摄入甜味剂有可能造成人体肠道菌群结构和组成改变,引起腹胀或腹泻。有研究发现,长期大量食用含有甜味剂的食物可以引起小鼠葡萄糖耐受性降低,导致血糖升高,长此以往还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甚至导致糖尿病和肥胖症。

任何一种食品添加剂在批准使用前都要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正规厂家生产的添加甜味剂的食品,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但是部分高倍甜味剂,如糖精、甜蜜素、甜菊糖等的食用安全性在国际上仍有争议,建议尽量减少摄入。

封面新闻张琴 综合中国新闻网、北京日报等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无糖碳酸饮料更易发胖?0糖0卡0脂肪饮料更健康?真相可能没那么简单…

无糖碳酸饮料更易发胖?0糖0卡0脂肪饮料更健康?真相可能没那么简单…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然而,一项研究发现:同样喝碳酸饮料,喝无糖胖的人更多,得糖尿病的人也更多。

无糖为啥还会更胖?无糖就是0卡吗?今天就给你讲清楚。

“无糖”到底是什么意思?

“无糖”只是对食物中糖类的含量进行了限定,并不是不含糖。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无糖食品是指每100克固体或100毫升液体食品中含糖量不超过0.5克。

标准中提到的“糖”不仅仅是人们熟知的白砂糖,主要是指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和多糖(纤维素、植物淀粉和动物糖原)等碳水化合物。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还有很多人以为无糖=0卡,其实二者差别很大,0卡是指零热量。

卡是能量的单位,能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产能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每克产能营养素在机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值称为食物的能量卡价。1g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内产生的能量分别为4.0kcal、9.0kcal和4.0kcal。对成年人,糖类只占能量供给的55%-65%,所以无糖并不是无热量。

无糖更易发胖?

研究表明在合理控制总能量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摄入反而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葡萄糖耐量。而长期食用高脂肪低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膳食引起肥胖的可能性最大。

肥胖是由于人体长期处于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的状态,使得体内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避免肥胖最有效的方式是改变膳食结构和食量,保证摄入量既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求,所含能量又低于机体消耗,而不是过度限制碳水化合的摄入。

减重膳食构成原则: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质,含多种复杂碳水化合物,高水果蔬菜占比。

无糖食品更健康吗?

无糖食品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不可长期食用。

碳水化合物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物质,参与细胞构成和细胞内活动。如果人体碳水化合物长期摄入不足,就会利用体内蛋白质,如肝、肾、心脏中的蛋白质来提供能量,从而损害人体器官。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当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时,体内脂肪会被加速分解为脂肪酸来供应能量,脂肪酸不能被彻底氧化而会产生过多的酮体,酮体不能及时被代谢掉就会在体内蓄积,以致产生酮血症和酮尿症。

一些碳水化合物,在结肠发酵时,还可以刺激益生菌群的增殖,如若长期摄入不足,会影响人体消化系统功能。

糖尿病人能食用无糖食品吗?

建议糖尿病人食用低血糖生成指数(GI)碳水化合物,而非无糖食品。

一些食品包装上虽然标识“0蔗糖”,但是含有大量的乳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糊精、淀粉糖浆、果葡糖浆和麦芽糖浆等其他碳水化合物,大量摄入同样会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波动。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血糖指数是用于衡量某种食物组成对血糖浓度影响的一个指标,低GI的食物在肠胃停留时间长、释放缓慢,人体血糖波动较小。

葡萄糖GI值为100,常见的低GI值碳水化合物有:黑米饭55.0、玉米(甜,煮)55.0、荞麦面条59.3、全麦面条37.0及藕粉32.6。

本文有水印的图片均来自版权图库,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

(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