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睡觉发烧(肥胖容易睡着有什么影响)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盘点肥胖四大危害 日常生活中该怎么减肥

肥胖不但会影响身材的美观,还会引发各种疾病,对身体的危害很大。肥胖对身体到底会产生什么危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效减肥?小编先给大家分析一下肥胖的危害,再介绍几种减肥的方法。

1、免疫力降低

另外,若是人们过度肥胖,还有a可能会令身体的免疫能力降低,比如发烧拉肚子和三天两头感冒,还有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甚至会引起很多癌症的引起。若是过度的肥胖,还有可能会造成关节变形,生活也不能够自理,造成多重危害。

2、高血压

肥胖还跟高血压有很大的关系。来看,在五十岁以内的肥胖人群中,引起高血压的几率要比非肥胖者高上百分之五十。一般来说,中度肥胖的人引起高血压的机会要比体重正常的人高上五倍,也是轻度肥胖者的两倍。

3、血脂异常

对于肥胖的朋友来说,很容易就会患上高胆固醇血症和低密度脂蛋白。事实上,出现这几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人体进食的脂肪太多,或者是人体里面的脂肪储存的过多,这样都会造成人体血脂异常的情况。

4、精神疾病

还有很大一部分肥胖的人们都会受到外界的打击和指责,令人们出现焦虑、抑郁和自闭以及强迫等精神上的疾病,从而造成精神上的不良影响。

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减肥?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很多不良的习惯造成肥胖,如暴饮暴食,长时间上网、久坐不动等,这些都是形成现代人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合理安排饮食

想要保持苗条身材,防止身体过于肥胖,要科学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摄入量,注意荤素搭配,粗细均衡,少吃油炸、肥腻、含糖量高的食物,尽量保证饮食清淡,不要吃得太饱。

坚持适量运动

有氧运动是最有效的减肥方法之一,可以有效燃烧体内多余脂肪,提高人体新陈代谢,实现迅速减肥的目的,肥胖者要避免长时间久坐,多进行爬山、慢跑、打球、游泳等户外运动。

注意:运动量要循序渐进,逐渐加大,这样才能起到塑身效果。

走路减肥

研究指出,快走对瘦腰有明显的效果,因为快走不仅会运动到双脚,还会运动到全身的肌肉,只要每天累积5000步以上的快走,便可以缩小腰围,不过要以每分钟100-120步左右的速度来步行才有效哦!

睡眠减肥

睡眠是最适合懒人快速减肥的方法,但是不是说睡觉就等于减肥,据睡眠医学会的发表人表示,睡眠不足或者过多都可能导致肥胖。因为睡眠不足不仅会影响体型,还可能导致人体衰老的速度,因此为了健康减肥,必须要保持充足的睡眠。

缓解精神压力

压力大容易激发过量进食的欲望,提高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新陈代谢的减缓,脂肪热量摄入增多,导致肥胖的发生,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释放压力,放松身心。

一场流感花掉40万!男子挂出两套房,哭求医生:救我老婆,多少钱都行

来源:半岛晨报

岁末年初,

季节性流感进入高发季。

各大医院感冒就诊量快速上升,

呼吸道感染已位居急诊榜首位。

不少流感起初就像感冒发烧,

但不重视,

几天时间内疾病就会急转直下。

今年年初,

浙江杭州市一医院

就接诊了这样一位患者,

这位患者叫许梅华(化名)

面对记者的采访

如今已经康复的她仍心有余悸

看着当时留下的厚厚一沓就诊单,

许梅华告诉记者:

谁能想到,一个普通的感冒,到最后怎么差点要了命。

许梅华在翻看以前的检查单

在ICU住了13天,

医院发出三四张病危通知,

共计40多万元的医疗费。

这些都是许梅华在苏醒后

才知道的。

吓死人了。也多亏他(老伴)主意正,坚持抢救,把我从鬼门关拉回来了。

以为是一场感冒,吃点药就好了

在许梅华的认知里,

感冒嘛,小事情,吃点药就好了。

她不咳嗽,不流鼻涕,

就是有些发热,也不高,38度。

“吃完年夜饭后没多久,觉得背上有点凉,我想,感冒了,家里有快克,就拿出来吃了。”到了年初一,她依然感觉不舒服,但还是觉得不用去医院,“再吃一天药说不定就好了,而且,总觉得年初一就去医院,不吉利。”

当天晚上,睡觉到半夜,许梅华觉得身上不清爽。年初三,她去了社区医院,体温依旧维持在38度,开了美林,她就回去了。

初三一早,许梅华又去了当地一家大医院,抽血,挂盐水。医生在诊断书上写的是:呼吸道感染。她在医院碰到了几位熟人,都是感冒,咳嗽厉害,挂水后基本都痊愈了。“我除了有些发热,没其他症状,当时想,肯定很快就好了。”

许梅华这么乐观

还因为她对自己身体的自信

五六年没感冒过,

也没去医院看过病。

但是很快,

她就觉得这次感冒好像有点凶!

初四这天,她的体温一下子冲到40度。初五,许梅华要求住院。直到那个时候,她和老伴依然觉得这只是一场比较严重的普通感冒。那几天,老伴刘军(化名)值班,也没特意请假陪同,只留读高中的小女儿在医院照顾。

接到病危通知书 家属蒙了

“初六晚上9点半,我接到医院电话,说她进ICU了。”即使时隔一年,刘军还清楚记得这个时间点,当时他还在上班,“吓了一跳,觉得是不是弄错了,有点蒙。”

“我问医生,这到底是啥病。医生说是流感。”医生说了一串复杂的医学用语,刘军只听明白一句:老伴的肺已经像石头一样,不能自主呼吸了。

“说她这个情况需要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体外循环可以短期完全替代心肺),他们联系了嘉兴市区、上海的几家医院,但人家的ECMO都在用,空不出来。”

刘军的第一反应是:转院。

“但是医生不建议我们转院,因为如果没有ECMO,转院路上就会出事。前两天,有个一模一样的病人,就是转院去上海的路上不行了。”

医院的出院情况一栏这么记录:考虑患者病情危重建议家属转外院行ECMO治疗,告知路途风险,随时死亡。

当时的转院记录上写着:有死亡危险

刘军必须马上做出决定。

我坚持转院,转出去,就还有希望,留在这里,只有等死。我们即使死,也死在路上。

凌晨11点多,

120急救车呼啸着开往嘉兴市区。

“那边的医生检查完她的情况,出来对我说,你去网上看篇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刘军拿出手机,搜索下载,“简直和我老婆的情况一模一样。这个病就是前兆不明显,但是发病快,用小时计算病情的。”

他感到了害怕,

脑子里冒出的都是不好的结果。

“他当时都哭了,跪下来求医生想办法。” 许梅华说,刘军性格刚毅,平时家里大小事,都是他拿主意,她有些难想象,他流泪跪求的样子。

很快,医生带来一个好消息:

他们联系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对方有一台ECMO刚刚空出来。

“医生问我们要不要用ECMO,

我说,肯定用。”

刘军问了下费用,要10万左右,

“我给我侄子打电话,

让他赶快先往我的卡里打21万。”

2月22日上午,

杭州市一医院的几位医生,

带着救命的ECMO,

赶到嘉兴,急救车将许梅华送往杭州。

“一去就进了ICU,昏迷了13天。”

对刘军来说,这13天,度日如年。

ICU每天有固定的探望时间,

进不去的时候,他就躲在后门,

趁护士进出开门时,

瞄一眼病床的上许梅华。

医生找他谈话,告知各种可能的后果。

病房里,治疗费在快速翻升。

许梅华的体温持久不退,

医生说,再不退热,

要考虑使用一种针剂,

一针5000元,打10针。

“我说用,我不缺钱。”

刘军把两套房子都挂了出去,

“当时想好了,

哪套先卖出去就卖哪套。”

生活中极其节俭的刘军,一件毛衣穿七八年都舍不得丢,在治疗费上,却从没犹豫过,每次医生来征询家属的意见,他都是一句话,“我有钱。”

许梅华醒后,才知道这一切。“我们认识的一位老头,和我差不多的情况,家里人听说抢救要几十万,就放弃了。”

刘军说,花多少钱都值,只要能救回来。

13天后,许梅华在重症监护室里醒来。

出院后的许梅华生活也悄然有了变化。

她把剩余的奥司他韦保存到现在

“总觉得身体没以前好了,时不时觉得累。天气稍微冷一点,我就多加件衣服。只要有点感冒,就去大医院,再也不敢自己买药吃了。”

许梅华翻着厚厚一沓病历,

感叹:一场感冒花了40多万呐。

刘军头也不抬地说,

40多万元,买了一条命啊,这钱我花得不心疼。关键是有医生有技术,不然,你有钱也花不出去。

科普:流感≠普通感冒 !

有些人对流感存在认知误区,

认为流感不过是场感冒,

没什么大不了。

其实,它和普通感冒

有很大区别!

个人怎么预防流感?

1.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2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成年人、肥胖、孕妇以及免疫抑制、哮喘、糖尿病或心脏病等重症流感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而且要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接种疫苗后约两周便会产生足够抗体,一般建议在每年秋天(入冬前)接种流感疫苗。

2.药物预防

适用于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或流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可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

3.日常预防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前往人多拥挤或空气流通不佳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人多场所时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流感可以通过手接触眼睛、鼻或口等部位传染。注意饮食均衡、保证休息及充足的睡眠,适量运动健身。

又到了流感高发期,

如果出现“感冒症状”久治不愈

千万别轻视,

务必及时就医!

肥胖者患新冠肺炎更易致命

在经历了数天的流感症状和发烧之后,一名男子来到美国佛蒙特大学医学中心急诊室,其新冠肺炎检测呈阳性,且呼吸越来越急促。该男子被直接送入重症监护室(ICU),并在数小时内不得不使用呼吸机。两周后,他去世了。

“他是一个年轻、健康的人。”肺部重症监护医生、该中心ICU医疗主任MaryEllen Antkowiak回忆说,“他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肥胖。”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许多研究报告指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中有很多是肥胖者。

据《科学》报道,最近几周,大量研究支持了上述发现,使得新冠肺炎与肥胖的关联更加突出,并证明即使是单纯超重的人患新冠肺炎的风险也较高。

例如,日前,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汇集了大量同行评议论文中的数据,其中涉及39.9万名新冠肺炎患者。他们发现,感染新冠病毒的肥胖者比健康体重的人入院的可能性高113%,转入ICU的可能性高74%,死亡的可能性高48%。

上月发布的一项关于美国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大规模描述性研究也发现,在近17000名新冠肺炎住院患者中,77%的人超重或肥胖。

一系列生理和社会因素导致了上述数据的产生。肥胖的生物学特征包括免疫力受损、慢性炎症和血液易凝结,这些都会使新冠肺炎恶化。

“最近,我们意识到了肥胖的毁灭性影响,尤其是对年轻人而言。”佛蒙特大学研究肥胖和肺病的内科医学家Anne Dixon说,这“可能是新冠肺炎在美国造成毁灭性影响的原因之一,那里40%的成年人有肥胖症”。

肥胖者比正常体重的人更有可能患上其他疾病,如心脏病、肺病和糖尿病,这些疾病是引起重症新冠肺炎的危险因素。肥胖者还易患代谢综合征,即血糖水平、脂肪水平或两者都未达到健康水平,血压也可能偏高。

美国杜兰大学最近对287名新冠肺炎住院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代谢综合征本身就大大增加了患者转入ICU和死亡等的风险。

目前,关于如何治疗新冠肺炎肥胖患者的相关资料很少。全美体重与健康中心的肥胖医学医师Scott Kahan说,已公布的证据支持给予这些患者更高剂量的抗凝剂。但对于是否以及如何调整其他药物治疗方法,如瑞德西韦和地塞米松,人们却知之甚少,部分原因是新冠肺炎肥胖患者“常常被排除在临床试验之外”。他敦促新冠肺炎治疗试验尽可能地包括这些人。(徐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