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火土肥胖(火土肥的成分和作用)

上观新闻 0
文章目录:

胃气是养生之王!你的胃气有多强,身体就有多壮

脾胃是后天之本,中医很多专家认为脾胃的强弱是决定寿命的关键。

《景岳全书》中说:“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王,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

什么是胃气呢?吃得好,能吸收,这样胃气就足。如果胃气受损,这时候五谷不能消化,身体会越来越消瘦,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就可能出现各种疾病。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有时并不是所有的病都反映在胃上,但是,几乎所有的病都与胃有关,这种关系或大或小。

比如,在产妇生产完,或患者刚做完手术后,医生一定都会提示家属产后或术后几日注意膳食,不能食用油腻汤水,而是要食用米粥等流食。那为什么不能立马进补,还要吃这些所谓“廉价”的食材呢?

再重的病,只要能吃饭,就不会加重

再轻的病,如不能吃饭了,那也会严重!

所以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有这么一句话:“存得一分胃气,保得一份生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种行为,最伤胃气

“胃病是吃出来的病”,这话很有道理。

一是拼命吃

每年的春节假期过后,医院里消化内科总是特别火爆。某年春节,我接诊了一个患者,是位私企老板,春节期间忙着与亲朋好友和生意伙伴联络感情,觥筹交错,再加上整天车马劳顿的,也没休息好。结果春节假期还没过完,就胃穿孔了。

像这种病患,在多年的接诊经历中我见得太多了。聚餐和各种饭局上,肉类、油炸食品,包括年糕之类不好消化的食物数量大大增加,再加上大量饮酒等,会让胃超负荷工作,造成胃功能紊乱。就是健康的胃都受不了,更何况原本就已经伤痕累累的胃呢?

长期生活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经常空腹饮酒的饮食习惯,非常容易诱发胃穿孔,或者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后果相当严重。

二是吃不对

有人生活很规律,三餐吃得也均匀,照样会使胃难受,主要就是吃得不对。

比如很多男士喜欢吃肉,每顿饭无肉不欢,往往讨厌吃蔬菜,而且因为肉类容易饱,所以也不大摄入主食。这就容易出毛病了。

两三年前,邻居家小伙子刚刚高考完,他奶奶就着急地把他拖到我家。我在给他面诊时,发现这个小伙子身材消瘦,一米八的身高,可是只有一百一十斤左右。面色萎黄,神采皆无。

经过询问才发现,小伙子视肉如命,而且饭量很大,邻居家里肉、蛋、奶等蛋白质类食物都不缺,照说营养没问题,可是问题出在长达数年时间“坚持”不吃早饭,只吃肉不吃素,并喜欢夜里进食。所有对胃不好的习惯他几乎都占了。经过检查发现小伙子有轻微的胃穿孔。

后来我对这个孩子的膳食进行了调整,再经过一段时间中医调养,小伙子的胃功能慢慢恢复了。

假如我们长期不吃蔬果谷物,让体内长期缺乏足够的膳食纤维,那么就会让胃里面的益生菌数量大大减少,让胃功能出现各种失调,让有害细菌肆无忌惮地生长,也就容易出现胃病。

三是早餐又不吃

在我接待的年轻患者中,绝大多数人都不吃早餐,自从他们读大学之后,正正经经坐下来吃早餐的次数往往是屈指可数的。很多年轻的上班族会选择在地铁或者公交上随便吃点路边买的小吃,或者到了公司吃点零食。

对胃来说,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之后,早上的胃是亢奋的,它的消化能力很强。可是你却不吃早餐,让胃兴奋地空等候,它分泌大量的胃酸没有用武之地,只能待在胃里,时间长了就容易出现胃炎和胃溃疡。

所以,早餐要好好吃。至于早餐吃什么,我们可以把早餐的所有食物分为谷物、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在这五类食物中,如果你的早餐中有其中三类,就是一顿质量比较好的早餐了。如果有四类,早餐是相当营养丰富的。如果五类全都有,那么你相当爱惜自己了。

养胃不对,努力白费

很多人养胃时就关注两个字“暖”和“软”,认为有胃病就该吃温暖的、易于消化的食物。

可是,有人胃痛,吃了热食后反而更严重了,这是为什么?

其实,这就是您没有分清寒热!

胃寒需暖

中医看胃病,大约90%都是胃寒。

胃腐熟食物需要热量,胃中无火,就无法腐熟食物,因此,就会出现胃脘冷痛、腹泻、胃口差、消化不良、反胃、呕吐等症状。

长此以往,寒气会不断损伤胃的消化功能和免疫功能,非但容易导致胃病频发,还可能因此造成营养不良、体弱多病。

解决方法:温补心阳。

火能生土,即心火生胃土,也就是说,补充心火,心火足就能让胃火旺,这也就是五行所说的“虚则补其母”。

大家可以在煲汤或做菜加一些温补心阳的药食同源药材,如薤白、肉桂、干姜等,以助胃生火。

此外,还可通过喝热水、吃热食以及合理的室外运动来增强胃动力。

胃热需凉

胃火不足会出现胃寒,胃火过亢则会出现胃热。

胃热的患者经常有饥饿感,总觉得吃不饱,俗话称为“慌饭”,中医称为“消谷善饥”。

胃热是炎症的催化剂,急性酒精性胃炎、出血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习惯性便秘等患者多有胃热。

长期胃热不消、炎症频发,对胃黏膜损害很大,有几率诱发粘膜上皮细胞癌变。

解决方法:清热下火。

对于胃热刚起的患者来说,适当吃凉性的药食材可清热泻火、滋阴生津,比如生菜、苦瓜、梨、西瓜、薄荷、金银花、菊花、薏仁等,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

给大家推荐一个清胃火的小食疗方——皮蛋拌豆腐。

做法:每天用两个皮蛋,加上4两石膏豆腐,拌匀后加上麻油,放少量盐,当菜吃。

需要注意的是,大家一定要去正规商超购买有检验合格标志的无铅皮蛋,高血压患者则慎食皮蛋。

对于胃火长期过重者来说,久病必然会伤及阴分,多会出现口渴、感觉饥饿又吃不下的症状,有时伴有轻微咳嗽、虚汗多、便秘、腹胀等症状。

解决办法:滋养胃阴。

可以尝试使用石斛、玉竹、芦根、乌梅等食材养阴生津。

自查胃热胃寒

如果您不能判断自己是胃寒还是胃热,赶快收藏下边这个表格:

如果您发现上边的两种情况都与您不符,那也不用担心。

因为,临床中胃病的情况有时并非这么单一,除了单纯胃寒和单纯胃热患者,很多人都会表现为寒热错杂的情况。

对于这种类型的胃病患者,最好到正规中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养胃护胃怎么做

胃病素有“三分治,七分养”的说法,养胃气、预防调理才是首选之策

饮食规律

最重要一点就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规律和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少吃粗糙、刺激性强的食物。

细嚼慢咽

食物时会分泌出唾液,让唾液与食物充分搅拌,从而帮助消化,还能对胃黏膜产生保护作用,故进食时细嚼慢咽也是一个养胃护胃小窍门,对于肥胖人士还能起到减少摄入的作用。

饮食早起一杯温开水

起来缓慢喝一杯温开水,一来可以唤醒脾胃,为接下来一天的消化运作做缓冲准备,二来可以温养脾胃的阳气,这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养胃护胃方法。

饭后走一走

俗话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饭后1小时平静地散散步,可以给胃消化食物起到助攻作用,给胃减轻工作量,故也是一个实用的养胃护胃方法。

饭推拿按摩

运动不便者,饭后或睡前可以搓热双手,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60~90圈,然后再双手按摩放松小腹。

综合:生命时报、养生中国

编辑:曹香玉

龙凤之兆:论三国祥瑞与灾异

在权力合法性的构建中,同一种神物,究竟代表“灾异”还是“祥瑞”,完全取决于统治者的需要。

龙凤是中古时代的神祇,与谶纬符命、天人感应相结合。历朝皆视作“大瑞”。一旦龙凤降世,往往伴随着祭祀、改元乃至大赦天下。

有趣之处,是龙凤虽为祥瑞,在中古时代,却又经常被视作“灾异”。

三国时期,将龙凤视作“妖孽”的情况亦不罕见。

曹叡时曾因“神龙见于摩陂”,而改元“青龙”;但此举遭到后世史家讥讽,称其为“亡国之兆”。

曹髦时有飞龙降世,亦被看作“龙困井中、皇权衰微之象”。

孙皓时有彩凤云集,为此改元“凤凰”。又被后世史家骂作“其非凤凰、实乃羽孽之属”。将出现在孙吴的灵物、贬低为妖兽。

龙凤本至祥之物,在不同立场的语境中,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解释。

其实道理相当浅显且简单。

神话、谶纬、符命体系,本就是“天人感应”系统下的组成部分。这个系统是统治者为了愚弄百姓而编造的,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皇权。因此,“人间异象”的最终解释权,不在民间,而在官方。

简而言之,对同一件事,上位者可以根据自身立场,随意做出解释,借以维护统治权威。至于龙凤之属,到底是“神物”还是“妖孽”,反倒无足轻重。

本文共 4600 字,阅读需 9 分钟

曹叡的“屡易制度”

对制度的改易,本质是统治者“试探自身权威”的手段。

魏明帝曹叡是曹魏第二代皇帝,第三代统治者。

明帝在位时,对“改元”、“改历法”乃至“改宗”之类的事物,尤其上心。其在位十三年间,年号三易,分别为:太和、青龙、景初。

明帝又是少有的实行“殷历”的君主。历史上大多数君王实行“夏历”。

注:不同历法的区别,主要在于“以几月为一岁之始”。夏历以正月(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十二月为岁首。

明帝不仅痴迷于修改历法,甚至连曹魏的祖宗都要改。

最初曹魏钦定“宗邾子”(周代曹氏封国),但曹叡竟改为“宗帝舜”。

周武王克殷,存先世之后,封曹侠于邾。--王沈《魏书》

明帝从高堂隆议,以魏为舜后。夫以一代之君而三易其祖,岂不可笑?--顾炎武《日知录》

实际帝舜是“有虞氏”(一说姚氏),与曹氏八竿子打不着。

曹叡对年号、历法等系统的修改,并非肆意妄为,本质是在宣示其统治权威。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历法、年号实际是“天人感应”下的重要构成部分。历法与“日月星辰的变化”息息相关。

天象、异象被视作神祇对人间君主的告诫,年号则往往是君主对“神谕”的反馈。诸如祥瑞降世,通常会改易年号,诸如青龙、黄龙、神龙、五凤、天凤、神爵(雀)一类,皆如此。

星象的变化,又被视作天神对世俗君主的警示或褒奖。史官、天官对天文的观测记录,主要用来预测王朝走势,与“近代天文学”几乎毫无联系。属政治学范畴。

曹叡“修改历法”、“修改年号”乃至“修改祖宗”等一系列离经叛道的行为,实际实在展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这大概与其出身有关。

曹叡是文帝庶长子,生母甄氏失宠被杀,故久不得立。

(曹叡)以其母诛,故未建为嗣。--《魏书三 明帝纪》

曹丕在位的七年间(220-226),储君之位一直空缺。直到曹丕病重不治,才在弥留之际立曹叡为太子。因此,曹叡登基之初,其法统是很不稳固的。

明帝以母诛,故久不建嗣

曹叡第一个年号“太和”用了七年(227-233),“青龙”用了四年(233-236),“景初”则用了三年(237-239)。

注:太和七年(233)春改元青龙,故该年有两个不同年号。

其改易年号,是在执政七年之后;而改宗之事,则发生在其掌权十年之后。

换言之,曹叡在权力稳固后,便开始借修改律法、历法、年号等行为,来试探群臣、同时炫耀君权。

“青龙”的政治隐喻

青龙改元,有悖于“五德始终”之说,是非常典型的“君权展示”。

在中唐之前,“五德始终”学说,被视作儒教经典,统治者皆奉为圭臬。

“五德始终”,即王朝兴替之间,存在着“五行相生与相克”的关系。

比如周为火德,秦代周而立,按“水克火”的逻辑,秦属水德。又因水色黑、秦王穿玄色(即黑色)礼服;水性阴,秦法严酷,重刑杀。

水主阴,阴刑杀。故急法刻削,以合五德之数。--《史记索隐》

比如汉代秦而立,按“土克水”的逻辑,汉属土德。但又因为刘邦起家时自称“赤帝之子”,故西汉在“土”与“火”之间来回摇摆。东汉肇始,明确为火德。

(刘秀)建社稷于洛阳,立郊兆于城南,始正火德,色尚赤。--《后汉书 光武帝纪》

王朝尊奉的五行,与礼法、着装、崇尚颜色皆息息相关。如火色赤,汉帝穿绯色(红色)礼服云云。

魏代汉而立,但不同于秦灭周,汉灭秦。汉魏嬗代是通过“禅让制”,因此取“五行相生”原则。

汉为火德,按“火生土”的逻辑,魏当为土德。

舜以土德承尧之火,今魏亦以土德承汉之火。--袁宏《汉纪》

这样,就使明帝的“青龙改元”(233),显得非常怪异。

太和七年春,有青龙出现在摩陂的井中。明帝前往摩陂“观龙”,同年改元“青龙”。

龙是神话体系中的圣兽,不可能真的存在人间,更不用说还生活在井中。明帝所谓的“观龙”,无外乎自吹自擂、炫耀功德。如果井中真的存在“龙”,那大概率就是条水蛇而已。

更大的问题是,青龙所代表的,是五行始终当中的“木德”。

土色黄,木色青。按照五行相克规律,“木克土”。

魏属土德,因此代表木德的“青龙”、相当于曹魏的灾异。按照五行始终学说,在曹魏的语境下,“黄龙”属于祥瑞,“青龙”则属于妖孽。

青龙见于井,明帝改元

魏明帝改元“青龙”之事,历来被后世史家嘲讽。考虑到汉末丧乱已久,典章废弛,乃至京师学者“能操笔者”不足十人的窘境(见《魏略 儒宗篇》),闹出如此可笑的翻车事件,也不难理解。

更为可笑的是,“青龙改元”明明是一件显而易见“政治车祸”,满朝文武竟无一作声,甚至有不少大臣还跟着明帝前往摩陂一起“观龙”。并吹捧附和。

青龙元年春正月甲申,青龙见郏之摩陂井中。二月丁酉,(明帝)幸摩陂观龙。--《魏书三 明帝纪》

可想而知,对祥瑞与灾异的解释权,在实际操作中,不以典籍为依据,而掌握在权势者手中。

曹髦“潜龙诗”的隐喻

黄龙属土德,本是曹魏的祥瑞。但在特殊背景下,也会被解释为妖异。

曹髦是曹魏第四任皇帝,第五位统治者。

曹髦好学,对五行谶纬一类的“内学”比较了解。类似明帝时“改元青龙”一类的闹剧,便罕有发生。

在曹髦统治末年,即其被杀的前一年(259),在宁陵县井中又出现了“神龙”。

(甘露)四年春正月,黄龙二见宁陵县界井中。--《魏书四 高贵乡公纪》

这次的地方官功课做得比较好,称“两条黄龙悠游井中”。黄龙吻合曹魏的“土德”之义,属于“大瑞”,按理应该改元大赦。

可怪之处恰恰在此。

曹髦闻黄龙降世,不仅面无喜色,反而叹息痛骂:

“龙代表了皇帝。皇帝上不在天,下不在田,居然住在井里?此恶兆也。”

是时龙仍见,咸以为吉祥。帝曰:“龙者,君德也。上不在天,下不在田,而数屈于井,非嘉兆也。”--《汉晋春秋》

曹髦口中“住在井里的龙”,毫无疑问指代自己。而“恶兆”则清楚指向了彼时的权臣司马昭。

曹髦甚至愤愤不平地提笔作诗,即著名的《潜龙诗》。

该诗原文已经散佚,目前流传的是元末明初版本的演绎文学,不过二者传达的含义,应当相差不远。按《汉纪春秋》记载,司马昭“闻而恶之”。翌年(260)即发生了著名的弑君事件。

(曹髦)作《潜龙》之诗以自讽,司马文王(司马昭)见而恶之。--《汉晋春秋》

曹髦作潜龙诗,司马昭恶之

青龙是曹魏的恶兆。但明帝独擅权柄,故强行将“灾异”解释成“祥瑞”,满朝文武不敢作声。

黄龙是曹魏的大瑞。但曹髦已然失势,结合了自身的悲惨处境,竟将“祥瑞”解释为“灾异”,最终又引发了权臣篡弑。

可见,同一件事物,到底是喜还是灾,是福还是祸,解释权完全掌握在统治者手中,根本没有学者或者百姓的置喙之地。

孙皓与凤凰

昏君时代的凤凰,往往被后世学者视作“羽虫之孽”。

凤凰是传说中的灵兽,雄者为凤,雌者为凰。司马相如所谓“凤求凰”是也。

三国时代,吴国末代国君孙皓,便曾使用过“凤凰”年号。

事实上孙皓对巫蛊、谶纬等异端邪说极为迷信,其年号基本都围绕着“祥瑞降世、神人授书”的主题。在其短暂的统治生涯中,年号屡易,有“凤凰”、“宝鼎”、“甘露”、“天玺”、“天册”、“天纪”等等,迷信程度可见一斑。

凤凰的年号,来源于建衡三年(271)“神鸟云集西苑”。于是明年改元。

西苑言凤凰集,改明年元。--《吴书三 孙皓传》

可笑之处,是孙皓改元时,吴国朝野并无异议。但吴国灭亡后,后世史家却极力污蔑,称“孙皓看见的不是凤凰、而是羽孽”。

(孙皓)政道衰缺,无以致凤,乃羽虫孽耳。孙亮未有德政,孙峻骄暴方甚,此与桓帝同事也。--《晋书 五行志》

羽孽,即“长着翅膀的妖兽”。

按《天地祥瑞志》,东西南北中,共有五种珍禽异兽。

南方的是“焦明”,代表水灾。

北方的是“幽昌”,代表旱灾。

东方的是“发明”,代表兵灾。

西方的是“鹔鹴”,与北方的幽昌类似,也代表旱灾。

以上四种,被称作“羽孽”。即“羽虫之孽”。

唯有居于中央的凤凰,代表祥瑞。

问题在于,这五种神鸟,在外貌描述上,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差异就是某只脖子长一些、某只脑袋大一些,仅此而已。

可见“神鸟降世”时,到底是凤凰还是羽孽,解释权不在学者,而在统治者。

孙皓在位时,那神鸟就是当之无愧的“凤凰”;孙皓倒台后,凤凰便沦为野鸡,跟着亡国之君一道、永世不得翻身。

凤凰云集,孙皓改元

宋代学者对五神鸟“一祥四孽”的说法,便嗤之以鼻。直呼“腐儒夸大其词、夸而无验,便胡说八道以遮其丑”,可谓一语中的。

四凤首背翼膺腹皆合五常,岂应为孽!盖汉儒既夸大其辞,推凤为希世之瑞。夸而无验,极而必反,则又推之以为孽。--《尔雅翼》

思想的开化,与彼时(唐宋)的学风也有关。在中唐之后,谶纬、阴阳、五行一类的学说,便被扫入异端,不再被学者重视了。

小结

龙、凤是中古神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神龙与彩凤,虽然在不同时代的具体作用有所差异,但基本被历代视作“天下大治、人间太平”的象征。

可笑之处,却是龙与凤究竟代表了祥瑞还是灾异,解释权却从来不在编纂经典的学者手中。

曹叡将魏国灾异、代表着“木德”的青龙视作“国家大瑞”,甚至以此改元,实在可笑。但考虑到曹魏群臣噤声不语、乃至曲意附和,便显得意味深长。

曹髦的情况则反之。代表着“土德”的黄龙确是魏国祥瑞,却被曹髦解释为灾异,还作诗揶揄。毫无疑问,其意在影射权臣司马昭。

至于神鸟降世,令孙皓改元的“凤凰”,在魏晋史家笔下,被贬低为“羽孽妖兽”,无疑是因人废事。

其实更早的东汉桓灵时代,也经常出现甘露、嘉禾一类的“祥瑞”。

问题是桓灵无道、天下怨愤;被刘备“叹息痛恨”,被董卓骂作“每念灵帝、令人愤毒”甚至高呼“刘氏种不足遗”。

(董)卓欲废帝,谓(袁)绍曰:“卿不见灵帝乎?念此令人愤毒!”--《献帝春秋》

卿不见灵帝乎?念此令人愤毒

可见“祥瑞”的出现与否,无关乎统治者的功业,而是对异象的随意捏造。毕竟,最终解释权在统治阶级手中。

立场决定思维,位置决定想法,仅此而已。

随着谶纬、术数的没落,学者逐渐将注意力由“天”回归到“人”,也便少了许多迷信神怪的糟粕理论。

水旱之灾,在中唐之前属于“天父发怒,警示人君”的象征。皇帝需要斋戒、沐浴、祭祀,还得下罪己诏,摆出一副“虔诚至深”的感人模样。但人所共知,“政治表演”并不能解决旱涝等“实际问题”。

到乾隆时代,便可以公开说出“水旱之灾,虽尧汤不能免”。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实际的行动上,而不再一味追求“天人感应”、“下诏罪己”之类的花活儿了。

然水旱之灾,虽尧汤不能免。惟有勤恤民隐,竭力补救,可以化灾沴而成太和。--《乾隆实录 卷四》

灾异与祥瑞,封禅与祭祀,无非是统治者的功绩装点;万千的人间百姓,才是历史的组成者与推动者。

与其孜孜不倦“求得天心”,不如兢兢业业“求得民心“,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大概也是谶纬、五行、阴阳等学说在主流领域逐渐式微的反映吧!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谶纬术数的没落,也不啻为一种进步。


我是胖咪,头条号历史原创作者。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

Thanks for reading.

金木水火土中 ,哪些人是越胖越有好运气?

爱笑的女孩子运气一般不会太差,有些人的运气可是跟身材有着直接性的关系。太瘦的人运气一般不会怎么好,金木水火土中,有些人就是越胖越有好运。现如今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有些人反而是瘦身时把自己的好运都减没了。

1, 水型人越胖越有好运气

什么是是水型人?在金木水火土中,水型人的整个特点就是圆润,整个身体器官都呈现出圆的形状,身体比较肥胖而敦厚,给人一种实在的感觉。这种人的运气会比较好,能够聚财守住福气,事业上则是如鱼得水,在感情上也会非常是哪里,运气旺盛,一定不要减肥哦。

2, 火星人通过职业看运气

火型人给人的感觉就是面像红润有光泽,这类人福气一般不是通过身材的胖瘦来实现的,而是跟从事的职业有着直接性的关系。他们善于打交道,善于交际,在这方面可谓是高手,拥有广泛的人脉,在事业上能够呼风唤雨,从事的职业大多都是管理层或者是高管层。

3, 金型人太瘦没有好运

对于金型人来说,太瘦的话则是没有太好的运气。这可是真的,大家可别不信。金型人往往是太瘦的话面部不够圆润和饱满。这种人一般都是从事官场的人,要是太瘦脸部会没有权威感,不自信,过于自负就对自己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

4, 木型人需要适度减肥

生活中很多木型人都需要适度的减肥,这类人身材高大魁梧,能够拥有不错的运气。通常是因为太过于肥胖而需要适度的减肥,有时候也会因为年龄的原因而发福,可以为自己增加好运,一定要克制自己的体重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