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人体肥胖速度(人体的肥胖指数)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0
文章目录:

国人发胖速度令人担忧:过去40年肥胖数量增加4倍

来源: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肥胖与代谢病外科中心主任医师 王存川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医师 袁振芳

本报记者 张健

近年来,不仅挺着“啤酒肚”的成人越来越多,“小胖墩”也多了起来,仿佛悄然之间国人普遍胖了许多。前不久,发表在《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上的专题文章指出,过去40年,中国人的超重和肥胖率迅速增加,肥胖的成年人数量增加了4倍多,超重的人数增加了1倍多,肥胖已成为中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一半成人超重或肥胖

肥胖是指可能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度的脂肪蓄积,常用体重指数(BMI,即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来评估。世界卫生组织将成人超重定义为BMI在25~29.9千克/平方米,30千克/平方米以上则为肥胖。然而,多项医学证据表明,中国人的体脂比例可能更高,在同样高的BMI水平下,心血管疾病风险和全因死亡率高于白人。因此,中国将成人超重定义为BMI在24千克/平方米以上,28千克/平方米以上则为肥胖。研究估计,2015~2019年我国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为6.8%,肥胖率3.6%;6~17岁儿童和青少年超重率为11.1%,肥胖率7.9%;成人超重率为34.3%,肥胖率16.4%。这是中国首次成人超重和肥胖的总患病率超过50%,即每两个成人中就有一人超重或肥胖。

“我的减重门诊患者越来越多,能够明显感受到国人越来越胖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医师袁振芳表示,近几十年来,无论是按照中国标准还是国际标准,我国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都在迅速增加。中国慢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14年,国人超重患病率增加了四成,肥胖患病率几乎翻了一番。7月2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表在《柳叶刀》上的另一项研究显示,从2004年到2018年,中国肥胖人数约增长了3倍。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估计,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中国的儿童肥胖人数居全球第一,成人肥胖率仅次于美国。按照中国标准,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各年龄组的平均BMI均呈稳步上升趋势。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追踪20年的数据显示,7~18岁儿童和青少年的平均BMI从1985年的17千克/平方米升至2014年的19千克/平方米。全国营养调查追踪30年的数据显示,成年人的平均BMI从1982年的20.9千克/平方米增加到2010~2012年的23.6千克/平方米。此外,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男孩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都高于女孩。虽然从2010年开始,中国成年人平均BMI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呈现更加多元化的趋势,例如农村地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快速上升,男性的平均BMI、超重和肥胖率均高于女性。

三大因素加剧肥胖流行

“我国肥胖增长速度令人担忧!”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肥胖与代谢病外科中心主任医师王存川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肥胖被公认为一种慢性、复发性、渐进性疾病。一方面,肥胖会引起50多种疾病,包括十几种癌症;另一方面,肥胖已成为缩短人群平均寿命的主要“杀手”之一,正在威胁着全人类的健康。更值得警惕的是,我国肥胖人数正逐年递增。流行病学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非传染性疾病相关死亡人数中,超重和肥胖者占11.1%,比1990年的5.7%显著增加,超重和肥胖已成为中国人死亡和残疾的第六大主要危险因素。两位专家表示,肥胖患者数量迅速增长是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成因复杂,具体有以下几点:

系统动力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社会文化等在内的系统性力量推动肥胖患者的增长。王存川表示,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消除了绝对贫困,让每个人都能吃饱饭,但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健康地吃。再加上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美食的诱惑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肥胖的流行。

环境因素。包括城市化、超加工食品和甜饮料的流行、外卖的火爆等,使得变胖越来越容易。“乡村肥胖率逐年攀升,与甜饮料在乡村无处不在的营销有很大关系。”王存川表示,甜饮料已成为乡村逢年过节的必备礼品之一,人们深受影响。

个人因素。首先,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从1982年到2012年,人均总能量摄入量有所下降,但脂肪供给的能量百分比从18.4%增加到31.5%;从以粗粮和蔬菜为主的植物性饮食,逐渐过渡到西式饮食,增加了动物性食品、精制谷物以及高加工、高糖、高脂肪食品的消费。其次,国人体力活动减少、久坐时间增加。一项研究显示,从2004年到2011年,男性休闲体育活动的能量消耗下降了36%,女性下降了44%;男性久坐时间增加了14%,女性增加了12%。再次,有肥胖基因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往往比一般人更容易发胖,出现肥胖及相关疾病的风险也更高。最后,不良社会心理状况加剧。“这一点尤其值得重视。”袁振芳表示,社会经济快速转型可能伴随着越来越高的心理压力,导致情绪、认知和行为障碍等问题增加,也会助长肥胖的流行。

遏制肥胖刻不容缓

“人体就像一辆载重卡车,不同厂家、型号的核载不同。体重超标的危害就像卡车超载一样,超重越多,损害越严重,使用期限也就越短。例如,当核载5吨的卡车超载3~5吨时,看似仍然能正常行驶,实际上已经损害极大;如果超载10吨,卡车可能随时面临报废的风险。”王存川表示,肥胖可防可控,但如果不尽早采取有效措施,肥胖将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按照现有趋势,再过十几年,中国很可能重蹈欧美国家的覆辙,即很多二三十岁的壮年男性会因肥胖不能走路、工作,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因此,预防和控制肥胖的流行刻不容缓。

两位专家建议,预防和控制肥胖必须从政策、社会、医疗和个人等方面综合着手:

1.制定并实施相关国家标准和指南,以支持人群和临床层面的肥胖筛查、诊断、预防和治疗,可将肥胖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纳入医保覆盖范围。

2.积极改善致肥环境。例如,监管食品加工系统,提供更加健康的食物、饮料和外卖。可以考虑对餐饮业和食品工业实施强制性营养标签制度;限制高能量密度、高饱和脂肪、高反式脂肪酸、高糖、高盐的预包装食品的生产、销售和广告宣传;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社区公园,改善健身环境,促使人们运动起来。

3.个人方面要做好体重分期管理,科学预防和控制肥胖,可参考以下体重分期管理模式。

0期:超重,不伴有相关疾病或其前期(如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前期、高血脂、脂肪肝)。超重就是健康警戒线,需要及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例如改掉大吃大喝、总吃宵夜、吃得太油太咸等习惯,同时增加运动量。

1期:超重,伴有相关疾病前期;或肥胖,没有或伴有相关疾病前期。这一阶段需要专业医生介入,开具运动处方、制订饮食计划等,患者需要严格执行生活方式干预。

2期:超重或肥胖,伴有相关轻中度疾病。这一阶段除了要治疗疾病,严格执行生活方式干预,还需要科学减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减肥药物,或进行小型减肥手术。

3期:肥胖,伴有相关重度疾病。这一阶段会严重威胁健康或寿命,如果在严格执行生活方式干预和减肥药物治疗的基础上,3~6个月体重仍未改善,可能需要减肥手术。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

减肥请注意!体重指数多少算肥胖?全新BVI已推出,2个月高效瘦身

导读:经常去健身房的人,健身教练总会拉着你做一个测试:BMI测试。

BMI究竟是什么鬼?按照BMI减肥到底靠谱吗?

减肥人士,什么是BMI?

体重指数(BMI)是通过身高和体重来衡量肥胖程度的指标,这种方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三十年代。尽管BMI的普及程度很高,但现在人们却认为这种衡量体质的方法并不准确。

如今,BMI的替代品终于出现了,它解决了BMI最严重的问题。

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的一组研究人员提出了身体体积指数(BVI),这个新指标能改进我们衡量体质的方法。BVI其实就是身体总体积和腹部体积的比例,可以自己动手计算,也可以用应用程序计算。

体重指数多少算肥胖?

体重指数指的是身体质量指数,也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主要用于统计分析。体重指数的公式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我国的参考标准是,体重指数<18.5,是偏瘦,体重指数在18.5~23.9,是正常,体重指数≥24,是超重,体重指数在24~26.9,是偏胖,体重指数在27~29.9,是肥胖,体重指数≥30是重度肥胖。

肥胖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以及骨骼的发育,如果发展为肥胖症就会更严重。

BVI,对于减肥是否靠谱?对身体有伤害吗?

梅奥诊所的预防心脏病学研究员Jose Medina Inojosa表示,虽然听起来可能有点奇怪,但腰围确实能提供关于健康状况的关键信息。多项研究已经证明,大量的腹部脂肪会增加心脏病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2012年的大型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超过34万欧洲人的数据,并发现腰围长(男性腰围超过101.6cm;女性腰围超过87.63cm)的超重者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几乎和肥胖症患者相同。

BMI最严重的缺陷之一就在于没有考虑腹部脂肪,而只考虑到了身高和体重。因此根据BMI来衡量,某些肌肉量大而又很瘦的人会进入“超重”行列。

科学家仍然无法确定腹部脂肪过多会有损健康的原因,但他们认为,这和内脏脂肪干预脏器运作的方式有关。

BMI无法完美衡量人的体质,更完善的衡量标准应考虑到腰围。2005年,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就指出:“衡量健康状况的重点不在于你有多重,而在于你的腹部有多少脂肪。”

怎么样可以快速减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非常的常见。如果身体过于肥胖,有可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的人要注意减肥,但是减肥速度也不宜过快。一般来说,每个月减肥体重下降1~2斤是比较正常的。短时间内体重迅速下降,对健康是有一定影响的。

快速减肥的方法就是主要通过一些多做一些有氧运动,减少热量的摄入量,尤其是油脂含量比较高的食物,脂肪含量比较高的食物,以及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是不可以吃的。要严格控制主食的摄入量,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妙手医生提示:减肥一定要在健康的前提下进行,可以通过适当控制饮食,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另外要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最新研究称,2035年,全球过半人口将超重或肥胖

3月4日为世界肥胖日。世界肥胖联合会(World Obesity Federation)当天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按照目前的趋势,到2035年,全球51%的人口将超重或肥胖。

报告称,如果各国政府未能采取有效的遏制或预防措施,到2035年,全球超重或肥胖问题带来的经济代价将达到4.32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生产总值的3%。

超重或肥胖人口将达到42亿

2020年,全球约有26亿人超重或肥胖,约占世界人口的38%。据世界肥胖联合会研究,按照目前趋势,到2035年,全球超重或肥胖人口将达到42亿,约占届时全球人口的51%;其中,肥胖人口近20亿,约占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

儿童肥胖人口的增长速度尤其令人担忧。据预测,到2035年,儿童肥胖人口可能相较2020年的数量增加一倍以上。其中,男孩肥胖人口将达到2.08亿,相较2020年的数量增长100%;女孩肥胖人口将达到1.75亿,相较2020年的数量增长125%。

当地时间2017年11月23日,墨西哥瓜达拉哈拉,曾为“世界上最胖的人”的Juan Pedro Franco在医院接受减重手术。图/视觉中国

报告称,如果不采取行动,到2035年,超重和肥胖问题每年将造成4.32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约占全球生产总值的3%,与新冠疫情在2020年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相当。

该报告使用身体质量指数(BMI)作为评估标准,根据世卫组织的指导方针,BMI指数超过25为超重,超过30为肥胖。有证据表明,肥胖会增加患癌症、心脏病和其他疾病的风险。

“今年的报告是一个明确的警告。”世界肥胖联合会主席路易斯·鲍尔表示,儿童肥胖问题尤为令人担忧,世界各国政府和政策制定者需要尽其所能避免将健康、社会和经济成本转嫁给年轻一代。

另外,报告称,气候变化、新冠疫情限制措施、化学污染物均为日益严重的超重和肥胖问题的影响因素。

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对肥胖问题准备不足

尽管肥胖通常被视为高收入国家的问题,但这份报告显示,未来十多年内,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人口的肥胖水平上升较快,且这些国家应对肥胖问题的能力和准备相对不充分。

研究人员统计了来自183个国家和地区的肥胖问题相关政策与措施,将各个国家和地区应对肥胖问题的准备程度进行了排名。报告显示,高收入国家对肥胖问题的准备较为充分,低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的准备相对不充分。

2014年5月7日,来自英国阿什菲尔德的男子Stuart Eggleshaw因减肥22英石9磅(约280斤)获得2014年“瘦身世界”减肥冠军。图/视觉中国

按照排名,全球对肥胖问题准备最充分的10个国家都在欧洲,其中,瑞士、挪威、芬兰、冰岛和瑞典是准备最充分的5个国家。

对肥胖问题准备最不充分的10个国家中,有9个是来自亚洲和非洲的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其中,尼日尔、巴布亚新几内亚、索马里、尼日利亚和中非共和国是准备最不充分的5个国家。

“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行动,我们将在未来十年看到肥胖患病率的显著上升。”世界肥胖联合会科学主任雷切尔·杰克逊-利奇说,未来,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肥胖人数增幅最大,这些国家缺乏资源和相关准备措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肥胖不是个人的过错,而是全社会在环境、医疗保健、食品和支持系统等方面的失职产生的后果。”世界肥胖联合会首席执行官约翰娜·拉尔斯顿说。最新的数据为世界各地的政策制定者和民间社会采取相应行动提供了紧迫性。

据介绍,世界肥胖联合会是一个关注肥胖问题的国际组织,该组织与世卫组织等机构在肥胖问题领域进行合作。这些最新的研究数据将于3月6日提交给联合国。每年3月4日为世界肥胖日,其目的是提高人们对肥胖的认知以及鼓励全社会改善对肥胖问题的应对方式。

新京报记者 陈奕凯

编辑 张磊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