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跟嘌呤(胖的人嘌呤高)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最全食物嘌呤等级表来了!快转给身边痛风的朋友

近期,来自伊朗和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的学者利用全球疾病负担(GBD2017)及GBD2013等数据库资源,对痛风1990-2017的流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知名杂志Arthritis & Rheumatology上报告了相关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

1990-2017年

全球痛风人数翻番

该研究显示,2017年全球痛风患病人数估计为4120万。同年,发病数为740万。

2017年的患病数和发病数,都已经约相当于1990年的2倍。

进一步亚组分析2017年的数据表明,男性在患病和发病方面的数据都明显高于女性。

患病人数,男性在60岁-64岁年龄段达峰值,女性则整体延后5年。

研究者结合已有研究指出,这种差异可能与女性停经前后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男女性别比例在不同年龄段有差异有关。

研究者最后呼吁指出,鉴于痛风的负担在近三十年间以令人担忧的速度增长;公共政策性干预措施,比如实施靶向“中年男性”等高危人群进行健康宣教等项目,将有利于遏制痛风负担快速增加的趋势。

“痛风”警告

这类人群要小心

痛风有几个主要的危险因素:

1.血尿酸升高

血尿酸水平的持续升高是痛风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诱发高尿酸血症的许多因素也与痛风的风险增加有关,比如医疗条件、肥胖、生活方式因素和药物,银屑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等疾病。

2.男性更易患痛风

性别和年龄增长是痛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痛风,雌激素可能与之有关。绝经前的女性痛风患病率很低,绝经后女性通过激素替代疗法可以降低痛风的发生风险;而且与痛风男性相比,痛风女性发病年龄较晚。

3.管不住嘴

没有管住嘴导致的高尿酸血症或痛风,主要是指摄入了过多富含嘌呤的食物,比如喝酒、吃海鲜;也有可能是吃了太多可能导致嘌呤水平升高的食物,比如果糖。

快收藏!

最全食物嘌呤等级表来了

如果你已经痛风了,请一定去看医生、规范用药;以及收藏这些食物嘌呤等级表。

如果你是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也请一定去看医生、规范用药;以及收藏这些食物嘌呤等级表。

根据食物嘌呤含量不同,我们将食物分为:

低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小于25毫克);

中等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25~150毫克);

高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150~1000毫克)。

以下数据为每百克嘌呤含量,单位为毫克,含量排序由左向右,由低到高。

以上为“分类按含量由低到高排列表”,以下按“低嘌呤食谱、中嘌呤食谱、高嘌呤食谱”排列。

一、低嘌呤含量食物:痛风患者主要食谱

二、中嘌呤含量食物:痛风患者未发作期间可少量吃

三、高嘌呤含量食物:痛风患者尽量不吃

来源:健康时报、医学界微信公众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工人日报

尿酸一高,肾病、痛风排队来!关于尿酸,你需要全面了解下

尿酸(UA)从哪里来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嘌呤合成与分解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尿酸的生成与排泄也较恒定。生成和排泄无论哪方面出现问题,尿酸就会被带到血液中,形成高尿酸血症。

在谈到高尿酸血症的危害前,不妨多了解一下尿酸的“正能量”作用!

01

尿酸并非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垃圾”,当体内尿酸浓度正常时,尿酸能够刺激大脑皮层,增强智力,人类进化过程中智商的飞跃很可能就是尿酸的作用,甚至尿酸还能减少帕金森病发生率。

02

尿酸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以对抗氧化应激,清除氧自由基,防止细胞溶解凋亡,保护血管。

高尿酸血症悄然来袭,引发原因有哪些?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我们熟悉的“三高”,也是健康的三大杀手。正当我们和三高斗争的同时,第四高已悄然袭来。它就是高尿酸!

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原因有:

01

尿酸生成过多:高嘌呤饮食、饮酒、药物、溶血、骨髓增生性疾病(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横纹肌溶解(药物、创伤)等均可引起血尿酸生成增加.

02

尿酸排出减少、遗传、肥胖者、某些药物(噻嗉类利尿剂、胰岛素、青霉素、环孢素、阿司匹林等药)、肾功能不全,酸中毒。

03

混合性因素即尿酸生成增多和排除减少同时存在。

高尿酸血症不能不管不顾

高尿酸与痛风的关系

高尿酸血症≠痛风,但血尿酸浓度越高,发生痛风等相关疾病的危险越大。

痛风性关节炎,也称为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它是由于针状的尿酸结晶沉积在一个或多个关节的关节液和关节组织中,从而导致关节发炎、肿胀、关节剧烈疼痛、关节畸形等症状。

高尿酸不止引起痛风

尿酸是嘌呤在人体的代谢终产物,高尿酸对人体多个组织器官都具有危害作用。过高的尿酸沉积在肾脏会引起肾病、诱发肾脏功能衰竭。

其它危害

高尿酸还会大大提高发生多种代谢相关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尿酸:高尿酸血症是富贵病的一种,也算得上是吃出来的病。那么,远离高尿酸血症,我们要怎么办?

改善生活方式,遵循“四多”和“四少”原则。

四多:

01

多喝水。多喝水几乎是中国的养生秘籍,这句话讲烂了,但确实管用,身体缺水,排尿自然就少。尿都没有,尿酸哪有出路!

02

多运动。尿酸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以对抗氧化应激,清除氧自由基,防止细胞溶解凋亡,保护血管。

03

多食维生素食物。多使用富含维生素B1及维生素C的食物,如:米、面、牛奶、鸡蛋、水果及各种植物油。

04

多吃碱性食物。如水果、蔬菜、马铃薯等,碱化尿液,有利于尿酸排泄。碱性食物主要成分(钙、钠、钾、镁)是人体运动和脑活动所必需的四种元素。

四少:

01

少饮酒。尤其啤酒应少喝,甚至不喝。啤酒本身就含有嘌呤,嘌呤分解代谢产生尿酸,酒精是引发痛风的高危因素,并可在体内代谢产生乳酸,跟尿酸竞争排出途径,影响了尿酸的排泄。长期饮酒还可刺激嘌呤合成增加,尤其是喝酒时再吃肉禽类食品,会使嘌呤的摄入量加倍。

02

少吃富含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肝、脑、肾等)、海产品等,忌食嘌呤含量高的海鲜。

03

不吃或少吃火锅、炸鸡、烧烤等。少吃火锅,不喝浓肉汤。吃火锅时不要喝火锅汤,也不要用其来煮面,因其中的嘌呤含量高,如偶尔要吃火锅时,要先涮菜后涮肉,这样不仅有利于控制肉和能量的摄入,还能避免摄入过多的嘌呤。

04

少吃高热量食物。少吃高热量、富含脂肪食品,以免肥胖。脂肪有碍肾脏排泄尿酸,脂肪热能高,且易引起肥胖。

来源: 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

最全食物嘌呤等级表来了

《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十几、二十多岁发生痛风的年轻人不在少数。《痛风748例临床特征分析》提到,2008至2013年,青年患者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分别为39%、39.4%、40%、42% 、48% 、52%,甚至超过了中老年患者。另外,如果有遗传背景患痛风几率会大一些。医生还介绍,我国痛风发病率1.7%左右,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20倍。

1.肉吃太多

饮食结构的突然改变是痛风由以前“罕见”变成如今“多发”甚至“高发”的祸首。大量肉类食物中的嘌呤会转化为尿酸,大大超出了人体生理代谢和排泄能力,导致高尿酸血症,所以痛风的发病率迅速升高。

2.甜饮料喝太多

现在不少人喜欢饮料当水喝,大部分甜饮料中都含有果葡糖浆,而痛风发作和果葡糖浆的摄入量存在正比关系。有研究发现,每周喝5至6次含有果葡糖浆饮料的人,患痛风几率比正常人高出29%,而每天喝2次以上含有果葡糖浆饮料的人,痛风几率高达85%!

3.吸烟和饮酒

吸烟会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所有的酒类也会诱发痛风,尤其是啤酒,其含的大量二氧化碳会转化成碳酸,导致体内尿酸排出受阻。

4. 身体肥胖,运动太少

超重或肥胖是引发痛风的因素之一,减重可以帮助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适量运动可以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废物的排泄,其中就包括尿酸。

6.熬夜太多,压力过大

近年来的分析发现,压力过大成为诱发年轻人发生痛风的主要因素之一。过度劳累可使人体自主神经调节紊乱,易导致体表及内脏血管收缩,包括肾血管的收缩,从而引起尿酸排泄减少。如果长时间紧张工作,过度疲劳,就有可能诱发痛风。

痛风和饮食紧密相关

饮食中嘌呤高就易引起痛风

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主要是

深海鱼、牛羊肉、啤酒、红肉

蘑菇、菜花、西蓝花、豌豆等

转自:工人日报

来源: 人民铁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