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红糖与肥胖(红糖水长胖)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 0
文章目录:

红糖水真有那么神?当心血没补上,却成了一个胖 girl

淋雨了,喝红糖水

女性补血,喝红糖水

老人补铁,喝红糖水

仿佛没有红糖不能解决的事情

红糖用水冲开后,真的这么神奇吗?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

被误解已久的红糖

红糖到底有什么营养?

根据食糖国家标准 GB13104-2014 规定,“红糖” 的定义是 “以甘蔗为原料,经提取糖汁、清净处理后、直接煮制不经分蜜的棕红色或黄褐色的糖”。

制糖流程:甘蔗 → 榨汁 → 清净(类似提纯工艺) → 红糖 → 分蜜(祛除糖蜜) →白糖

红糖除去糖蜜就是白糖

白糖压成块状就是方糖

白糖加水溶解再结晶就是冰糖

这么一看,红糖、白糖、冰糖……

其实它们是 “一家子”

红糖和白糖在营养上稍微不同的是,红糖因为保留更多甘蔗中的成分,所以在钙、铁、锌、铜、锰等矿物质的含量上,比白糖高些。

但这点 “营养” 可以在

其他食物中轻易获得

与水果蔬菜相比

红糖的 “营养价值” 根本不值一提

红糖到底能不能补血?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的检测数据,红糖中的铁元素含量微乎其微。数据显示,每 100g 红糖中只有 2.2 毫克的铁元素,而同等质量的猪肝中,铁元素含量达到了 22.6mg。

人体对植物食品

铁吸收率为(3%~8%)

而对于动物食品

铁吸收率可达(25%-30%)

所以,想靠喝几杯红糖水

来补经期失去的血

真的太不靠谱了
如果要靠红糖来供应铁

每天需要吃 2 斤

很多人会反驳说,"我喝了红糖水确实是不疼了呀。" 原因是喝了热的红糖水之后提供热量缓解了炎症,提高了人体虚弱状态时的体温,其实喝点热水或者喝点姜茶水也是有用的。跟用热水袋敷在肚子上效果一样,临床实验已经证明,热敷对于痛经有非常好的疗效。

也就是说,喝红糖水

和喝白糖水,以及单纯的喝热水

其实效果没有区别

“多喝热水” 对于痛经者来说

其实是一条非常靠谱的良心建议

红糖会让你肥胖变丑!

再来说一下 100 克的红糖

按照营养成分表中

注明的热量就是 377 千卡

377 千卡的热量相当于多少食物呢?

377 千卡基本上就是吃 4 两瘦肉或者 4 片面包再或者 4 个包子的热量。

严格来说

红糖中的糖属于超量摄入的糖

这些糖在人体中

会在胰岛素的协助下

转换成脂肪

慢慢的,就会让你肥胖

诱发糖尿病!

总之,喝下大量红糖水后

非但不能补血

你还可能会变成一个易怒的胖 girl

(内容来源:北京市场监管资讯)

肥胖的根源在于气虚,活血化瘀才是关键

所谓治标不如治本,治病要先求因,减肥亦是如此。只有找到肥胖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中医认为,肥胖是一种虚证,其根源为气虚,宋代杨仁斋就曾提过:“肥人气虚生寒。”

另外,我们还常说,气不足则胖,血不足则瘦;气赖血以附,血为气之母,气虚则血少、血少则气虚,故要想减肥,活血化瘀是关键。

那生活中有什么好的措施有助于活血化瘀呢?一起来了解下!

肥胖根源在于气虚

有篇文章里面曾经提到肥胖是为虚证而非实证。一般来说,肥胖者多气虚、阳虚、痰湿。

宋代杨仁斋就曾提过“肥人气虚生寒,寒生湿,湿生痰,故肥人多寒湿”的观点。转至清代,名医叶天士指出“夫肌肤柔白属气虚,外似丰溢,里真大怯,盖阳虚之体,惟多痰多湿”。

由此可见,肥胖的病理属性是本虚标实,气虚阳虚为本,多痰多湿为标,故减肥要以加法为主,补气补阳,活血化瘀是为关键。

气虚为什么会导致肥胖

所谓气虚,是人体虚证的一种。在中医中,虚证与实证相对,共有气血、血虚、阳虚、阴虚四种,各种虚证病因不同,所呈现的症状也不一样,其中气虚一般是指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

中医临床上,气血的具体症状多表现为免疫力低下、身体虚弱、四肢无力、头晕、呼吸短促、运动易出汗等。

中医中,气为宏观的概念,具体还可分为肺气、肾气、肝气、脾气、卫气、营气、宗气等,这些气存在于人的五脏六腑之中,是人体内外各种活动的原始动力。

人体一旦气虚,机体脏腑功能便会减退,使得脾胃受纳运化失健,肝胆疏泄分解失职,肺不能主治节、朝百脉,肾无法藏精纳气调水。

各脏腑功能失健,所食之物便不能被有效利用,人体既未吸收到相应的营养物质,也没有将代谢的废物及垃圾排出,对于该气化的物质也未进行气化。

结果,这些没有被气化掉的物质就被转化成脂肪,滋于皮下,造成肥胖。

如何快速判断气虚?

气虚除了会出现肥胖、有气无力、心虚胆小、无精打采等症,我们还可以从一个人的舌头来判断这个人是否为气虚。

如果一个人舌体胖大,舌淡红,边有齿痕,又有肥胖之症,多半可以判断其为气虚。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常说气不足则胖,血不足则瘦,但根据中医临床经验,很多患者都会出现气血皆不足。

中医常说:“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血无气的统帅和推动,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

气无血作为基础,气就变成了身体里的邪火。所以对于气虚者,一般要气血双补,而对气虚肥胖者,要以活血化瘀为重点。

活血化瘀是减肥关键

在中医中,减肥虽为“减”,但我们更讲究做加法,既然肥胖根源在于气虚,那么减肥就要先补气、补阳,阳气足,则气化功能增强,痰饮浊毒水饮等可自动排出体外。

早在《灵柩·卫气失常》中就曾将肥胖者分为膏型、脂型和肉型3种,其中膏型、脂型肥胖的原因在于痰湿,肉型肥胖的原因在湿热。

所谓痰湿,其实指患者身体内有痰和湿,二者相互结合,阻碍了身体内气的运行,导致气虚,造成肥胖。

《说文解字》中说:“凝者曰脂,释者曰膏”,意思是说,凝聚在一起的肥肉叫脂,松软的肥肉叫膏,膏人就是身上的肥肉松松垮垮,所以古人称这类胖子为“膏人”。

湿热,则是指身体内的湿和热相结合,阻碍了身体内气的运行,从而造成了气虚,造成肥胖。

《灵枢·卫气失常》中说:“肉人者,上下容大。”这类胖子圆乎乎的,浑身上下,一眼望去全是肉,古人称这类人为“肉人”。

正如叶天士所说:“气虚阳虚为本,多痰多湿为标”。无论是膏型、脂型还是肉型,其减肥重点无非除湿、祛痰、清热,最终的结果便是活血化瘀。

在食疗中,活血化瘀的食疗方非常多,今天推荐大家海带绿豆汤,方便易做,亦可有效除湿、祛痰、清热,活血化瘀。

食材:海带(15g)、绿豆(15g)、甜杏仁(9g)、玫瑰花(6g)、红糖(少许)。

烹饪及食用方法:将各种食材一同入锅,加水,熬汤,最后加红糖调味,一日一次,25天左右为一个疗程。

肥胖之症,古已有之,与其他病症一样,也需要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达到良好的减肥效果。

尤其是依靠果蔬减肥的朋友,更需注意,寒凉食品助湿,长期如此不仅不利于减肥,还会积痰致胖,故减肥要做加法,补气补阳才是根和本。

快擦亮眼睛!无论什么牌子,只要包装上有这些“字”,慎买

人生在世,离不开“吃喝”

市场上“以假乱真”

“以次充好”的食物不在少数

一不小心可能就被套路

今天就帮大家揭开一些食物的

“真面目”

1

红糖,不能与“赤砂糖”划等号

红糖是家家户户都会备着的调料,而且很多女性更是喜欢在姨妈期用它冲水喝,暖暖肚子。

但你可知,很多人活了半辈子,到现在都没尝过“真正的红糖”!市面上很多售卖的红糖,原料都是“赤砂糖”。而其实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红糖是以甘蔗为原料,经提取糖汁、清净处理后,直接煮制浓缩形成的带蜜糖;而赤砂糖则是以甘蔗为原料,经提取糖汁、清净处理等工艺,加工制成的带蜜的糖。

由于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差别,所以早在2015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中就规定,生产经营者应将红糖和赤砂糖予以区分,二者之间不得混同。

【选购注意事项】

GB/T35885是红糖的国家标准;而GB/T35884则是赤砂糖。

2

酱油

最好选择“酿造”而非“配制”

酱油也是一种日常调味料,其重要程度不亚于食盐的地位,无论是炒菜、红烧、卤菜,还是凉拌都离不开酱油。

但你知道如何挑出一瓶“好酱油”吗?除了生产日期等,关键还得看它是酿造酱油还是配置酱油了。

酿造酱油,是用大豆或脱脂大豆为原料,再加上小麦或麸皮,采用微生物发酵制成的;而配制酱油则以酿造酱油为主体,再加上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料制成的,生产时间较短、成本低、品质相对略逊一些。

相比而言,日常食用还是以不加添加剂的酿造酱油更好。

【选购注意事项】

①酿造酱油的国标是GB/T18186;配制酱油的则为SB/T10336。

②酱油好坏(营养和质量)主要就取决于“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则酱油品质越高,鲜味也就会越浓。

*合格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得低于0.4克/100毫升;

*特级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能达到0.8克/100毫升之高。

3

牛奶、酸奶,带风味字样的慎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酸奶成为很多家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每天早餐喝上一杯,既补充蛋白质又补充钙质,一举两得~但现在超市里,奶制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往往让人挑花了眼。

想告诉大家,不管是哪个牌子的,若是以下几种情况的则要犹豫一下了:

1

第一位是“水”

真正的牛奶、酸奶,配料表第一位一定是生牛乳,也就是新鲜牛乳,它富含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等。但如果配料表第一名是“水”,可能就是糖水加奶粉的饮料。

2

含“饮品”“风味”字样的慎买

若产品名称中带有“饮品”“饮料”字样的,基本可以判定它们并不是牛奶。它们其中大概只有30%的奶成分,蛋白质只要大于0.7%就够了,而含糖量却可能极高。

另外,还有带“风味”字样的发酵乳或酸乳,不仅糖含量高,还可能会添加一些果酱、谷物、食品添加剂等。这就大大提高了脂肪量和热量,长期喝会增加肥胖风险。

酸奶的优选顺序依次是:酸乳>发酵乳>风味酸乳>风味发酵乳。

4

牛排

含“食用胶、卡拉胶”的是合成的

很多朋友们由于牛排店的价格贵而选择买冷冻牛排,自己在家做,既省钱又省时。但我们在选择牛排时会发现:都是牛排,价格差距却非常大,有的一块牛排100多元,有的甚至才十几块钱。

很多朋友们都会说便宜的肯定是合成的“假牛排”。那我们选择牛排时具体应该怎么挑选呢?什么样的牛排会是合成牛排呢?

市面上的牛排根据加工方式不同,可分为“原切牛排”和“合成牛排”。

原切牛排都是从牛肉上直接切割下来的一整块牛肉。

合成牛排是用碎肉和食品添加剂加工而成的。配料表上面有“食用胶、卡拉胶”这些字的就是合成牛排,这种牛排的价格相对比较便宜。

需要注意的是,碎肉并不等于劣质肉,借助肉类重组技术加工而成的重组肉也不等于劣质肉制品。重组牛排与原切牛排只是基于加工方式进行的分类,重组牛排并非“不安全”的代名词。

另外,卡拉胶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被广泛用作食品乳化剂、稳定剂和增稠剂。只要使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是安全无害的,大家不必担心。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即可。

5

巧克力

含“代可可脂”的是“假”的

吃甜食能让人心情愉悦,而巧克力更是受到很多人喜爱。尤其是每逢情人节,巧克力更是送人礼物的佳品。

但敢说你吃到的巧克力,都是“真”巧克力吗?

只要巧克力的包装上是“代可可脂”字样,不管什么牌子,都不是巧克力。

真正的巧克力含有的应该是“可可脂”——它是以纯可可豆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工艺制程的,但因为产量有限且不易保存,所以价格偏贵;而且它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对健康有益,有抗氧化功能。

代可可脂,是一种以植物油为原料,用氢化或非氢化方法制成口感近似于可可脂的配料。它的成本较低,价格不贵,其中还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不仅容易使人发胖,还会伤害心血管健康。

不只是代可可脂,像植脂末、氢化植物油、精炼植物油这类物质的摄入越少越好,最好不吃。

6

火腿肠,淀粉含量大于10%最好别买

火腿肠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食材之一,直接吃、炒菜、煮面等都可以。

大家应该都知道,火腿肠是一种人工加工合成的食品,一般主要有鸡肉、猪肉再配上淀粉、植物蛋白等一些辅助的原料制成。

而火腿里面的选择配方料会决定火腿的好吃与否。尤其是含淀粉量越高,口感越差、毫无弹性,吃起来和面一样,这类淀粉量大于10%的也可以被称为“假火腿”。

小贴士

根据火腿肠国标,依据淀粉含量将其分为无淀粉、特级、优级和普通级四类。

淀粉含量≤1%,代表无淀粉级火腿肠;

淀粉含量≤6%,代表特级火腿肠;

淀粉含量≤8%,代表优级火腿肠;

淀粉含量≤10%,代表普通级火腿肠。

日常购买,最好选择前两种,肉类成分更多,口感更好。

7

薯片,含“马铃薯粉”的不正宗

如果你也喜欢吃零食,那么薯片绝对是你的零食框里不可或缺的一种,吃起来嘎嘣脆,越嚼越香,一开吃就停不下来。

而超市卖的薯片特别多,各种品牌、各种价位、各种包装,但想买到货真价实的薯片还得好好辨别。

和牛排一样,薯片也分为“原切”和“合成”的,而合成薯片就是不正宗的薯片。

原切薯片就是直接把土豆切成薄片,加上调料,再经过油炸或烘烤等方式制成的薯片;

合成薯片则是马铃薯粉加上其他调料,压成薄片制成,大小统一,口感更酥脆。而市面上不少盒装薯片都是合成薯片。

不过,不管是哪种都不建议常吃、多吃。

来源: 扬子名医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