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宅家肥胖(肥宅都很胖吗)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0
文章目录:

「最提醒」宅家发胖怎么办?快来看这份居家健康指南

来源:长城网

疫情当前,少出门、不聚会、勤洗手、戴口罩,大家甚至笑谈“躺着就是贡献”。没错,但长时间宅在家,手机、电脑换着玩,吃了睡,睡了吃,容易带来健康隐患。“适量运动,健康饮食,提高免疫能力”是主动预防的措施之一。因此,小编建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来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抵抗力,共同防控疫情。

健康饮食 增强免疫

科学搭配 主食可用粗粮替代

在疫情下,每个人都成为了大厨。除了保证了食物安全的前提下,市民可尝试丰富一下每一餐的搭配。专家建议,一般来说,每一餐都是由主食,肉类和蔬菜类组成。

主食方面,因为宅在家里活动量减少,肠道蠕动也会减缓,过年时期可能吃坚果类食物也会偏多,可以用部分粗粮替代精白米面主食,例如放一些红薯、玉米、糙米、燕麦、藜麦等和米饭一起煮,增加纤维素摄入。肉类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超量,每一餐吃不超过半个手掌的量,红肉、白肉搭配,选择新鲜瘦肉类最好,过年吃的香肠、腊肉、扣肉则能少吃就少吃一点。蔬菜方面,最主要的还是要多样化,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多种颜色,例如红色的番茄、胡萝卜,紫色的茄子,紫甘蓝;绿色的各种叶菜类,黑色的木耳、冬菇,每一顿的素菜颜色丰富一点,能摄取的微量元素就更多一点。

除了主餐之外,宅在家里缺少不了的就是零食。健康零食推荐的是原味坚果、新鲜水果及牛奶。两餐中间可以适量食用,以不影响正餐为准。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营养膳食给出六条建议: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每天的膳食应有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注意选择全谷类、杂豆类和薯类。

二、多吃蔬果、奶类、大豆。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多选深色蔬果,不以果汁代替鲜果。吃各种各样的奶及其制品,特别是酸奶,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克。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三、适量吃鱼、禽、蛋、瘦肉。鱼、禽、蛋和瘦肉摄入要适量,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

四、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清淡饮食,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足量饮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毫升),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成人如饮酒,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五、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在家也要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食不过量,不暴饮暴食,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六、杜绝浪费,兴新食尚。珍惜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选择新鲜、安全的食物和适宜的烹调方式。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食品。

宅在家里不等于干躺 每天半小时运动起来

除了注意搭配之外,专家建议,要注意烹调方式和生活习惯,也是大多数人最难改变的。在疫情期间,饮食最好少油、少盐、少糖,酸菜鱼、烧烤、炸鸡块、奶茶,还是以后再约,因为在家宅着活动量下降,再摄入这种食物会对身体负担加重,容易感冒。专家表示,此时要以不添乱为重。

宅在家里,很多人表示睡觉到日上三竿才起床。专家建议,生活习惯也要注意调整,在家宅着不等于在家躺着,最好还是保持规律的作息,在家里也可以利用有限的空间做相对应的活动,例如健身操、瑜伽、普拉提等等;家里有小孩子的,也可以动员起来,网上也能搜到很多亲子活动,每日最好能保证至少半小时的运动时间,大人能保持身材,小朋友还能保护视力。最后,保证足量饮水,每日8杯水,对保持代谢也很有好处。

抗疫宅家期间怎么吃、如何运动?

一、尽量避免在室外公共场合运动,包括室内游泳。更不能参加如足球、篮球等群体性体育活动。

二、没有运动习惯的朋友,不要为了追求“健康”突然进行高强度、激烈的运动。而应该选择一些中低强度的、具有趣味性的运动形式。不仅活动了身体,还有益于心理健康,缓解压力、害怕、焦虑等负面情绪。

三、居家运动应因地制宜,家里空间不大,建议做一些能够刺激到大关节、多肌群的整体功能训练,比如深蹲、弓箭步、平板支撑、开合跳、波比跳等,也可以借助弹力带、小哑铃或矿泉水瓶辅助进行力量训练。对于不了解各种运动要领的朋友,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视,选择合适的锻炼操课进行运动,如八段锦、瑜伽、太极、有氧操等。

四、对于长期伏案的人,可做一些肩颈腰背的功能训练,每组6至10次,重复2到4组。比如:

猫式伸展(扶椅背弓弓背,拉伸脊柱,可提高胸椎灵活性,改善肩背不适)

侧向伸展(双手上举两交叉,身体侧弯向旁拉,左右交替,可缓解腰部紧张)

五、一家人可以在客厅里做一些互动游戏,不仅活动身体,也增进感情。比如画一条线,准备一个气球,两边像打排球一样,用头顶气球。也可以两个人背对背夹一个气球,做侧向行走(螃蟹行走),锻炼下肢。

六、运动后不要立即通风,避免着凉。

这些知识你都掌握了吗?赶紧行动起来,不要放任自己。待疫情过后,春天来临,美美地出去呼朋唤友。

(据央视网、钱江晚报、四川新闻网等综合)

世界肥胖日:宅家两年胖了两百斤,真的没有躺着变瘦一说

躺在家里做游戏代练两年时间,广东小伙小梁增重了近两百斤。即便每天三顿只吃蔬菜、不吃碳水化合物,小伙子都没能从根本上遏制住体重暴涨的趋势。小梁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在减肥失业中,真的没有躺着变瘦一说。

在3月4日这个“奇奇怪怪”还不放假的节日——世界肥胖日来临之际。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主席、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王存川表示:中国肥胖代谢外科数据库数据显示,有90%的肥胖患者宅在家躺着减肥失败。“世界肥胖日旨在提醒我们没有一个胖子是健康的,肥胖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远离肥胖,重在预防,希望所有人都能参与进来,管住嘴,迈开腿,动起来。”

世界肥胖日的存在,就是要提醒大家肥胖已经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九成肥胖人士宅家减肥失败

新冠疫情加剧全球肥胖问题

肥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一种慢性代谢疾病 ,能引发50多种疾病,包括十几种癌症。更值得警惕的是,我国肥胖人群正逐年递增。据国务院2020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率已超过50%,即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正遭受超重或肥胖的困扰。按照绝对人口计算,中国超重和肥胖人数已在全球排名第一。

而在新冠疫情影响下,肥胖问题更为突出和严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主席、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王存川表示:中国肥胖代谢外科数据库数据显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肥胖患者,有90%宅在家躺着减肥失败。近两年我们医院的临床案例也表明,很多患者都是因为疫情宅家,运动减少,从而加剧了自身的肥胖问题。

35岁的肥胖患者小梁,2年间就胖了近两百斤。

家住广东清远,今年35岁的小梁(化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从小肥胖,工作后体重维持在240斤左右。疫情发生后,他宅家以游戏代练为职业。刚开始每天点外卖,自快速增重后决定自己做饭,每顿吃三斤青菜,几乎不碰碳水,体重不减反而一直增加。疫情两年时间,他长胖近200斤,体重高达433.2斤,臀围205cm,走路都成问题。接受减重手术一个月后,小梁体重减少80斤,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也得到一定的缓解。

躺着就能瘦?

事实告诉你这真是梦

国人发胖速度令人担忧,2021年发表在《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上的专题文章指出,过去40年中国肥胖数量增加4倍。而更令人揪心的是,很多人对肥胖存在巨大误区。

都说要“管住嘴”,可连吃东西都不自由,那活着还有什么乐趣?让咱们“迈开腿”,不急,先把健身视频收藏了,什么时间找到同伴我再去。或者,花钱请别人动手,拔罐、针灸,有的是中医减肥法帮我们减肥,大不了手术切胃,轻轻松松瘦70、80斤,这些“躺瘦”的豪言壮语,你听着熟悉吗?

王存川向记者坦言,在日常工作中碰到过不少极端案例。有一名36岁,体重500多斤的超级胖友,日常走路都气喘,随时可能发生心功能衰竭,但无论父母如何劝解,他都坚决不减肥,除非“父母给我100万”。

对于超级肥胖而言,手术减重成了最主要的干预方案。但减重手术不能网红化,不能超范围使用。

而近几年大热的减重手术,也存在被过度“神话”的倾向。王存川教授表示,减重手术是专业手术,并非“网红手术”,它有严格的手术指南,术后还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达到保持理想体重的目的。

动起来,管住嘴迈开腿

除了帮助更多人正确认识肥胖外,作为第七届国际肥胖代谢外科联盟亚太区(IFSO-APC)的主席,王存川呼吁所有减重医护人员行动起来,推动国家在政策层面扩大肥胖疾病的医保报销覆盖范围。在学科建设上,推动手术术式创新,在手术操作的标准化培训、医疗机构的资质认证、患者长期随访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和不断改进提升。再者,在减重科研建设上,对标国际一流,中国减重科研整体仍有一定差距,中国减重学者需钻坚研微、精益求精,全力提升中国减重研究水平,尽早走进国际舞台正中央。

而被问及个人如何才能实现躺着也能瘦的目标时,王存川表示,祖宗留下来的至理名言“少吃多动,健康饮食,管住嘴迈开腿”句句是真理,我们既要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少吃垃圾食品和高热量食物,多吃新鲜瓜果蔬菜,适当减少每天的总热量摄入,低脂低盐低糖,注意饮食营养均衡,还要增加运动量,戒掉平时久坐的坏毛病,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提高身体代谢水平,从而保持旺盛的体能,远离发胖的困扰。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陈笑梅 张灿城

天天宅家里,如何避免发胖?疾控中心专家建议“好好吃饭 健康饮食”

【天天宅家里,如何避免发胖?疾控中心专家建议“好好吃饭 健康饮食”】孩子天天在家,活动量减少,如何避免发胖?在今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赵文华建议,一是要尽可能的坚持充足的身体活动,如果条件有限,不能到室外、公园、操场等空旷的地方去健身,除了让孩子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外,要创造性的在家多活动。在活动时间上,每天累计一定要超过一个小时。二是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前提下,要控制静态行为,不要整天坐着、躺着、靠着,可以按照上学安排作息时间,每坐一小时站起来活动一会儿。三是对于已经超重肥胖的儿童,可以适当增加活动量和减少食量,如适当减少主食,控制油炸和甜食等能量密度比较高的食物,适当增加高强度的活动时间,但是目前不要让孩子刻意减重。四是要经常给孩子测测身高、体重以及腰围,掌握判断标准,做到健康体重、心中有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