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疫苗针(肥胖接种疫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多地开打第二剂加强针,专家称预防重症作用显著

中新网北京12月17日电(韦香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于14日公布《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这也表示,我国新冠疫苗第四针接种来了。专家们呼吁,加快推进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工作,从国内外新冠肺炎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这部分人群接种疫苗获益明显。

12月16日,北京市朝阳区东风乡疫苗接种点,市民入内准备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多地启动第四针新冠疫苗接种

目前,北京、广州、杭州等地已经陆续启动第四针新冠疫苗接种。

据“北京海淀”微信公众号消息,15日,万寿路街道新冠疫苗接种点就为辖区144位符合条件的市民进行了第二剂次加强免疫的接种,其中44人为60岁以上老年人群,100人为感染高风险人群。为了照顾年龄较大老人,该街道还准备了“暖心巴士”把居民送到接种点接种。

据“广州疾控i健康”微信公众号14日消息,中国疾控中心在广州市提前开展新冠病毒疫苗第二次加强免疫接种研究,现公开招募1.4万人(18-59岁7000人,≥60岁7000人)参加。招募入组条件为已完成第一剂加强免疫(俗称的第三剂接种)后满6个月的18-59岁和≥60岁人群,且之前未感染过新冠病毒者。15日消息称,各区还有少量招募名额。

据浙江新闻客户端消息,15日,杭州各区、县(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新冠疫苗接种点均已开始提供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图为一位市民通过鼻喷方式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哪些人要打第二剂加强疫苗?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现阶段可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与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时间间隔为6个月以上。

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表示,从国内外新冠肺炎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60岁以上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以后容易发生重症甚至危重症,因此这些人接种疫苗获益是最大的。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继明接受中新网采访时也说道:“我们国家的政策,包括我们作为专业人士一直在呼吁,60岁以上老人、有基础疾病、免疫缺陷或者重度抽烟、肥胖、糖尿病等高危人群一定要打疫苗。”

张继明介绍,今年3-6月份,他所在的定点医院中,危重型新冠感染者中将近90%没打疫苗。

“实际上,疫苗对重症的预防作用非常显著。”他还提到,高危人群即使得过新冠,还有可能会再感染,因此开展第二剂次加强疫苗接种非常必要。

为什么推荐序贯接种?

根据实施方案,所有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的疫苗均可用于第二剂次加强免疫。目前所有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的疫苗均可用于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优先考虑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即选择不同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进行加强接种),或采用含奥密克戎毒株或对奥密克戎毒株具有良好交叉免疫的疫苗,实施方案推荐了9种组合。

制图:韦香惠

实际上,早在今年2月,我国就已部署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在此之后,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等专家也曾多次呼吁进行序贯接种。

张继明表示,序贯接种是非常重要的举措,效果更好。他建议,如果前三针接种了灭活疫苗,第四针可以接种国内已有的腺病毒载体、CHO重组蛋白、流感病毒载体等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肌肉注射和吸入式两种接种方式都可以选择。

不过,目前所有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的疫苗中,有一部分还需地方进一步部署。据“浙江新闻客户端”消息,杭州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所所长刘艳介绍,目前杭州除成都威斯克重组新冠病毒疫苗(sf9细胞)、北京万泰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浙江三叶草重组新冠病毒蛋白亚单位疫苗(CHO细胞)、神州细胞重组新冠病毒2价S三聚体蛋白疫苗尚待省级部署下发外,其他种类新冠疫苗均有提供。(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日本研究人员找到“抗肥胖疫苗”?

据《朝日新闻》报道,由大阪市立大学和东京大学等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23日宣布,通过向人体内跟肥胖有关的肠道菌群注射某种特定疫苗,可以让试验用的小鼠做到吃不胖。这项最新研究发表在美国消化器官病学会杂志上。

日本研究的“抗肥胖疫苗”工作原理示意图(图据《朝日新闻》)

据了解,人体肠道内寄生着10万亿个细菌,它们能影响体重和消化能力、抵御感染和自体免疫疾病的患病风险,还能控制人体对癌症治疗药物的反应。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肥胖、糖尿病可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由大阪市立大学和东京大学等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以肠道菌群为重点,研究出了可以提高肠粘膜免疫力的一种疫苗。

在试验阶段,研究人员把肥胖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移植到16只无菌小鼠体内,并每天给它们吃高卡路里饵料。研究人员对其中9只小鼠注射一种特殊疫苗,让这些小鼠体内的肠道菌群作为粪便排出体外,从而减少肠道菌群的数量。最后,这9只小鼠体重比那些没有被注射特殊疫苗的小鼠轻了约12%。

大阪市立大学植松智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新疫苗,它可以减少特定的肠道菌群,让小肠对于葡萄糖的吸收变得不活跃,从而能够起到减肥和控制糖尿病的效果。它将来有可能成为一种让人吃再多也不会变胖的疫苗。”

据了解,这并不是世界首个试验阶段的“抗肥胖疫苗”。美国Braasch制药公司于2012年研发了一种减肥针剂,它能利用人体免疫系统对抗体重增加。可以使人们在食用高热量食物的同时,还能保持身材。它的工作原理在于,使人体免疫系统制造生长激素抑制素(somatostatin)的抗体。生长激素抑制素是由大脑和消化系统生成的一种激素,这种激素能抑制人体内其他的生长激素从而减慢新陈代谢,导致体重增加。重要的是,对人体至关重要的一些激素并不会受肥胖疫苗影响。

据了解,对于肥胖疫苗的研究仍旧处于早期,产品至少需要7-10年后才能上市,所有种类的疫苗仍需要大量研究来确认长期使用后的临床结果。

红星新闻记者 范旭 罗天 编译报道

编辑 彭疆

“降脂疫苗”来了,一年打2次血脂降一半,一针费用或需2.3万

如果说靠光打针就能降血脂,而且能管半年,你愿意打吗?

近日,“降脂疫苗”Inclisiran又传来的了新消息,15名患者在海南顺利接受了注射。这是国外最新研制的降脂新药,目前在中国尚未正式上市,只在海南特批先行试用,但是它早已经声名远播,号称“一年只需打两针,血脂下降一半”,而被称为“降脂疫苗”。

对于天天都要吃药的高血脂患者,尤其是使用他汀等常规降脂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人来说,或许是一个好消息。

一、“降脂疫苗”是真的疫苗吗?效果怎么样?

我们所说的疫苗,其实是用来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与流行,用于人体免疫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传统疫苗多是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作。

所以Inclisiran不是疫苗,而是一种新型靶向药物,它属于小干扰RNA,进入体内后会针对性地干扰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9,让其含量下降,以此来增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活性,起到降脂的作用

作为一种先进的降脂靶向药物,Inclisiran的效果怎么样?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上曾披露一项临床试验,试验选取了1561名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患者和1617名接受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情况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仍升高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危症患者,对受试者随机分组接受Inclisiran或安慰剂治疗。

从临床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药物的效果:

1、一年打两针,血脂下降一半

每6个月进行一次皮下注射,可以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50%。生活中不少高血脂患者会经常忘记吃药,注射Inclisiran有利于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和对疾病的控制。

2、不良反应小,可接受

试验中,Inclisiran的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但反应事件相似,多为轻度的,最为常见的为注射部位发红、皮疹,是可接受的表现。

效果如此好的新药,可以取代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脂类药物吗?该不会这类药物的价格非常高,普通人一般难以用得起?

二、降脂新药能取代现在的降脂药吗?价格怎么样?

2020年,Inclisiran被欧盟批准上市,适应症为成年人高胆固醇血症以及混合型血脂异常,作为饮食的辅助治疗药物。如果服用降脂药物还是无法达到理想血脂水平,可以联用inclisiran。

据了解,Inclisiran在香港的上市价格约为2.3万元/支,这对于普通人而言,是个不小的负担。

目前Inclisiran在中国并未正式上市,其价格还未知。且它也不能完全取代他汀,存在一定的禁忌人群。

1、过敏者不可用

易过敏人群不能用药,比如对活性物质或注射用水、氢氧化钠、浓磷酸等辅料过敏。

2、儿童孕妇避免使用

Inclisiran尚未确定在<18以下儿童身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妊娠期女性也避免该药,药物是否会进入母乳,也尚未明确。

3、严重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的人慎用

缺乏严重度肝肾功能不全的人群的使用数据,要谨慎使用本药,避免给肝肾功能带来进一步损伤。

未来,Inclisiran药品上市后会给不少高血脂患者带来很大的获益,但就目前而言控制高血脂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用药,当体内血脂异常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异常表现。

三、很多人血脂异常却不自知,出现这些症状要注意

《循环》上发表的数据显示,我国≥35岁人群中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34.7%,但是知晓率仅为16.1%,大部分的患者甚至不知道自己存在血脂问题。

血脂悄悄升高了,身体可能会有这些暗示:

1、头晕

血脂过高会引起血管发生硬化,体内的血流量和供氧量也会随之减少,一旦大脑缺血缺氧可能会导致头晕症状出现。

2、乏力

体内血脂过高会引起代谢紊乱、血液循环障碍,四肢无法接收到充足的营养供给,容易引起乏力症状出现。

3、睑黄疣

高血脂人群中,男性约有33%、女性约有40%会出现脸上黄疣的表现,这是因为脂肪堆积在眼睑所致。

值得提醒的是,高血脂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有些人甚至是心梗才发现,平时一定要注意定期体检检查血脂。

对于高血脂的人群而言,想要降脂不能单单只靠吃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这几件事劝你一定要做到。

四、如何把升高的血脂降下去?药物不是万能的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高血脂的人都要吃药,但是一旦开始吃药,不做好生活管理,光靠药物也很难降血脂。

1、戒烟限酒

戒烟可帮助预防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戒酒也是同理,即便是少量的饮酒也会让高血脂患者体内的血脂进一步升高,还可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2、控制体重

肥胖是诱发血脂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建议将体重质量指数维持在20~23.9为宜。

3、调整饮食

饮食上要注意限制碳水的摄入量,每日碳水占比在总热量的50~65%即可,建议选择一些富含膳食纤维、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谷类、薯类以及全谷物就是不错的选择。

4、坚持运动

建议高血脂人群每周进行5~7次运动,每次运动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对于降血脂有一定帮助。

高血脂是威胁健康的一大“杀手”,日常一旦发现自己存在血脂异常,一定要积极进行干预调理,避免让病情持续发展下去。#谣零零计划##健康真知计划#

参考资料:

[1]孙宇,赵冬梅.Inclisiran(Leqvio)[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22,32(05):419

[2]李苏宁,张林峰,王馨,陈祚,董莹,郑聪毅,王佳丽,亢玉婷,王增武,朱曼璐,高润霖.2012~2015年我国≥35岁人群血脂异常状况调查[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07):681-687.

[3]《高脂血症患者生活管理及血脂监测指南,快快收藏》.长沙市第一医院.2022-01-14

[4]《疫苗总动员 | 疫苗是什么?分类有哪些?快来一起了解一下》.健康浙江.2020-04-2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