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儿户外(肥胖儿户外活动观察记录)
“孩子肥胖”比“中年发福”更可怕?!
孩子白白胖胖有福气,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儿童肥胖比“中年发福”危害更大,儿童期肥胖是引起成人肥胖及各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期邀请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与食品卫生科副主任钱红丹,整理出了一些我们应该了解的预防肥胖的知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01
什么是肥胖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儿童青少年营养不均衡、身体活动不足现象广泛存在,超重肥胖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从医学上的定义来看,肥胖是指在遗传、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下,因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从而危害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02
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危害
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肥胖会显著增加成年期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过早发生的风险,对健康造成威胁,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03
引起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原因
儿童青少年肥胖以原发性肥胖为主,主要与膳食营养、身体活动、遗传等因素有关。父母单方肥胖或者父母双方皆肥胖的家庭,孩子产生肥胖的概率是普通孩子的3~4 倍。饮食、运动、睡眠等因素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影响不容忽视,不吃早餐、挑食、喜爱油炸类食品以及过量的甜食、进食过快等不良饮食习惯助推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发生,户外活动时间减少,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能量消耗减少,亦是导致孩子肥胖的重要原因。
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食养建议
根据国家卫健委下发的《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日常食养提出6条原则和建议。
1.小份多样,保持合理膳食结构。
2.辨证施食,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3.良好饮食行为,促进长期健康。
4.积极身体活动,保持身心健康。
5.多方合作,创造社会支持环境。
6.定期监测,科学指导体重管理
相信大家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原因和危害有了初步的了解,下期节目我们继续探讨作为家长该如何进行干预。
来源: 无锡交通广播
儿童肥胖不可轻视
来源:人民日报
儿童超重和肥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那么,超重、肥胖究竟有哪些危害?怎样帮助孩子管理体重?
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运动能力、骨骼肌发育和认知发展,也会对他们的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心理健康等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儿童肥胖可持续至成年期,增加多种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加重医疗及经济负担。
儿童肥胖以原发性肥胖为主,主要与膳食营养、身体活动、遗传等因素有关,其中膳食营养是关键因素。儿童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不健康、婴幼儿期喂养不当,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
儿童肥胖是许多家长忧心的问题,可以通过科学干预,降低其发生率。
餐食小份多样,保持合理膳食结构。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应保证平衡膳食,达到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及比例适宜。在肥胖儿童减重过程中,控制食物总量,选择小份食物以实现食物多样,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杂豆在膳食中的比重,有利于减轻饥饿感。
养成良好饮食行为,促进长期健康。要教导孩子做到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肥胖儿童进餐时建议先吃高纤维低热量的蔬菜,然后吃鱼禽肉蛋及豆类,最后吃谷薯类。食物多样、合理搭配,保证适量的新鲜蔬菜、全谷物和杂豆摄入,控制动物性食物、油炸食品、甜食和饮料摄入。
积极参加运动,保持身心健康。科学运动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手段,同时还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学龄前儿童每天活动总时长应达到3小时,包括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学龄儿童应坚持每天运动,保证每天至少1小时以有氧运动为主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球类运动等;保证每周至少3天高强度抗阻运动,如跳绳、跳远、单杠、双杠、攀爬器械、弹力带运动等。肥胖儿童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运动原则,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增加运动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定期监测,科学指导体重管理。家长和学校应该监测儿童身高、体重和腰围等指标,有助于尽早发现异常趋势并采取有效措施。肥胖儿童应在医生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减重。
儿童肥胖问题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心理和社交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共同努力,采取积极措施来降低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对于疾病导致的肥胖,家长和教师应保持高度警觉,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异常的体重增加,应及时就诊。
(作者为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儿童肥胖不可轻视
儿童超重和肥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那么,超重、肥胖究竟有哪些危害?怎样帮助孩子管理体重?
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运动能力、骨骼肌发育和认知发展,也会对他们的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心理健康等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儿童肥胖可持续至成年期,增加多种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加重医疗及经济负担。
儿童肥胖以原发性肥胖为主,主要与膳食营养、身体活动、遗传等因素有关,其中膳食营养是关键因素。儿童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不健康、婴幼儿期喂养不当,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
儿童肥胖是许多家长忧心的问题,可以通过科学干预,降低其发生率。
餐食小份多样,保持合理膳食结构。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应保证平衡膳食,达到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及比例适宜。在肥胖儿童减重过程中,控制食物总量,选择小份食物以实现食物多样,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杂豆在膳食中的比重,有利于减轻饥饿感。
养成良好饮食行为,促进长期健康。要教导孩子做到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肥胖儿童进餐时建议先吃高纤维低热量的蔬菜,然后吃鱼禽肉蛋及豆类,最后吃谷薯类。食物多样、合理搭配,保证适量的新鲜蔬菜、全谷物和杂豆摄入,控制动物性食物、油炸食品、甜食和饮料摄入。
积极参加运动,保持身心健康。科学运动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手段,同时还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学龄前儿童每天活动总时长应达到3小时,包括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学龄儿童应坚持每天运动,保证每天至少1小时以有氧运动为主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球类运动等;保证每周至少3天高强度抗阻运动,如跳绳、跳远、单杠、双杠、攀爬器械、弹力带运动等。肥胖儿童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运动原则,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增加运动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定期监测,科学指导体重管理。家长和学校应该监测儿童身高、体重和腰围等指标,有助于尽早发现异常趋势并采取有效措施。肥胖儿童应在医生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减重。
儿童肥胖问题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心理和社交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共同努力,采取积极措施来降低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对于疾病导致的肥胖,家长和教师应保持高度警觉,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异常的体重增加,应及时就诊。(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孙奇)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