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湿热泡茶(胖人喝祛湿茶好不好)

中医内科贾亚军 0
文章目录:

身材臃肿、大腹便便?简单两味药泡水,健脾祛湿,减肥一点都不难

现在很多人都追求身材苗条,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去减肥,但有些人就会发现,他们不管用什么方法减肥,效果都不太尽如人意。那今天贾医生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个减肥方,简单两味药泡水便能减掉一身赘肉,感兴趣的话就跟我一起看下去吧。

我们中医上有句话叫做“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有些人的肥胖啊,可能只是因为体内湿气太大,把人给“泡”肿了,又或者是湿气的存在阻碍了身体的正常代谢,所以也容易导致肥胖,而湿气的产生又跟脾脏关系最为密切。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两味药,源自于张仲景的一个减肥方——枳实白术汤,里面只有枳实和白术这两味药,用药虽少,但却精妙。

枳实是一员猛将,它不仅可以消食导滞,将积滞在体内的“垃圾”清扫干净,还能扫除全身上下的肿胀,不管你是腹胀还是胸闷,都可以用它来解决。

此外枳实还可以祛除胃中湿热,脾胃湿热就会导致食物不能被正常代谢吸收,从而引起腹胀、积食、便秘等症状,而枳实可以引热下行,通过大便排出体外。

然后是白术,白术苦温,有健脾益气之效,老话常说“胖人多气虚”,而白术能补气,防止枳实的药性太过损伤正气。

此外白术还有燥湿化痰的作用,我们说肥胖产生的原因便是体内湿气重,而体内湿气停留时间一长,还会聚生成痰湿,痰湿要比单纯的湿气更容易阻滞气机,所以我们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肥胖的问题,就要想办法把这个痰湿除去,而白术一味药便能多方面解决这些问题。

枳实和白术这两味药合用,一补一泄,一路消积导滞,一路健脾化湿,可谓是标本兼治,调理肥胖症是再好不过了。

不过贾医生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中医用药需要辨证,如有需要,请务必在正规医生的指导下参考使用。感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痰湿生百病!三味药泡水,祛湿 、降压、减肥、除口臭、祛一身湿热

千寒易祛,痰湿难除,大家好,我是赵医生。湿气重让很多人头疼,今天给大家分享搭配,只需三味药泡水,可以祛一身湿热,对于降压,减脂,祛口臭都有很好的疗效。

现在有很多人,虽然年龄不大,但是体型偏胖,并且怎么减也减不下去。而且随着体型的增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也随之而来。同时这些人口臭严重,还特别容易长一些湿疹、皮疹等各种皮肤病。很多人还会有脂肪肝、胆囊炎等病症。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在中医看来,这是因为湿热旺盛导致的。湿邪粘腻,重浊,会影响我们脾胃的运化,这类人的肉大多都长在肚子长,胖了之后很难减下去,从而会各种疾病的发生。

其次,脾胃不能运化食物,食物在胃里面腐熟产生一些难闻的气温,就会跟随气体到达我们的口腔,导致口臭。那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今天,赵医生就来给你分享简单的三味药,用来泡水喝,可祛一身湿气。那就是佩兰叶,荷叶、薄荷叶这三味药。可以治疗各种因湿热引起的口臭、泄泻等病症,还能减低血压、血脂。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首先,佩兰味辛,药性平和,入脾胃两经。具有清热解毒,化湿健脾,止呕的作用。可以把脾胃的湿热,全部给清扫出去。可以治疗,湿热旺盛引起,恶心呕吐、口臭等病症。

其次就是荷叶了,荷叶具有清热解暑,升发阳气,散瘀止痛的功效。可以把体内的湿热通过我们皮肤的毛孔散发出去。还能治疗,脾虚、湿热旺盛引发的拉肚子等症状。

薄荷味辛,凉。入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可把体内的湿热之邪给宣泻出去。可以治疗湿热引起的感冒,头痛等症状。

这几味搭配在一起,有很强祛湿热的能力,还可以健脾切断生湿之源。湿热一除,体重自然就掉了下来。那些因为肥胖导致的疾病自然也就没有了。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你学会了吗?有问题可以留言。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血压高、湿气重、脾胃虚,三杯茶饮请自取

今天给大家带来三杯茶饮

菊花山楂饮、佩香白蔻饮、金皮饮

这三杯茶其实是指三类人

“高人”、“湿人”和“虚人”

他们的身体或多或少都出了点问题

而如果能得到自己的那杯专属茶

就能很好的缓解不适症状

调理身体

所谓“高人”就是血压高

血压高在临床上是一个常见病

也是个多发病

血压高要辩证来看

有很多的证候类型

比如说肝火上炎型

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

肾精不足、痰浊中阻、脾胃虚弱等等

而且这样的人通常

头总是昏昏沉沉的、脾气大、肋叉子疼

我们叫肝阳上亢症的血压高

这一类型的人一般的来说

他属于本虚标实

本虚是肝肾的阴血不足

阴阳之间的关系就不平衡了

那么阴虚就阳亢

所以说叫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表现为阳热盛

阳气有余便是火热

所以说他上面就感觉热,热到脑袋上了

人就有一种感觉昏昏沉沉的感觉

人应该脚底下温热,脑袋上面是清凉的

上凉下热这是正常人

如果倒过来了上热下凉

人是很难受的

除了血压高,头沉脚轻容易摔跤

腿脚还容易抽筋、容易发脾气

肝阳上亢一般来说一年四季都会有

但是如果肝肾阴虚有损伤的话

比如说秋冬季节肝肾属阴

那一到秋冬季节肝肾的疾病就容易出来

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

肝阳上亢类型血压升高表现

如果脾气、血压都不是太受控的话

脑袋就有点混浆浆了

肝阳上亢型的高人

下面这杯菊花山楂饮建议您收藏好

山楂有健胃消食的作用

但一般山楂要是入药的话

一个是生山楂、一个是炒山楂

一个是焦山楂

所谓焦山楂就是在炒山楂的基础上

再给它炒焦一些

健胃消食最好的是焦山楂

其次是炒山楂

生山楂也有健胃消食的作用

但是生山楂最好是用它降血脂

而且它还有消食导滞的作用

另外它对油脂的新陈代谢

促进作用更好一些

菊花山楂饮

菊花可以清热、清肝火、平肝潜阳

往往血压高它有一个前提

从现代医学来说

血压高是一个动脉硬化的结果

动脉硬化就是体内的脂质代谢有异常

容易出血脂异常

山楂针对这种情况是最有好处的

另外从大量的实验结果来看

肝肾阴虚的患者时间长了

对于体内的脂质代谢也不好

所以用菊花配山楂

一方面能够对肝阳上亢有好处

对于血压高、血脂高也有好处

如果有肝阳上亢的表现

但一量血压还不高

这时候这个茶照样也可以用

这个方子一年四季都可以用

只不过有的时候

这个人症状表现轻、有的时候症状表现重

这个代茶饮它的作用比较平和

不会像有些药物立竿见影

但力量比较足

要是血压不高的时候大量用药

可能还会出现很难受的表现

但菊花山楂饮比较平和

平时喝一喝特别好

取菊花3~5粒,鲜山楂给它切成片

这些是一天的量

就用开水浸泡就行

先喝1~2周试试看

喝的同时降压药不能停

因为它不能代替药物

只不过是调理你体内的一些环境

调好了的话

能够使药物发挥更好的作用

避免有一些人说

吃过降压药效果不好

那是因为你体内的环境它不吸收那个药

如果要是泡茶饮发挥作用了之后

你体内环境改观了

那你用一点小量的西药

就可以把血压控制住

我血压不高,也没有肝阳上亢,也不是脾胃虚寒,能不能喝菊花山楂饮?它俩都是药食两用的吧?搭一块,味指定不错,而且感觉它俩搭一起,是不也有明目作用啊?

如果要是眼睛不太好

经常爱上火的话

弄点菊花山楂饮有好处

如果要是既没有肝阳上亢

也没有血压高

也没有胃肠不适症状的话

喝白开水是最好的

佩香白蔻饮要找的是“湿人”

所谓湿人就是湿气重

口中黏腻是湿气重一个比较特殊表现

这样的人往往是湿气在体内停留

阻碍了胸部的气机

胸闷、腹满、腹胀

头油多、脸上油脂分泌也多

大便不成形

会出现溏泻的表现

如果湿气重在下边

脚凉湿属阴邪,它往下走

人脚凉,有的时候是阳虚生内寒

湿气重一化湿之后

湿气除了气血通畅了

阳气疏通了脚就不凉

湿气在外边渗到皮肤容易出现湿疹

另外要有脚气的话,脚气也容易犯

这都是湿气从里往外来的一个表现

湿邪是一个很特殊的邪气在体内

它是弥漫周身的

往往不确定在某一个地方

周身上下都兴许有湿邪的特点

反映出来的就是黏腻

比如说口中黏腻、大便黏腻、痰黏腻

湿的特点容易愈久化热

湿邪本身属于阴类,容易从阴化寒

湿邪它在体内是从阳化热,还是从阴化寒

这个得看个人体质

如果要是偏阴性的

平时就怕冷,偏阳虚内寒的人

体内要有湿的话,容易从阴化寒

如果体内阳热亢盛

容易从阳化热出现湿热

佩香白蔻饮一共是四味药

薏米、藿香、佩兰和白豆蔻

藿香和佩兰是一对药

藿香偏温性

它俩搭配可以芳香化湿

驱散体内中焦的湿气

白豆蔻芳香之品

它是偏温性的,有祛湿的作用

薏米要是生用是偏凉性的

炒着用的话就是平性

这得看每个人体内的环境

如果体内的环境偏热,你就用生薏米

如果要是偏寒,就用热乎一点的

把薏米炒一炒,去除它的寒性

取霍香、佩兰各6克

豆蔻10克、薏米20~30克

薏米先泡一个小时然后下水煮

藿香、佩兰和白豆蔻后下煮15分钟以内就行

因为藿香、佩兰、白豆蔻

三味芳香化湿的药物

要是煮时间过长,香气都出去了

它化湿的作用降低了

吃进去之后效果也不好

一般症状缓解了就可以停一停

然后过一个月再看一看

如果症状又上来了

那就再吃一周

最后一个金皮饮

里面有陈皮和鸡内金

鸡内金是针对消化不好

胃肠功能、脾胃比较虚弱的人

陈皮是降胃气,有开胃的作用

陈皮和鸡内金即是药品也是食品

金皮饮对应的是“虚人”

脾胃虚弱的人通常食欲不好

即使吃进去了也不消化

胀肚、排便也不正常

有时候一天排好几回

有时候好几天排一回

整个消化系统不好

整个人的状态也不好

这就体现出来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金皮饮它是药食同源之品

如果没有那么重的病情

胃肠功能、脾胃功能

不是特别虚弱,不是特别重喝点也可以

这个方子比较平和,适应性很强

婴幼儿小孩也可以用

煮水或者是给它打成粉

掺到食物当中就可以

用量根据每个人的消化功能选择

如果消化功能还可以

偶尔有点消化不良

陈皮和鸡内金各用6克就可以

如果说最近一段时间不消化得挺重

吃点东西就都堵在那

可以用10~15克,这些是一天的量

鸡内金最好是用炒过的

这样助消化的效果更好

下锅煮10~15分钟后代茶饮即可

转自:健康一身轻

来源: 新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