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汤会肥胖(饮汤会肥吗)
饭前喝汤,减肥又补身?并非人人适合!营养师揭开“喝汤守则”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汤既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味,又是营养食疗中的“常客”~想要减肥的人都相信饭前喝汤能减重;伤筋动骨的人也经常喝骨头汤,能补钙,好得快……
关于喝汤的说法那么多,到底哪些是真的?可可今天就来和大家讨论一下喝汤那些事~
饭前喝汤能减肥?没那么简单
饭前喝汤减肥有一定道理,因为胃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吃饭前喝汤,那么会带来一定的饱腹感,这样吃饭的时候就会吃得少;而且一碗汤下肚,可以促进胃酸分泌,润滑肠道,提醒胃肠道做好准备工作,促进消化。
但是想达到这一效果是有条件的:
01 饭前喝汤的正确方式
①注意时间
喝汤时间也有讲究,根据现有的研究证据表明,最佳的喝汤时间是餐前20~30分钟, 因为喝汤以后不会立刻产生饱腹感,需要给胃一些时间去“反应”。
②喝清淡的汤
汤的内容不同,热量也不同。鸡汤、骨头汤固然鲜美滋补,但汤中含有的热量、脂肪多,并不利于减肥。建议选择海带汤、冬瓜汤、紫菜汤、西红柿汤等清淡的汤水更好。
③慢速喝汤
慢慢喝汤会给食物的消化吸收留出充足的时间,当你感觉到吃饱了时,就是吃得恰到好处;而快速喝汤,等你意识到饱了,摄入的食物已经超过所需要的分量。
另外,还要注意,有些人并不适合饭前喝汤!
02饭前喝汤并非人人适合
①一些人本来身体瘦弱、食欲不振、饭量较小,用餐时再大量喝汤,有可能妨碍进食量,不利于体重的增加、营养的摄入;
②一些平素肌肉乏力、消化不良,有胃下垂和胃动力不足问题的人,喝大量汤水会让胃太过沉重;
③胃液本来分泌严重不足的人,用餐前再喝很多汤水,有冲淡胃液、影响消化的可能性。
喝汤到底补不补?
喝汤补不补,取决于你是“吃”汤,还是“喝”汤。
01食材中的营养比汤多
一锅汤由三个部分组成,固态的食材、液态的汤水和浮在上层的油脂。不同部分的营养素含量也不同。
*大分子蛋白质、纤维素等多糖、钙、镁、铁等矿物难溶于水,所以集中在固态的食材里;
*水溶性的氨基酸、小分子糖类、钾、钠以及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多集中在汤水中;
*至于密度较低的脂质和一部分脱离食材的脂溶性维生素,则漂浮在汤的最上层。
所以如果只喝汤不吃肉等食材,那么摄入的就主要是水、油脂,和一部分易溶于水的小分子营养素,喝汤同时也吃食材,才能更好地摄取肉中的营养。
02骨头汤不补钙
骨头中的钙质以钙盐的形式存在,即使经过高温炖煮钙质也难以溶出。经过研究发现,每100毫升的骨头汤中也仅仅只含有2~4毫克的游离钙,是同等容量牛奶中钙质的1/5左右,所以仅通过喝骨头汤,是不能达到补钙目的的。
另外,骨头汤中富含大量的蛋白质、脂肪以及嘌呤等成分,不适合高尿酸血症、痛风以及肥胖等人群饮用!
避开4点,把营养一“碗”打尽
01不喝太烫的汤
很多人喜欢趁热喝汤,但我们的口腔、食管表面有娇嫩的黏膜,经不起烫。
65℃以上的热饮早就被归类为2A类致癌物,会伤害黏膜,长期饮用可能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一般来说,40℃左右是比较适宜的。
02不要煲太久
以老火汤为代表的传统汤品,需慢火煲煮至少2~3小时,很多人觉得这样的汤味道好、营养高。但其实并不健康。
煲汤的时间越长,汤中的蛋白质、脂肪等溶出得越多,但是熬到两个小时基本上能够煮出来的营养素就接近上限了;而且煮的时间越长,肉汤中嘌呤越多,喝这种汤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高尿酸的人来说更不利。
煲肉汤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个小时左右为宜;此外,如果要在汤里放人参等滋补药材,煲汤的最佳时间是40分钟,这是因为参类食材里含有人参皂甙,煮得过久就会分解,失去药效价值。
03配料并非越多越好
陈皮、枸杞、党参、沙参、川贝……许多人煲汤,总是离不开一些药材,想要通过药材与食物搭配,提升汤的功效。
但是,不同的中药材特点各不相同,煲汤前,必须通晓中药的寒、热、温、凉等性质。比如:西洋参性微凉,人参、当归、党参性温,枸杞性平。
另外,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中药材。比如:身体寒气过盛的人,应选择当归、党参等性温的中药材,但体质热的人吃后可能会上火。因此,在煲汤时如果想要加中药最好先询问下医师。
04特殊人群喝汤法则
①高尿酸人群要少喝,痛风急性发作期不喝肉汤。因为肉在炖煮的过程中很容易将嘌呤溶解于汤中,可能加重病情。
②高血压患者拒绝高盐汤。“高钠”是高血压的“头号敌人”,因此煮汤的时候要少放盐并少油,或者用菌菇类等食材增加鲜味,减少盐的使用。
③胆囊炎、高血脂、肥胖人群拒绝浓汤。此类人群要严格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因此,像猪脚汤、骨头汤等熬得雪白的汤、油脂含量高的汤最好少喝。
新晚报综合人民网科普、我是大医生
来源: 新晚报
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 这是真的
一味节食不仅不能减肥,还会危害身体。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青梅
热搜上似乎总有个固定位置叫:明星减肥。大部分普通人想要减肥,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节食。但不少人节食一段时间好不容易瘦点,不久又被“打回原形”了。“明明我已经吃得很少了,前期减重效果明显,为什么后期体重就没有变化了?”专家表示,靠饿肚子减肥是不靠谱的,“我们常常说‘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这虽然是句玩笑话,但真的有一定道理,吃饱了吃对了才能有效减肥。”
医学指导/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潘丹峰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黄月星
减肥不能忽视“基础代谢率”
为什么有的人吃得很少仍然瘦不了?为什么节食瘦下来后,一恢复正常饮食又马上胖回去了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潘丹峰解释,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清楚是什么导致了肥胖。肥胖是长期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过剩的能量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并过度积聚而导致的代谢失衡。
人体的热量基本上是从饮食中摄取的。人体消耗的总热量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一是基础代谢率。是一个人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热量所消耗的卡路里数,主要用于呼吸、心跳、氧气运送、腺体分泌,肾脏过滤排泄作用,肌肉紧张度,细胞的功能等所需的热量。基础代谢占到人体总热量消耗的七八成,是人体消耗最多的一项。
二是体力活动,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身体的日常活动、运动消耗。
三是食物消化的热效应,指的是在进食过程中引起能量的消耗。
节食为什么不能实现真正的减肥?
在医院减重门诊,医生也碰到很多案例,有的人通过节食吃得很少,甚至晚上不吃饭,发现自己一开始节食可以减掉一些重量,但是后面就再也减不下去了。
潘丹峰解释说,基础代谢率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你节食,特别是节食时间比较长的情况时,身体就觉得你的能量不能够满足你的能量需要,就会降低基础代谢。
“原理很复杂,简单点说,身体从正常的‘能量消耗’模式会转到一个‘节能’模式,打个比方,就像你手机用电一样,当你手机快没电的时候可以选择节能模式。人体大脑里面的下丘脑有各种激素去调节人体的情况,当你长期节食,身体调节系统就会以为你处于一种‘饥荒’状态,就会启动保护人体的‘节能’模式,促使机体的基础代谢率下降。比如一个人每天身体的基础代谢本来要消耗1000卡路里,现在由于节食,机体启动保护‘节能’模式,只用消耗800卡路里,你的能量消耗下降了,就更不容易去动员储存在体内的脂肪了。”
潘丹峰表示,在临床上碰到一些减肥的患者,因为节食能量摄入已经很少了,基础代谢率已经很低,在能量消耗比较低的情况下,很难再消耗体脂,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患者适当增加进食量,将基础代谢率调高一点,然后再启动减肥。所以“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从某种程度来说是有道理的。
节食危害身体 别盲目跟风减肥
大家都知道,肥胖不但影响体形,还会给身体健康带来负担,但长期过度节食,很可能会带来更为严重的问题。
首先就是会导致营养失衡,某些营养素的摄入会受到影响,矿物质及维生素的长期缺乏会导致某些身体机能下降,出现疲乏甚至贫血、免疫功能下降等,更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侵袭、病毒的感染。不适当的节食还可能造成肌肉蛋白的丢失,肌肉蛋白减少也会使基础代谢率下降,这对我们的身体也是不利的。
潘丹峰表示,减肥有很多学问,如果真的想减肥,还是要求助专业医生。肥胖的初步判断可通过计算体质指数(BMI)做出,也可量腰围,如要准确诊断可到营养专科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有的人觉得自己胖,想减肥,但是通过测量,体脂率并不高,医生也不建议去盲目跟风减肥。
吃饱也能减肥 记住这几个原则
那么对胖人来说,如何才能科学有效地减肥呢?
潘丹峰介绍,每个人的能量消耗和代谢状况不一样,很难有适合大多数人的食谱方案,总体上来说,记住这几个饮食原则,不用饿肚子一样能减肥。
1.少吃高能量食物
日常饮食建议选择低能量食物。“有的食物小块就有很高的能量,我们叫做高能量食物,类似我们吃点坚果、炸薯片之类的,也没有感觉很饱,但是这些食物能量其实是很高的。建议留意食物标签的能量一栏。”潘丹峰说。
2.主食类建议可以多选择吃粗杂粮
可以把一餐白米饭换成如燕麦、全麦面点和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通心粉、荞麦面等),因为粗粮含有膳食纤维、维生素B等,营养更丰富,而且这些食物饱腹感更强,与精米面食相比,吃同样分量时更不容易出现饥饿感。
3.适量吃肉类,可以选择多吃白肉
白肉是指禽肉、鱼肉这一类;红肉也可适当吃,但避免脂肪含量高的品种,如肥肉、牛肉、羊肉等。
4.多吃些蔬菜
特别是绿叶蔬菜或十字科的蔬菜,如生菜、菜心、西兰花、菜花等,水果应选择低能量的,如小番茄、草莓、三华李、鲜西梅等;避免喝果汁。
5.注意吃饭顺序,吃饭前适当喝一小碗汤
喝点汤可以增加饱腹感,可以在正式吃饭前,先喝一小碗汤,然后再吃半碗青菜才开始吃饭,这样可以避免摄入过多主食。有人说喝汤会稀释胃液,但饭前少量饮汤,对于消化功能正常的减肥者问题不大。
6.配合一些基本运动
比如快走之类,但是不主张激烈的运动。像快跑这类运动,对胖人来说并不合适,反而会加重关节负荷。
自律性实在比较差的胖人,可以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病人意愿制订减重方案,给出详细的食谱。
腹部肥胖全是湿重惹的祸?日常饮食更要注意温补脾肾,散寒通络
减肥,已经是现代社会一个永不降温的话题,其中腹部肥胖最为多见,也最为棘手。大家都知道减肥需要做有氧运动,消耗热量,也知道肥胖很多都是湿重引起的,需要服用祛湿的中药或食物,然而寒气却被忽略了。
今天为您推荐适合你的健康膳食方
李女士,28岁,主要问题如下:
1、腹部肥胖
2、手脚冰凉,怕吹空调。
3、容易疲劳
4、喜喝温水热水,进食生冷食物易不适
分析:
腹部肥胖,手脚冰凉,平素喜温饮热饮,进食生冷食物易不适,舌头稍紫暗,基本上可以判断是阳气不足,脾肾虚寒引起的。舌苔不厚腻,体内湿气不重,但仅用祛湿化湿的药物,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时以温补脾肾,散寒通络为则才是首选。
白胡椒煲猪肚汤
材料:
猪排骨150克,猪肚1只。
白胡椒30~40粒(小孩减量)。
生姜3片,腐竹30克,食盐、生粉、生抽、白芝麻适量。
做法:
(1)将猪肚内外翻转,加食盐与生粉反复擦拭3次以上,再用水反复冲洗干净后,焯水备用。
(2)把白胡椒打碎,将所有材料放入锅内,加适量开水,文火煲1.5小时,至猪肚酥软,再加食盐调味。
(3)将煲好的猪肚切条装盘,再撒上白芝麻,蘸生抽食用即可。
专家点评:
本品具有良好的食疗效果。猪肚性温。
《本草经疏》曰:“猪肚,为补脾之要品。脾胃得补,则中气益,利自止矣... ...”所以猪肚多适合于胃寒脾虚泄泻的人群食用。
汤中胡椒香辣辛温,温中散寒,醒脾开胃,胡椒气味还能够增进食欲。生姜温中和胃,对胃寒、心腹冷痛、肠鸣腹泻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小贴士:
(1)胡椒性温热偏燥,故咳嗽咯血、痔疮、咽喉炎急性发作期、眼疾患者及阴虚有火者慎食。
(2)高脂血症人群可饮汤,少食肉。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