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发汗治肥胖(发汗能瘦吗)

青岛新闻网 0
文章目录:

13种优质调料天然滋补全身 生姜发汗大蒜顿咳

最近几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提倡健康生活,开始对我们的饮食进行严格把关。很多人觉得调料是不健康的,提倡不加调料。可是,谁说调料就全是不健康的呢,下文为调料正名。

1.生姜

生姜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温肺止咳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2.大蒜

研究显示,大蒜具有解毒消肿,杀虫,止痢之功效。常用于痈肿疮疡,疥癣,肺痨,顿咳,泄泻,痢疾。大蒜可以通过减少血液里的胆固醇含量,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预防动脉阻塞和低血压。大蒜还有抗菌作用,常被用于治疗轻微感染。

3.花椒

花椒是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果皮,香气浓郁,是居家必备的调味品。具有定麻味、增香辛和除腥减膻的作用,位列调料“十三香”之首,素有“调味之王”的美誉。

花椒也是一味中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中品。其药性辛热,归脾、胃、肾经,具有芳香健脾、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等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日:“花椒坚齿,乌发,明目,久服好颜色,耐老,增年,健神。”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花椒含挥发油、生物碱、香豆素和有机酸,具有局麻、镇痛、抗炎、抑茵、抗氧化、抗肿瘤、杀虫等药理活性。

4.八角

八角是制作冷菜及炖、焖菜肴中不可少的调味品,其作用为其他香料所不及,也是加工五香粉的主要原料。果实与种子可作调料,还被中国传统医学当作药物使用。该医学理论认为其具强烈香味,有驱虫、温中理气、健胃止呕、祛寒、兴奋神经等功效。

5.胡椒

胡椒是最常见的调味品,在餐桌上经常可见到它与盐放在一起。胡椒甚至可替代盐使用。胡椒特别适于肥胖的人食用,因为它有助于新陈代谢,还能起排气作用。刺激产生唾液、胃液和胰液,有助于消化高脂肪食品。

6.芥末

芥末,辛热无毒,具有温中散寒,通利五脏、利膈开胃的作用,能利九窍、健胃。芥末香辣味可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有开胃之功,能增强人的食欲。它还具有解毒功能,能解鱼蟹之毒,故生食三文鱼等生鲜食品经常会配上芥末。

7.食醋

食醋中含有0.4%~0.6%的醋酸成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多种病菌的生长和繁殖。所以,在本地细菌和病毒类疾病流行的时候,人们可以在炒菜、拌凉菜时添加适量的醋,这样既可以开胃增食,又可以抑菌,可以说是“一石二鸟”。

8.辣椒

辣椒的有效成分辣椒素是一种抗氧化物质,它可阻止有关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终止细胞组织的癌变过程,降低癌症细胞的发生率。其辣味能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食欲,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

9.陈皮

陈皮气香,味辛而微苦。具有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等功效。主治脾胃气滞湿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秽逆、二便不利、肺气阻滞、咳嗽痰多。

10.香菜

中医认为,香菜性味辛、温,入肺、脾经,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之功,适用于感冒、小儿麻疹或风疹透发不畅、饮食积滞、消化不良等。此外,香菜的香气是由醇类和烯类组成的挥发油及苹果酸钾引起的,入食后可增加胃液分泌,增进食欲,调节胃肠蠕动,提高消化力。

11.姜黄

在印度菜系中特别流行,是咖喱的主要成分。研究证明,能够延缓癌细胞的扩散,尤其是前列腺癌。有抗肿瘤、消炎、抗氧化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还能提高记忆力,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

12.肉桂

临床试验显示,肉桂含有的肉桂多酚可以降低体内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的含量,可预防和辅助治疗高血脂。同时,它还能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

13.牛至

意大利菜经常使用到的一种调料,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功能,对多种癌症都有疗效。中医认为牛至具有清热解表、理气化湿倒尿消肿之功效。临床用于预防流感治疗黄疽、中暑、发热、呕吐、急性胃肠炎、腹痛等症状。牛至能促进健康人和急性肾炎患者的淋巴转化作用,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名方五苓散可治肥胖

中医认为胖人多痰湿,胖人多阳虚。所以,五苓散减肥的效果主要通过温阳化气、健脾化湿的作用起效。

名方五苓散可治肥胖

文/徐文华 万凌翔

五苓散是一种常用中成药,来源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本方由猪苓、茯苓、泽泻、桂枝、白术五味中药组成。具有化气利水、健脾祛湿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所致的发热头痛、烦渴、饮水即吐、小便不利等;或水湿停聚所致的水肿、身重、小便不畅及痰饮内停、心下悸动、吐涎沫而头眩等症。本方为利水之剂,常用于肾炎、肝硬化引起的水肿,以及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盛者。所治诸证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为证治要点。

近年来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本方的应用范围较广,符合阳虚气化不利者,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如单纯性肥胖、尿潴留、前列腺炎、小儿遗尿、手足多汗症、乳腺增生、荨麻疹、湿疹、顽固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

中医如何认识肥胖

中医认为,肥胖的形成与先天禀赋不足、过食肥甘、疏于劳作、七情过度、脾胃虚衰、痰饮水湿等有关。

1.体形的胖瘦受先天禀赋的影响明显。中医认为体质有阴阳刚柔的差异,由先天禀赋决定的。

2.过食肥甘,饮食不节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

3.脏腑功能失调也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人体物质能量代谢与脏腑功能有关,其中与脾胃关系尤为密切。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维持人体营养物质代谢正常进行的根本。中年以后,脾胃运化功能逐渐减退,对肥甘厚味的转化功能也逐渐减弱,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输布,蓄积体内而为痰湿脂浊,躯脂满溢,再加上年高以后好静少动,形体遂渐渐肥胖。

4.痰浊水湿与肥胖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肥胖人多食膏梁厚味,日久必致脾虚,脾虚不主运化,若再多饮酒醇,必然痰湿内生,湿浊积聚。

5.好逸少劳,若过食肥甘,又疏于劳作运动,甚或久坐久卧,使体内营养精微不能消耗,日久必积聚而成肥脂。

温阳健脾治肥胖

五苓散首载《伤寒论》:“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五苓散主之”,历代医家借其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用在治疗小便不利证有良效。

中医认为胖人多痰湿,胖人多阳虚。所以,五苓散减肥的效果主要通过温阳化气、健脾化湿的作用起效。温阳可以化气,气化正常则三焦气机条达,水液代谢正常;健脾可以消导、祛湿,起到消脂祛油、化痰的效果;二者共同作用使津液布散复常,保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而达到减肥的效果。故五苓散本义是使气化得通,方中桂枝是助气化之灵药,用量不大,却调理三焦气机使之条达,使之调气而能遍于全身;茯苓、泽泻、猪苓、以行水而通利上中下三焦之枢机;白术以补脾助运,以上众药合用使气行不滞,运化得畅,总使津液布散复常。气化是人体生命的动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五苓散不仅能调节水盐代谢,还能改变血管通透性,其作用几乎涉及水液代谢的全过程 。

三类人属于五苓散体质

五苓散体质临床上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实胖型,颜面多油光,腹形肥胖,按之饱满但无疼痛,食量大,易腹泻或大便不成形;虽然胖,但没有力气,易疲劳;这种实胖型多见于中年男子。

第二种是虚胖型,面色多黄白,或黄暗,但肌肉松软,腹部按之无抵抗感,软软的像棉花枕头。这类病人容易浮肿,下肢按压有凹陷,自觉易疲劳,身体困重,而且多汗。

第三种是瘦弱型,但脸色发黄,有的黄白,或黄暗,多无油光,这些人出现的症状较多。很多是自觉症状,比如说头晕、心悸,一般都在心下或脐下动悸;也出现浮肿,很多人都是眼袋很大,但人是瘦瘦的。脸上有种虚浮的感觉,特别是眼睑浮肿。容易头晕、头痛,出现腹泻、心下痞、腹中有肠鸣音,按压有振水音。严重者多有肝硬化、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容易出现胸水、腹水。所以这种瘦弱的人要注意,出现五苓散证的要尽快检查,明确有无心、肝、肾的并发症。

临床上五苓散体质有共同特点,舌质淡或暗紫,舌体多胖,常有齿痕。舌头暗是使用桂枝、肉桂的一个重要指征,我们称之为桂枝舌;舌头出现齿痕是使用白术、茯苓的重要指征,尤其是茯苓,我们称之为茯苓舌;胖胖的舌头,还有齿痕,用茯苓最好,加上白术更好。五苓散体质的人大多会出现内分泌和代谢方面的疾病,水液代谢障碍、糖、脂类代谢障碍,会导致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等;嘌呤代谢障碍易出现高尿酸血症、痛风。这些疾病,应用五苓散的几率非常高。

总之,五苓散本义是使气化得通,治疗肥胖属于中医脾肾阳虚,气化无力者。如阳虚较甚,可加附子;气虚者加黄芪;痰湿较重者,加二陈汤;合并血瘀者加当归、赤芍、桃仁。临证时只要掌握五苓散本义即能灵活运用。

作者简介

徐文华,湖北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痛风、骨质疏松症、垂体疾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在慢性病的防治、中医体质调理方面也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

治未病中心亚健康门诊:周一、周三全天;

内分泌门诊:周二下午。

单纯性肥胖的中医食疗

饮食是减肥的重要环节,大多数饮食疗法主要是关注肥胖患者的热量,而肥胖者中医食疗是据肥胖病证、病位、病性、年龄、体质、天时、地理诸因素,结合食物的性味归经来选择食物、制方、配膳,一般多从健脾益气化痰除湿入手,它在肥胖病治疗中位置重要。

1.常见的减肥食物

(1)甘蓝。甘蓝为十字花科2年生植物,又称卷心菜、包心菜。每100克上海产甘蓝含热量71.13千焦(17千卡),食物纤维0.9克,蛋白质1.4克,糖类2.3克,脂肪0.2克,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甘蓝的热量含量比较低,洁净的甘蓝可以生食,这样食用有利于通便。甘蓝还可炒食或煮汤,也可作馅包饺子、包子等面点后食用。烹调甘蓝不宜烧煮过度,以半生半熟为好。

(2)莴苣。莴苣为菊科莴苣属1~2年生蔬菜,因食用部位不同可分为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前者茎短缩、粗硬,不能吃,叶肥大能生食,称为生莱。茎用莴苣茎基肥大,肉质能食,形如笋,称为莴笋。每100克上海产莴笋含热量54.34千焦(13千卡),食物纤维0.3克,蛋白质1.1克,糖类1.8克,脂肪0.2克,还含有某些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莴笋含热量低,含水较多,食后有饱食感。每l00克上海产生菜含热量87.86千焦(21千卡),食物纤维0.5克,蛋白质1.4克,糖类3.2克,脂肪0.3克,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3)南瓜。南瓜为葫芦科1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番瓜。据北京测定,每100克南瓜含热量25.10千焦(6千卡),食物纤维0.3克,蛋白质0.3克,糖类1.3克,不含脂肪,另外含有矿物质、维生素和葫芦巴碱等。南瓜为低热量食物,主要是因为南瓜不含脂肪和糖类含量不高。临床观察发现南瓜对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因为南瓜比大米、面包、面条等食物中的糖类含量要少得多,特别是夏秋季的嫩南瓜,因所含热量和含糖量均较低,故有一定的减肥作用。即使是南方有些较甜的老南瓜,所含热量也比大米、面包等食物要低得多。但这些较甜的老南瓜比嫩南瓜含热量已明显增高,因此以少食为好。嫩瓜可作蔬菜食用,老熟后可代替粮食。

(4)丝瓜。丝瓜为葫芦科丝瓜属1年生攀缘植物,又名天罗、布瓜等。每100克北京产丝瓜含热量104.60千焦(25千卡),食物纤维0.5克,蛋白质1.5克,糖类4.5克,脂肪0.1克,另含有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及皂苷、丝瓜质和多量黏液等。丝瓜所含热量不高,丝瓜的黏液、皂苷有利于排便。丝瓜无论是炒食或是煮汤,味道都以鲜滑、淡雅和清香著称。

(5)葫芦。葫芦为葫芦科1年生蔓性植物,因其花呈白色,大都在夜间或光照较弱的傍晚开放,故又称为夜开花。北京产的西葫芦每100克含热量50.21千焦(12千卡),食物纤维0.7克,蛋白质0.7克,糖类2.4克,还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物质,不含脂肪。由于葫芦含有多量的食物纤维,又不含有脂肪,所以具有良好的减肥作用。葫芦以鲜嫩者供食用,最简单的吃法是将葫芦刨皮后切片或丝素炒,也可煮汤或凉拌。

(6)萝卜。萝卜属十字花科萝卜属2年生草本植物,有圆、扁、长圆、圆锥等形状,有白、红、绿、紫等各种外皮。每100克北京产白萝卜含热量104.60千焦(25千卡),食物纤维0.8克,蛋白质0.6克,糖类5.7克,还含有多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物质,不含脂肪。《本草纲目》认为萝卜能化积滞。萝卜的辣味成分是有机硫化物,具有一定的促进排便的作用。萝卜里还含有淀粉酶,有利于人体对淀粉的分解。萝卜可生食、凉拌、烧煮,还可加工腌渍和酱制。

(7)空心菜。据北京测定,每100克空心菜含热量125.5千焦(30千卡),食物纤维1.0克,蛋白质2.3克,糖类4.5克,脂肪0.3克,还含有某些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正是由于空心菜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现在已经成了餐桌上的“常客”,是深受人们欢迎的减肥食物。空心菜可素炒,可凉拌,还可煮成汤羹等。

(9)大白菜。大白菜为十字花科植物,又称结球白菜、黄芽菜等。每100克上海产大白菜含热量46.02千焦(11千卡),食物纤维0.6克,蛋白质0.9克,糖类l,7克,脂肪0.1克,还含有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大白菜含有大量食物纤维,可促进肠管蠕动,保持大便通畅。是冬季的主要蔬菜,既可炒食,又可腌制成酸菜、酱菜、泡菜、脱水菜、风干菜等。

(10)小白菜。小白菜为十字花科植物青菜的幼株。每100克上海产小白菜含热量66.94千焦(16千卡),食物纤维0.7克,蛋白质1.6克,糖类2.0克,脂肪0.2克,还含有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成分。小白菜中食物纤维的含量比较丰富,能够润肠通便,有利于防止便秘等疾患。此外,小白菜所含热量比较低。上海地区喜欢用小白菜做汤食用,这样既解渴又可口,且有利于减肥。小白菜还可以炒食。

(11)芹菜。芹菜为伞型科蔬菜,可分为水芹和旱芹两种,生于沼泽地带的叫水芹,旱地的叫旱芹。据北京测定,每100克旱芹含热量79.49千焦(19千卡),食物纤维0.6克,蛋白质2.2克,糖类1.9克,脂肪0.3克,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及挥发性芳香油。芹菜含有较多的食物纤维,我国许多地方只吃芹菜叶柄而不吃叶子。芹菜叶柄中的食物纤维,可帮助清除肠内的有毒或是有害的废物。芹菜中的芳香成分有发汗作用,汗水可带走热量。芹菜可以炒食,也可在水洗之后切碎以热水浸泡,代替茶水饮用。或者在水洗后切碎阴干贮存,用时以小火煎煮,代替茶水饮用。

(12)菠菜。每l00克上海产的菠菜含热量125.52千焦(30千卡),食物纤维0.2克,蛋白质2.4克,糖类4.3克,脂肪0.3克,还含有矿物质和维生素、磷脂,以及草酸等。菠菜中的食物纤维,对习惯性便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菠菜还能促进胃液和胰液的分泌,有利于食物的分解。菠菜可煮汤,也可炒食。

(13)苋菜。苋菜为苋菜科1年生蔬菜,亦称米苋。依其茎叶的颜色,可分为紫苑、绿苋、彩色苋等。每100克上海产绿色苋菜含热量142.26千卡(34千卡),食物纤维1.5克,蛋白质3.2克,糖类3.6克,脂肪0.8克,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苋菜中的食物纤维含量比较高。主要为炒熟食用,也可作汤,或晒干。

(14)黄花菜。黄花菜属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木植物,又叫金针菜。据上海测定每100克干的金针菜含热量1.26千焦(302千卡),食物纤维4.8克,蛋白质9.3克,糖类60.5克,脂肪2.5克,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虽然黄花菜含热量比较高,但其物纤维含量也较高。

黄花菜多以干制品食用,最好少食用新鲜黄花菜。因为刚采摘的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有一定毒性,如果烹调不当或大量食用,可引起食物中毒可以损害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循环系统功能。而干黄花菜在晒制过程中,其中的秋水仙碱已被破坏。干黄花菜经开水泡后,可炒食,也可作汤食用。

2.配膳举例:

(1)冬瓜粥

配方:新鲜连皮冬瓜100克(或干冬瓜仁10克,或鲜冬瓜仁30克),粳米100克。

制作:将冬瓜切小块与粳米同煮,或用冬瓜仁煎水去渣,、将粳米入煮成粥,供用。功效:化浊利湿,清热止渴。

用法:每日分早晚二次口服,粥内不加盐。

(2)莱菔子粥;

配方:炒莱服子,粳米共入砂锅如常法煮粥,供用。

功效:行气化痰除湿。

用法:每日分早晚二次口服。

(3)鲤鱼汤,

配方:鲤鱼1000克,荜拨15克,川椒15克。

制作:鲤鱼切小块加荜拔,川椒和葱姜等调味品,混合入砂锅煮沸后,再用文火煮

40分钟,供用。

功效:健脾燥湿,利水消肿。

用法:独食或佐餐,吃鱼,饮汤。

(4)瓜蒌饼

配方:瓜蒌瓤250克,白糖少许,面粉750克。

制作:瓜蒌瓤去籽,加水入糖置锅中,文火熬,制馅料备用。发好面,填夹馅料制饼或蒸或烙至熟,供用。

功效:通利化痰。

用法:可用于晚餐。

(5)青盐陈皮

配方:陈皮适量,甘草125克,乌梅肉125克,川贝母125克,青盐100克。

制作:取陈皮水浸令软,用竹片刮去内里浮白,用沸水淋洗3~4次,再用冷水洗至无苦味,晒半干;取甘草、乌梅肉煎汤取浓汁,加入晒至半干的陈皮,拌匀、晒干、捻压令碎如豆大;另取川贝、青盐共研细末,与前制陈皮拌匀,供用。

功效;运脾调胃,降气消痰,生津开郁。

用法:不拘时间和剂量食用。

(6)三鲜饮

配方:鲜山楂,鲜白萝卜,鲜橘皮各等份。

制作:每次取鲜山楂;鲜白萝卜、鲜橘皮各10克加水煎500毫升,供用。

功效:健脾化痰,消积行气。

用法:代茶频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