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易经与肥胖(易经与体质对照)

易瑾还 0
文章目录:

真正读懂《易经》的人,能释放自己的原生力量,更容易成事

我看到有些文章说,读懂《易经》的人很可怕,写这种文章的,自己并不懂《易经》,只是跟随热点而写。

真正读懂《易经》的人,并不可怕,但他们的确和普通人有不同,本质上,他们能释放自己的原生力量,更容易成事。

1、你要意识到:每个人都具于自己独特的原生力量。

台湾著名漫画大师蔡志忠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擅长漫画,也精通国学,用漫画的简易形式,画出诸子百家,创新国学文化。

蔡志忠有句名言,说:“每个小孩都是天才,只是妈妈不知道。每个人都可以厉害一百倍,只是他自己不相信。”

蔡志忠用自己成功的创作经验,丰富的人生阅历,作为过来人,给后来人这样的启示,的确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我们走得太远,忘记了一点:每个人都具于自己独特的原生力量。

为什么妈妈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天才?

因为这个社会教育,以考试成绩和乖巧懂事,为评价标准。只有学习成绩好,又听话,多才多艺的孩子,才认为是天才。

然而,人有千面。

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用统一的标准,那就抹杀了自己的独特力量。在这种社会体系下成长的人,缺乏对自己独特力量的认知,所以他们不相信,自己可以厉害一百倍。

我自己年轻的时候,根本不会碰国学,觉得文言文太枯燥,也看不懂《易经》。7年时间,把其它种类的书籍,都读完后,才被国学吸引,因为觉得其它知识太浅显,还是国学含金量高,经得起反复推敲和阅读,时不时有新的领悟。

读懂《易经》,人的意识会发生巨变,之前的认知打破了,发现宇宙和世界,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混沌中有秩序,秩序又复归混沌。

每个人天性自带的原生力量,就来自混沌。当你能从中吸取力量时,你就会变成一个非常有定力的人。

2、突破意识的束缚,成为一个有力量的人。

我们被后天的环境,束缚了自己的天性。

一个出生在贫穷家庭的人,被经济、教育和成长经验的束缚,往往会失去自信,成为一个自卑的人。而一个出生条件优越的人,往往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成为一个过度自信的人。普通人则会被自己的长相、身材和财富,这些外在因素束缚自己。

释放原生力量,和出生家庭、外在的人事物,没有任何关系,是自己意识的突变,是内在的巨变,不再被他人和外界左右自己的意志,成为一个非常有力量的人。

大多数人,都没有力量,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群体意识的凝聚力太强的缘故。

比如:有的人,明明不胖,却总觉得自己胖。这是自己的个人意识,受主流的意识,或他人的评价影响,从而对自己失去客观的认知。

有的人,明明有能力,做成某一件事。可能受过去失败的经历影响,潜意识中觉得自己不行,从而不敢去尝试。

如果你能做到,放下过去,专注当下,不受自己的心智思维控制,不带自我的情绪去看待问题,就能慢慢接近自然的状态,也就是本真的状态。

如何知道自己有力量?

就是走自己的路,不受外界干扰。

比如说,我以前写文章,别人批判,会感到难过;别人赞美,会感到高兴;现在无论别人是赞美,还是批判,都没感觉。因为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了。一个有力量的人,不会被外界干扰,只专注自己前进的方向。

3、释放自己的原生力量,更容易成事。

我尝试过很多方法、技巧、诀窍,后来发现,对事情本身,最有用的,是来自自己的原生意识,类似一个人敏锐的直觉。

当我们每天深处在团体中,被各种声音淹没,很难听到自己直觉的声音。释放自己原生力量的人,心静而沉着,直觉非常敏锐,行动力更强,更容易成事。

当然,直觉不是漫无目的幻想,直觉是基于逻辑思维之上的非线性突破。

在自己按部就班,层层推进某一件事时,可能在某一些关卡,有反复和踌躇,这个时候,直觉的指引,尤为重要。

高手之间,是实力的较量;而顶尖高手之间,是意识的较量。谁能把握转瞬即逝的机会,谁就能一跃而上。

我读懂《易经》,写完100多篇文章的专栏解读后,就抛开了理论的东西,转而在现实中实践和精进。

一个人的理念,就像设计师的草图。

如果你的理念是一个小木屋,那么你努力后,呈现的是一个小木屋。

如果你的理念是一栋大楼,那么你努力后,呈现的是一栋楼。

如果你的理念是一座城市,那么你努力后,呈现的是一座城市。

一个人秉持的理念,决定他将来的高度。

我们先从《易经》的规律入手,清理和修缮自己过去的陈旧理念,连接本真的自己,释放原生的力量,逐渐建立新的理念。新的理念,会带你到达新的高度。

如果你的理念不改变,那么再怎么努力,都是原地转圈。


聊《易经》:比卦为何是吉祥的象征?

作者:张合云

比如,源于象形字,并肩而立或并肩而坐。因此就有亲近的含义,不亲不能在一起;也有比较的含义,站在一起看看谁高谁矮,谁胖谁瘦。栉次鳞比、比比皆是、比邻而居都是表示在一起的意思,可以理解成亲比;而对比、比试则更多的是比较的意思,看一看谁好谁坏,谁强谁弱。比卦的这些含义都有。

对于比卦,人们解读差异较大,一般认为是亲近亲比。因为《辞海》关于比的含义确实有亲近这种解释,(见辞海,比,㈡❷例“大国比小国”是大国亲近小国)。关于比卦的解释多用唐•孔颖达疏“地上有水,犹域中有万国,使之各相亲比”(见辞海)。本人对此持怀疑态度。本人认为把比卦之比理解为比试、比较、竞争是准确的。而儒家解释易经是反对巧竞的。

究竟是比较之义更接近原意,还是亲近之义更接近原意,由大家去评判。

一、比卦的卦象是竞争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比卦上卦为坎为水为险,下卦为坤为地为柔。水地比。寓意是地上有水,柔弱是危险的,要靠比赛竞争来强化自身,强筋健骨,化险为夷。像草木之间攀比争阳光;像雄性动物竞争来强种群。

二、比卦的卦辞好中选优

“比:吉。原谅,元永贞。不宁方来,后夫凶”比较、类比,好中选优是吉利的。从原始状态考问判断,这种方法能保障始终沿着中正之路前行。

这样不安宁的方国和人员就会来汇聚,晚认识到这一点的人会凶险。比较与竞争是世界也是人类的基本态势和能力,过往的历史告诉我们,比较与竞争是长久以来的人间正道。

作为一个国家来说,通过比较来推举和选定谁可以信任,谁来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或者说通过比较来决定我在哪里生活、我去哪里生活,用脚投票,这样做非常好。商纣王残暴,人们纷纷逃离奔向周边国家。

几百年后,齐桓公把齐国治理得国安民富,各国民众纷纷来投。世界就是在不断比较、不断超越中通过否定之否定,交替优化前进的。

所以,人类就要不断迎接困难,战胜困难。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来了,人就要不断进取,落后就非常凶险。

三、比卦的爻辞公正才吉利

第一句爻辞是“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人有信用,比一比很好,同有信用的人比一比谁更有信用,没有灾祸。有信用的竞争就像盛满酒的酒缸,香飘四溢。不仅本身有好处,还会有其他意想不到的好处,吉祥。

“第二句爻辞是六二:比之自内,贞吉”。人要有进取心、探索欲,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一个群体内部也应该有竞赛,互相比赶超,只要中正守正就吉利。

第三句爻辞是“六三:比之匪人”。跟败类比谁更残酷无情,自己会受伤,也会让人伤感。《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第四句爻辞是“六四:外比之,贞吉”。外比于贤,见贤思齐,同外部进行竞争,坚守正道吉利。

第五句爻辞是“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一个人在位高权重的时候,比什么?比德。看谁更受人爱戴拥护。即使为王还要知道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要像古代贤王狩猎围三阙一,故意放走跑得快的禽兽,让他们去繁殖。允许别人超过自己,像周文王用姜子牙,像刘备用诸葛亮,这样才能获得更多人的支持,才不至于把别人和自己逼上绝路。本部落的人不用劝诫就会愿意同他们一起奋斗。这样才吉祥。

第六句爻辞是“上六:比之无首,凶”。比之无首就是不能没有要领。不能货比货就得扔,人比人就得死,而是知耻而后勇,见贤思齐;不能因为攀比而成仇,用黑斗狠;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知道强中还有强中手,要赢得起输得起;不能盲目自大,目中无人,要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咖大佬更要知道有客户、有同行、有左邻右舍、有观众;位高权重的人也不能认为自己就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要有敬畏之心。否则是凶险的。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四、综论

比卦究竟是亲比还是类比、比较,我认为用类比、比较是符合原著精神,理由有四。

其一、卦象符号地上有水。把地有水说成是“犹域中有万国”,水为坎险,怎能把坎险比喻成万国;另外,用以说明放低身段亲近他人存在风险也是说不过去的。应该是谦恭会有益,不会走向坎险。

其二、亲近他国亲近他人这么浅显的道理,易经不会用这么重要位置的一卦来阐述。

其三、亲比就用不到“王用三驱,失前禽”。

其四、“比之无首,凶”如果是指首领,就与乾卦“群龙无首吉”相悖,不是同一种理念。

比较一下,比赛一下,对社会对世界发展都是有好处的。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比较世界混沌,就不知道什么好什么坏,什么对什么错,就没有进步。

比如,也需要“贞吉”中正公正;也需要“有孚”有诚信。比的没有要领,倚强凌弱,用黑斗狠,对人民对国家都是凶险的。

从经济的角度考虑,竞争有利于社会进步。我们主张货比三家,其实每个人在购买物品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有一个比较,这个物品好不好,贵不贵。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原料好、性能优、价格低廉,就会受欢迎。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号召开展劳动竞赛。其实就是比。

只是计划经济存在一定弊端,主要就是僵化。一个生产陶瓷茶缸的企业,工人上班就是干活,产品国家包销,不用考虑好用不好用,不考虑是不是卖得出去,把改进产品和销售交给领导、交给政府,产品优化传导必然失灵或者滞后。

市场经济就不同了。企业要考虑产品是不是适销对路,能不能卖得出去,资金能不能回笼。倒逼企业改进创新,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生产出更实用、更新颖、更便宜的商品。刚刚改革开放时,我附近就有这么一个生产12马力小拖拉机的企业,政府跑来了指标,企业努力完成生产任务。当时农村已实行承包制,用不了或者买不起这种小拖拉机,生产的小拖拉机没处存放,但企业不管这些,照常开班生产,产品严重积压。这就是企业只比生产,不比效益的结果,是片面的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就要比性价比、比效益、比市场占有率,而且不仅比产品,还要比服务。比来比去社会就进步了。

竞争有利于缩小差别。我是个土鳖,没有资格去外国。但我看到几个资料说日本加拿大工资差别相对较小,教授和环卫工人相差一倍以下,是橄榄形社会。因为充分竞争使人员、资金等各种资源向洼地聚集,逐渐找到一个平衡点。我们三线城市有的工人工资一两千元或者三四千元,而处于同区域的垄断行业月工资一两万元,科级的管理人员年薪四五十万,相差大几倍。还不要说个别贪官贪几亿,几十亿,相当于工人一千年不吃不喝的收入。

社会管理也需要人有充分的权利比较、鉴别、选择、决定。封建社会靠武力剥夺人民选择的权利,并且从精神上利用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宣传贯彻“忠义”。成者王侯败者贼,只有纠集一伙人打下天下的皇帝是正确的,好人坏人们就不能比,不敢比。不仅如此,判断是非还以是不是“忠”为标准,从上就是正确,抗上就是叛逆。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的利益才是利益,百姓的利益只有服从。失贞,失中正公正。

所以,比之义大矣哉。

说到了比,我们再说说“异化”。无产阶级革命创始人注意过异化问题。他看到科技的进步减轻了劳动强度,同时也造成了工人的失业,因此出现工人抵制和破坏工具的现象。五六十年代我们也思考过同样的问题,随着计算机应用和数控技术的发展我们也同样出现担忧。但实践证明这种忧虑没有必要。技术进步了,一种业态消失了,新的业态就会诞生;工作机会消失了,必然有新的工作在等待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用人少了,随着城市的发展就会有更多的服务业发展,仍然需要人来工作。城市的环境维护、生活保障、通讯、道路都需要人。电商发展了,快递、送餐员就需要人。比的结果不是消灭人,而是创造新的机会,是社会整体的劳动强度降低。

科技进步存在异化问题,其实任何事物都存在异化问题,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都是只有一个面,都有长度、有宽度、有厚度。资本也有异化问题。我有一个同事就说过:“在一个三线城市,有房有车有五十到一百万,是自己的。多了就不是自己的了。多了就想投资,投资就会压住资金,还可能赔钱,花钱就没有自由了。”

这就是资本异化。也就是资本除了赚钱,也为社会服务。社会就是鼓励各尽所能,重视体力劳动也重视脑力劳动,鼓励投资。钱多了用于投资,用于再生产过程中,加快资金周转,加快行业整合,加快竞争。

建立正常的秩序,除非坑蒙拐骗偷,除非制假售假毒害他人,不仇恨所有职业,建设和谐社会,推动共同发展。这就是“比之自内,贞吉;外比之,贞吉;比之无首,凶。”

为什么把贞列为必要条件?我们在以前说过,易经中的贞就是中正公正,是以人为本,人人平等。因为贞字字面本意是占卜并刻在了贝壳上,意为符合人道并得到上天印证,是天人合一,天下大道,公道。符合公道对人类有益,吉利。比之无首就是比之不得要领。就是依靠强权打压他人混乱的比,用现在的新词就是“内卷”。如果比不是用在社会发展上,而是用在人与人的争斗上,其结果只有一个字“凶”。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易经:有一种智慧,叫“以退为进”

企鹅上岸的方式很有意思:它先是猛地从海面潜入水里,潜到尽可能深的程度,然后奋力向上,犹如离弦的箭一般,跃出水面。

企鹅的身材肥胖笨拙,却非常聪明地利用了海水的浮力,漂亮地上了岸,实在是一种智慧,这就是著名的企鹅沉潜规则。

做人、做事也要学习企鹅这种蓄势待发、以退为进的策略,唯有适当的退缩,才能更好地向前。

《易经》中有一卦“遁卦”,就是告诉我们:如果遇到小人势力太强,或对手太强,我们就应暂时停下手中要做的事,先行退避,以保存自己的实力。

遁卦《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意思是:天下有山便是遁的卦象,君子从中受到启示,远离小人,不厌恶他们,只是要严于律己,不与他们同流合污。

01

放长线钓大鱼

初六爻辞:遁尾,厉。勿用有攸往。

意思是:遁退不及时而落在后面,将有危险,暂时不宜有所行动。

有个企业家说:“我要坚守这个行业,哪怕所有人都改行了,我也不改。”

这个到底是不是明智的呢?其实是很智慧的,做企业,如果行业开始走下坡路了,你转行不及时的话,还不如不转。

就像以前有人做纸伞,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一落千丈,但是如果坚守下来的话,现在人们买来把它挂在墙上做装饰品,价格还挺高的。

初六《象》曰:遁尾之厉,不往何灾也?

意思就是:如果错过了隐退时机,却还要隐退就会招来灾祸,但是静观不动就不会造成什么危害。

六二爻辞: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

意思是:用黄牛皮拧成的绳子捆住,没有人能够逃脱。

它就是告诉我们,要坚定自己的志向,绝不因任何情况而动摇。

如果你周围的形势是小人的势力很强,情况对你很不利,而你也有某些原因无法离开的时候,那就需要不断强化自己的意志力,直到坚守到曙光的到来。

《西游记》中,唐僧给孙悟空戴上了紧箍咒则象征他战胜了“心猿”,骑着白龙马,则象征他战胜了“意马”。

人若能用黄牛皮捆住自己,使意志力不动摇,则意味着战胜了心猿意马,这样心志就能平静,不会被任何人击垮。

02

退一步海阔天空

九三爻辞: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

意思是:由于被牵累而难以遁去,就像疾病缠身那样危险,这时只适合做一些小事,不能有大作为。

刘备当年的处境就与此爻相同,他被汉献帝认了刘皇叔,这时的他进退两难,因为真正的权力掌握在曹操手里。

刘备就只能每天浇地、种菜,甚至让关羽和张飞都看不下去了,觉得刘备怎么这么没志气。

但是只有刘备自己知道,那时的他在曹操眼皮子底下,是不能有什么大动作的,只有表现出一副胸无大志的样子,才能让曹操放松警惕。

就是因为刘备有“遁”的智慧,后来才能逃出生天,建立起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九四爻辞: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意思是:当形势需要退让的时候,君子就能适时隐退而获吉,小人却因贪恋权势而获凶。

当一个人有了一定的权势和地位之后,察觉到形势不妙,就在该隐退的时候就隐退,这是意志坚强的表现,这一点只有君子才能做到。

如果是小人,则总是怀有不舍,或是觉得羞辱、害怕,而迟迟不肯退去,就会为自己招来灾祸。

范蠡与文仲帮着吴王打败了越国,范蠡看出了形势,便带着西施归隐了,可是文仲却仍然贪图荣华富贵,觉得自己还应该帮着吴王治理天下,结果遭到了杀身之祸。

03

功成不必在我

九五爻辞:嘉遁,贞吉。

意思是:能够进退自如地隐退避让,坚守正道,其结果是吉祥的。

人选择隐退的时候,也不要忘了自己的职责,把一切都安排好,没有什么好牵挂的了,见好就收,及时退避,可获吉祥。

历史上的周公对西周的贡献太大了,他平叛“三叔”之乱,东征扩大西周疆域,而且还制作礼乐,为封建社会的治理开创了新的规范。

但是他却在功成名就之后,把君王的位子还给了成王,因为他知道一切都安顿好了,成王治理和自己治理没什么两样,权力给成王是一样的。

事情不管谁做,只要做好就行,这种“功成不必在我”是一种大胸怀,大格局。

上九爻辞:肥遁无不利。

意思是:远走高飞,逃得无影无踪,无所不利。

如果你能超越物质与欲望的诱惑,把感情从世俗中抽离出来,有这种心境,你就能无往不利。

古代很多隐士便是如此,比如陶渊明,柳宗元,他们将情志寄托于山水之间,自得其乐。

但他们仍然关心国家大事,既可以向贤明的君主提出忠告而获得赏赐,又可以避开当权的小人闭口不言,明哲保身,所以“无不利”。

《道德经》中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能进取是一个人的能力,会身退是一个人的智慧。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如今,有多少人因为不懂得“遁退之道”,而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值得我们每个人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