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和油脂(肥胖和油脂有关系吗)
震惊!我们一生要吃掉1吨油!高油食物会毁掉全身器官
油中翻滚的水煮鱼、酸甜美味的糖醋排骨、色泽诱人的红烧肉……尽管很多人都知道,过于油腻的饮食有损健康,然而生活中总有些朋友是“无油不欢”!
2017年5月25日,在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举行的“三减”及营养宣传核心信息新闻发布会上,中华预防医学会秘书长梁晓峰表示:“全国大约80%的家庭吃油都是超标的。现在很多年轻人点外卖,虽然在家里吃,但是还是外面加工的,另一方面带来比较大的问题是脂肪摄入太多。”因为它高能,容易消耗不掉,造成高脂血症和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随之而来,为什么减油也是这个原因。
高油食物会让人上瘾,毁掉全身器官
吃吃吃!是不是感觉,食物越油腻越停不下来!偶尔吃一顿清淡的,特别不习惯?因此,油腻食物让人“上了瘾”,但高油饮食的危害也就来了!
1
让你肥胖
在所有食品中,油脂的单位能量都是高的,1克脂肪就能产生9千卡的能量。如果每人每天多吃进1茶匙(15克)油,一个月后体重就可能有明显的增加。
2
引发三高
吃油多,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热量高,容易导致血液里胆固醇增加,加速血管变窄,肯定不利人体健康!再加上肥胖一来,过多的营养脂类、糖类滞留在体内,时间一长就容易引发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
3
伤害心脏
研究结果显示,食用油炸食品与心脏病、中风等严重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升高有关。
4
增加糖尿病风险
大量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在日常生活中,食用油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来源。
从今天起,为了健康少吃点油!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腹型肥胖的罪魁祸首——内脏脂肪。
#肥胖# #肥胖是一种病#
有研究统计,我国腹型肥胖的人群越来越多。
且腹型肥胖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并列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腹型肥胖诊断标准:
- 腰围: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
- 身体脂肪分布不匀称:腹部凸起。
- BMI指数增高或升高不明显。
什么是内脏脂肪?研究显示,90%以上的“大肚子”都是腹型肥胖者!
腹型肥胖患者脂肪不仅仅在腹部肚皮上,更多的是聚集在腹腔脏器之间,也就是内脏脂肪。
内脏脂肪主要是指围绕人腹腔脏器的脂肪和油脂。
适量的内脏脂肪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有益的。它其对人的内脏起着支撑、稳定和保护的作用。
但内脏脂肪过多,则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多种危害,如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紊乱、不孕不育、心脏疾病、呼吸困难、癌症甚至阿尔兹海默病等等。
引起内脏脂肪增多的原因:
- 高热量、高脂饮食
- 不动或少动、久坐
- 压力过大
- 经常熬夜
欢迎留言转发!
吃1口=7口油,伤心损脑!世卫组织说2023年前消除它,你却天天吃
大家都知道,油吃多了没好处,毁心脏又毁血管,但是,在很多食品中还有一种常见物质,吃“一口它就等于吃了7口油!”
这个害人不浅的东西
就叫:反式脂肪!
据世卫组织估计,每年有超过50万例因心血管疾病引发的死亡案例与反式脂肪摄入有关。
2015年6月16日,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做出了一项裁定,确定反式脂肪酸禁止进入国家食品供应列表,该裁定旨在改变美国加工食物类现况。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方案,呼吁各国5年内彻底消除食品中的人造反式脂肪。
而更可怕的是,这种严重危害身体的东西很多人却每天都在吃!
反式脂肪藏在哪儿?
都在你常吃的食物里
反式脂肪又称反式脂肪酸,是一大类含有反式双键的脂肪酸的简称。它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天然反式脂肪
主要存在于牛羊肉和牛奶等奶制品中。
这类天然的反式脂肪对人体没什么害处,但仍要注意控制用量。世界卫生组织倡议每天的热量摄入中来自反式脂肪的热量不应超过1%,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第二类则是人造反式脂肪
主要来源于处理不完全的氢化植物油,一般在油脂的加工烹调中产生。
人造反式脂肪,就藏在下面这些食物中,看看是不是你常吃的!
✦脂肪含量高的面包:起酥面包、丹麦面包、奶油面包等。
✦油炸食品:麻花、油条、汉堡、月饼、方便面等,还有一些零食,比如膨化食品、薯条薯片、江米条等。
✦高脂肪零食:饼干、泡芙、薄脆饼、油酥饼、蛋黄派或草莓派、奶油蛋糕、奶油夹心饼等。
✦以“植脂末”或“奶精”命名的食品:咖啡伴侣、珍珠奶茶等。
……
伤心损脑、诱发糖尿病
反式脂肪害人不浅
1、心脏病风险大幅上升!
反式脂肪会促进动脉硬化、诱导血栓形成,让心脏病的危险大幅度上升。
既往研究发现,反式脂肪在膳食总能量中的比例每上升2%(相当于每天吃4g),冠心病的危险就会上升25%。
2、肥胖的加速剂!
顺式脂肪代谢周期为7天,而反式脂肪在人体内的代谢周期可长达51天,它们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因此更容易累积,进而导致肥胖。
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人们多吃油脂之后的确会引起发胖,但按同样的数量来说,人造反式脂肪酸促进肥胖的“力度”是一般脂肪总体平均效应的7倍。
换句容易懂的话来说:就是吃人造反式脂肪让人增肥的效果特别强,吃1口人造反式脂肪,就等于吃7口普通油脂。
3、诱发糖尿病
过量摄入人造反式脂肪导致的肥胖,主要集中在“腹部”,内脏脂肪会增加很快,也就是说,这样的人特别容易“长肚子”!众所周知,腹部肥胖会增加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4、损伤神经系统
✦对婴幼儿,它会干扰必需脂肪酸的利用,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对育龄青年,它可造成生育能力下降,不孕率上升;
✦对中老年,研究还发现,反式脂肪还与大脑提前衰老有关,会促进老年痴呆的发生。
美国心脏协会曾经对1000名年龄在45岁以下的健康男性的调查发现,大量摄入反式脂肪酸的受试者,在单词记忆测试方面成绩最差。即使在考虑年龄、教育水平和抑郁症等因素后,这一关联仍然存在。
5、影响生育
反式脂肪酸会减少男性荷尔蒙分泌,中断精子在身体内的生成。胎儿通过胎盘、新生婴儿通过母乳均可以吸收反式脂肪酸,这会影响对必需脂肪酸的吸收。
反式脂肪酸还会对青少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6、让你更有攻击性
美国有研究表明,不论年纪大小,常吃含反式脂肪食物的人更具有攻击性,相反,反式脂肪摄入较少的人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可以说
反式脂肪对人体没有一点好处
人体一点也不需要它
吃得越少越好
教你3个小妙招
完美避开反式脂肪
怎么躲开反式脂肪这个健康杀手呢?方法其实很简单↓↓↓
1、老老实实地自己买菜做饭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新鲜的蔬菜水果、粮食谷物、肉蛋奶中,不含有人造的反式脂肪。
多用蒸煮炖等传统烹调方法,避免炒菜时油温过高,避免反复煎炒烹炸,就不会产生明显的反式脂肪。
2、尽量选不含反式脂肪的食物
在超市买食品时,记得看一眼反式脂肪的含量。很多商家爱给反式脂肪穿上各种各样的马甲,比如:氢化大豆油、人造奶油、起酥油、精炼植物油、代可可脂、麦淇淋、奶精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它。
因此,当我们看见“氢化”、“精炼”、“人造”、“起酥”等字眼时,要格外擦亮眼睛,这可能就是反式脂肪穿的马甲。
尤其当这些成分在配料表中越靠前,就意味着它含量越高,反式脂肪的含量也就越高。
3、注意:标注0≠没有
你可能会发现,有些食品配料表上有这些东西,但反式脂肪的含量却标了“0”,这是因为我国规定每100g的食品中反式脂肪只要不大于3g,就可以标注0,所以标了0也不代表没有反式脂肪。
小康妹儿提醒,虽然只吃一点危害并不大,但长期吃,每天只要几克、十几克,对身体毒害的累积效应就会显现出来。毁心脏、毁血管,血压、血糖蹭蹭升,还容易让人爆肥和老年痴呆,这样的坏东西,大家可别贪食啦。
内容来源:科普中国、搜狐健康、医路向前巍子等
编辑:离离
图片来源:123rf、科普中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