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老太Bw(肥胖老太太穿的外套)
BW凌晨三点排长龙,一套物料卖500?还有沙雕coser惊呆路人!
大家好,这里是正惊游戏,我是爱吃瓜的正惊小弟。
你敢信,这是凌晨3点的上海街头?
小弟只能说,不是漫展去不起,而是上海BW更有性价比。
是的,诚如你所见,今年的上海·BilibiliWorld2024不仅招来了大半个中国的二次元,还惹来不少大爷大妈的关注。
至于他们凌晨三点就爬起来排长龙,等着BW开展的理由也超简单,就是为了去各大展区的摊位上,抢一份免费签到的纪念版周边。
有道是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你别看这些二次元粉丝凌晨排队太疯狂,实际上多抢一份周边,在某二手平台上就能多卖500块呢!
这下,六旬老太凌晨三点排BW之谜,总算是水落石出了。
除了排队抢周边外,Coser自然也是本届BW的一大亮点,只是看了今年BW展区的Coser后,小弟是有点担心这届二次元的精神状态了。
有人扮成明太祖朱元璋,举着手机《鸣潮》启动,大玩“原末鸣出”的梗;
也有人Cos戴夫,对着路过的七七(僵尸),抬手就是一发豌豆射手;
还有人玩起碇真嗣大战水天使的梗,在漫展外面冒雨拖地,拖把用的还是EVA细节配色;
也是在这些抽象派Coser的衬托下,像捣蛋猫游行这种搞节目效果的活动,也逐渐变得正常起来了。
当然了,大家想看的攒劲节目跟正常的Coser也是有的,就是有点被抽象光芒给掩盖了。
最后,小弟也是想问一句,难道就只有我一个人一天到晚都在上班,你们没事咋都去CP、萤火虫、BW上面各种玩啊。
小弟有话说:不得不说,现在二次元已经从一种小众文化走向了主流,不光是游戏、动漫媒体报道了这次BW,上海本地的新闻频道也是大大方方地展示了本届展会的各种亮点,称之为二次元线下嘉年华,并分享了首日客流超八万这个好消息。
讲道理,像BW这种规模的展会,已经成为了上海文旅的一大特色了,二次元的钱还是好赚的。
一个正惊问题:你去冲BW了嘛?
106岁亚美尼亚老太手拿AK保卫家园,她的眼中到底看到了什么?
Elderly Armenian Woman Guards Home
A 106-year-old woman sits in front of her home guarding it with a rifle, in Degh village, near the city of Goris in southern Armenia. Armed conflicts took place in and around nearby Nagarno-Karabakh, a territory in Azerbaijan also claimed by Armenia.
01 January 1990
Degh, Armenia
Photo # 75187
这是一张联合国拍摄的照片,拍摄时间是1990年的1月1日。照片中的106岁亚美尼亚老太手拿AKM意图保卫自己的家园,眼神中似乎喷射着火焰。
拍摄地点位于亚美尼亚南部戈里斯市(Goris)附近的德格村。1990年当时的亚美尼亚仍然是苏联加盟国,自1987年开始,信奉基督教的亚美尼亚和周边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塞拜疆冲突不断,尤其在纳格诺-卡拉巴赫地区,目前来看,冲突的结果是纳格诺-卡拉巴赫地区已经独立成为了一个共和国,尽管这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
当时,位于亚美尼亚南部边关的戈里斯市,青壮年男性几乎“倾巢而出”,保家卫国或是争权夺利,保护家园的只有这些老弱病残,而这个106岁的老太就是其中的一份子。
如果按照时间推断,这个老太一生经历了无数次同胞之间的骨肉分离、相互仇杀和被种族灭绝。自1884年老太太出生那年开始算起,亚美尼亚这个古老而又骄傲的民族遭遇了难以言表的惨剧,而这些惨剧可能都被这个老太一一目睹或者耳闻。
一、10岁听闻屠杀图中画圈处为老太可能的出生地 戈里斯市
1884年,我们姑且认为这个老太出生在戈里斯市。1813-1828年,这个地区在数次沙俄对伊朗发动的战争中,被割让给了俄罗斯。虽说是被割让,但亚美尼亚人终于迎来了为数不多承平的日子,并且成为了未来数十年里,亚美尼亚人难得的“乐土”。
曾经的亚美尼亚王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基督教作为官方宗教的国家,在同属基督教的俄罗斯人的统治下,戈里斯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当时的西亚美尼亚在奥斯曼土耳其人的统治下,亚美尼亚人在当地获得了一些自治权,然而他们却因为宗教的原因饱受歧视。
新兴的亚美尼亚有产者希望争取更多的权利(主要是希望减少征税时候的不正当行为),结果引来的却是当局对于亚美尼亚人的忌惮和屠杀。
1895年由美国人WL Sachtleben拍摄的哈米迪安大屠杀照片
1894年,10岁的她可能在人生中第一次目睹或者是听闻了自己的同胞惨遭屠杀。这次屠杀被称作是哈米迪安大屠杀,根据德国学者的研究表明,这次屠杀有超过5万亚美尼亚人被杀,另有20万人死于饥荒和疾病,超过100万亚美尼亚人被无情的掠夺。
无数的亚美尼亚人逃难来到了东亚美尼亚地区,其中就包括蒸蒸日上的戈里斯市。老太当时目睹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我们无从知晓,但我们能肯定的是,这不是他人生中目睹的第一次同胞被屠杀。
二、25岁再闻屠杀此后数年时间,亚美尼亚人组建了亚美尼亚革命联合会,他们主张建立一个“自由、独立、统一”的亚美尼亚,然而实际上他们想要的也不过是在帝国之内的自治权罢了,因为他们知道,亚美尼亚人难以抵抗在周边的沙俄、奥斯曼、伊朗三大帝国。
1909年,土耳其国内发生了一次军事政变。当时的土耳其和中国的大清拥有几乎一样的名号,被称作是“西亚病夫”,被列强所瓜分。因此他们对欧洲人的敌视也转移到了拥有同样信仰的亚美尼亚人身上,认为他们是欧洲人的分裂分子和间谍。
Le Petit Journal的封面,描绘了阿达纳的大屠杀
君士坦丁堡的军事政变发生后,奥斯曼土耳其境内的阿达纳发生了一场持续1个月的种族仇杀。当时亚美尼亚人常常被描述城市阿达纳城里“最富有且繁荣的人”,他们引进了西方的机械设备和工业制度,成了新兴的富有资产阶级。
种族歧视和贫富矛盾一同爆发,1909年4月14日之后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超过3万民亚美尼亚人失去了生命,而城市中的几乎所有亚美尼亚人都遭到了抢劫。
当时的老太可能已经在东亚美尼亚嫁人生子,而她所听闻的惨剧并不会就此终止。
三、31岁惊闻种族灭绝如果提到种族灭绝这个词语,大家可能想到的会是德国人在二战时期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政策,这造成了将近600万犹太人的死亡。然而实际上现代最早的种族灭绝是奥斯曼土耳其对亚美尼亚人的种族灭绝,这造成了100-150万亚美尼亚人的死亡。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已经有1年的时间,当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和德国、奥匈帝国阵营同处同盟国阵营,而北边的俄罗斯位于协约国阵营。土耳其人愈发觉得,这些亚美尼亚人很可能成为国内的定时炸弹,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信仰,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可能在东亚美尼亚(沙俄控制)那里有一批亲戚。
1915年 武装起来的亚美尼亚平民和军队
自一战开始后,零星的处决已经引发了亚美尼亚人的注意。1915年4月19日,土耳其武官要征募4000名亚美尼亚的精壮青年,实际上是借口削弱亚美尼亚人的反抗实力,这引起了亚美尼亚人的警觉,他们组织了一支500人的军队予以反抗。
亚美尼亚灾民
然而,这场被定义为“叛乱”的战役很快就结束了,土耳其当局以此为借口,将种族灭绝合法化,正当化。一开始他们只是将亚美尼亚的名人和政要驱逐出境,后来又对这些平民进行有组织的规模化的屠杀和抢掠,而“种族灭绝”这一个词语也正是诞生于此。
人体实验、集中营、针对平民的细菌战,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词语,在这次灭绝行动中,“首次”出现。
亚美尼亚妇女跪在死去的孩子身边
此后,土耳其将几乎所有的相关资料焚毁,并且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拒绝承认这起种族屠杀事件,他们实际上至今仍然拒绝使用“种族灭绝”这个准确形容罪行的词语来描述这个长达数年的悲剧。
四、34岁终有“祖国”1918年,照片中的老太已经是33岁了。她可能一直生活在东亚美尼亚,也可能曾经在土耳其生活,躲避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屠杀和灾难、饥荒。但此时的她应该值得高兴,因为她终于有她的“祖国”了。
此时的沙俄动荡不堪,新生的布尔什维克革命让这个庞大的帝国陷入了短暂的分裂状态。而外高加索地区也希望联合起来。抗衡周边的诸多帝国,然而仅仅在数个月后,东亚美尼亚在1918年的5月28日宣布独立为亚美尼亚第一共和国。
橙色区域为亚美尼亚第一共和国控制领土,其余为宣称但未控制
但是由于领土争端,以及大量难民涌入带来的饥荒,这个新生的国家充满着战争和动乱。并且在短短的2年时间后,亚美尼亚第一共和国被土耳其人、苏联大举入侵并且占领,顽强的亚美尼亚人又在高加索山区成立了亚美尼亚山区共和国,并且以老太居住的戈里斯市为事实上的首都,然而仅仅数个月后,亚美尼亚山区共和国被苏联人“灭国”。
五、38-54岁 难说太平Zabel Yesayan 于1943年被处决的亚美尼亚小说家
1922年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一同被并入苏联,斯大林为了加强对这块土地的控制进行了一系列的“大清洗”,逮捕并且处决了一大批亚美尼亚的政治家、诗人、小说家以及教会人士,仅1937-1938年间就有4500多名“反苏”人士被处决,同时在苏联政府的有意控制下,一些平民被驱逐出境。
然而另一方面,亚美尼亚被并入苏联之后,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对于许多平民来说,日子比起以前已经算太平,当地的人口也快速的增长。1926年,苏联境内的亚美尼亚人只有88万人,到了二战前夕,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150万。
1930年代,照片中的老太可能居住的戈里斯市已经成为了是一个新的区域中心,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所以很难说,老太遇上的是否真的是太平之世。
六、55岁竟逢二战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虽然亚美尼亚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但是由于苏联军队在东线战场上的节节败退,无数亚美尼亚男人被动员起来冲向前线。
苏联元帅 亚美尼亚人 Ivan Bagramyan
当时苏联境内的亚美尼亚人数量不过150万,却有超过50万青壮年男性被应征入伍,其中17.5万亚美尼亚人牺牲在了战争的第一线,许多人甚至成为了“苏联英雄”,有60多名亚美尼亚人成为了高级将领,4位亚美尼亚人成为了苏联元帅。
然而,这17.5万战死沙场的将士是谁的父亲,是谁的兄弟,又是谁的儿子?他们之中是不是有人和这个照片中的老太有关系?我们无从得知,但我们知道的事情是,二战同样给亚美尼亚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巨大的牺牲后,亚美尼亚人的地位开始在苏联国内上升。
七、71岁终获太平1946年的亚美尼亚
二战结束后,亚美尼亚人实际上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太平,一些亚美尼亚人仍然被视为“间谍”,成为苏联情报机构的针对目标,并且他们大量的被驱逐到西伯利亚、中亚或者其他地区的劳改营。
亚美尼亚母亲 原斯大林雕像
直到赫鲁晓夫上台之后,对于亚美尼亚人的政策才逐渐宽松。并且在1955年时,亚美尼亚人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宗教自由,同时在埃里温的斯大林雕像被扯下来,换成了亚美尼亚母亲。
而此时的戈里斯市也开始修建起了几个新型的水力发电厂、现代的住宅区以及新的工业设施,这里开始重获新生,具有经商天赋的亚美尼亚人逐渐在这里获得更加美好的生活,当地甚至拥有了自己的大学,照片中那个老太太也难得过上了几十年安定的生活。
八、106岁保家卫国虽然亚美尼亚人在苏联境内活的还算可以,但是这片土地上却隐含着许多定时炸弹。同为“外高加索”的阿塞拜疆作为亚美尼亚的邻国,同样生活着一些的亚美尼亚人,他们聚居在纳戈尔诺 - 卡拉巴赫地区,今天的人口也只有区区14万人。
纳戈尔诺 - 卡拉巴赫地区地图 画圈处为戈里斯市
我们很难想象,这一个只有区区4400平方公里竟然会引发如此大的政治波动,4400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县(温州市面积1.2万平方公里),而14万人口也只不过是中国的一个“小镇”罢了。这块土地与亚美尼亚的最短距离,也不过数十公里。
1988年8月 亚美尼亚人在埃里温的歌剧广场游行
1987年8月,当地的民众向莫斯科递交了一份请愿书,要求并入亚美尼亚。
1988年2月,纳戈尔诺 - 卡拉巴赫的百姓在亚美尼亚首府埃里温进行游行,当地政府也下决定要并入亚美尼亚。
然而这些要求都被遭到了苏联方面的拒绝,更雪上加霜的事情接踵而至。
1988年的亚美尼亚大地震
1988年12月7日,亚美尼亚北部地区发生了一场里氏6.8级的地震。由于房屋年久失修,这场地震造成了当地2.5-5万名民众的死亡,13万人受伤,而苏联政府的反应也并非十分“完美”,这让亚美尼亚人对苏联政府越来越失望,加之连年下滑的经济情况,让亚美尼亚人变得更加的贫困。
而纳戈尔诺 - 卡拉巴赫地区的独立倾向,更是把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两个民族之间,数百年的仇怨彻底的勾了起来。
这一切的一切,照片中的老太太都看在眼里,不知道当时的她是否嗅到了一丝战争的味道。
国外网友 pm_me_your_bw_pics 绘制的彩图
1990年1月1日,小规模的冲突在戈里斯市南部一个名叫德格的小村庄中爆发,西方记者前往当地采访,拍摄到了这张照片。照片中的106岁老太太手拿着AKM,保护着自己的房子。
10天后,在阿塞拜疆首都居住的亚美尼亚人遭到了为期7天的大屠杀,90名亚美尼亚人死亡,700名亚美尼亚人受伤,这场有组织有记录的行动,被西方媒体认定为“种族暴力行为”。
1991年9月21日,亚美尼亚宣布独立。
1991年12月10日,纳戈尔诺 - 卡拉巴赫举行了全民公决,宣布独立,然而这却被当地23%的阿塞拜疆人否认。苏联对阿塞拜疆、纳戈尔诺 - 卡拉巴赫双方的提议更是帮了倒忙,双方爆发了全面战争,而亚美尼亚人显然站在了纳戈尔诺 - 卡拉巴赫的后面,促使其独立成为一个共和国。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
1994年停火后 双方控制的边界
到了1993年,这场战争已经导致了数千人的伤亡并且产生了数十万人的难民。
1994年,亚美尼亚人控制着阿塞拜疆14%的领土,并且在当年5月12日在俄罗斯的斡旋下停火,这场战争最终导致了6000名亚美尼亚军人死亡,而阿塞拜疆则牺牲了2.5-3万人,亚美尼亚取得了绝对的军事胜利,但却导致了23万名亚美尼亚人和80万阿塞拜疆人流离失所。
纳戈尔诺 - 卡拉巴赫战争中的女兵
29年过去了,如今的亚美尼亚仍然和邻国阿塞拜疆仍然处于敌对状态,种族、宗教间的冲突,可能还会再影响数代亚美尼亚人。
而照片当中的那个老太太,可能早已离开这个世界,亚美尼亚族这个古老而又骄傲的民族在近代以来受到过的所有灾难,几乎都被这个106岁的老太亲眼目睹,而她眼中喷薄而出的不仅仅是保家卫国的热情,更有一份深深的无奈。
亚美尼亚现代女性
如今的戈里斯市风光明媚、文教繁盛,总人口约为2万,总面积约为8平方公里。
如今的亚美尼亚虽然依旧贫穷,但日子过的还算太平,国家发展也越来越快。
如今,亚美尼亚也成为了中国人旅游的新的目标,当地美女如云,成为了国内互联网的热议话题。
不知道这个照片中的老太太,能否见到这些。
老太太一生所见1884年出生。
1894年,10岁,哈米迪安大屠杀,25万亚美尼亚人死亡。
1909年,25岁,阿达纳大屠杀,3万亚美尼亚人死亡。
1915-1917年,31-33岁,亚美尼亚大屠杀,100-150万亚美尼亚人死亡。
1918年,34岁,亚美尼亚第一共和国共和国成立,终于成为亚美尼亚公民。
1922-1938年,38-54岁,亚美尼亚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成为苏联公民。
1939年,55岁,二战爆发,50万亚美尼亚人参军,17.5万人死亡。
1955年,71岁,赫鲁晓夫改革开始,亚美尼亚人政治、经济地位提升。
1988年,104岁,亚美尼亚大地震,2.5-5万亚美尼亚人死亡,13万人受伤。
1990年,106岁,拿着106保护自己的房子,被西方记者拍摄,最终上传到联合国官网。
(以下未知是否在世)
1991年,亚美尼亚独立、苏联解体、阿塞拜疆和纳戈尔诺 - 卡拉巴赫双方爆发了全面战争。
1994年,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双方停火。
参考资料:《Syunik.am - Goris》
《亚美尼亚种族灭绝的历史》
《高加索编年史:亚美尼亚的民族建设和外交》
最近,在国际邮轮上工作的小伙伴们可太难了…
观察者网:最近一段时间,“钻石公主号”、“至尊公主号”等邮轮受新冠疫情影响无法靠岸的新闻备受关注。除了这种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外,邮轮在哪些情况下也会被禁止靠岸?
南星:一般说来,禁止靠岸的情况其实比较少。主要是船上出现了传染病,OPP等级达到3级,并超出目的港检验检疫要求的数值,或是目的港有一些特殊情况。
观察者网:当游客无法上岸时,通常会用哪些办法来安抚滞留船上的游客呢?船员和游客的物资补给,又该如何保障呢?
南星:邮轮,作为人群密度集中的场所特征,有些在陆地上没什么大不了的小事情,到了邮轮上,很可能会引发极大的群体效应。
真正发生这种情况,船长都会通过广播的形式告知大家。再严重一些的话,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处理办法。比如会以书面的形式给客人发到信件,正式的通知函通知到你客房里,一般就这两种形式是最常用的。
像咱们中国航线,旅行社导游在船上,那么他们肯定也有辅助作用,比如去传达船方的信息,包括说疾病的发展、一些处理措施、岸上目的港最新的回馈等等。真遇到“钻石公主号”这样的情况,船上工作人员所能做的就只是及时的信息反馈、披露。
当然了你要说对于客人的情绪,包括后续的安抚,就要看具体情况了。比如说天气原因、台风、大雾这种导致的,航线更改,船方会给一些实际的船上的补偿。例如消费金额的补贴,你可以在船上享受特色餐厅酒水,去享受一些娱乐设施付费项目等等。如果说是航次取消或者说是更严重的情况,可能会提供一些未来航程的抵扣金额。比如说你预订未来航次,他可能给你一些抵用券。
“钻石公主号”邮轮 图自新华社
观察者网:一些船员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曾经提到,除了呼吸道疾病外,胃肠道疾病、流感、水痘也是邮轮上的高发传染病。容易引发胃肠道感染的诺如病毒就被称为“邮轮疾病之王”。如果在航行过程中,遇到这类传染病,该怎么办呢?
南星:其实邮轮旅行的发展史已经有上百年了,在封闭式的海上空间出现流行性传染病时,邮轮上有一套专门针对消化道系统和各种传染疾病的应急措施,也就是OPP(Outbreak Prevention Plan)。如果船上出现诺如病毒感染,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拉肚子的情况,会具体根据船上出现感染的人数上报,确定OPP等级。OPP主要有三个等级。达到最高等级的话,目的港就可能不允许登陆观光、甚至是靠岸了,所有人必须都留在船上,岸边会根据情况进行物资补给。
像公主号、皇家加勒比、诺维真这种大型载客邮轮,如果说出现了拉肚子的状况,它是要进行严格的报备的。然后,我们会抓好客区的洗手、消毒、公共区域的消毒设施。客人从港口回船,进出餐厅,甚至是去大剧院去看表演,都要用免洗的洗手液洗过手才行。像咱们中国这边的话,直接就是有一个通道直通洗手池,你是想绕也绕不过去的。
对于船员来说,报备肯定也是必须要做到位的。如果说你出现这种拉肚子情况,一定是立刻要报备给船上的医务部门,如果没有及时上报,是要直接给警告处分的。
出现不适去到医务室之后,医生会先让你填表。内容不外乎是报告你上厕所之前的三餐和零食,都吃了些什么?有哪些症状,是否发烧、恶心等等。表格填好,会被先隔离在医务室。确诊无误之后,将回到房间被正式隔离48小时。如果宿舍是双人间,那么将在医务室进行隔离。
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跑中国航线,你会发现咱们中国人其实肠胃还是蛮强壮的,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很少出现严重的拉肚子现象。但是你要说咱们游轮跑这种澳洲航线或欧美航线,几乎每一个航季都要出现OPP上升到二级、三级的情况。有时候可能连续几个航程都会出现。只不过没有像这次新冠病毒这么严重,这么让人措手不及,因为它是通过飞沫等形式传染的。
观察者网:选择邮轮出游的,不少是中老年人。邮轮上有针对这个群体的专门的医疗服务吗?
南星:正常情况下,邮轮都会根据载客量来配置医务室的资源。但正常情况下也就是没有新冠疫情出现之前,医务室只是一个应急的存在,处理常见的头疼脑热、外伤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是一些慢性病、突发的需要抢救的疾病,其实船上是没有条件的,毕竟它不是正式的医院。
那么在遇到特殊情况时,要么等待邮轮靠岸接受救治,要么就是联系救生直升机,当然直升机的费用就需要游客自己承担了。
就海外航线来说的话,中老年的比例其实比咱们亚洲母港出发的比例要高很多。因为比起乘坐飞机,游轮有一点优势在于,没有年龄限制。对于高龄人士来说,如果想乘坐飞机的话,还得出具三甲医院证明之类的。
但是乘坐邮轮只要签署一份协议,只要客人觉得自己身体状况好,哪怕100岁了,也可以乘坐。如果出现了意外突发情况,自己愿意负全责,高龄老人登船前需要签这样一份免责协议,就可以上船旅行。我曾经就遇到过一位100岁的澳洲老太太,乘坐邮轮旅行。当然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一般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很少能下这样的决心。
观察者网:您在船上的时候,有实际遇到过OPP上升到二级、三级的情况吗?
南星:也是有的。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船员就要开始在客房,还有餐厅、楼梯、电梯等公共区域进行各种花式消毒。
到了OPP二级的时候,每隔半个小时,就要进行一次消毒,可以说就不停地擦,不停地喷消毒液。自助餐厅每隔半个小时,要更换一次取餐的夹子。
到了OPP三级的时候,是不允许客人自己去取餐的,要由统一的员工戴手套帮客人去夹菜,你想吃什么,我去帮你去取,这样来减少接触式的传播。
航程结束之后,需要全船大清洗,通过验收后,再接待下一批客人。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出现高等级OPP时,确实压力比较大。
观察者网:受到疫情的影响,美国嘉年华公司旗下又一艘公主邮轮——“黄金公主”号船上有三名乘客在船上隔离。您觉得在这次疫情之后,整个行业的发展形势会有哪些改变?
南星:就当前来说,海外疫情已经很严重了。北美加勒比海的航线,从迪拜母港出发跑中东的航线,OPP都正处在上升趋势。
我听有的船员小伙伴说,前一阵子也就是2月底的时候,船上就已经开始进行OPP二级(黄灯)、OPP3三级(红灯)这样不停地轮换了。哪怕目的港情况还好,但是毕竟有几艘游轮的前车之鉴,船上已经开始进行预警机制,未雨绸缪了。
对船上小伙伴来说,压力也比较大,除了心理层面,工作上各方面体力付出肯定要比正常状态要更多一些。
在一艘国际邮轮上,一位在仓库工作、不需要面客的小伙伴还在戴口罩这件事上,跟管理层发生分歧,导致了短暂的被隔离。幸好后面的解决结果是好的。船长全船广播,船员可以自己选择是否戴口罩。【1】
具体的邮轮防疫操作和我们陆地上差不多,主要是加强体温检测、加强空气抽换率、勤消毒、勤洗手,对于疫区来的人员进行14天严格隔离等等。其他一些客观的物理条件就没办法改变了。
邮轮业是美国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支撑起了旅行社、航司、酒店等等一系列产业。所以,各个邮轮公司也向美国政府提交了一些关于邮轮运行、防疫的提案。具体他们会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措施,我们可以后续关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一些人士呼吁邮轮公司更多从乘客和船员的安全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将安全置于盈利之上。【2】
现在刚到3月中旬,毕竟还是没有全球停航(注:据最新消息,现在各大邮轮公司都已经陆续进入了停航状态),也还没有到邮轮游的旺季,但如果说疫情到夏季还没有被控制住的话,对整个邮轮行业来说,影响真的很大。
观察者网:那么对于国内来说呢?邮轮行业在中国旅游市场中的占比会萎缩吗?
南星:其实对于邮轮,我们许多人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生活在北上广的人会更了解一些,但咱们广大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就不一定了。因为这次疫情,邮轮这个词在中国可以说是变得家喻户晓了。
但其实对于整个邮轮行业来说,中国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目前只是一个比较小的份额。就邮轮公司的盈利而言,中国的市场不占大头,更多的船和更多的利润其实是在海外。所以大家目前对于中国的情况不会太担心。而且就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来说,疫情过后,旅游市场的复苏和增长是可期的。资本是逐利的,只要咱们市场基数在,人们对于旅行的刚需在,整体趋势就还是向好的。
另外,我们也要看到邮轮行业某种程度上带有蝴蝶效应。中国邮轮市场的表现不仅仅取决于国内的疫情状况,还要看目的港的情况。因为咱们不少船都是去往日本、韩国的,所以他们那儿疫情不好转,我们这里也会受影响。
观察者网:这样的突发疫情,是否也会改变一些船员的职业规划意向呢?
南星:其实最近来找我做职业咨询的船员还真挺多的,但是具体情况又有不同。像一、二月份的时候,大家纠结的点可能在于很多中国籍船员被滞留在国内了,处于短暂失业状态。这样怎么办?可最近情况有改变,整个邮轮产业受到较大影响,大家就会考虑说自己要不要继续在这个行业发展下去。
包括现在,随着海外疫情加剧,国内疫情好转,不少中国籍的船员也在这一阶段选择结束合同回国。相应的隔离问题、关乎大家切身利益的医保、社保问题,也都是大家很关注的。【3】
许多小伙伴都会做一个权衡。对于从事这项行业的人来说,在船上的生活,其实是会跟陆地有脱轨的。你想6-8个月在船上没有休息日,每天都在工作的状态。即便是有卫星网络,但是也不可能像咱们在陆地上那样,每天随时随地可以去刷新闻,去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到港的时间里,很多人可能会选择去放松,去吃吃喝喝、购物娱乐这样子。
对于邮轮船员来说,遇到现在这种情况,我觉得除了心理和体力上的一些加倍的承受之外,更多的可能说他们需要对于职业生涯来进行一些未雨绸缪,就可能说这段时间在家的人要去思考一下,是不是要开启“第二赛道”?毕竟中国籍的船员也是以年轻人居多。通常他们不会像菲律宾或者是印度船员一干这份工作就干一辈子,所以现在这样一种按下暂停键的状态确实也可以让大家去好好规划后续的生活和职业选择。
资料图 图自“南星话邮轮”
注释:
【1】详参:《疫情海外扩散 邮轮行业走向扑朔迷离?》,“南星话邮轮”微信公众号。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yMzE2ODQ2OQ==&mid=2247498171&idx=1&sn=6fc62cc2dc10c13eac51880864cef669&chksm=f9c20601ceb58f17cf673a66a124f24913da1ceab74995546d0eff7ce9e030981629d966ce67&mpshare=1&scene=1&srcid=&sharer_sharetime=1584497507045&sharer_shareid=c37f5f558d454a85b4e42502d239d01e&exportkey=A9Vh+hJYo+L479p1hPTARDo=&pass_ticket=IMzWbhESAr6NP8eZyK3Go6eWRKwBa4/R3ui7rlj7a3DZytru64IRpqeRyUxrjeGx#rd
【2】【3】详参:《邮轮全球停航,船员何去何从?》,“南星话邮轮”微信公众号。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yMzE2ODQ2OQ==&mid=2247498214&idx=1&sn=1dabe6ade0d4506c484fee9fe6fbfd88&chksm=f9c2065cceb58f4ad898840bd2874c8e2c6a3a8081177d9d9e42b395b95d21872b30d4f724a0&mpshare=1&scene=1&srcid=&sharer_sharetime=1584497495176&sharer_shareid=c37f5f558d454a85b4e42502d239d01e&exportkey=A+F9iz+W3XEtc3QchwEuD5g=&pass_ticket=IMzWbhESAr6NP8eZyK3Go6eWRKwBa4/R3ui7rlj7a3DZytru64IRpqeRyUxrjeGx#rd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