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与肥胖(喝茶对胖人有好处吗)
适合不同肥胖类型的5款减肥茶 看你适合喝哪种?
尽管假日只有几天时间,体重却迅速增加。对于没时间运动又容易长胖的人来说,想减肥,尤其要学会喝茶。喝茶对那些代谢率比较慢而又没有时间运动的人必不可少。
在肥胖族眼里,什么事都可以和减肥有关!饮茶当然也不会是一件纯粹休闲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茶中的维生素B1还能燃烧脂肪!饮茶瘦身的效果如何,关键要看你选择什么样的茶:
5款减肥茶适合不同肥胖类型
荷叶茶爱吃油炸食品的肥胖
原理:荷花的花、叶、果实在中药书经的记载中都有“轻身、化油”的作用,不但能去除体内油脂,还能改善面色。饮用一段时间后,会自然变得不爱吃油腻的食物,对摄取油脂成分过多的人群最为适合。
饮用方式:首先必须是浓茶;其次是一天多次,4~6次最合适;第三最好是在空腹时饮用。
5款减肥茶适合不同肥胖类型
普洱茶小腹赘肉较多的肥胖
原理:普洱茶是采用云南大叶种茶制作而成的,能有效地刺激人体的新陈代谢,加速脂肪分解。
饮用方式:同时应保持一天喝1.5升,饭前一杯效果最佳。
吉姆奈玛茶爱吃甜食的肥胖
原理:吉姆奈玛茶是一种印度茶叶,能非常有效的抑制糖分吸收,所以绰号又叫“糖杀死”。它能使饮用者口中感觉不到甜味,摄糖量自然大减,因而转化成脂肪量也就相对减少。
饮用方式:在摄取糖分前饮用,或者直接咀嚼茶叶,效果更好。
5款减肥茶适合不同肥胖类型
杜仲茶虚肉过多的肥胖
原理:可降低中性脂肪,因为杜仲所含成分可加速新陈代谢,促进热量消耗,而使体重下降。除此之外还有预防衰老的作用。
饮用方式:每餐半小时后饮用,每天坚持喝1.5升左右,要长期坚持才有效果。
乌龙茶受不了无脂食品的肥胖
原理:可燃烧体内脂肪,是半发酵茶,富含铁、钙等矿物质,含有促进消化酶和分解脂肪的成分,可促进脂肪的分解,使其不被身体吸收就直接排出体外。
饮用方式:饭前、饭后各喝一杯,分解和排出脂肪的效果更佳。
减肥的那些事儿:为啥怎么努力都减不下去?喝茶能刮油减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瘦的过程中一定不要丢掉健康。今天就来说说关于减肥的一些认识。有的人觉得不吃晚饭一定能减肥,有的人还觉得水果代餐也能减肥,还有的人觉得喝茶能刮油减肥,省省吧!毕竟有一种人是怎么吃都不会胖的,别羡慕,因为或许跟基因有关!
【有的人为什么怎么吃都不会胖?】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24日报道,剑桥大学科学家研究14000名不同体重参与者的DNA,通过分析基因差异表明,胖瘦与基因有很大关系。
报道称,剑桥大学科学家们发现一组基因,可加速新陈代谢,以帮助人们更快燃烧脂肪。这组基因在1600多名身材苗条的健康人群中被发现。 研究小组中,40%的苗条者称其可随意进食,体重不受影响。如果进一步单独研究苗条者的特殊基因, 可能由此产生新药物具备变瘦功效,以帮助超重者减肥。
此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对瘦人群基因的研究。研究人员从全科医生诊所招募苗条健康的英国人(大部分40多岁)。这些人需天生苗条,排除每周锻炼3次以上的人。科学家提取唾液样本,将1622名参与者的基因进行排序,并与1万多名正常体重者及近2000名严重肥胖者进行比较。研究发现4个与瘦有关的新基因区域,并证实另外两个已在亚洲人基因区域中发现。这项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 遗传学》上的研究得出结论:18%的苗条身材是由DNA决定的。
【不吃晚餐减肥也能减肥?】
其实,不吃晚餐的确会让体重减轻,然而不吃晚餐减下去的不是“肥”而是水。首先,长期不吃晚餐会影响健康。胃会不断分泌胃酸,不吃晚餐容易患上胃溃疡,得不偿失。其次,节食会降低基础代谢。基础代谢可以通俗的理解成,每天你消耗的最小热量值,降低基础代谢这是自身的一个防御,你减少了摄入的能量,身体很聪明地将基础代谢自然降低,一旦你恢复吃晚餐,而你的消耗没有改变,那么剩余的能量储存起来变成脂肪。这就是为什么胖了减,减了胖,永远在减肥的路上的原因。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10日报道,期望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人试图刻意避免美味但不健康的食物,效果反而适得其反。研究发现,当人们被美食分散注意力时,很难思考或记住其他事情,这就解释了节食期间被不可抗拒美食包围的原因。所以,简单地通过减少卡路里摄入减肥是不明智的。 这很可能会感到非常饥饿,影响心情以至于放弃减肥,体重反弹。
【晚餐只吃水果能减肥?】
前一段时间,朋友圈疯传的“一个月全靠水果当晚餐,杭州21岁小伙被送进ICU”的事情,搞得大家人心惶惶。一时间把水果减肥给推到了风口浪尖,尽管新闻中的21岁小伙,因为一个拿水果代替晚餐从而导致了糖尿病,有一部分的特殊因素存在,但是用水果代替晚餐减肥,真的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每天好好吃三顿饭,是健康的基础。不吃主食的减肥方法不可行,蔬菜不能替代主食,水果也不能替代主食。水果只能作为正餐之外的补充。目前已知的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40多种,这些营养素都要从各种食物中获得。
聊回水果,水果中水分多,通常糖分也不少,但是蛋白质很少,而且几乎没有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只吃水果远远不能满足人体对宏量营养素的需求。所以,水果不吃不行,吃少了不行,吃多了也不行。想要用水果代替正餐不行,想用多吃水果、不吃正餐的方式减肥更不行。
因为,水果中糖分一般比较高,而且是容易消化的糖类,虽然同等质量的水果比米饭所含能量要低,但是远远高于同等质量的蔬菜,水果需要适量食用。另外,水果很容易让人吃过量,因为甘甜可口,不知不觉就会摄入过多糖分,结果很可能不减肥反而导致肥胖,同时可能发生营养不均衡问题。所以,其实吃水果减肥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
【喝茶能刮油减肥?】
大鱼大肉之后,一杯茶落肚十分消食解腻;如果空腹喝茶,则会越喝越饿,甚至肠胃不适,“喝茶能刮油减肥”的说法也随之而来。真的是这样吗?中大孙逸仙纪念医院营养科主任陈超刚教授解释说,人们为什么觉得茶能解腻呢?实际上,餐后的油腻感来源于口腔、食道和胃,而水的冲刷本身就能达到“解腻”作用。
还有,以往一些研究茶多酚作用的动物实验,确实证明其能够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对于延缓糖的吸收、调节脂肪代谢有一定作用。但即使真的能够得出茶多酚有助减少脂肪吸收的结论,也不能因此直接认为喝茶有助刮油。因为减脂涉及到能量平衡、能量代谢的问题,而通过茶水进入人体的茶多酚实在太微量,作用不会太大,只能说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根本无法跟实验所用的提纯茶多酚相提并论的。
陈超刚总结说,首先,茶对于减少脂肪吸收的作用,并没有明确的科学定论;其次,人们所理解的“刮油减肥”,还有部分可能寄希望于茶叶能够与体内所含的脂肪相结合,从而达到“燃脂”的效果,让脂肪成为身体不能吸收的物质排出体外,但这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包括茶叶在内,没有任何食物有这样的机制,能够达到“刮油”的效果。
如果一定要说某种食物对减少脂肪吸收有益的话,那应该是膳食纤维。足够的膳食纤维能够减少脂肪的吸收,促其排出体外。所以多吃粗纤维的蔬菜对维持健康的肠道和控制体重都有好处。对此,广州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潘丹峰也给大家推荐了一种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魔芋。
潘丹峰指出,想要改善肥胖体质,应该从改善生活方式、科学饮食入手。减重是一项涉及全身能量平衡的系统工程,市民不应迷信某些食物能够帮助减肥,尤其是帮助“消肚腩”之类的“局部减肥”,这些说法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总之,减肥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没有“捷径”可以走。改善饮食结构,少食油腻高糖食物,增加锻炼等。才是想要减肥的朋友要去做的功课!加油,希望大家年后回来不要“每逢佳节胖三斤,三斤不够再三斤”啊!也希望继续关注我们人民网四川频道的卫生健康栏目!多谢支持!
综合自人民网-人民健康网、广州日报、健康报网、环球网
喝茶居然会导致肾结石?赶紧喝口茶 压压惊
来源:北京青年报
俗语常道茶 “冬饮可御寒,夏饮去暑烦”。大暑一到,饮水量也日益增多,但喝白开水没味道,喝“肥宅快乐水”又怕胖,茶水就成了不少人的选择。但爱喝茶的朋友最近却被 “喝茶易得肾结石”“长期饮茶恐增加肾结石风险”等谣言文章吓得不轻。到底怎么回事?咱们还是细细说来吧。
导致肾结石的原因
有三类
找来这些谣言文,读完发现它们的逻辑主要在于:茶叶含有草酸,而草酸钙是肾结石的诱因之一,所以经常喝茶容易导致肾结石。但是这个看起来似乎顺理成章的逻辑,细究起来就不是那么靠谱了,存在诸多漏洞。
首先,咱们得先知道肾结石是如何形成的。其实肾结石不只是“肾结石”,它在医学中的真实称谓其实是“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结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结石可能出现在肾、膀胱、输尿管和尿道等部位,只是肾和输尿管结石较为常见,所以大家往往将泌尿系结石叫做肾结石。
那泌尿系结石是如何形成的呢?目前在医学上一般认为有三个方面是结石形成的主要机理:一是尿液成石物质的过饱和;二是抑制成石物质减少、促进物质增多;三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受损。
简单概括就是:生成结石、排不出去、肾不行了。
而其中,导致后两者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基因异常等。
所以谣言文中的第一个漏洞产生了,肾结石一定是因为无机盐太多形成结石了吗?不,还有可能是正常代谢的无机盐排不出去。毕竟谣言文中提到的患者30多岁就曾经发生过结石,不排除肾小管上皮细胞有受损情况或自身体质易生成结石,文中未提及其身体情况就直接让茶叶背了锅是不是有点冤呢?
摄入草酸
不代表一定会导致肾结石
肾结石在中老年男性(30-60岁)的发病率很高,约为10%,并且依赖于年龄、性别和种族而改变。近80%的肾结石为草酸钙结石,15%为磷酸钙结石,其余为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及感染性结石。
结石发病率这么高,草酸钙引起的肾结石这么多,摄入草酸多肯定会导致发病?医生可没这样说。
国内很多研究都点明,泌尿系结石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复杂过程,虽然对其发病机制有了很多的研究,也形成了诸多假说和理论,但是鉴于致病因素繁多,且疾病的形成与危险因素之间也绝非简单的因果关系,所以目前并没有一个假说或者机理能完整解释结石如何形成。
说所有的茶都富含草酸
是以偏概全
以苦丁茶为例,显微镜下观察其薄壁细胞中确实存在草酸钙。那含量多吗?这个不好说。
如果查看各种茶抽出液的可溶性固体成分浓度和草酸含量,可以发现许多茶类物质是确实含有草酸的,对于红茶、绿茶来说,有较高的草酸含量(44mg/kg-90 mg/kg),而乌龙茶的草酸含量却只有5mg/kg-47mg/kg。在乌龙茶中,水仙和武夷水仙的草酸含量比较高,特级武夷水仙草酸含量为47mg/kg。佛手的草酸含量较低。铁观音的草酸含量为5mg/kg-30mg/kg。(此处数据参考屈信成等的《苦丁茶与五棱冬青的性状和显微鉴别》)
所以谣言的第二个漏洞诞生。茶叶种类不同、制作工艺不同等因素都会导致茶的草酸含量不同。而谣言中泛泛而谈,说茶富含草酸,是不是有点以偏概全了?
很多食物中的草酸含量都大于茶叶
在食用后大部分也都已排出体外
单纯地罗列茶叶的草酸可能大家并不能直观地感受它的含量,我们再用平常常说的草酸含量较高的菠菜进行对比。参考刘晓霞等人所做的《供氮水平对不同菠菜品种光合特性、硝酸盐和草酸含量的影响》研究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菠菜的可溶性草酸含量大约在12-16mg/g,即12000mg/kg以上,即使取茶叶最高的草酸浓度90mg/kg来对比,在菠菜面前也是小巫见大巫。所以,要是按照谣言的逻辑,菠菜、甜菜、巧克力这类草酸含量高的食品大家都应该敬而远之,千万别吃。
其实,一般而言,食物中的草酸吸收率很低,大约只有2.4%-14.4%,绝大部分草酸还没被小肠吸收就已经与食物中的钙结合随排泄物排出体外。所以正常人适量食用这些高草酸含量的食物完全不影响健康。同理,茶叶中的草酸吸收率比它们还低,怎么可能构成这么大的威胁呢?更何况正常人一天可以吃100g菠菜,有谁能吃掉100g茶叶呢?
喝茶的健康益处
已被研究证实
当然,万事没有绝对。如果本身出现一定的肾脏疾病或者是结石频发的患者,还是要少食草酸含量高的食物或采用恰当的处理方式,茶水的饮用也要遵循医嘱不能盲目服用。
到此为止,茶叶“黑历史”也就此被“洗白”了。但是还没完,茶叶对肾的好处大家还没有看到:三峡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发现茶叶中的茶多糖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小鼠发病过程中的生化指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科的研究显示,茶多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并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减轻肾病综合征大鼠的肾脏进行性伤害;宁波市泌尿肾病医院发表的文章显示,茶叶中的EGCG可以减轻机体的过氧化损伤,降低形成结石的危险……
至于如何喝茶叶,众说纷纭。目前看到的上限为每日12g左右(有部分文章认为不超过10g,也有说不超过5g),且每日饮茶3-4泡为宜。对于不常喝茶的朋友,完全不用担心茶叶带来的草酸,而对于常常饮茶,身体健康的朋友,掌握合适的冲泡方法,每日饮用也不必过于担忧肾结石的风险。但是对于肾结石患者、身体机能不佳的朋友及孕妇等特殊群体,还是建议不要每日过多饮茶,遵循医嘱。文/亢涵(生物医学工程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