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日(肥胖日宣传图片)

文汇 0
文章目录:

世界肥胖日

今天(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肥胖不仅关乎体态,更与多种疾病相关。研究预测,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可达65.3%,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可能为418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医疗费用总额的21.5%,未来中国城乡居民超重肥胖率及其造成的经济负担将呈上升趋势,肥胖防控已刻不容缓。近日,由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中国肥胖大会主办的中国肥胖大会沟通会上,中国肥胖联盟宣布正式成立。

肥胖与多种慢性疾病甚至肿瘤发生相关

肥胖是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难题之一。世界肥胖联盟发布的2023《世界肥胖地图》预测,到2035年全世界将有19亿人患有肥胖症,预计2035年超重和肥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在4.32万亿美元。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4.3%、16.4%,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超过50%,且肥胖率呈上升趋势。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导致较高的过早死亡风险,还与多种慢性疾病甚至肿瘤的发生相关。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围绕着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因素,作出了包括防控重大慢性病在内的15个专项行动,超重肥胖被作为重点多次提及,并倡导成年人维持健康体重。

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张忠涛教授表示,我国肥胖防治还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公众对肥胖症危害的认知不足,同时在专业领域内,还呈现科研不足、治疗方法缺乏规范性、统一性,医护缺乏专业培训等问题。另外,在社会层面存在科普知识鱼龙混杂,以及对肥胖患者的歧视和污名化。他认为,应对肥胖相关挑战,应该多维度、多学科、全社会共同参与。

构建多学科融合肥胖诊疗体系势在必行

依托两届中国肥胖大会的成果,中国肥胖联盟由减重与代谢外科、内分泌代谢科、临床营养科、心血管内科、代谢生物学、公共卫生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联合肥胖相关公益组织、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等共同发起成立。

据介绍,中国肥胖联盟将逐步搭建国家肥胖监测和诊疗数据平台,跟踪肥胖患病趋势和相关临床结局;开展结构化培训,提高肥胖诊疗专业技能;建立多学科合作的肥胖精准诊疗范式,提升肥胖疾病医疗质量;促进医工、医药合作,推动创新减重医疗产品研发转化;在公众端开展科普健康教育,使全人群重视健康体重自我管理。

肥胖作为独立的慢性疾病及其他众多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与2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骨关节炎和胆结石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相关。

肥胖的多学科融合诊疗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相关学科专家联合为患者提供精准化、全方位、高质量的体重管理方案,这也是目前国际流行的现代化诊疗模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介绍:“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对肥胖问题的聚焦,药物和手术等临床手段不断革新,目前在研的减重药物管线越来越丰富,药物研发、上市推陈出新,为肥胖多学科深度融合的体重管理模式提供了重要支撑。”

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教授则谈到,当前比较棘手的问题是临床诊疗缺乏统一的规范,治疗手段因学科而异,治疗方案随意性强,肥胖专科诊疗水平还有待提升。他认为,需要建立标准化、规范化、一体化的多学科诊疗体系。此次中国肥胖联盟的成立对构建基于循证医学和医患共同决策的肥胖多学科诊疗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肥胖日,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适逢3月4日世界肥胖日,面对肥胖这种疾病,面对诸多胖友们的问题和困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肥胖与减重专业团队,会在线上与您交流,为您揭开肥胖的秘密。

1、扎心的事实——肥胖真的是病吗?

在大家的观念里,肥胖跟疾病有关,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但并不认为本身是个疾病状态。实际上,早在2012年、2013年左右美国内分泌学会和糖尿病学会都把肥胖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对待。并且提出来“肥胖是一种需要终生治疗和随访的慢性病,需关注肥胖相关并发症”。所以为了避免出现各种肥胖相关的并发症,我们也应该认真对待肥胖症。

2、肥胖是众病之源么?

肥胖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1)骨关节炎(因为体重过重,使得骨头关节长期承受的重量比较大,尤其是脊柱和下肢关节,因此肥胖人群髋关节及膝关节骨关节炎患病率较高);(2)糖尿病(肥胖会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什么叫做胰岛素抵抗呢?通俗地讲,就是我们的胰腺分泌的胰岛素的工作效率下降了,不能高效地处理葡萄糖了,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血糖升高)(3)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4)睡眠呼吸暂停(5)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等。(6)肿瘤风险增加。

3、肥胖的成因是什么?

肥胖包括单纯性肥胖和病理性肥胖,我们这里指的是单纯性肥胖,主要与遗传、生活环境相关。而生活环境主要包括饮食和生活节奏。其中主要是饮食,比如摄入过多,消耗太少,出入不平衡。现代人也面临生活节奏紊乱也是肥胖的原因之一,比如晚睡,进餐太晚,久坐,饮食不规律等等。

4、导致肥胖的食物都有什么?

只要是热量高的食物过量摄入就会导致肥胖。那么哪些食物热量高呢?简单来说就是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例如含有大量糖分的糕点、糖果、饮料、甜点,油炸的食物。另外,在现代社会中更需要注意的一点不是食物本身的成分,而是食物的加工方式。例如深度加工或者说精致加工的食物,和未加工的原型食物相比,减少了大量的膳食纤维,从而使这些食物的饱腹感降低,能量密度增高,而且这类食物的美味感是非常高的,会导致不断地进食,最终摄入了更多的卡路里。无糖食物对减肥有用吗?市面上的无糖食物很多,无糖往往指的是不添加蔗糖,但是会添加其他甜味剂,对代谢健康也没有太大好处。并且无糖和零卡是两个概念,无糖食物热量并不一定低,如无糖糕点,制作过程中的碳水化合物和油脂一点也不少,热量照样很高,对减肥并没有好处。

5、压力会导致肥胖吗?

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压力肥”“过劳肥”。从生理机制上来说,压力过大,会导致应激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升高,而这个激素会导致血糖升高,血糖的升高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导致人体产生饥饿感,增加高糖等食物的摄入。另一方面,压力过大,人们往往没有心思去挑选适宜的食物,而是随意进食一些速食、快餐,胡乱填饱肚子,同时也不能规律运动,这样能量的消耗也会减少,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脂肪囤积和肥胖。

6、睡眠不足会导致肥胖吗?

人的一天24小时激素水平有规律有节奏的释放。其中有一个激素就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它统管着我们身体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调节机体水、盐代谢和维持电解质平衡和营养三大物质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和生长发育等有关。过多和过少都会导致身体出现疾病。当我们睡好了一觉,早晨起来,感觉到精神饱满、神清气爽,这是因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水平最高,当夜晚来临,我们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就会逐渐降到最低,让身体进入睡眠休整状态。如果我们这时候熬夜,人体就会被动地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个激素也叫“升糖激素”,会导致血糖升高,血糖的升高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导致人体产生饥饿感,增加高糖等食物的摄入。

7、肥胖可能会导致癌症么?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肥胖与癌症风险增加相关。主要表现在:肥胖的男性易患前列腺癌,而肥胖女性患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及乳腺癌的风险增加;无论男女,只要是肥胖者都易患结肠癌和直肠癌,且肥胖程度越高,患以上几种癌症的几率也就越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肥胖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增加、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升高、细胞因子水平异常及慢性炎症状态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8、轻断食对减肥有好处吗?

答案是肯定的,有好处,但是,需要注意采用科学的方法,在合适的人群中来进行轻断食。轻断食指的是间断的在一定时间内不进食,也叫间歇性断食,在大量的动物和人群的实验中都看到了间歇性断食对减体重,改善代谢,改善炎症指标,甚至延长寿命都有好处。比较常用的方法如一周7天选择不连续的2天仅摄入平时热量的1/4,大概500-600kcal,剩下5天正常进食。也可以采用如一个月间断断食4天或2天等。第二个需要注意的是适合的人群,轻断食不适合青少年、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有严重慢性疾病的人等,对于身体基础条件比较好,没有严重疾病的希望减重和控制体重的人比较适合。第三点就是需要做出详细的规划,计算好食物的热量,坚持下去,才能看到获益。

9、减肥期间每天只吃一顿饭可以达到减肥目的吗?

这种方法对减肥来说不可取。首先,减肥最重要的就是总热量摄入的限制,如果只吃一顿,但是这一顿饭的热量超标,也前功尽弃。另外,一天当中很长时间不吃,会造成饥饿感加剧,容易更快速地摄入了更多热量,还可能对情绪产生影响,造成暴食。所以,减肥的关键是少吃,少吃并不是指吃东西的次数减少,也不是肉眼衡量的食物体积的减少,而是食物总热量的减少。

10、食品的的配料表怎么看?

法律规定食品的外包装上必须标注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营养成分表标注每100g/100mL该食物所含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和其他可选的营养成分。旁边是营养素参考值NRV%:指这些热量和营养成分占全天所需的百分之多少。减肥的朋友要学会看这个营养成分表,了解自己吃了什么,吃了多少。注意能量的常规单位为KJ(千焦),该数字除以4.18就可以换算成我们常用的千卡。另外,营养成分表中还会标注出反式脂肪酸,最好选择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注意有一些食物标注的是每份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一定要看清,不要误认为热量很低。配料表就是食品中全部的配料,一般来说越简短干净越好,最好除了食材本身和其他天然调味料比如盐、食用油等,没有其他看不懂名字的添加剂。

如果您有以上困惑有待解答,请关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公众号”、“钟姐说医”和“与胖拜拜”,听我们专业的医生娓娓道来。当然,除了上述这些内容,我们的专业医生还会有其他一些专业知识,都将在3月4日世界肥胖日活动中呈递。

如果您需要更加个体化和专业化的减重诊疗,请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肥胖与减重门诊来就诊。

出诊时间:

拥有专业减重专家团队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肥胖与减重门诊,自开诊以来受到广大胖友们的热烈欢迎,目前每周一全天、周三全天、周四上午、周六上午均有肥胖与减重专业门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世界防治肥胖日

5月11日

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

“世界防治肥胖日”

关注肥胖人群,聚焦减重问题

传播科学理念

根据国务院2020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国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率已超过50%。肥胖严重危害了人们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并对全社会的医疗服务造成巨大压力。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确定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

世界范围内,对于肥胖最常用的界定方式是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

由于在给定BMI下中国人体脂率高于白人,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建议将中国人的超重及肥胖标准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图1)。

图1:肥胖的BMI标准

但BMI并不能充分反映出身体脂肪分布,如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和异位脂肪。这些脂肪分布信息可以通过影像技术量化,或以腰围作为指标指示中心性肥胖(腰围标准如图2)。

图2:肥胖的腰围标准

还有一些人BMI和腰围都是正常的,但由于身体肌肉和脂肪的比例失调,造成体脂率超标,这种 [隐形肥胖] 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不容易发现,但对健康的影响可能更大,他们一方面需要减脂,另一方面还需要增肌。

体脂率可以通过人体成分仪或CT扫描来测定。亚太地区体脂异常标准:男性>25%,女性>33%。

肥胖可影响脑血流,而脑血流的降低将会直接损伤大脑生理机能,使人记忆力和智力下降。

过多脂肪组织能释放出大量脂肪细胞因子,它们对大脑结构具有一定破坏作用,从而使脑功能逐渐衰减并过早地诱发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即老年痴呆。

脂肪堆积可能会导致上呼吸道变窄,上气道结构改变,横膈上抬,导致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低通气、支气管哮喘等。

超重者患糖尿病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2-3倍

肥胖引起的代谢紊乱还会影响激素水平,从而导致不育不孕

人体越重,心脏负荷越大。过多的脂肪堆积于动脉壁上,会使血管腔变小,血流减少,增加血栓风险,甚至会造成血管破裂,导致中风心脏病突发

超重和肥胖者患血脂异常的危险是体重正常人群的2.8倍。

肥胖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减弱,进而诱发高血压,超重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3-4倍。

若肥胖者腹部堆积过多脂肪,腹腔压力加大,就易使胃部胃酸及内容物出现反流。

由于多余脂肪无法通过肝脏代谢、转运出去,就可能导致脂肪肝的形成。

肥胖患者,尤其是肥胖女性,容易发生压力性尿失禁。

肥胖者易患皮肤真菌病、间擦性皮疹、汗疱疹、汗潴留综合征、臭汗症、皮肤紫纹、皮下脂肪垫征、脂肪肉芽肿和脱发等。

要知道,导致肥胖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体摄入的热量远远超过消耗的热量。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控制热量的摄入。比如在保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限制每日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养成食物的合理搭配以及科学饮食的习惯,包括进食时间、次数以及进食速度等科学性。

及时补充水分,能够很好地促进血液循环以及提高基础代谢。

不仅能提高脂肪的燃烧率,同时还可以让身体变得易瘦。每天喝温热的水在2升左右,既能够有饱腹感,还可以限制饮食和改善代谢。

无论是否在减肥瘦身期间,每天多喝温热的白开水,还能够起到美容护肤的效果。但是要注意,一次性不能够喝得过多,饮水的时候可以分次慢饮。

每天运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定制适合的运动方式。在刚开始的时候,运动量不要太大,可以慢慢地循序渐进提升训练强度,同时要做到每天坚持。

睡眠不够会导致皮质醇的增加,进而导致人体无法很好利用血液中的糖分,继而导致脂肪的储存以及肌肉的消耗。

保质保量的睡眠能促进肌肉高效生长。我们睡觉的时候,身体会分泌很多进行肌肉建设的激素,比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睾丸激素。有研究表明,坚持8.5小时睡眠的人会减掉更多的脂肪;而坚持5.5小时的人减掉的则主要是肌肉,不是脂肪。

同时,人在熬夜后还会触及食欲相关激素,从而会偏向于渴望吃高热量的饮食,同时还会失去人体宝贵的肌肉,让人进入易胖体质。

管住嘴,迈开腿,睡好觉,依然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法宝。只有健康饮食、合理运动,才能收获健康。

让我们一起健康地瘦下来!

","origin":"人民日报 广东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