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性肥胖(心胸肥大是不是会死人)
肥胖、胸闷心痛,这是痰湿!容易导致心脏病,最好化去
前段时间接诊了一个冠心病患者,中医没有冠心病这说法,以前一般叫做真心痛、心痹或者心悸怔忡。
这个患者舌苔又白又厚又滑腻,摸到脉的时候过一会儿停一下,这在中医叫做结代脉,这是很危险的信号,说明病人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当时他说自己经常感到胸部闷闷胀胀的,偶尔还会有刺痛的感觉,然后就是嗓子里总有痰,感觉黏腻,还导致他经常感到背痛、咳嗽气短。这很明显是痰浊结胸的问题嘛。
结合诊断和他的表现,基本可以确定他是痰湿型心脏病。我当时用了温胆汤的加减方,以半夏和竹茹祛痰,茯苓、陈皮利湿行气。主要的目的就是化去他胸中的痰浊。
痰浊这东西,就是痰湿和各种浊气比如肠道中的浊气之类的东西混合成的,我们以前有句话叫大丈夫胸怀宽广,其实说的是我们人的心胸是清净空旷的地方,正因如此,我们才能自由呼吸,但痰浊却喜欢向这个空旷的地方跑,一过来就不走了,这叫痰浊结胸,现代医学说是痰湿型心脏病。
像冠心病,经常说有动脉粥样硬化,其实就是痰湿堵住了血脉。脾是生痰之源,我一边化痰湿一边健脾,先把痰浊之气搞掉了,又用健脾的药把脾搞好了,那动脉硬化自然就好了嘛。
痰湿又重又黏着又会阻滞血脉,所以很多人来找我治疗,一看身形,都比较胖,还没坐下呢,就开始喘气了,然后就是说肩背疼痛、心胸闷痛、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头晕、头重、四肢乏力。然后再看舌苔,几乎都是又白又厚又腻的舌苔。这样的人,生活中很常见的,相对而言,他们更容易患这种痰湿型的心脏病。这类朋友,没事的时候最好想办法化化痰湿。
(本文观点不作为医疗建议,凡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腹围大于90cm的胖友,过度肥胖可能引爆这枚“人体炸弹”
李先生在湖南省直中医医院成功接受手术。
红网时刻10月28日讯(通讯员 郭慧)在医学界,有一种病被称为“人体炸弹”,死亡率极高,这就是主动脉夹层。当发生急性破裂时,近三分之一的人在24小时内死亡,二分之一的人可在48小时内死亡。而高血压是发生主动脉夹层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约有50%-7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伴有高血压。医学调查证实,高血压虽然与多种因素有关,但肥胖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是体重正常人群的2-6倍,所以避免主动脉夹层的发生,保持正常的体重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常用的衡量体重指标是BMI指数,即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当BMI>25属于超重,BMI>28属于肥胖。而腹部脂肪与内脏脂肪及心血管病密切相关,所以,肥胖的另一个衡量指标是腹围,当男性腹围大于90cm,女性腹围大于>85cm时要考虑已经是肥胖状态。
41岁李先生与很多肥胖人士一样,他有着一个又大又圆的大肚子,因为自己年轻,能吃能睡,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减肥计划。结果2019年因突发主动脉夹层,高血压病急诊入院,经过湖南省直中医医院的手术治疗,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之后李先生对身体格外关注,进行节食、服用药物等方法,体重一直没有明显改善,而且血压一直需要药物,控制得不好。经过多方面了解到减重手术是治疗肥胖的终极手段,李先生抱着希望入住了湖南省直中医医院肝胆胰脾(减重代谢)外科,检查后发现,李先生是由于代谢综合征引起了肥胖,不但合并有高血压,同时血糖也存在代谢异常,还合并有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等多种代谢综合征的并发症,而且目前仍存在主动脉夹层的高危因素。
经过科室组织心胸外科、心血管科、麻醉科等专家多次会诊讨论,认为李先生的主动脉夹层尚稳定,在控制血压稳定时可考虑手术,但是仍存在相当大的手术风险,李先生的主动脉夹层一旦再次破裂,死亡的可能很大。李先生认为,如果体重减不下去,自己的高血压也没办法稳定,一旦再发展成糖尿病,会更加危险,他决心积极配合医院完成减重手术。
最终,在多科室的配合下,李先生成功完成了手术,术后第二天下床活动,术后恢复好,术后四天就顺利出院,并期待着手术给他带来的新生。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专家提醒,肥胖对生命的威胁很大,越早进行体重干预,身体获益越大。代谢减重手术是治疗肥胖症的手段之一,是微创小伤口,住院时间8-10天,手术后的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不受任何影响。对于肥胖引起并发症和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都有着特别明显的疗效。
专家提醒:目前对于BMI超过30的重度肥胖者来说,如果经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等治疗都无法达到正常体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微创手术治疗。
【视频】镇江首例!挑战心脏 “肥胖”,丹阳人医改良Morrow术点亮生命之光
术后第三天,38岁的丽女士(化名)深深地吸了几口气,然后像个孩子一样开心地笑了起来。不久前,她被确诊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一段时间以来,一动就喘、不动胸闷的毛病就像挥之不去的梦魇,把气儿喘匀了,成了她最大的心愿。
手术中
1月17日,记者从丹阳市人民医院了解到,在南京鼓楼医院心脏外科周庆教授的指导下,丹阳人医院胸心外科戎国祥主任带领团队为小丽的心脏精准“瘦身”,成功实施了镇江首例经主动脉肥厚心肌扩大切除术,帮助其心脏功能恢复了正常。
“原来我一直以为是因为不运动再加上手机看多了,颈椎病引起的脑部缺氧,从而造成胸闷、气喘,一直没当回事,直到一次偶然的体检,发现心脏居然有问题。”入院后,丽女士向医生说道。在那之后,她跟爱人便踏上了漫长的求医之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最终,南京两家医院均确诊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专家一致认为要手术治疗。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简单来说,就是心脏变“胖”了,有些患者可长期无症状,而有些患者可能会以“猝死”为首发症状。最常,还会出现胸痛、心悸、晕厥等症状。
由于担心在外就诊无人照护,丽女士了解到丹阳人医正好与她之前就诊的南京鼓楼医院心脏外科有合作,在丹阳就能解决她的“心头大事”,于是十分明确地表示:“我相信丹阳市人民医院,我选择在丹阳手术”。
入院后,丹阳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团队与南京鼓楼医院心脏外科团队迅速对接,将其之前所有的检查、检验报告一一分析、仔细研究,丽女士的心脏室间隔心肌显著增厚,确属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这也是她胸闷、气短症状反复发作的原因。目前,她的症状已经非常严重,随时有猝死风险,而改良Morrow(左室流出道扩大疏通术 二尖瓣前乳头肌松解术)是针对她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不过,该手术风险高、难度大,在切除肥厚心肌时,如果切少了会导致症状改善不明显,切多了又会导致室间隔穿孔、传导束损伤甚至心肌缺血猝死。术前,经南京鼓楼医院周庆教授团队和丹阳人医戎国祥主任团队的共同讨论,专家们为丽女士量身定制了针对性手术方案,即经主动脉肥厚心肌扩大切除术。
手术由南京鼓楼医院心脏外科周庆教授、丹阳人医院戎国祥主任主刀,南京鼓楼医院薛云星教授、丹阳市人民医院潘忠军副主任医师配合。历时3小时,手术顺利切除了丽女士肥厚的心肌。
术后第3天,她自述之前的不适症状明显改善。术后11天,她顺利出院回家休养。
采访中,院方提醒:家族中直系亲属有肥厚型心肌病史或猝死史者,应警惕肥厚型心肌病。而平时运动后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应尽早到医院排查。
通讯员 潘忠军 吴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