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容易口渴肥胖(容易口渴肥胖怎么办)

内分泌糖大夫 0
文章目录:

“糖胖病”你听过吗?肥胖+糖尿病,危害加倍

糖尿病听多了,但糖胖病是个什么 ?没错,糖尿病大家相对熟悉,而“糖胖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比较陌生。

“糖胖病”实际上就是肥胖2型糖尿病,也就是在患有2型糖尿病的同时伴随体重增加,是糖尿病与肥胖并存的表现。

简单的理解公式:“糖胖病”=2型糖尿病 肥胖=患有2型糖尿病的同时伴随体重增加。这个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由外国人Sims和他的同事提出的,它的英文名称为“diabesity”,是由糖尿病(diabetes)和肥胖(obesity)两个单词所组成。

“糖胖病”主要是用以强调肥胖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联系,代表了肥胖2型糖尿病这一特殊人群。

“糖胖病”可怕么?

随着现代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糖胖病”成为了一种现代流行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9年全球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排名第9,糖尿病已进入前10名死因,自2000年以来显着增加了70%。糖尿病也是导致前10名男性死亡人数增幅最大的原因,自2000年以来增加了80%。

临床上肥胖患者易合并代谢异常性疾病,比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尿酸血症等,而这些代谢异常问题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心肌梗死、脑卒中、肾病等,而其中很多疾病也恰恰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的合并症或并发症。

当肥胖 糖尿病,糖尿病病情易加重,使血糖更难控制;当肥胖 糖尿病,患者往往血压不正常且难以控制;当肥胖 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升高。

所以肥胖 糖尿病的危害,不是1 1=2,而是1 1>2!您说可怕不可怕呢?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糖胖病”?

第一步:判断是否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

第二步:计算体重指数BMI及测量腰围。

腹型肥胖:男性腰围 ≥ 90 厘米或女性腰围 ≥ 85 厘米。(腹型肥胖不容忽视;特别注意“将军肚”的人士。)

符合以上两步者,就可以断定为:糖胖病。

中医怎么看“糖胖病”?

按照中医相关文献报道及临床经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01脾胃湿热型:表现为食欲强,形体壮实,面红,口臭口渴,便秘尿黄,有痤疮。

02脾虚痰湿型:表现为胃口时好时坏,舌苔白厚,大便稀溏,乏力,懒言少动。

03脾肾阳虚型:表现为腹臀部胖,浮肿,畏寒肢冷,小便多,腹泻腰酸,耳鸣。

04肝郁气滞型:表现为情绪易怒,面暗身痛,睡眠差,月经不调。

以上四种类型,唐咸玉主任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更多的是脾虚痰湿兼有肝郁气滞的类型。

#家庭医生超能团##糖尿病#

胖人“假性饥饿”想吃东西,教你6招来克服!

很多肥胖人士经常会“假肚饿”想吃东西,明知不能吃却觉得饿得慌!今天生活妙招网小编就来教你6招来克服,不但能管住嘴减轻体重,还能改善肠胃不适和消化系统健康。

第1招:坚持吃早餐

很多人不吃早餐,觉得早上时间有限,吃东西太麻烦。其实在早中晚三餐中,最适合大量摄取营养的就是早餐,因为早餐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让人一整天充满活力。营养师建议,早餐可以摄取一些具有饱足感、蛋白质高的食物,例如番薯、糙米、香蕉、苹果、牛奶、番茄等,这些食物有助肠胃消化。千万不要因为自己胖,少吃一口能减肥而忽略了早餐的重要性。

第2招:至少要花20分钟来慢慢吃饭

慢慢吃饭既可享受食物的美味,也能提升饱足感,比起大口吃完一顿饭,慢慢吃饭能降低饭后所产生假性饥饿,有助于减重。

第3招:感觉肚子饿的时候先喝水

为了克服假性饥饿,推荐一个好办法,就是喝水。多喝水对人体有益,不但能解除因口渴所引起的饥饿感,而且也可以确定到底是真饿,还是假饿。

第4招:感觉饥饿时吃无糖口香糖

有些人减肥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贪吃,或是分辨不出真假饥饿时,而多吃很多食物,无形之中造成体重上升。感觉饥饿时,可以先吃一块无糖口香糖,一次15分钟,由此可判断是否真的饿了。

第5招:莫久坐,多活动

很多上班族久坐在办公椅上,会因为无聊,想吃东西解闷,这可是减肥的大忌。尽管白天大家都是在办公室工作,但只要有时间就起来走走,晚上在家读书,无聊时可以起来洗澡,可以减少突然冒出来的饥饿感。

第6招:找出压力来源,减少进食机会

有时候压力大,就会想吃东西来释放压力。如果最近有压力,一定要找出压力来源,尽快解决,减少暴饮暴食的机会。

此外,保持充足的睡眠也是降低食欲的一种方法,不要再熬夜啦!

17岁男生经常口渴疲惫!竟然确诊……这类患者越来越年轻!

来源:杭州网

一般正常人每天饮水最多2升左右。然而近日,杭州一医院内分泌科却接诊了位特殊患者,一名17岁的小伙,他每天喝水6升,上10多次厕所,却依然感觉口渴!到底怎么回事?

年纪轻轻确诊糖尿病

幸好发现得及时

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医生魏智利回忆,来就诊的小周(化名)今年17岁,虽然年轻,身材却比同龄人胖不少,身高167cm,体重却达到了207斤!

小周说,除了口渴,最近一两周总感觉很疲惫,记忆力也出现了严重下降

魏医生仔细询问小周的生活习惯,得知小周平常喜欢吃油炸食品,爱喝碳酸饮料,由于学习压力大,小周经常熬夜、吃夜宵。

听到这里,魏医生大概知道了原因,她安排小赵做了相关检查,最终确诊为青少年2型糖尿病

正常人空腹血糖3.9~6.0mmol/l,小周空腹血糖达到14.5mmol/L,魏医生推断在小周确诊糖尿病之前,血糖异常的症状很可能持续了1年多了,还好就诊及时,尚未出现糖尿病急性、慢性并发症,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干预生活方式、积极减重等,小周的血糖恢复了正常,达到了“糖尿病逆转”标准!

糖尿病早期七大征兆请注意!

尿量增多

排尿次数较以前增多,尿量也增多,尤其在夜间。因为多尿是由于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产生渗透性利尿,导致排尿次数增多。

口渴

频繁饮水但仍感到口渴。有了尿频的症状,也会越来越口渴。因为多尿后体内的水分减少,引起大脑渴中枢的兴奋,导致喝水增加。

体重下降

食量增加,体重却反而下降。因为血中葡萄糖不能被细胞利用,会刺激大脑的饥饿中枢兴奋,而导致多食。

进食后又没有饱腹感,于是进食次数和进食量明显增多,又由于体内葡萄糖利用减少、脂肪分解增加、蛋白质合成不足、分解加快等,引起消瘦。

乏力

充分休息后仍感到疲倦。这是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细胞缺乏能量所致。

视力模糊

视力下降,或出现双影。如果您年纪不大,就患有白内障、或视力减退,也是糖尿病的症状之一。因为血糖升高改变了晶体渗透压,影响了视力。

伤口愈合缓慢

伤口不易愈合,或感染频繁。因为糖尿病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抵抗力降低,导致反复感染。

感觉异常

如手足麻木、刺痛,有些人会感觉走路时就像踏在棉花上一样。

如果你出现以上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建议及时就医检查血糖水平。

糖尿病呈年轻化

趋势如何预防?

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会导致失明、肾衰竭、截肢甚至死亡。以往该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但近年来,国内糖尿病患者逐渐年轻化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接诊过最年轻的糖尿病患者甚至只有15岁!

预防糖尿病,对饮食和运动的干预最为重要,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进行生活管理:

合理饮食

保持饮食均衡,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富含纤维和微量元素,有助于控制血糖。

建议吃食物血糖负荷低的水果,如火龙果、香瓜、葡萄、梨、橙子等。当然,吃水果也要讲究量,每日200~300g为宜。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以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建议每周至少3 次有氧活动,每次时间超过30分钟。即便工作需要长时间坐着,也最好间隔1小时起来活动一下。

控制体重

避免肥胖,维持健康的BMI指数。肥胖的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戒烟限酒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糖尿病。

充足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压力过大和长时间的疲劳,提高抵抗力,可预防糖尿病。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的检查,及时发现并控制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群更应关注。

来源:健康杭州、杭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