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肥胖(高脂肥胖定义)
肥胖是一种病,科学减重享“瘦”人生
【来源:南京晨报】
“体重减下来以后,人生真的可以迎来‘拐点’式的改变。”12月28日上午,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减重代谢外科迎来第十一届患者联谊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患友一起,带着对未来生活的展望,欢聚一堂。
肥胖不仅关乎美,也是一种疾病。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各方面的改变,肥胖人群数量持续增多。过度肥胖会导致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脂肪肝等一系列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体内脏、血管、骨骼、内分泌系统以及心理健康。
来自安徽陶女士今年40岁,因为家族里有肥胖的基因,因此自19岁开始,就和肥胖结下了不解之缘,身高不足160公分的她,长时间在80公斤左右徘徊。“虽然在准备结婚时通过节食和运动,瘦下来10公斤左右,但很快就反弹了,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体重也是水涨船高,一度飙升至99公斤。”陶女士告诉记者,长期的肥胖不仅给身体带来了“三高”、睡眠暂停综合征以及膝盖损伤等多种疾病,在心理上也颇受冲击。“自卑吧!平时放学去接孩子,都是悄悄的,生怕孩子因为自己被同学嘲笑。”
尽管陶女士尝试了断食、吃药、针灸、运动等多种减肥方法,但越减越肥。最终,在去年8月份,陶女士来到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减重代谢外科,寻求专业、科学的减重治疗。
“去年8月21日做的手术,经过大概3个月的调整期,真的达到了‘蜕变’式的改变。”陶女士表示,首先就是更自信了,焦虑抑郁的一面也就一扫而空。此外就是身体上的改变,之前的“三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都奇迹般地消失了。“现在体重保持在54公斤,我觉得非常满意。”陶女士说。
在当天的联谊会现场,还有很多像陶女士一样的减重“明星”。“在我们科,通过手术瘦下来的年龄最大的有75岁,最小的只有9岁。”江苏省人民医院减重代谢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梁辉介绍,减重手术经过20多年的实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验证。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年的减重手术,如今也被提上了日程。“75岁的老爷子接受手术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都得到了缓解,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那么,体重究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可以考虑手术减重?梁辉主任介绍,减重代谢手术有严格指征,BMI(身体质量指数)是衡量是否肥胖及其程度的重要标准。当BMI≥32.5,且肥胖已经合并如糖尿病、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等多种代谢性疾病,建议尽早手术;此外,对于儿童青少年的肥胖,如果孩子已经达到了重度肥胖的程度,如果不尽早手术,将来可能还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甚至智商、精神心理都会有影响。
梁主任最后提醒,接受减重手术的患者也并非一劳永逸,仍需要营养、运动等管理和指导,按时随访。更重要的是,平时“管住嘴,迈开腿”,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预防来降低肥胖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通讯员 杨宁琍 臧燕 戎柿澄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
编辑 金晶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两名“高脂”小伙住进ICU
【来源:福州晚报】
福州晚报讯 近日,两名小伙相继诱发高脂性胰腺炎,被送进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抢救。他们的发病诱因都是吃——一人连吃了一周汉堡,一人连吃了一周猪脚饭。
小王30多岁,日常饮食偏爱重油重盐,常在加班时点炸鸡或汉堡当宵夜,时不时还会召集好友下馆子,火锅、烧烤都是他的心头好。
前些日子,吃了一周汉堡的小王突发上腹部痛。一开始,他以为只是得了普通肠胃炎,没想到疼痛愈发剧烈,这才赶忙上医院。结果一检查,竟抽出一管如牛奶般的乳白色血液,被确诊高脂性胰腺炎。因为情况危重,小王进了重症监护室(ICU)。所幸经过治疗,他最终脱离了危险。
住院期间,小王得知相邻病床的小伙与自己的病症相同。这名小伙得病原因是连吃了一周的猪脚饭。
两人都年轻且没有基础病,为何会得高脂性胰腺炎?附一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黄艳晶介绍,高脂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种,其主要诱因就是饮食。像小王和他的病友一样,平时饮食不健康,又缺乏运动,长期大量进食高脂肪食物,比如肥肉、油炸食品、奶油蛋糕,就可能使血液中的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急剧升高,进而诱发高脂性胰腺炎。同时,酗酒、肥胖、糖尿病控制不佳、某些药物副作用也可能引发此病。
如何预防高脂性胰腺炎?首先,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其次,控制体重,肥胖人群更易出现血脂异常,建议通过适当运动和合理饮食保持健康体重;最后,注意戒酒,酒精会刺激胰腺分泌,并且可能影响脂质代谢。
此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患者,还要积极遵医嘱控制病情,降低高脂性胰腺炎的发病风险。
(全文共688字)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肥胖是一种病,40岁女子科学减重迎新生
【来源:南京晨报】
“体重减下来以后,人生真的可以迎来‘拐点’式的改变。” 今年刚满40岁的陶女士激动地说。2024年12月28日上午,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减重代谢外科迎来第十一届患者联谊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患友一起,和陶女士一样,带着对未来生活的展望,欢聚一堂。
肥胖不仅关形象,也是一种疾病。过度肥胖会导致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脂肪肝等一系列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体内脏、血管、骨骼、内分泌系统以及心理健康。
来自安徽的陶女士今年40岁,自19岁开始,就和肥胖结下了不解之缘,身高不足160厘米的她,长时间在80公斤左右徘徊。“虽然在准备结婚时通过节食和运动,瘦下来10公斤左右,但很快就反弹了,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体重也是水涨船高,一度飙升至99公斤。”陶女士告诉记者,长期的肥胖不仅给身体带来了“三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膝盖损伤等多种疾病,在心理上也颇受冲击。“自卑吧!平时放学去接孩子,都是悄悄的,生怕孩子因为自己被同学嘲笑。”
尽管陶女士尝试了断食、吃药、针灸、运动等多种减肥方法,但越减越肥。最终,在去年8月份,陶女士来到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减重代谢外科,寻求专业、科学的减重治疗。
“去年8月21日做的手术,经过大概3个月的调整期,人生也迎来‘蜕变’ 。”陶女士表示,首先就是更自信了,焦虑抑郁的一面也就一扫而空。此外就是身体上的改变,之前的“三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都奇迹般地消失了。“现在体重保持在54公斤,我觉得非常满意。”陶女士说。
在当天的联谊会现场,还有很多像陶女士一样的减重“明星”。“在我们科,通过手术瘦下来的年龄最大的有75岁,最小的只有9岁。”江苏省人民医院减重代谢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梁辉介绍,减重手术经过20多年的实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验证。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年的减重手术,如今也被提上了日程。“75岁的老爷子接受手术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都得到了缓解,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那么,体重究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可以考虑手术减重?梁辉主任介绍,减重代谢手术有严格指征,BMI(身体质量指数)是衡量是否肥胖及其程度的重要标准。当BMI≥32.5,且肥胖已经合并如糖尿病、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等多种代谢性疾病,建议尽早手术;此外,对于儿童青少年的肥胖,如果孩子已经达到了重度肥胖的程度,如果不尽早手术,将来可能还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甚至智商、精神心理都会有影响。
梁主任最后提醒,接受减重手术的患者也并非一劳永逸,仍需要营养、运动等管理和指导,按时随访。更重要的是,平时“管住嘴,迈开腿”,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预防来降低肥胖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通讯员 杨宁琍 臧燕 戎柿澄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