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度(肥胖度怎么算)
关于肥胖,你了解多少?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上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越来越多,由肥胖所引发的一系列疾病也正在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且随着社会审美的改变,人们不再推崇唐朝以胖为美观念,而是倾向于追求苗条曼妙的身材。所以肥胖带来的社会和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减重已经成为了肥胖人群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科学健康的减重就必须得先了解肥胖相关知识,下面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来认识肥胖吧!
首先肥胖[1]是指体内脂肪细胞总含量增多或者局部含量增多及分部异常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衡量肥胖的标准我们大致可以分为4个,它们分别是体质指数(BMI)法、腰臀比(WHR)法、体脂百分比(BF%)法、肥胖度(OBD)法,我们日常最常用的主要是体重指数(BMI)法、腰臀比(WHR)法,因为它们简单便捷,只需要借助于体重称、软尺就可轻松得出我们想要的结果。体重指数(BMI)法是一个公式,它使用体重和身高估计身体脂肪的含量【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通常BMI值(kg/m2)在18.5~24.0被认为是正常体重,BMI值(kg/m2)小于18.5是体重过低,BMI值(kg/m2)在24~28之间是超重,BMI值(kg/m2)大于28是肥胖,所以当你的BMI值大于24时就应该要警惕了,你离肥胖仅有一步之遥。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人会有这样的疑惑“我只有肚子上有肉,我的胳膊腿儿都很细,这算不算是肥胖呢?”其实这也是属于肥胖的一种,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梨形”身材,医学术语为“中心性肥胖(腹型肥胖)”,当男性腰围达到90cm以上,女性腰围超过85cm以上时,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腹型肥胖。有研究表明腹型肥胖人群更容易发生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2]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借助简单的小工具和计算方法来看看自己是不是已经处于超重或者肥胖状态。
(1)不良的生活习惯是造成肥胖的一大“元凶”。“管不住嘴、迈不开腿”常常是我们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写照。油炸食品、甜食、饮料可乐、薯片等零食是我们追剧聊天的必备神器,大鱼大肉是朋友聚会的餐桌“标配”,“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者”已成为大多数年轻人的生活常态,出门有电梯、吃饭有外卖、购物有网购,这些快捷的生活方式让现代人的运动时间和强度大大的减少,更有抽烟、饮酒、熬夜等诸多不良生活习惯正在让我们从一个苗条的瘦子变成一个油腻的胖子。
(2)经常有人会发出“为什么喝口水都会胖”、“我吃得比你少这么多,为什么你一点儿也没发胖而我这么胖呢”或者“我每天都运动2小时怎么一点没瘦呢”这样的疑问,其实肥胖不仅和我们的饮食运动有关系也和遗传基因因素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肥胖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型,父母双方均肥胖的,其子女肥胖发生率约为70%-80%。所以有时候并不是我们不自律,而是我们的基因就是如此。
(3)肥胖会对人体各大系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特别是心血管系统,肥胖患者更易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肥胖不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它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心理问题,有的人由于自己形体肥胖,躯体自信度较低,肥胖使他们出现自卑的心理,不愿与人交流,拒绝工作学习,甚至出现抑郁自杀的现象。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肥胖,杜绝惨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肥胖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02):95-96-97-98-99-100-101.
[2]姬淑云,杨慧萍.济南市学龄前儿童肥胖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2(01):31-32.
[3]刘皓晖.浅谈肥胖的成因与危害及运动干预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6):231 234.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0.16.231.
如何计算肥胖与肥胖度?你超重了吗?
人的体重如果仅超出理想体重的10%以内属正常范围;若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10~20%为超重;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以上则为重度肥胖。
计算肥胖度最简单的方法是将实际体重与理想体重进行比较。
肥胖度=(实际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100%
以一位身高160cm的女性为例,其理想体重应是(160、100)×0.9=54公斤,而她的实际体重为72公斤,肥胖度(72-54)÷54×100%=33.3%,属于中度肥胖。
如果你的身高为156cm,减去100则为56,再乘0.9,理想体重应为50.4公斤。如果实际体重仅超出理想体重的10%(55.4公斤)以内属正常范围;
超过10%~20%(55.4公斤~60.5公斤)为超重;
超过20%~30%(60.5公斤~65.5公斤)为轻度肥胖;
超过30~50%(65.5公斤~75.6公斤)为中度肥胖;
超过50%(75.6公斤)以上则为重度肥胖了。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把青春期身体各个部位的正常发育同肥胖区别开来,并且应排除那些因肌肉发达、结实而超过理想体重者,例如从事举重、摔跤、相扑、掷铅球的运动员和杂技演员等。因为判断一个人是否肥胖,主要看其体内脂肪的含量,而不在于肌肉的多少,肌肉发达结实的运动员,体内脂肪的含量都是正常的。相反,有的人体重虽然没有达到肥胖症的程度,甚至还处在正常体重范围,但其体内脂肪成份的比例却已远远超出了正常范围,也应视为肥胖。#健康一夏#
肥胖的5个指标,你中了几个?|减肥那些事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胖瘦似乎只关乎美不美,但其实正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胖瘦更关乎健康。迫于不了解减肥的门道,很多人的减肥之路非常的辛苦,有人靠痛苦节食、疯狂运动,还有买减肥药,做手术减肥的人也不计其数。无数的人在减肥的路上,减了又胖,胖了又减,反反复复,很是辛苦。
目前,中国已经跃升至世界上肥胖绝对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肥胖人口的比例不及美国等国家高,但近些年我国肥胖人口迅猛增加的态势,已经成为了一个不能不引起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养生大讲堂》特别推出系列节目《减肥那些事》,帮助大家了解更多的营养知识以及最新的营养理念,并在实操层面带给大家一些切实的减肥方法借鉴。
第二集
肥胖的判断标准
专家档案
张召锋
北京大学营养学博士
北京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副教授
北京市营养学会秘书长
国家首批注册营养师
长期从事营养与慢性病,肠道与健康,精准营养等专业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荣获省部级科技奖级七项,成功指导一千多人减肥,主编《食品健康家庭自助图解一本通》、《糖尿病人的营养保健与药膳调养》,并担任《终结糖尿病十二周饮食方案——远离与逆转糖尿病》一书的主译。
如何知道自己需要减肥?
问
除了BMI数值,还有没有简易的方法判断是否需要减肥?
张召锋: 如何判断你是不是肥胖?BMI是反映我们人体肥胖度的一个指标。除了BMI以外,最直观的判断方法就是通过外形。一个人是否臃肿、是否有双下巴、身体是否有多余脂肪……这些都一眼能看出来,但通过肉眼来看不是特别的准确,判断是否肥胖的第一个重要指标是BMI(体重指数),BMI =Kg/M,例如一个人的身高为1.7米,体重60 Kg,那么他的BMI就等于60/1.7=20.76。中国人BMI的正常范围在18.5-23.9之间,低于18.5属于体重过轻;大于24,小于28称为超重;大于28称为肥胖,BMI在32以上称为重度肥胖。这个值是可以反映身体肥胖度的指标,但在世界卫生组织这个值在18.5-24.9之间属于正常。它比中国人会稍微高一点。
问
同样是BMI,为什么中国的和世界卫生组织判断肥胖的数值不一样?
张召锋:中国人是以五谷为养的一个民族,几千来的饮食文化让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以主食为主,而欧美人的主食比较少,更多是以肉为主,所以中国人的肥胖跟以蛋白质或脂肪为主的饮食习惯不一样。如果是体内脂肪过剩,在体内储存的地方也不一样,中国人更容易储存在内脏和腹腔,而欧美人更容易储存在皮下或屁股以及大腿上。通常有句话叫做:包子有肉不在褶上。中国人的个头不高,但是内脏脂肪容易超标,这跟以主食为主的饮食模式是有关系的,导致了中国的BMI判断标准,更多符合中国人的特点。
问
是不是有一种用身高减去105就是理想公斤数的大致算法?
张召锋:身高减去105,这是我们的理想体重,理想体重是判断肥胖的第二个指标。我国男性的理想体重等于身高减105,例如一个人是170厘米,他的理想体重就是65公斤,如果实际体重是75公斤,那么此人体重就超标了。对于女性来说,理想体重等于(身高-100)0.9,这个值超过10%以内都属于正常,超过10%-20%,则为超重,超过20%以上则会肥胖。补充一点,最佳的BMI为22。但是这个指标并不能表明肥胖的部位,因此还需要了解判断肥胖的第三个指标——腰臀比,要知道自己的腰围和臀围。男性的腰围不能超过85厘米,女性不能超过80厘米。
问
腰的范围也很宽泛,量尺寸有没有什么技巧?
张召锋:一般量的地方在肚脐下一寸,这是最佳测量腰围的部位,但是有些人的肚子很大,显得腰很粗,一般都是选取最胖的地方进行测量,臀围一般是测量屁股最翘的部位。腰臀比是用腰围除以臀围,男性的这个比值最好不要超过0.9,女性不要超过0.85,但是很多人是腰围比臀围还要粗,所以有时候他们的腰臀比会达到1.0以上,说明此人的脂肪更多的是储存在内脏,脂肪如果堆积过多,就会导致腹腔里的重要脏器功能下降。目前家用体脂仪和体成分分析仪这些都能测量反映身体的肥胖度。体成分仪可以通过生物电阻的作用知道身体的体脂含量和内脏脂肪程度,能反映出来到底是超重、轻度肥胖还是重度肥胖。
内脏脂肪VS健康
问
那内脏脂肪与健康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张召锋:内脏脂肪是判断肥胖的第四个指标。内脏脂肪对腹腔脏器是一个很好的衬托作用,使肠道、肝脏、胰脏等重要脏器不至于孤零零的,但内脏脂肪过高血液循环会下降,导致重要脏器受到挤压,功能下降。内脏脂肪有很多重要作用,但是一旦超标就会导致内脏功能下降,出现慢性疾病,甚至会影响寿命。内脏脂肪越高,腰越粗,寿命越短。
肥胖分为两种,一种是内脏脂肪过多,另一种是皮下脂肪过多。肚子很大就是内脏脂肪过多,这种肥胖称为苹果型肥胖,但有的人是皮下肥胖,更容易聚集在臀部和大腿,称为梨型肥胖,女性更容易出现这种,男性更容易出现腹部肥胖。
问
不同类型的肥胖它们的健康风险有什么不同?
张召锋: 梨型肥胖和苹果型肥胖由于脂肪储存的地方不一样,所以对内脏功能下降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苹果型肥胖是内脏脂肪偏高,对慢性疾病和寿命的影响更大,梨型肥胖对身体的影响相对小一点。和外国人相比,中国人更容易出现苹果型肥胖,但是最好是两种肥胖都不要有,保持一个理想体重。
你为什么会发胖?
问
除了饮食习惯,肥胖还跟哪些因素有关?
张召锋: 除了饮食习惯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久坐习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人们的交通方式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现在运动越来越少,而久坐就会使脂肪堆积在腰部、腹腔和内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现在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每个人都面临很大的压力,压力越大,内脏脂肪越容易堆积,所以很多人吃的很少但由于压力过大造成压力性肥胖,这也是导致内脏脂肪增高的重要原因。
问
有没有看上去很匀称但是实际上是隐形肥胖的情况?
张召锋: 这种人是有的。这些人的BMI是在正常范围内,但体脂率和内脏脂肪高,这种通过肉眼是直接判断不了的,可以用体成分分析仪进行检测。体脂率是判断肥胖的第五个指标,体脂率超过30%的人还真的不在少数,但被很多人忽视,还是继续保持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以至于最后得病了都不知道。
问
所以想要明确自己是否胖不胖不能被“匀称”的体型所迷惑。
张召锋: 需要知道几个指标:第一个就是BMI,第二个就是理想体重,第三个需要知道腰臀比,第四个要知道体脂率,第五个要知道内脏脂肪的含量,这个五个指标都需要知道,才能确定到底需不需要减肥。
有的人明明很瘦却觉得自己很胖
有的人很胖却没觉得自己胖
前者大多以瘦为美
后者大多觉得活着就得任性
但还有人是以胖为美
我们为什要倡导理想体重?
下期节目将为您揭晓
审稿:阮虹
编辑、主持人:庄丽
配音:姚科
新媒体编辑:徐啸
录音制作:张宝生、石良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