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腹水型肥胖(腹水体重增还是减)

谈博 0
文章目录:

腹部肥胖有可能是肝腹水的情况

[酸]肝腹水是由肝硬化引起的一种较为常见疾病。大部分人发现腹部肥大起没有重视,觉得是消化不良或者吃“胖”了。本身都是出现明显的腹胀这些疾病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结果一检查已经是肝硬化的最后阶段了

肝腹水的症状有哪些?[what]

1.没有胃口[石化]

基本上早期肝腹水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迹象,平时偶尔感到没有食欲,对他们以前喜欢的食物也不怎么感兴趣。需要注意的是,食欲下降就出现了胃肠功能紊乱,肝脏在发出警告信号。

2.恶心厌油[翻白眼]

肝炎病毒破坏肝细胞,胆汁分泌影响脂肪消化,恶心厌油。肝腹水患者看到油腻的食物经常感到反胃、恶心和呕吐,但他们只是以为这是一个消化道问题,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他们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肝出了问题。

3.下半身浮肿[委屈]

肝腹水患者发展到中期出现下半身浮肿现象,实际上是由血管保留水能力下降、门静脉高压等引起的身体水肿。患者会感到体重突然增加,腰围变大,发现自己“胖”

4.腹胀感强[震惊]

肝腹水患者肝脏受损,对脂肪、蛋白质等物质无法正常代谢,有明显的腹胀感。具体表现为患者少量进食后饱腹感强,持续打嗝,夜间腹胀会加重,无法入睡。

5.小腹膨隆[泪奔]

由于肾钠水滞留,肝腹水患者腹部肿胀,出现“蛙腹”症状。晚期肝腹水患者腹水积聚较多,也会导致肝细胞坏死和病变。

虽然肝腹水患者和肥胖症患者从外表上来看相差无几,但具体症状还是有明显差异的,尤其是有肝病病史的人群,如果感到腹部不适,一定需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肝硬化##肝硬化腹水有哪些表现?##肝病##中医来了#

九旬阿婆腹胀似皮球 病因竟是肚子有“洞”

梁婆婆今年96岁,有件怪事困扰了她六十多年:每当她站立时,肚子会突出一个皮球大小的肿物,躺下时,这个“皮球”又消失不见。因为不痛、不影响正常生活,一直以来梁婆婆都与它“和睦相处”,直到1个月前——

腹部肿块多年后“发难”

今年11月,梁婆婆发现,原本躺下就不见的腹部肿物回不去了,还开始导致腹痛,梁婆婆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

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该院普通外科副主任、内镜中心副主任谭进富副教授接诊后,CT检查发现,原来梁婆婆腹部肿物是“巨大白线疝”,她的一部分胃、大肠和大网膜突入疝内,形成大包。“‘疝’俗称‘疝气’,指的是人体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所在的位置,通过人体先天或后天的缺损、裂隙突出而形成的一个包块。”

长此以往,这些突出的脏器或组织就可能无法回到原本的位置而出现嵌顿,即在洞口被“卡住”,腹部就会出现疼痛。长期“嵌顿”,就可能出现缺血坏死,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梁婆婆的病情需要尽快手术,但给96岁高龄、合并有高血压的老人手术并不是一件易事。普外科和麻醉科、呼吸科团队进行了多学科会诊,经过充分讨论,医护团队决定用微创的方式,让巨大腹壁疝的疝内容物,即一部分胃、大肠和大网膜回到原本的位置,将腹壁疝缝合后再用补片做多一层保障,防止疝内容物再“跑”出来。

近日,手术如期进行,术后第二天梁婆婆就能够下床活动,第六天就顺利出院了,梁婆婆终于卸下了重担。

不要轻视腹部小包块

谭进富说,因为疝导致紧急抢救的患者,每年在中山一院约有几十例。“咳嗽、便秘、剧烈的腹部活动、前列腺增生、腹水、肥胖等等都可能导致疝的发生,主要特征就是腹部有鼓包,有些人还会出现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除了出现在腹部,“疝”还会出现在手术切口处、腹部与大腿交界的腹股沟区等部位,在儿童、中老年人群中都可能发生。

“对于疝的治疗,最好的方式还是手术,术后的复发率非常低。并且要在疾病的早期就引起重视,而非等到组织缺血坏死了才紧急做手术。”谭进富之前就曾接诊过一位93岁高龄的疝气患者,因为情况危急,患者从就诊到接受手术之间不足2小时,在修补疝的同时,患者约3米长的已坏死的肠子不得不被切除。谭进富提醒,如果腹部、腹股沟等处有凸起的小包块,一定要及早就医。(全媒体记者徐依励 通讯员梁嘉韵)

来源: 广州日报

九旬阿婆腹胀似皮球 病因竟是肚子有“洞”

梁婆婆今年96岁,有件怪事困扰了她六十多年:每当她站立时,肚子会突出一个皮球大小的肿物,躺下时,这个“皮球”又消失不见。因为不痛、不影响正常生活,一直以来梁婆婆都与它“和睦相处”,直到1个月前——

腹部肿块多年后“发难”

今年11月,梁婆婆发现,原本躺下就不见的腹部肿物回不去了,还开始导致腹痛,梁婆婆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

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该院普通外科副主任、内镜中心副主任谭进富副教授接诊后,CT检查发现,原来梁婆婆腹部肿物是“巨大白线疝”,她的一部分胃、大肠和大网膜突入疝内,形成大包。“‘疝’俗称‘疝气’,指的是人体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所在的位置,通过人体先天或后天的缺损、裂隙突出而形成的一个包块。”

长此以往,这些突出的脏器或组织就可能无法回到原本的位置而出现嵌顿,即在洞口被“卡住”,腹部就会出现疼痛。长期“嵌顿”,就可能出现缺血坏死,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梁婆婆的病情需要尽快手术,但给96岁高龄、合并有高血压的老人手术并不是一件易事。普外科和麻醉科、呼吸科团队进行了多学科会诊,经过充分讨论,医护团队决定用微创的方式,让巨大腹壁疝的疝内容物,即一部分胃、大肠和大网膜回到原本的位置,将腹壁疝缝合后再用补片做多一层保障,防止疝内容物再“跑”出来。

近日,手术如期进行,术后第二天梁婆婆就能够下床活动,第六天就顺利出院了,梁婆婆终于卸下了重担。

不要轻视腹部小包块

谭进富说,因为疝导致紧急抢救的患者,每年在中山一院约有几十例。“咳嗽、便秘、剧烈的腹部活动、前列腺增生、腹水、肥胖等等都可能导致疝的发生,主要特征就是腹部有鼓包,有些人还会出现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除了出现在腹部,“疝”还会出现在手术切口处、腹部与大腿交界的腹股沟区等部位,在儿童、中老年人群中都可能发生。

“对于疝的治疗,最好的方式还是手术,术后的复发率非常低。并且要在疾病的早期就引起重视,而非等到组织缺血坏死了才紧急做手术。”谭进富之前就曾接诊过一位93岁高龄的疝气患者,因为情况危急,患者从就诊到接受手术之间不足2小时,在修补疝的同时,患者约3米长的已坏死的肠子不得不被切除。谭进富提醒,如果腹部、腹股沟等处有凸起的小包块,一定要及早就医。(全媒体记者徐依励通讯员梁嘉韵)

来源: 广州日报